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新評三國(下)第三十章木牛流馬

  • 由 煙雨遷人 發表于 垂釣
  • 2022-02-08
簡介諸葛亮把自己大營的主力部隊派出進攻司馬懿大營,與前軍造成兩軍夾擊之勢

靬讀音是什麼

第三十章 木牛流馬

新評三國(下)第三十章    木牛流馬

曹魏青龍元年,公元233年,這一年正月二十三日,位於郟之摩陂的水井中有青龍出現。二月六日,明帝親自到摩陂觀龍,並改太和年號為青龍,改摩陂為龍陂,賜男子各進爵二級,鰥、寡、孤、獨的免除當年租賦。這一年是蜀漢建興十二年。

曹魏青龍二年,公元234年三月,蜀漢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進駐渭南。大將軍司馬懿指揮魏軍迎戰,兩軍在渭水形成對峙。明帝傳詔司馬懿說:“我軍只要扼要據守,避免與蜀軍交鋒,諸葛亮的進兵計劃便不能如願。撤軍他不甘心,久駐則糧草不濟,最後只得自動退兵。等蜀軍撤退之際,我軍以逸待勞,主動追擊,必然大敗蜀軍!”司馬懿率魏軍與諸葛亮對峙曠日持久,蜀軍三番五次向魏軍挑戰,司馬懿只是緊閉營壘堅守不出。後來諸葛亮勞累過度病逝軍中,蜀軍才撤兵退還。

諸葛亮不聽譙周的規勸,其實太史譙周只不過是順應民心,假託天象規勸諸葛亮不要再次勞民傷財。經過231年第五次北伐的失敗,蜀漢更加的民生凋敝,國力式微,無論諸葛亮用什麼樣的理由發動侵略戰爭,都不是得民心的。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諸葛亮違背民心,屢次逼迫老百姓發動不義的侵略戰爭,造成了中國人的分裂和仇殺,這就是諸葛亮就是累死了也贏不了的原因。

經過幾次戰爭,曹睿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深溝壁壘,禦敵於國門之外,重心轉移到國計民生上來。自231年第五次反擊蜀漢侵略勝利以來,魏國勵精圖治,至青龍二年234年,四年的時間裡,曹魏國力大增,已經不會再懼怕任何戰爭。曹睿告訴率軍出征的司馬懿說:“卿勿與之戰,嚴防死守,等敵人糧草沒了,士卒疲憊了,他們就會退走的。就是他們退了,也不要追,以防止他們打伏擊。”司馬懿很贊同魏明帝曹睿的話。

諸葛亮再一次從箕谷出兵,來到渭河南岸。司馬懿與郭淮商議,懼怕和隴西諸郡的聯絡像上一次一樣被諸葛亮截斷。這一次郭淮親自去守衛天水、滷城一線。

司馬懿的大軍與諸葛亮的軍隊在渭河相遇。司馬懿的大軍夾河而駐,主力部隊在南岸。

諸葛亮命令五千有水性計程車卒,乘坐木筏在河上等前軍上筏,後軍過河後燒浮橋。等待司馬懿來攻擊時,五千水軍載著兩萬前軍不上岸向下遊漂流幾里路後,棄舟登岸,繞到河南岸司馬懿大軍後面,奇襲司馬懿大營。

諸葛亮的後軍部隊渡河以後再回頭直接攻擊北原城。諸葛亮把自己大營的主力部隊派出進攻司馬懿大營,與前軍造成兩軍夾擊之勢。在黑夜,魏軍不知有多少敵人在圍攻他們,一定以為被包圍了,就會潰敗。

然而,司馬懿一下子就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司馬懿安排兩千弓弩手專門在浮橋北岸射擊木筏上的蜀兵,禁止靠近浮橋。又留了一支軍隊埋伏在南岸,蜀漢軍隊前軍進攻南岸大營的必經之路上。

戰爭結果是這樣的,蜀漢軍大敗虧輸。在蜀漢渡過河的後軍到達北原時,發現是一座空城。這時候箭如飛蝗,蜀漢軍由於人馬較少,只好撤退。在渭河北岸,又中了郭淮的埋伏。計劃全軍覆沒,這一路蜀漢軍傷亡一萬多人。五千水軍和前軍部隊大約一萬五千多人,幾乎被全部射死在水裡。僥倖上岸的,被等在南岸的魏國埋伏軍隊全部殲滅。

留在南岸的主力部隊,在諸葛亮的指揮下全力以赴猛攻司馬懿南岸大營。

此時的態勢是,諸葛亮已經損失了兩萬五千多人的主力部隊。主攻司馬懿大營的七八萬部隊,被司馬懿從三個方向包圍。

司馬懿的部隊全部加起來,達到了十五萬。後續部隊二十五萬。諸葛亮慌忙下令停止攻擊,才險遭被司馬懿徹底打垮的命運。

不會具體指揮作戰的諸葛亮這一次吃了大虧,他只好收攏殘部十五萬人,困守在五丈原。進又不能進,退又不好意思退。諸葛亮就此窩囊出病來。

司馬懿終究是被諸葛亮打怕了。他沒有敢及時發動大軍趁蜀漢軍隊混亂徹底包圍蜀漢軍隊。而是與諸葛亮打起了陣地戰。陣地戰又不是司馬懿的強項,所以才有了所謂的上方谷被火燒大軍,差點把自己燒死的戰役。

所幸諸葛亮實在沒有力量發起殲滅戰了。因為他沒有兵了,兵源不足是諸葛亮最大的困難,糧草不濟是諸葛亮失敗的根源。

諸葛亮造了木牛流馬,運送糧草。這一次為甚麼諸葛亮不在撤退了呢?原因是這樣的,司馬懿實行了堡壘戰術,緊緊貼住蜀漢軍隊,不給蜀漢軍隊打埋伏的戰略空間。在軍隊的質量和人數上,蜀漢軍隊又佔下風。一旦蜀漢軍撤退,就會被曹魏軍隊一舉擊潰,造成亡國的局面。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與妻子黃月英一同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4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二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另外還有機關防止敵人奪取後使用。不過,確實的方式、樣貌現在亦不明,對其亦有不同的解釋。

《三國志·蜀志·本傳》裴注引《諸葛亮集》。作木牛流馬法: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頷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槓孔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槓與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鬥。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

時至如今,歷朝歷代都有人複製它。由於羅貫中把他吹噓的過於神化,使得後人無法做出三國演義裡渲染的木牛流馬。時至今日,在部分農村用的木架獨輪車就是源自於木牛流馬的活化石。

諸葛亮被司馬懿的大軍壓縮了運動空間後,不得不轉入陣地堡壘戰。這一次司馬懿不在理會諸葛亮的搦戰,堅守不出。諸葛亮由於有木牛流馬運送糧草,也不著急退兵。從此進入了戰役相持階段。

與此同時,諸葛亮派人前往東吳邀請吳國參戰。吳國的孫權也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時機。那麼面對孫權的三路進攻,魏明帝曹睿是怎麼做的呢?諸葛亮和孫權面對曹家三代人一直是輸家,這個曹操的孫子曹睿讓諸葛亮和孫權吃盡了苦頭,兩個人都死在曹睿手裡。請聽我以後的講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