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秦始皇一滅六國,為什麼立即做了這兩件事?

  • 由 白衣不歸客 發表于 垂釣
  • 2021-09-09
簡介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秦王嬴政在繼承了國君,統一之後,為什麼立即做的事情,就是自稱皇帝,取消諡法

始皇帝為什麼叫祖龍

公元前221年的一天,秦王嬴政坐在都城,咸陽宮內的大殿上。

這一天他十分高興,東邊的使臣傳回了訊息,說齊王以接受的招降的建議,願意做一個五百里的封君。

他高興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點,齊國舉國不戰而降,大大縮短了秦國掃平六國的時間。第二點笑的是齊王的愚蠢。因為根本就不會存在五百里的封君這回事。上篇我們也寫道,最後的結果被餓死在五百里的松柏林。

皇帝稱號的由來

朝中的大臣們,聽到這個訊息後,一起匍匐在地高呼萬歲。

秦始皇一滅六國,為什麼立即做了這兩件事?

就在這個時候,嬴政向當朝大臣,提了一個問題。說如今你天下大定,我也不能在叫秦王了。我該叫個什麼,請大家商量一下。如果在家秦王,就不足以顯示我們秦國的勝利,也不足以名垂青史。

嬴政這番話說完後,大殿之上鴉雀無聲,然後紛紛議論起來,討論了一段時間後,丞相、御史大夫、廷尉三個人就向嬴政報告。他說古代最有名的莫過於三皇五帝。三皇就是所謂的天皇、地皇、泰皇。這三皇中間泰皇最尊貴。

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而三皇五帝他們統治的地盤,比我們現在的大秦要小的很多。而且諸侯們有時候來朝拜,有時候不來朝拜。

大臣們在一塊商議在三皇中間最尊貴的是泰皇,所以建議秦王改稱:“泰皇”。

嬴政聽完以後,講了兩句話,第一句是去太“泰”留“皇”。第二句話是五帝的“帝”保留。這就是嬴政在掃滅六國以後。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然後自己拍板決斷了。

秦始皇一滅六國,為什麼立即做了這兩件事?

君臣達成默契後,大臣們又說,今後你所有的命令,都叫做“制書”和“詔書”,而且你本人也要自稱為“朕”。朕這個字,在古代是第一人稱代詞,原來誰都可以用,現在就說,只有秦王才能專用。

這就是中國皇帝之稱的由來,“皇帝”的稱號就是在秦始皇掃平六國以他自己決斷的第一件事情。

第一個問題解決以後,嬴政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

取消諡號

他說過去古代的君王,死了以後,新繼位的君王和大臣們,要根據先王的表現,給他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下。這一個字叫“諡”。他說這個做法不好,這個做法是後代的大臣和國君,議論前代的君王。這個叫以下議上。他說從我這開始廢除諡法。

我叫始皇帝,我死以後就叫始皇帝了,下面的呢叫二世、三世、一直到萬世。

這是嬴政在掃除六國後,做的兩件事,史稱皇帝,取消諡法。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大事,中國之後的歷朝歷代最高統治者誰也沒有改變這個稱呼了。

秦始皇一滅六國,為什麼立即做了這兩件事?

嬴政的這種做法,保持一顆什麼的樣心呢?

我們可以清晰的感覺到,嬴政這個時候,已經開始頭腦發熱了。他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掃滅六國、平定天下,在他之前秦國三十五任國君沒有完成的事情,他不到十年,全部完成了,這個時候,他覺得他的秦王朝,可以傳至萬世。而且取消諡法,就相當於剝奪了後世對他死後評價的資格,那麼在生前更是不能接受別人的評價。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秦王嬴政在繼承了國君,統一之後,為什麼立即做的事情,就是自稱皇帝,取消諡法。原因有三

(一)正名

中國古代的帝王,都非常重視正名。在先秦之前,孔子就說過一句,名不正,言不順。所以正名是一件大事。秦王商議的稱號,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定一個稱呼。

(二)神化

因為稱皇帝的過程就是樹立自己絕對權威的過程,什麼叫皇呢?

古書記載,皇“是天人之總稱”帝“是帝者天號。所以皇和帝是古代兩個神聖的詞。秦始皇把兩個字併到一塊,作為自己的稱呼。目的就是要神話自己。

(三)聖化

秦始皇的帝王意識非常強,他要把這種觀念傳給別人,就要聖化自己。

秦始皇對於聖化的做法,一個是以龍自居,我們中國這個龍,是一個名族文化的象徵,在先秦確是一種神物。龍也是老百姓對天子的一種尊稱,秦代的老百

姓稱秦始皇叫“祖龍”。

第二是壟斷心態,朕這個字本來誰都可用,在秦始皇后,就壟斷這個字,只有他可以用,壟斷了一個字其實就表現了,秦始皇唯我獨尊的一種思想。

因為帝王就是一人制,所有的權力都控制在一個人手裡。

秦始皇一滅六國,為什麼立即做了這兩件事?

從這個三個方面來講,秦始皇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加強控制。加強對統一天下的控制。因為現在秦國,是包含了七國所有的勢力在裡面,要牢牢掌控住。他需要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來對天下人的控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