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日月與年歲的時間觀:(二)形成發展,從文字中看時間

  • 由 金琨說一說 發表于 垂釣
  • 2021-11-06
簡介年歲的時間觀念,就是這樣在人的實踐中逐漸形成起來的

歲字怎麼解釋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紀年的方式,據說蒙古族至成吉思汗時,也還是“但見草青,即為一年。”現在我們接著來講。

新石器時代的農耕文明早已發現天象規律與季節迴圈的相關性嗎,二分二至的日晝,月晝都是以自然時間為基礎。

日月與年歲的時間觀:(二)形成發展,從文字中看時間

凡是去過雲南怒族、獨龍族、傈僳族和低族地區的人都知道,那裡凡在村寨而從未上過學校的人,一般都不知道自己的年歲。飯族中被認為“有文化”的魔巴(巫師),也不清楚自己的歲數。在一個村寨中,一般只知道誰比誰大,具體歲數說不清。不過,他們的祖先也留下了一些模糊的表示年歲的方法。傈僳族在孩子出生當月。門口栽上一棵樹,樹的年歲即孩子的年歲,只是不知道具體數字。獨龍族是在門口種一棵董棕。董棕是一種麵包樹,三十年成熟。當孩子吃到藍棕粉時就三十歲。再種一棵,再吃奄棕粉時則六十歲。能說吃了幾次縈棕粉,說不清具體多少歲。

日月與年歲的時間觀:(二)形成發展,從文字中看時間

在漢族發展的歷史上,也能看到草木紀年的遺蹟。《呂氏春秋·任地》篇說:“今茲美禾,來茲美禾。”注日:“茲,年也。”《春秋公羊傳》桓公十六年說的“負茲”,注云:“茲,新生草也。一年草生一番,故日以茲為年。“古樂府還有“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的詩句,這個“來茲”也是“來年”的意思。

日月與年歲的時間觀:(二)形成發展,從文字中看時間

動物紀年,主要以禽獸胎孕為標誌。東漢時,中國北方的烏桓族,“見鳥獸孕乳以別四節”。海南黎族長期“觀鳥獸之產,記春秋之氣”。松花江下游的赫哲人,以捕魚為業,每年見大馬哈魚沿江上游便是一年。一個人年已六十,即說他吃過六十次大馬哈魚。

農業民族的春種秋收。不但反映了自然物象變化的一種週年節律,而且反映了人類生產活動的一種週年節律。根據種種材料,中國漢族把年歲作為一個明確的時間單位,大概是隨著穀物種植而後形成的。《說文》曰:“年,谷孰(熟)。“《春秋毅梁傳》日:“五穀皆熟謂有年”(桓公三年)。“五穀皆大熟謂大有年”(宜公十六年)。《爾雅·釋天》“週日年”,郭璞注云:“取禾一熟。”就是說一年的時間,它所具體指的就是一次穀物的成熟。從甲骨文和金文來看,上面這些解釋是很正確的。

日月與年歲的時間觀:(二)形成發展,從文字中看時間

甲骨文和金文“年”字都是“從禾、從人”,即上為禾,下為人。上面這個“禾”字,不是我們今天常說的禾苗之禾,而指垂著穗兒成熟了的穀子。金文中許多“年”字,作者特別把穀穗的碩滿、沉甸都畫出來了,真像人扛著收割了的穀子。漢字“歲”的意思也是“年穀之成”,其原形為收割穀物的一種工具。因為每年收割一次,所以後來借這種工具的形象表示“年”。

據文字學家說,年、歲二字的讀音分別從捻、穗而來。據載,唐代武陵的苗族曾以稻熟為紀年。臺灣鳳山縣高山族也曾以“黍米熟為一年”。藏文“年”字與漢字意義相同,其古老的習俗是麥子熟了過新年。無獨有偶,史前的希臘人“都憑糧食收穫期來計算年份”。他們“用三枝麥撼或三次揮動鐮刀來表示三年”。直到17世紀,佛羅倫薩的農夫還說:“我們已收穫若干次了”,而不說“過了若干年”。

日月與年歲的時間觀:(二)形成發展,從文字中看時間

中國的歷法也與與天文脫離不了關係,時間制度的設計並非有意的人為設定,比如非要一年五百天,那就不符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週期性了,但是除了年月日的時間非人為設定外,量化還不得不靠人為設計,特別是小時間單位。而要想像堯帝那樣頒佈天下使用人人皆懂的歷法,必須先有一個人人皆懂曆法的文化現象,亦即,人人皆知天文。事實上也是如此。

日月與年歲的時間觀:(二)形成發展,從文字中看時間

年歲的時間觀念,就是這樣在人的實踐中逐漸形成起來的。它的精確化,更需要在反覆實踐中方能完成。

而這告訴我們,人類對時間空間的認識,正如對客觀世界各種事物的認識一樣,無不來自於實踐。原始人採集果實,首先要碰到果子成熟的時間和果樹存在的方位問題。原始人捕獵野獸,也要對野獸出頭的時間和活動的區域有所瞭解。原始人的起居作息,一點都離不開時間空間。正是在這種實踐生活中,人的意識感於外而思於內,逐漸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時空觀念。

日月與年歲的時間觀:(二)形成發展,從文字中看時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