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吳軍閱讀與寫作講義》書評|終於有人把怎麼學語文這件事講明白了

  • 由 寶貝媽和寶貝娃 發表于 垂釣
  • 2021-09-11
簡介直到看了這本《吳軍閱讀與寫作講義》我才明白,原來學習語文絕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拿高分,它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學習語文主要目的是理解他人和表達自己

口子加於怎麼讀

學習語文的困惑—不知道語文到底學什麼

從小就學語文,從拼音a、o、e開始學起,然後識字學文章。印象里語文學習就是聽寫字詞、背誦課文、讀文章總結中心思想、寫各種這輩子可能都不會用到的體裁作文。學語文好枯燥,每天除了背誦就是默寫。尤其是高考前,一大本的基礎知識都需要全部背誦默寫。

回想起上學的那段歲月,至今心有餘悸,所以看到孩子老是記不住漢字怎麼寫,雖然著急,卻也不知道怎麼教育他,畢竟他現在的痛苦,自己全都經歷過。

曾經不止一次的想,學語文到底是為了什麼呢?記憶那麼多的漢字,平時說話寫作文又用不到;背誦那麼多的古文詩詞,除了寫作文時能引用幾句,讓自己的作文看起來高大上一點,多得幾分,還有其他用處嗎?每新學一篇課文,首先就是分段並總結中心思想,它有幾段,中心思想是啥跟我有關係嗎?

直到看了這本《吳軍閱讀與寫作講義》我才明白,原來學習語文絕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拿高分,它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學習語文主要目的是理解他人和表達自己!

《吳軍閱讀與寫作講義》書評|終於有人把怎麼學語文這件事講明白了

語文學的就是感受和表達

吳軍把語文學習稱為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在中國又被稱為博雅教育,其特徵是此項學習不能直接作為謀生的技能,但是能將這些知識用於許多地方。通識教育對人的一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語文是通識教育中最重要的一課,它既與生活息息相關,自身又具有極豐富的內涵。

明確了語文學習的目的,也就找到了學習語文的方法。語文學習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方面是感受,包括聽、讀、觀察和理解。第二方面是表達,包括說、寫、唱、表述和表演。感受是輸入,目標是理解他人;表達是輸出,目標是表達自己。學習語文,就是為了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思想,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圖。

我們在學校學習文學欣賞、考核閱讀理解,都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感受能力。一個人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力,和他在生活中理解他人的能力是一致的。正如書中所言,能理解托爾斯泰的小說時,就能理解托爾斯泰這個人,能理解當時的俄國社會,也能理解托爾斯泰心中的人性。這時我們所理解的就不僅僅是字面上的意思了。

怎麼學?有步驟

具體

怎麼操作,文中也有介紹。以閱讀為例,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閱讀呢?吳軍把閱讀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讀出作品本身的含義;

第二個層次:讀出作者的本意;

第三個層次:讀出作者所在的那個時代。

說到閱讀,就離不開理解,書讀的再多,沒有理解,那也是囫圇吞棗,不知其義。

兩個方法助力閱讀理解

在閱讀的第一個層次——讀出作品本身的含義中,有兩個方法可以輔助我們理解。

第一個是7“wh”閱讀法或六要素閱讀法。簡單來說,就是在中文閱讀中,首先提取出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發生、發展、結果,以此快速獲知全文的主要內容。而在英文閱讀中,則是根據when(時間)、 where(地點)、who(人物)、what(什麼事情,即“發生”)、how(怎麼回事,即“發展”、why(為什麼,回答疑問,給出結論)、which(哪一個,選出觀點)這七個要素,來快速獲得全文主要資訊。

閱讀理解其實是一種資訊的轉換。讀懂作者的意思,是閱讀;完成形象的重構,是理解。透過7“wh”閱讀法或六要素閱讀法,是完成對字面資訊的提取,是閱讀,在此基礎上,讀出文字隱含的資訊,是形象的重構,才是理解。

在讀出文字隱含的資訊時,可以藉助“五要素”法,幫助我們理解文章和作品的深意。五要素包括:結構、描寫手法、比喻、用詞用語及語氣,這一部分可詳細看書中示例。

從讀書到讀人, 讀懂作者才能讀懂作品

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是讀出作者的本意,也就是讀懂作者的內心。作者講了他自己讀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的例子。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傳記名作之一。向我們展現了多個決定世界歷史的瞬間: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陷落、亨德爾奇蹟的精神復活、老年歌德熱戀的悲歌、滑鐵盧的一分鐘、英雄的瞬間、 南極探險的鬥爭等。

有人批評茨威格在書中加入了太多虛構的心理活動,讓這本書不像嚴肅的歷史讀物。吳軍卻認為茨威格寫這本書的目的根本不是寫歷史,而是寫自己的思想。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作者讀到的是一個對人類世界充滿美好理想,同時自己的內心世界也極為豐富的茨威格。這個推論,也在《昨日的世界》中得到印證。

為什麼一定要讀懂作者的內心呢?

人們寫作是為了表達自己,表達自己所處的時代、表達自己見到的事物、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因此,對於他們所寫的文章和作品,只有瞭解了他們的意圖和思想,才算讀懂了。

讀懂一個時代,瞭解一段歷史

閱讀的第三個層次是讀出作者所處的那個時代。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社會需求,文藝作品也會呈現不同的特色。像法國路易十四統治時期,那時王權剛剛確立,因此文藝作品需要強調正統性,強調標準,於是誕生了古典主義流派。古典主義的特點就是強調理性和秩序,反應在文學創作上,就是它有一套嚴格的藝術規範和標準。比如,戲劇創作要遵守“三一律”;語言要準確、精煉、典雅;故事結局上,正義要得到維護和伸張,等等。

那個時代過後,社會逐步穩定,人們開始關注民生,開始注重生活細節,文藝作品也開始變得溫情脈脈,這就是浪漫主義時代。

再往後,每個人會有自己看問題的視覺,就會出現各種流派。

讀懂作品背後的時代,不僅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也能讓我們瞭解那段歷史。瞭解那段歷史,發過來又會助力我們理解那個時代其他的作品,提高我們的閱讀理解水平。

總結

這本書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它講語文學習,講閱讀和寫作,但他的作者既非文科生,也沒有語文相關的從教經歷。

作者吳軍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後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妥妥的一個理科生。除碩士剛畢業在清華任教三年,其主要工作經歷是在Google任高階資深研究員和在騰訊負責搜尋業務,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網路搜尋是他的主要工作內容。這樣一個人對語文學習能有多少了解?又能講出什麼花花繞呢?

讀完此書,與開頭的擔憂相反,恰恰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對語文的學習有了全新的認識。正如作者在開篇提到的:“學習語文絕不應該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因為這會讓語文變成風乾的絲瓜,失去生命的活力;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是為生活服務,為學習其他知識服務,也為工作和職業發展服務。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應該把語文學習僅僅定義為一個科目,而應把它看做自我修行的學習行為。”

對於家有孩子不願學習語文的父母,尤其推薦看一看。與其跟孩子說教語文成績對他的中考高考有多重要,不如讓他自己看看語文與他的生活關係多麼密切。其他學科影響成績,語文學習影響生活質量。

多麼痛的領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