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南懷瑾老師:做人永遠不要厚顏無恥、恬不知恥、沒有慚愧心

  • 由 千帆入夢 發表于 垂釣
  • 2021-12-05
簡介一個人能夠隨時檢點自己,知道怎樣修身,當然就會推而廣之,明白怎樣才是正己正人治人之道了

怎樣做到行為有恥

南懷瑾老師:做人永遠不要厚顏無恥、恬不知恥、沒有慚愧心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孟子又說:“行之而不著焉”,大家的生命,本來都在道中,“習矣而不察焉”,因為被行為習慣所矇蔽了,自己不知道,也就是《周易》所說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天天在道中行,不知“道”在哪裡。

試想想看,我們能不能知道,早晨一醒來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無從自知。念頭從哪裡來?往哪裡去?都不知道。可是每天的言行舉止,念頭都在喜、怒、哀、樂的情緒中攪擾,所以就不知道自己“心性”本來清淨的真相了。大家被無始以來的習氣所左右,煩惱就來了,可憐得很。

因此“終身由之而不知,眾也”,所以一個人的生命本身有道,但

沒有反省自修,反而迷心逐物,向外馳求,這樣就叫做平常人,也叫做凡夫、眾生

。從這裡我們看到,如果不這樣深入去研究,而又隨意批評孔孟只是教條,那隻能說是自己沒有徹底瞭解其中的內涵罷了。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接著說的,還是修養的道理。

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這“無恥”兩個字,在現代人的觀念中,好像變成一句罵人的話,不大好聽,不容易被人們接受。所謂“恥”,換一個名詞來說,就是慚愧心。我們常常會對人說:慚愧!慚愧!這就是“恥”,就是知恥;那件使你慚愧的事,往往是無恥之事。如果做人做事,不知隨時隨地反省檢查自己過錯的話,德行是不會有所進步的。如果能時時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的過錯,那麼這一天活著的生命,就是有恥,就是有慚愧心。假使犯了過錯,不但不自我反省,反而自我辯護認為沒有錯,甚至推過於別人,那是“無恥之恥”,那就真正叫做“無恥矣”,也就是根本無慚無愧了。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再說:“恥之於人大矣”,

有慚有愧之心,是平常進德修業最大的關鍵。佛家學說也是如此,認為慚與愧,是人生修養非常重要的善行。“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有些人,非常聰明伶俐,做錯了事,自己運用機心,很巧妙地為自己辯護,肯定自己沒有錯,這一類“機變之巧”的人,就是用心極不誠實,非常狡滑的人。“慚愧”兩個字,對這種人根本用不上了。

孟子又說:“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簡單地來解釋這句話,就是當你不如人的時候,假如自己還沒有慚愧心,那你怎麼能夠做到和人家一樣呢?

人都有好勝上進的心理,看見別人比自己好,卻困於自己的壞習慣,只是自卑,不肯自求進步。其實,不必怕不如人,只要發一個慚愧、有恥之心,自己努力,別人也許十天就能做到,自己百日、千日總可到達與別人同樣的程度吧,甚至超越。可是一般人,往往不會自我承認無恥,反而容易犯一個自卑感的毛病。

例如看見同學有很高的成就,就不敢去看這個同學。其實深刻進一步來說,能夠有自卑感,已經是有知恥的動機,但是

必須要拿出勇氣,不要被自己的自卑感淹沒,更要奮發向上進德修業。所謂“知恥近乎勇”,“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做人做事要這樣,修養心性更要如此。

*****

人格修養上的“知恥”,一個人要知道自己在時代環境中的分量。有時候,學問固然好,才能固然強,但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學問本事,其實只有一二兩重。就像俗話所說的“貴州驢子三腳踢”

——貴州的驢子容易發怒,但等到它踢了三腳以後,就沒有其他本事了,所以成語說“黔驢技窮”,只有三拳兩腳的本事。

又如現在年輕人看別人的文章,認為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事實上也真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由自己來寫,苦寫三天也寫不出來。有些人看似滿肚子學問,辦個刊物,寫上一年,學問也就寫完了。要知道,學問的補充很難,成本很大,說不定讀了一年書,兩篇文章就寫光了。不要以為自己本事大,所以人要能知恥。

“知恥”不一定要含羞,而是要知道自己的分量,不要做出超越自己分量的事來;假如自己做了超越分量的事,就必定招來恥辱。

例如舉重的選手,自己只能舉起九十公斤,偏要去參加舉一百公斤的比賽,結果不但得不到冠軍的榮譽,反而招來失敗的恥辱。這種太過超越自己能力的行為,就是不知恥的結果。

有時候,人狂起來就忘了自己在哪裡,像一些學佛的青年,“未得謂得,未悟言悟”,自認為開悟了,就了不起了,那是“開誤”了。一個真正開悟的人,多麼平淡!多麼謙虛!開悟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有人恨不得在頭上寫個“悟”字,那是迷之又迷了。

《孟子與盡心篇》(東方出版社)

-----------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凡是一個人,他平常能夠勤力好學,這就是接近智德了。同時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力行善道,這就是接近仁德了。而且能夠反省自己,知非即改,勇於認錯改過,不然,就會覺得自己非常可恥,非常慚愧,這就接近有勇的德行了。總歸來說,一個人平常如能做到具有“好學”、“力行”、“知恥”(慚愧)三種美德,那當然會知道怎樣是修身自立之道。

一個人能夠隨時檢點自己,知道怎樣修身,當然就會推而廣之,明白怎樣才是正己正人治人之道了。如果真能明白了修己治人之學,那才能知道所以為政而治天下國家的大經大法了。

《話說中庸》(東方出版社)

-----------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說,領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以政治體制來領導,再用法制來管理,“齊之以刑”,使大家不犯法,犯法就罰他。

但是用法制來管理人民,這樣一來“民免”,一般人會逃避,鑽法律的漏洞,而且他逃避了責任、法律及處罰,他還會自鳴得意,認為你奈何他不了,毫無羞恥心。

這和道家老子講的“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的道理一樣,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

因此孔子又說: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假如以道德來領導,每個人都有道德的涵養,“齊之以禮”,以禮教化。這就談到禮義精神了,

大家能自動自發,如果做錯了,有那慚愧的心情,這樣做到人人有恥,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制裁,自己就很難過,這就是有恥。到了這種情形,則“且格”,就達到了政治的目的。所以他是主張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

這就是儒家與法家的精神之不同了。不過,

中國的政治,向來是道家、儒家、法家合用的。

《論語別裁》(東方出版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