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書評 | 彭科評白靖宇著《文化與翻譯》

  • 由 汽車風雲百態 發表于 垂釣
  • 2021-10-02
簡介就此,作者給了譯者一個忠告,即在從事翻譯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充分了解兩種語言文化之間的異同,肩負起跨文化交流的重任,譯出優秀的譯作,成為一個真正的“文化人”

燚在人名裡是什麼意思

評白靖宇著《文化與翻譯》

彭科 (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

書 籍 簡 介

書名:文化與翻譯

作者:白靖宇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版社

出版時間:2010

ISBN:978-7-5004-8976-4

書評 | 彭科評白靖宇著《文化與翻譯》

文化與翻譯的相互關係,是翻譯學界持續關注的一個重要領域。文化滲透人類活動的方方面面。現今的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每天都會產生新事物。資訊爆炸的一大後果就是導致資訊碎片化。

面對這一片混沌,譯者如何把握住一個平衡點是個關鍵問題。在翻譯的過程中,原語和譯入語的差異及它們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都是翻譯過程中的難點,阻礙雖大,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國譯者越來越重視文化研究在翻譯中的重要性,經過了不懈的努力,相繼出版了不少經典譯作,為廣大中國讀者打開了一扇扇瞭解國外文化的明窗。然而譯本沒有最終定版之說,開拓的空間很廣闊,所以譯者還需反覆打磨譯本,推陳出新。這就鼓勵廣大譯者更應該注意提自身高化素養,不僅要牢固掌握本國的文化;還要了解、熟悉、掌握外國文化。若譯者無法正確地瞭解文化的意義和作用,那翻譯活動不僅不會成為架構起溝通的橋樑,反之會高築起阻擋交流的城牆。由此可見,探析出錯根源,處理好文化與翻譯的關係是關鍵點。一定要牢抓語言技巧和文化素養,找到翻譯的立場。

白靖宇教授《文化與翻譯》一書就給了廣大讀者和譯者很好的啟發。本書闡明瞭翻譯活動的本質,即破除由語言不同引起交流障。點明瞭翻譯與文化的關係。

既然翻譯活動和語言掛了鉤,語言又是文化交流的載體,則翻譯旨在破除隔閡,傳播文化;文化交流促進翻譯活動,有助於推動翻譯理論與實踐發展。

此外,作者還找出翻譯過程中容易誤譯的地方,舉例詳實,論證有力,邏輯架構清晰,語言平易近人。整本書讀下來收穫頗豐,實有撥雲見日之感。

01

一、譯者的任務

說到本書的亮點,第一是自是邏輯架構清晰,分類明確,化繁就簡;第二點作者介紹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包孕豐富,有助於提高譯者的文化素養;第三點是作者舉例詳實,分析客觀,理論與實踐結合,大多數例子都摘取自經典文字,有說服力;第四點是本書特別對《紅樓夢》的文化翻譯研究進行了評述,啟發了讀者從創新的角度去研究經典著作。

首先從本書的目錄就可以看出作者寫作的思路清晰,架構嚴謹,專題分類明確。

作者由緒論引出了文化的廣義和狹義概念,給整本書定了著重探究點,點出語言與文化的關係密不可分,而翻譯就是架起了兩種語言及其文化的溝通之橋,因為文化與語言的密切關係決定了翻譯與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

有人說翻譯的任務就是重建巴別塔。那巴別塔是什麼,又象徵了什麼呢?就此,作者給了譯者一個忠告,即在從事翻譯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充分了解兩種語言文化之間的異同,肩負起跨文化交流的重任,譯出優秀的譯作,成為一個真正的“文化人”。

結束了引入的兩個章節,接下來就是專題分講,更深層次探討翻譯與社會活動的關係,充分展示了翻譯這門跨文化和多學科研究的魅力。作者分別從語言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習俗文化、人名地名文化、飲食文化六大方面評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聯絡,分析了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並加以更正。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出發,文化涵蓋的事物紛繁複雜,怎麼才能做到既有主次之分又有條理是關鍵。作者選取了頗具代表性的話題切入,化繁就簡,以小見大。就如第三章探討語言文化與翻譯,不同文化背景下對顏色的翻譯也是大有學問,我們看似簡單,實則不然。除了顏色,作者還指出了中西方典故翻譯的差異。一個典故就是一個文字,而這個文字所蘊含的語言與文化資訊就藏於冰山下的百分之九十。這百分之九十都是我們需要挖掘,加以歸納總結的。不難看出,

從語言與文化的關係密不可分,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要精通一門語言就需要精通一種文化。

書評 | 彭科評白靖宇著《文化與翻譯》

02

二、文化的萬花筒

第二點是

作者有意介紹了大量的背景文化知識,引導譯者在翻譯的時候注意從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與聯絡出發,找到最合適的“名”。

在第三章裡,作者舉了一個經典案例——“不折騰”的英譯爭議及翻譯。“不折騰”之所以不能音譯是因為這三個字不僅結合了中國的特殊國情,還包含了特殊的社會文化意義。短短三個字概括了中國從建國以來的發展歷程,所以譯者應加以總結,概括其中的文化資訊,取其意,只有對原語文字持以嚴謹態度,才能打磨出精準的譯作。除了“不折騰”翻譯,第五章裡還談到了中西方宗教的區別,作者點出中西方宗教的不同起源和人們對宗教的不同解讀,強調了宗教對佛教翻譯以及中國翻譯程序起到了啟蒙和推動的作用。緊跟著又介紹了奠定西方文化之一的基督教經典——《聖經》,並點出《聖經》的影響力已滲透至西方文化的各個角落。特別是在英譯漢的過程中,若譯者對《聖經》的典故都熟視無睹,那必將造成翻譯大混亂。第七章裡,作者詳盡地介紹了中西方人名的文化差異及來源。人名作為代表一個人的符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個人特質、社會的價值觀和民族心態。雖說人名和地名大多采取音譯或是音譯與意譯結合的翻譯策略,看似不需要什麼文化背景知識即可上手翻譯,這樣的想法過於大意了。

譯者的一大要務是增強文化素養,就算這些看似無關乎理論的內容,也值得深入瞭解、學習。

作者在介紹中國姓氏來源和含義時,由古至今,娓娓道來,再現了姓前名後的歷史演變,見中國的宗法、宗族制度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深遠。緊接作者又介紹了英文取名的含義,有效減免了英翻漢時,譯者對歐美人的名字過於漢化,就失去了人名所包含的文化資訊。第八章裡,作者在講酒品翻譯的時候,還引了《紅樓夢》的節選,詳細介紹了“雅令”、“籌令”和“划拳”三種酒令的含義。也許有人會發問,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篇幅來鋪墊酒水翻譯呢。那是因為“酒令”作為我國人民傳統的社交禮儀風俗,已經成為了中國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斷不可一筆帶過。若什麼都不瞭解,提筆亂翻譯,顯得水平太過低下,豈不成為文化交流傳播的笑柄了。

綜而觀之,譯者的工作實際上是很有風險,如履薄冰,腳底稍稍一滑就會墜入冰河。如此看來,譯者們就更沒有理由卸下肩負的文化重任了。連一個月亮在中西方的象徵意義和文化寄託都不同,更別說其他的了。所以文化滲透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實在是需要我們下足功夫,日積月累。

若茫無端緒,必會譯不擇言,不通不化。

書評 | 彭科評白靖宇著《文化與翻譯》

03

三、譯者的選擇

第三大亮點是

本書舉例詳實,涵蓋古今,橫跨中外,廣徵博引,通而化之。

例子涉及了文學,中西方文化,社會科學,心理學,人文地理,動植物學的等領域,內容充沛。作者還將翻譯理論與實踐結合,著重實踐印證,找到謬譯處,並加以具體、客觀的對比分析,指出何時該如何翻譯。比如某個詞語或某個句子適合音譯還是直譯,又或是意譯;何時應當幾種譯法共同結合翻譯,作者都給了詳細的指引。且書中的大多數例子都選自經典文字,比如《聖經》、《紅樓夢》等中西方鉅著,除此之外,還列舉了不少著名詩篇、小說節選。這些例子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因為它們在雙方的文化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作者由淺入深,從詞語到句子再到文字,一一評述,不支不漏,語言嚴謹卻不失趣味,讓人回味無窮。

“一名之立,尋月踟躕”

。要想譯出客觀的作品,就必須字句打磨,而在打磨的過程中,因為有些表達的含義字面意思和實際含義是大不相同的,若缺乏對實際意義的探索,翻譯的時候就會出洋相。為了最大限度實現意義對等,除了譯者的語言技術必須過硬以外,往往還需譯者有能力聯想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找到文化象徵,這樣才能立一名。本書緊扣“文化”這一主題,列舉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去加以論述,比如第四章講地域文化與翻譯時,作者指出方位詞在中西方不同的翻譯方法。除了大家熟悉的“西北”,“東南”的英譯外,作者引出 “東床”二字誤翻而鬧出的笑話。如果把東床直譯為“the bed of east”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東床”實際上指的是女婿或丈夫。作者警醒我們一定要注意不同事物在不同文化下的文化象徵意義、文化寄託,不得張冠李戴。

再一點就是

作者好以經典文字作為藍本分析,這樣內容不僅豐富且有說服力。

書中選取了《紅樓夢》裡的一句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短短的八個字,蘊含的文化資訊量可不小。“天”字究竟該怎樣翻譯才合理,這是值得譯者反覆思考的問題。作者分析道,西方文化與宗教文化密切相連,要是把“天”翻譯成“God”,就喪失了原文想要傳遞的文化資訊,也失了真,因為中國人所說的“天”實際上帶有道教文化色彩,“God”具有基督教色彩。這讓我聯想到了“咫尺西天”四字翻譯,這裡的“西天”指的是佛教極樂淨土,一個人要苦心修行經歷萬難才能達到“西天”,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和東西南北什麼方位沒有太大的關係。這樣看來,英文中的“heaven”和“paradise”恐怕都不符合。因為 “西天”在英文裡沒有絕對對等的詞語,此時文化資訊缺失了,譯者就必須填補缺空缺,利用文化知識聯想、歸納,最好是站在譯文受眾的文化背景下考慮,如何處理不熟悉的外來文化資訊是關鍵問題。作者藉此告誡廣大譯者,必須認真對待翻譯,就算遇到沒有對等的詞語代替譯文的情況,大可不必處處音譯,只需稍加探尋,轉換成譯語中帶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詞語即可。

本書不僅例子詳實,

作者還把同一原語選段的不同譯文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賦予廣大讀者評判權,這樣大家都可以參與進來欣賞譯本,評析譯文,從中受益。

令人印象頗深的則是第五章裡,作者列舉了《好了歌》的四則譯文,選自中西方譯者,有對比就具有典型性。其中作者指出各譯者對“神仙”的翻譯,客觀分析後,發現還是兩位中方譯者精準地再現了中國道教文化的內涵,外國譯者都沒有注意這些細節,可見落實文化傳播和交流任重道遠。此外,本書中還有一些方便讀者的附表,作者在介紹人名、地名的翻譯時,還貼心地附上了“人名地名英漢互譯對照表”,“英語固定首、尾音節漢譯表”。一目瞭然,一查便知。

書評 | 彭科評白靖宇著《文化與翻譯》

04

四、“紅學”的啟發意義

本書在最後一部分特地加了一章對《紅樓夢》文化研究評述,作為本書的收尾再好不過了。而且《紅樓夢》中的經典片段作為原語文字貫穿全書,令人印象深刻。《紅樓夢》作為中國的文化寶典,大批學者對它的研究也未曾斷絕,還衍生出了“紅學”派。與此同時,怎樣把這部經典鉅作當作文化輸出給外國人看,也是翻譯界研究關注的熱點,乃至經典話題。我們不僅可以從本書看出《紅樓夢》對翻譯研究的潛移默化,其影響可以在很多翻譯導論教材上都有跡可循。

作者大致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評述了翻譯界對《紅樓夢》的研究傾向。

早期的研究是零散、隨意、缺乏論證的,翻譯方面的研究更多關注語言層面的問題。而近二十幾年來,翻譯界引入了文化轉向的概念後,大家對《紅樓夢》的翻譯研究似乎就不再“束之高閣”,從而走入了更廣闊的研究領域。本章先從宏觀入手,作者對文化傾向及翻譯策略、譯者主體性、語言學、文化傳播、文化誤讀和空白等方面進行詳述、探究。並從文化角度出發,列舉出了一些具有啟發性和代表性的紅學論文,啟發譯者應不斷嘗試調整翻譯策略,適應變化的文化。再從微觀來看,作者主要對《紅樓夢》裡面的用詞、修辭文化及詩詞曲賦文化歸類總結,指出中西方文化差異對翻譯過程的影響。

旨在指引學者和譯者把握住對《紅樓夢》研究方向,啟發他們,更啟發各行各業的讀者能突破侷限,創新研究方法,豐富“紅學”,更推動中國翻譯事業的發展。作者此番“匡其不逮,共襄美舉”的做法,令人獲益匪淺,敬佩有嘉。

書評 | 彭科評白靖宇著《文化與翻譯》

05

五、無限的譯本

綜而觀之,社會文化不會一成不變,而是永遠在和人類社會的一切因素碰狀、摩擦,甚至衍生出更多、更細的文化。

語言作為文化的承載物,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是不斷髮展機體,隨著文化的變化、人們的創造而豐富,因此譯本也不會一成不變。

尤金.奈達曾說過:“掌握雙文化比掌握雙語更重要。”

這就要求譯者學會變通,根據不同的語境、文化改變翻譯策略,獨防死守必將固步自封。處在世界這個巨大的文化熔爐裡,我們需要主動調動整合能力,把碎片化的生活處理成條例有致的資訊。而處理好這些資訊就要求我們對這個世界有足夠的正確認識。正如作者的忠告,無論是譯者、還是從事其他研究工作的人,都要時刻記住自己的任務,做一個真正的文化人;而

譯者對待翻譯工作定須瞭然於胸,躍然紙上;對學問的探究做到不流於俗,去蕪存箐;不忘把握好文化與翻譯相互促進的關係,讓世界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和諧緊密地融合為一體。

書評 | 彭科評白靖宇著《文化與翻譯》

參考文獻:

1。白靖宇:《文化與翻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版社,2010。

2。尤金。奈達 ,《語言與文化——翻譯中的語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本期編輯:鄧冰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