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 由 健醫永為 發表于 垂釣
  • 2021-05-15
簡介肩關節外展時,如果肩袖損肌群薄弱或受損,三角肌啟用後會導致肱骨頭產生一個不受控制的向上的剪下力,峰下間隙變窄,肱骨頭反覆與肩峰前緣撞擊

鉤型肩峰怎麼治療

是新朋友嗎?記得關注我們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本文預計閱讀

8

分鐘

每天看文章的

人,怎麼吃都

不會胖

很多愛好健身的小夥伴在做臥推、推肩、啞鈴飛鳥等動作時總會聽到肩關節內“咔咔”的響聲。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更有甚者在大臂上舉和外展時會出現疼痛的感覺,如果你有以上症狀,就一定要注意了!!!“肩峰撞擊綜合徵”有可能正在悄悄的靠近你。

那麼到底什麼是“肩峰撞擊綜合徵”呢?

下面小編就帶您瞭解一下肩關節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①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峰撞擊綜合徵,也稱為肩峰下撞擊,顧名思義就是肩峰下的結構出現了撞擊,出現了問題進而出現一系列症狀的綜合徵。

當我們把手放在肩膀上,可以在觸控到在肩胛骨的上方有一棒狀隆起,這個就是我們的

肩胛岡

,順著肩胛岡逐漸向外觸控在肩胛岡的末端我們可以觸控到一明顯的骨性隆起,這就是我們肩胛骨的

肩峰。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峰下有一明顯的空間稱為肩峰下間隙,又被稱為“第二肩關節

,其頂部是肩峰,喙肩韌帶,喙突及肩鎖關節共同構成的喙肩弓;底部是肱骨大結節;間隙記憶體在岡上肌肌腱,肱二頭肌長頭腱,肩峰下滑囊以及關節囊等結構。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峰下間隙的寬度因人而異,根據Petersson等人的X線研究,肱骨頭到肩峰的距離平均為9到10mm。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當由於各種原因造成我們的肩峰下間隙變小時,

其下的組織就會與肩峰、喙肩韌帶發生撞擊產生無菌性炎症並引起疼痛,甚至發生撕裂和嵌頓,最終引起功能的丟失和殘疾,就稱為

肩峰下撞擊綜合徵。

②為什麼會發生肩峰下撞擊?

肩峰下撞擊綜合徵的損傷原因常分為三種:

Ⅰ原發性撞擊 Ⅱ肩關節不穩 Ⅲ繼發性撞擊

原發性撞擊

其和肩峰先天的結構有一定關係。不同人的肩峰形態有所不同,常常分為三型: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1型為平直肩峰,2型為弧形肩峰,3型為鉤型肩峰。

3型鉤型肩峰的人群肩峰下間隙狹窄,容易產生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另外,肩峰前端骨贅、肱骨大結節的骨贅形成,肩鎖關節增生肥大以及其他可能導致肩峰-肱骨頭間距減小的原因,均可造成肩峰下結構的擠壓與撞擊。

肩關節不穩

一些學者認為盂肱關節不穩會導致肩峰下撞擊,他們認為,

關節過度鬆弛會導致肱骨頭上移,與肩峰發生撞擊。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尤其常見於從事肩部訓練的運動員,如游泳,棒壘球的投手等。

繼發性撞擊

Morrison認為隨著年齡的增加,與三角肌相比,肩袖肌力的下降更為明顯。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部外展時,肩袖對肱骨頭的壓抑力量下降,肱骨頭上移,肩峰下間隙變窄,肱骨頭反覆與肩峰前緣撞擊,肩峰下間隙變窄,肱骨頭反覆與肩峰前緣撞擊。

③有哪些症狀?該如何自我評估?

1。有肩部過度活動的病史或肩部外傷史

2。肩峰前外緣,二頭肌腱溝及肩鎖關節等處有壓痛

3。手臂在進行外展,前屈動作時肩關節內彈響、摩擦音或疼痛

4。疼痛弧試驗,在手臂主動外展到60°—120°時有明顯疼痛,而被動活動時疼痛明顯減輕,甚至完全無痛。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當我們出現以上情況時就應該警惕本病了。具體應去醫院進行進一步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確診。

④肩峰撞擊

病理分期及常見治療

根據肩袖組織的損傷情況,Neer將肩峰下撞擊綜合徵分為三期

Ⅰ期為肩袖水腫出血期,Ⅱ期肩袖肌腱炎,Ⅲ期肩袖出現撕裂

水腫出血期

採取非手術治療。早期用三角巾或吊帶制動,在肩峰下間隙注射皮質激素和利多卡因能取得明顯止痛效果。

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劑能促進水腫消退,緩解疼痛,同時可應用物理因子療法進行消炎鎮痛待疼痛緩解後可進行輕度的運動療法的訓練。

肩袖肌腱炎

進入慢性岡上肌腱炎和慢性滑囊炎階段,仍以非手術治療為主。以物理因子治療與運動療法為主促進關節功能康復,並改變勞動姿勢和操作習慣,避免肩峰下撞擊徵復發。

肌腱斷裂期

主要病理變化是岡上肌腱、肱二頭肌長頭腱在反覆損傷、退變的基礎上發生肌腱的部分性或完全性斷裂。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⑤常見運動療法

研究表明,撞擊綜合徵的患者表現顯出三角肌和肩袖肌群的同步啟用改變,且肩袖肌群失衡。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關節外展時,如果肩袖損肌群薄弱或受損,三角肌啟用後會導致肱骨頭產生一個不受控制的向上的剪下力,峰下間隙變窄,肱骨頭反覆與肩峰前緣撞擊。

此外,胸小肌的緊張也限制了肩胛骨的上旋,外旋和後傾,並減小了肩峰下間隙。

1。胸小肌的牽拉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2。在肩胛平面內進行練習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胛平面為肩關節囊提供了平衡位置,並在肩部上抬時提供了最平衡的位置。

3。外旋訓練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肘關節貼緊軀幹(很重要,否則練不到),做肩關節的外旋,15-20個,3組。注意要保持身體的固定,不要用軀幹的旋轉。另外阻力不宜過大,否則會代償。

4。內旋訓練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肘關節貼緊軀幹(很重要,否則練不到),做肩關節的內旋,15-20個,3組。注意要保持身體的固定,不要用軀幹的旋轉。另外阻力不宜過大,否則會代償。

5。前鋸肌訓練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將彈力帶放到肩胛骨後方,用肩胛骨的前伸帶動上肢。15個,3組。另外阻力不宜過大,否則會代償。

6。神經肌肉控制訓練

肩關節彈響疼痛—“肩峰撞擊綜合徵”

將雙臂撐在牆上的瑞士球上,雙手後推,啟用前鋸肌。之後變成單手。當靜態的做完之後,可以進行動態的強化,單手撐在瑞士球上做畫圈運動等。

本篇—完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