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80後”科技特派員於豔:返鄉“菇娘”助百餘姐妹家門口就業

  • 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垂釣
  • 2021-12-01
簡介於豔回顧說,百穀農業是羅源當地唯一生產海鮮菇的食用菌企業,但最初是作坊式地生產,人員渙散、車間管理鬆散、產品品類沒有競爭性

菇娘多少錢

“80後”科技特派員於豔:返鄉“菇娘”助百餘姐妹家門口就業

“80後”科技特派員於豔。林春茵攝

中新網福州7月14日電(記者 林春茵)在用物聯網掌管一間日產海鮮菇鮮品高達10噸的食用菌企業後,於豔有時會想起父輩的種菇人生。竹木搭的香菇棚低矮潮溼,颱風一來,棚子倒了,香菇全泡水,一年就白忙活了。

她覺得,自己返鄉創業,為家鄉食用菌種植出力,“恰好和國家發展農業和鄉村振興的方向同頻共振,方向對了,路走遠點沒關係”。

於豔是福建省羅源縣百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作為省級、市級、縣級科技特派員,她在2013年福建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在食用菌生產一線堅守8年至今。

返鄉建廠的“菇娘”

福州市羅源縣是中國最大的秀珍菇生產基地,產量全國第一,羅源縣起步鎮則是“中國秀珍菇之鄉”。可以說,全國每七朵秀珍菇就有一朵來自羅源。

百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百穀農業)申請了多項專利,過去側重於最佳化生產線,近年聚焦於海鮮菇深加工技術方面。

“80後”科技特派員於豔:返鄉“菇娘”助百餘姐妹家門口就業

液體菌種接種養菌。孟芳 攝

最近,於豔正在申請一項“工廠化種植海鮮菇的霧化裝置”專利,“體現羅源食用菌生產的趨向變化”。

於豔還在福建師範大學就讀行政管理學研究生時,就到家鄉羅源縣起步鎮一家剛成立的食用菌企業百穀農業裡實習。

於豔回顧說,百穀農業是羅源當地唯一生產海鮮菇的食用菌企業,但最初是作坊式地生產,人員渙散、車間管理鬆散、產品品類沒有競爭性。

她與團隊從建章立制入手,再到把脈市場,跟蹤高新科技動向,“今天的食用菌種植,已經屬於生物科技工程範疇,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更無法倚賴傳統農業經驗。”

於豔向福建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等科研院所尋求“智”助,並陸續引進全自動菌包生產線、物聯網監測系統和液體菌種,實現智慧種菇,海鮮菇產量呈幾何量級增長。

菇棚裡的“黑科技”

走進百穀農業,大堂一面LED顯示屏與於豔手機同步,可檢視46間養菌房及40間菇棚的溫度、溼度、光照、二氧化碳量等資料資訊。

於豔告訴記者,過去,菇房管理員工需要一間間庫房巡查,難免出錯。透過物聯網監測,雲端數值如有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警報。

“80後”科技特派員於豔:返鄉“菇娘”助百餘姐妹家門口就業

於豔觀察液體菌種。林春茵 攝

“物聯網監測系統能夠自動模擬生長環境,有了這個‘智慧管家’,產量可以大幅提升。”於豔說,手機一鍵實現遠端控制菇房智慧空調系統,“解放了人力,還能減少我們比較重大的損失。”

菌種車間也有黑科技:液體菌種接種養菌。透過一臺自動振盪的搖床,菌種在一瓶瓶金黃色的液體培養基中完成了出絲,萌發快、菌點多。再進入不鏽鋼罐培養器生物發酵,7天之後出罐時,菌種恰好達到最有活力的狀態。

於豔說,液體菌種感染率降低,養菌時間從130天縮短到11天,菌包質量提高,現蕾更均勻,產量直接就上去了。

百穀農業日產海鮮菇鮮品10噸,產值從2013年的500萬元激增到2020年3000萬元。

於豔透露,預計今年產量可增加三成乃至五成,灰色蟹味菇、鹿茸菇等新菌種也在伺機投產。

幫助百餘位姐妹“家門口就業”

2020年8月,百穀農業逆市上揚,升級了菌菇加工車間和分揀車間。訂單暴增,一些人工崗位用工量需求激增,單單是包裝工,就從原來的20餘名增加到40名。這也解決了當地婦女就業問題。

羅源縣起步鎮鎮長李宏介評價於豔,“有情懷有能力的返鄉青年,給鄉村振興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百穀農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80後”科技特派員於豔:返鄉“菇娘”助百餘姐妹家門口就業

於豔正在申請一項“工廠化種植海鮮菇的霧化裝置”專利。林春茵 攝

目前,百穀農業百餘名員工約九成來自附近村鎮,大多是婦女。村民告訴記者,她們很珍惜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有了固定收入,經濟上獨立,上班時間比較靈活,可以照顧家人”。

“招募員工時,我們都上門去拜訪,瞭解情況,對家庭失親失怙的,有殘疾家人要照顧的,尤其予以關注。”於豔說,今天農業技術和市場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但“鄉土”依然是當地最寶貴的情感紐帶,“我們從一開始,就立志於要用農業回饋鄉土。”

於豔透露,百穀農業還將繼續招募“願意回鄉的年輕人”,除了期待破題冷鏈、倉儲、物流等三個專業外,還希望能招募到文創人才。

羅源縣起步鎮的菇姑農場與包括百穀農業多家菇場聯動,以親子體驗種菇、全菇宴、菇棚咖啡屋等吸引遊客紛至沓來。

“80後”科技特派員於豔:返鄉“菇娘”助百餘姐妹家門口就業

於豔幫助百餘名婦女在家門口就業。林春茵 攝

“脫貧致富銜接鄉村振興,食用菌產業需要文旅和創意賦彩。”於豔說,科技特派員就是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我們願意為打造鄉村旅遊、文化、生態等產業深度融合的智慧農業出一份力。”(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