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古人機關製造術十分了得,僅憑看似毫無價值的木材成就輝煌事業

  • 由 董老頭說史 發表于 垂釣
  • 2021-12-31
簡介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

限位釘怎麼畫

熟讀中國歷史的各位都應該知道,我國的歷史是十分悠久的,是世界有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很多的文明痕跡,在亙古王朝更替之間,雖然有的歷史文明痕跡無法尋找,但是在一些史書上卻有明確的記載。在我大中華絢麗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卻又有不少的瑰寶留下。比如來說,山西的雲岡石窟跟懸空寺,再有就是敦煌的壁畫,北京故宮跟長城等等,他都是我們文明的見證。

古人機關製造術十分了得,僅憑看似毫無價值的木材成就輝煌事業

如今,有很多景點跟建築和非遺的文化受到國家大力的保護,有很多的建築受到了修復,讓他們不因為歷史的變遷而受到傷害埋藏在歷史長河中。

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這些老祖宗在這2000多年的長河中,遺留下的瑰寶,值得後輩子孫的珍惜和繼續傳承下去。在這裡小編想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對於木頭如何定義?或者來說,一塊木頭能做什麼事情他有什麼價值?對於現在的商人來講,一塊木頭可能是商機,對於工藝大師來講是一塊具有可雕刻的精品。對於木匠來說,這是他們生活的來源。

古人機關製造術十分了得,僅憑看似毫無價值的木材成就輝煌事業

在《三國演義》當中有一章曾這樣描寫,由於道路問題,軍糧無法按時運到目的地,愁壞了諸葛亮,但是亞想到辦法,用機關牛“木牛流馬”運糧,解決了這一大難題。

今天我說的就是這個“木牛流馬”這個老祖宗留下的瑰寶。木牛流馬,為

三國時期

蜀漢

丞相

諸葛亮

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漢十萬大軍

提供

糧食。不過,確實的方式、樣貌現在亦不明,對其亦有不同的

解釋

古人機關製造術十分了得,僅憑看似毫無價值的木材成就輝煌事業

關於木牛流馬有多種解釋,其中一種說法是單輪木板車,是一種山路上用的帶有擺動貨箱的運送顆粒貨物的木製人力步行車。設想有一離地三尺、長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條,木條左端削成車把形,右端有

品字形

的三個孔。再設想這樣的兩條木條被佈置成人力車的左右兩轅。再設想在兩個品字形的頂孔間插有一條三尺長的軸,在

品字形

的下面的兩個

孔中

各用小軸鉸裝著一條可以沿該小軸擺動的、另一端頂地的木柱,這個有四條腿的人力車就是

木牛

流馬

是一個向上開口的,左右側壁近上緣的垂直中心線上各有一個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長的軸就穿過流馬的這兩個孔,流馬可以在該軸上前後幌動。為了不使箱中

、米之類的

載荷

左右移動,有一塊縱向隔板把箱一隔為二,而且糧食是先裝入布袋再裝入箱中的。

古人機關製造術十分了得,僅憑看似毫無價值的木材成就輝煌事業

當木牛叉開前後腿時隨時可以停在坡地上。叉開度由在該四尺長的車轅上的限位釘限制。把車轅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壓,品字頂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時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後腿不受力並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馬上的梢釘推動下向前腿靠攏。當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時,木牛已向前移動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顛覆了,此時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並向前拉,使品字頂孔向後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後腿上,前拉的結果是使後腿叉開,同時前腿被流馬上的銷釘推向前。木牛就這樣走完餘下的半步。木牛流馬究竟是帶輪子的還是四條腿的呢?北宋的陳師道有下面一段文字記載:“蜀中有小車,獨推載八石,前如牛頭;又有大車,用四人推,載十石,蓋木牛流馬也。”宋代高承寫的《事物紀原》中也有記載:“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清代滿族水利專家麟慶也把當時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土車說是陳師道記載的木牛流馬:“土車,獨輪料土,兼載稗編。蜀相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馬,以運餉。今之土車獨推,猶儲存葛遺制。”木牛是有前轅的獨輪車,流馬是沒有前轅的獨推小車,這也是一種關於木牛流馬的主要觀點。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記載,也離三國時期有了1000多年,這種觀點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古人機關製造術十分了得,僅憑看似毫無價值的木材成就輝煌事業

三國志

·

蜀書

·

本傳

》裴注引《

諸葛亮集

》。作木牛流馬法: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頷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

牛鞅

,攝者為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槓孔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槓與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鬥。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