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青未了|袁公河畔柳依依

  •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垂釣
  • 2022-03-30
簡介袁公河畔柳依依文劉彥菊我的老家,村莊西邊是一大片樹林

柳條拂過水麵怎麼寫具體

青未了|袁公河畔柳依依

青未了|袁公河畔柳依依

袁公河畔柳依依

文/劉彥菊

我的老家,村莊西邊是一大片樹林。童年的記憶中,樹林很原始,各種各樣的樹木一起生長。樹林裡有野草、蘑菇、花朵;有看護樹林的老人和小屋;還有一條大河穿林而過,自北向南歡快地流著,淙淙潺潺,日夜不息,我們習慣叫它“西大河”,地圖上稱它為“袁公河”。

記憶中,袁公河兩岸綠色蓊鬱,水草繁茂,灌木叢生。每年春天來臨,春光明媚,河水清澈見底,河底卵石和蝌蚪都清晰可見。河中有踏石,一塊又一塊不是很規則的碩大石頭,間隔不遠栽在河水裡,從這邊一直到河的另一邊,河水沖刷著石頭,形成圓潤的波紋,發出嘩嘩的聲響。

河邊有一望無際的野生蘆葦和灌木叢棉槐,裡面棲息著成群的鳥雀,當有人偶然靠近,驚動了它們,便呼地一下子飛了起來,嚇人一跳。夏天時候,河邊一群群浣衣的婦女,把花花綠綠的衣服和床單曬在灌木上,在陽光下綻放耀眼奪目的光彩。我們經常把褲腳高高挽起,用手提著兩隻鞋子蹚水過河,或者站在河水裡捉小魚小蝦和蝌蚪;冬天河水很冷,深冬會結一層厚厚的冰,這時節,我們要踩了踏石或冰層到河對岸去趕集或走親戚。

河兩岸有許多高大的樹木,楊樹、柳樹、榆樹、槐樹。岸邊柳樹居多,離水最近,最醒人眼目。它們姿態各異,極盡俯仰之姿。有的堅強不屈、昂揚藍天,有的長條紛披、深情款款。當冰河解凍,暖風拂面,柳樹最先凸起嫩嫩的芽苞,似隱約暗示,提醒著春天就要來臨。等點點的柳黃暈開,欣欣然睜開碧波盪漾的柳眼,春天已經不知不覺間來到身邊。

清明前後,攀枝折條,做柳笛,柳插屋簷,驅蟲辟邪,我們經常把目光投向這一棵棵泛著新綠的柳樹。你一抬頭,就會吃驚地發現,一個或兩個攀附在高高柳樹枝上的頑皮男孩,正喜眉笑臉,悠然自得地折著柳枝。等柳葉初長成,我們還會跟了大人去採柳葉,回家和著豆麵蒸柳葉菜。雨後,我們去樹林裡採蘑菇,從而學會了辨認毒蘑菇和食用蘑菇。有時也和夥伴一起去粘知了,柳樹不僅搖曳多姿,還唱著風情萬種的歌,是蟬的集結地,一棵柳樹上就能粘下半袋子知了,回家下油鍋炒一炒,足夠一家人的一頓美味佳餚。

故鄉的河流和樹林曾經給我們童年生活帶來數不盡的樂趣。有一首小詩《看柳》寫得非常好:

小時候,最喜河邊看

楊柳,正清明前後

新月如鉤,柳條青青

倒掛一串“毛毛狗”

耳朵貼在冰面上

聽春水歌唱,一聲聲

“忘憂,忘憂……”

不知寂寞,不知愁

從村莊到河邊要經過一片田野,走過一段小路。剛到達楊樹林邊還未看見河,就能聽到河水嘩嘩的流響,只覺涼風習習撲面,滿眼蒼翠碧綠,不一會兒,波光粼粼的河面才出現在眼前。流水讓人心情舒暢,綠柳令人耳目一新。河柳垂下千條萬條絲縷,被風梳理著,為水洗滌著,輕盈柔順、舒展飄逸,就像家鄉人的生活,綿綿長長,陶然怡然。晨輝夕照、蛙鼓鳥鳴,以及農人忙碌的身影,讓那一帶景色愈加迷人,變幻人間煙火似仙境,在回憶中,給我溫暖如初的感覺。

有一棵野生老柳樹,印象非常深刻,黑乎乎的樹幹,半是朽腐半是新生,像千年樹神守護在袁公河畔。蒼老的樹身向河面傾斜著,每年都抽出新綠,遮掩住半個河面,長長的柳條垂下來,拂著水面,春夏秋冬,經年累月,在洗濯一頭長髮。柳梢划著河水,發出細碎的聲音,像古老的漁夫在唱滄浪之水的歌: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袁公河歷史悠久,據說因東漢末年的袁紹而得名。《水經注·沭水》曰:“袁公水東出青山,遵坤維而注沭。”《重修莒志》雲:“袁公水在縣東北二十里,源出青山。西過影雞山,至天井汪。轉過城崖,繞仕陽而南,經招賢集東,再下為徐家滂,土溝水入焉。又再下岔河水入焉,合流於沭。”

東漢末年,外戚專政,軍閥混戰,各地割據。官為渤海太守的袁紹,出身於“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軍閥混戰中,他先後佔有了青、幽、翼、並四州之地,成為當時最大的軍閥,擁有了很強大的兵力。漢運將盡之際,袁紹很想由自己統一中國,稱帝天下,於是與曹操勢力發生衝突,最後終於演變為一場大戰—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時,袁紹兵多糧足,有大軍十萬,戰馬萬匹;曹操則糧少兵寡,可以用來作戰的,大約只有一兩萬人。但袁紹方面治軍不嚴、用人不當、外寬而內忌,儘管有劉備那樣的傑出人物依附於袁紹,仍不可避免其失敗的命運。袁紹大敗給了曹操,戰後第二年,便憂憤而死。

戰爭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兵力的懸殊,還有諸多方面的因素。袁紹和曹操之戰,與項羽和劉邦之爭多少有點類似。袁紹和項羽的命運都是由強大轉為弱小,最後被包圍消滅。項羽自刎於烏江畔,而袁紹大約是病逝於袁公河附近。

《獻帝春秋》記載:“紹為人政寬,百姓德之。”袁紹對待百姓寬厚仁愛,百姓愛戴他。為了紀念袁紹,他死之後,把當地的河流取名為“袁公水”。

歷史天空,風雲變幻,勝負成敗轉頭空。袁公河,一條承載著歷史的河流,穿越幾千年歲月,見證人間滄桑鉅變,歲月更迭。它以不變的流水,關照著萬變的世間,讓我們記住了一段歷史,明白了一些道理,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戰爭的馬蹄聲從河畔經過,幾多悲憤幾多憂愁。古來征戰苦,生離與死別,纖纖折楊柳,是惜別,是哀痛,是祈禱,盡在一片默默無言的佇立中。

那一年冬天,我們經過袁公河畔,放眼遼闊曠野,記憶中虛幻飄渺的景象已是遍尋不見,野生的蘆葦、灌木、柳樹、榆樹都已經找不到。遠遠地,只看見一大片一大片治理得很整齊的楊樹林,像人們耕種的麥田,等待收割。

袁公河畔,楊柳依依,和夕陽、炊煙一起,珍藏在記憶裡,隨著每年春天的到來,依依嫋嫋,一遍遍青綠。

青未了|袁公河畔柳依依

作者簡介:劉彥菊,筆名禎禎,山東日照莒縣人。有作品在省內外報刊雜誌上發表。

壹點號 禎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