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我的童年之釣蝦

  • 由 生活的意味深長 發表于 垂釣
  • 2022-02-15
簡介母親是個手巧的人,只憑我的描述一會功夫就做了十多個,蝦網不大,都是圓形,直徑在五十公分左右,用鐵絲擰成圓圈,再把廢舊蚊帳按同等大小裁下,縫在鐵圈上,然後用三根細繩拴一截木頭做浮子,一個蝦網就做好了,最後再拌上玉米麵等著變酸做餌,一切就準備就

漂蝦釣法需要浮子嗎

我們村東緊挨著一座水庫,叫丹河水庫,它庫容不大,風景也不是很秀麗,南邊是光禿禿的沙丘嶺,北邊是亂糟糟的莊稼地。

或許它名不見經傳,可它卻造福了我們這一方水土,它所承擔的灌溉範圍,被稱為“丹河流域”。

我的童年之釣蝦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我們村裡的人卻從不去那裡討生活,像撒網捕魚、炸魚藥魚這樣的事,更是無人染指。

我是十二歲那年才到水庫玩的,以前總覺水庫太大,水多的就像漫無邊際一樣,不敢輕易下水,不像壩下面那水塘,幾米見方,隨你在裡面怎麼撲騰。

不過隨著年齡漸長,就有點“龍游淺灘”的感覺了。在水庫岸邊玩耍,釣點小魚小蝦就成了最大的樂趣,一個罐頭瓶用繩拴在棍上就是簡易的工具了。

透過清澈的水可以看見不時有小魚小蝦遊進瓶中,你只要把瓶子快速從水裡提出來就好,雖然常會“竹籃打水”,但仍覺喜悅,樂此不彼。

直到一次見過鄰村人釣蝦的情景,才改變了當時的現狀。“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看著人家那“專業”的工具,再看看自己手裡的罐頭瓶,立刻就有“自慚形穢”之感,再看到人家水桶裡面頗豐的斬獲,心裡更是豔羨不已。

我的童年之釣蝦

於是,回家央求母親也做幾個,剛開始她是不同意的,怕那兒水深石滑,一個人不安全,在自己的軟磨硬泡和答應她也同往的條件下,終於同意下來。

母親是個手巧的人,只憑我的描述一會功夫就做了十多個,蝦網不大,都是圓形,直徑在五十公分左右,用鐵絲擰成圓圈,再把廢舊蚊帳按同等大小裁下,縫在鐵圈上,然後用三根細繩拴一截木頭做浮子,一個蝦網就做好了,最後再拌上玉米麵等著變酸做餌,一切就準備就緒了。

第二天,好不容易盼到日頭要落西山了(蝦傍晚時活動最是頻繁),迫不及待的背起蝦網晃晃悠悠向水庫走去。

我的童年之釣蝦

來到岸邊,選好一個石塊多的地方,釣蝦和釣魚不同,釣魚得選有水草的地方,釣蝦則選石頭縫多的地方,因為魚和蝦的棲息地不同,地方選好後,把蝦網三五米一個擺好,逐個放入釣餌,用石塊墜著沉入水中,只剩下那一截木浮漂在水面上。

如果此時你看向水底,就會看見一個個沉在水底的蝦網,如一朵朵盛開的白色睡蓮,靜靜的在那兒動也不動,待做完這一切月亮就爬了出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水面上倒映著天上的上弦月,隨風輕輕盪漾著,雖然還不到九月,也快近深秋了,在水邊更覺涼意,潮溼的空氣讓人不禁裹緊衣服。

片刻休息後,就可以起網了,用長長的鉤子對準水中的木浮,用力往上一挑,“譁”的一下網就從水裡出來了,四濺的水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就像鍍上了一層銀色,網裡的蝦“劈啪”亂跳著,這時可不敢用手去抓的,因為蝦腦袋上的槍會刺傷手的,得用手去捧出來,第一個網,第二個網,第三個網……

我的童年之釣蝦

偶爾,網裡還會有高舉雙鉗,怒氣衝衝瞪著你的小螃蟹,起上幾次網後,拿手電一照,已經有小半桶的收穫了,這時我驚奇的發現,蝦的眼睛在手電的照射下,竟然會變成紅色。

看已有不少收穫,就收拾東西回家,回去後,母親會用清水把釣來的蝦洗上兩遍,再拿開水一燙,蝦就會渾身通紅的蜷做一團,均勻的攤在蓋墊上晾一夜,第二天就是極為鮮美的菜餚了……

後來,我家搬遷離開了村子,也就失去了再去釣蝦的機會,如今,每次路過水庫,看著裡面林立的魚竿,心裡就不由想起那時釣蝦的樂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