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熱搜上“做家務的男孩”讓我頓悟,什麼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 由 精讀君 發表于 垂釣
  • 2023-02-06
簡介一旦孩子意識到這種犧牲感,就會揹負沉重的心理枷鎖:我是虧欠父母的

劫難的意思是什麼意思啊

熱搜上“做家務的男孩”讓我頓悟,什麼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14

/

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390

01

前幾天,微博上有個熱搜話題:這到底是誰在做飯?

博主@小學生作業bot,以一個叫鬧鬧的八九歲小男孩視角,拍攝了一段幫媽媽做家務的影片。

影片開頭,鬧鬧就說,我媽要是做飯,誰都別想閒著。

果然不出3秒,廚房就傳來媽媽的聲音:“鬧鬧,過來把豆角摘摘。”

熱搜上“做家務的男孩”讓我頓悟,什麼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孩子雖然嘴上吐槽著,但手裡的活卻沒停,乖乖摘完了豆角。

接著,把摘好的豆角拿給媽媽後,鬧鬧又被叫去削土豆、剝大蒜、打雞蛋……直到陪著媽媽完成了一整個做飯的流程。

熱搜上“做家務的男孩”讓我頓悟,什麼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影片上熱搜後,評論裡都在誇孩子可愛、能幹。

熱搜上“做家務的男孩”讓我頓悟,什麼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我卻想起了一條朋友圈內容:

“孩子,千萬別幫你爸媽做家務!

你要發自內心地明白,做家務不是幫爸爸媽媽做,你也要承擔,家不是我一個人的 ,也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而且,做家務的孩子和不做家務的孩子過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熱搜上“做家務的男孩”讓我頓悟,什麼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陶行知先生說:

生活即教育

做家務,看似事小,卻包含著人間萬千道理。不僅僅是學會一個生活技能,更能明白如何過好自己的生活,如何不疾不徐、不慌不忙地安排每一個節奏。

鬧鬧的媽媽,就是身體力行地在踐行這個道理。

但大多數中國家長並不這麼認為,他們因為愛孩子,或者因為孩子年紀小,總是攔著孩子做家務。

在他們的潛意識裡,自己必須無條件對孩子付出,才能稱之為合格的家長。

於是,他們從來不讓孩子幹活,什麼好東西都留給孩子;孩子在家,他們就精心地準備三餐,孩子不在家,他們就隨便對付。

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聽過一個魚頭的故事。

說一位母親,一輩子都在吃魚頭,然後把魚肉留給兒子。

母親騙兒子說,自己每次都吃魚頭,是因為自己喜歡吃魚頭,兒子也信了。

直到母親臨終的那一刻,兒子給她吃魚頭時,她才告訴兒子,自己這輩子其實從來就不愛吃魚頭。

兒子這才明白,原來母親是為了把肉多的魚肚子留給他,所以才謊稱自己愛吃魚頭。

小時候看這個故事,覺得母愛很感人,長大以後再回頭看,才發現這根本就是個不寒而慄的故事。

因為這位母親,在向孩子傳遞一種可怕的“犧牲感”。

一旦孩子意識到這種犧牲感,就會揹負沉重的心理枷鎖:

我是虧欠父母的

當父母的愛成為枷鎖,就會困住內疚的孩子。

02

臺灣的一部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後一天》,主人公茉莉的媽媽在結婚後,辭掉了高校教授的工作,全職在家照顧孩子,把一切希望寄託在了茉莉身上。

她處處嚴格要求茉莉,只要茉莉達不到她的期望,她就會失控,並反覆強調自己為了她而放棄的教授職位,以及為家庭做出的犧牲。

熱搜上“做家務的男孩”讓我頓悟,什麼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她用自己的犧牲感去綁架女兒,試圖將她控制起來。

但茉莉一邊接受著控制,一邊卻在母親變本加厲的苛責和越來越繁重的課業壓力下,心理狀態越變越差,品學兼優的她最終患上嚴重的抑鬱症,並在16歲的一天深夜,跳樓自殺。

自殺前,她向自己告別:“反正也沒人愛我,可悲又沒人愛的林茉莉,再見!”

熱搜上“做家務的男孩”讓我頓悟,什麼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茉莉的媽媽透過科技回述女兒的記憶,想要找出女兒自殺的真正原因。

最終卻發現,害死女兒最大的兇手正是她自己。

可是茉莉到最後都沒有怪罪母親,她說自己對家人的感情很複雜,她恨,但又清楚地明白自己不應該恨。

這種糾結又鬱悶的心態,最終把她逼向了死亡。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

一切都為了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讓他揹負這一切,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

父母的 犧牲感”,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一個整天在孩子面前標榜自我犧牲的父母,難以換來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愛。

北師大教育學部講師程猛,曾和他的同事收集了130多萬字的農家子弟自傳和訪談轉錄。

他發現,大部分孩子很清楚家人的付出和犧牲,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讀書的料,像一個苦行憎那樣自制和專一。

“學習對他們來說不只是一種個人事務,而是一種道德事務。”

父母的犧牲感,讓孩子揹負了沉重的愧疚感,這種感覺,綁架著孩子,讓他們為了得到關注和愛,不得不委曲求全。

何其可悲?

03

我們很多人的童年,其實都是在父母無處不在的“犧牲感”中度過的。

但大部分父母,並不是故意去標榜自己的“犧牲感”,他們的這種感覺,是出自一種本能。

因為愛,他們本能地想把最好的留給孩子,甚至為了照顧孩子,辭去工作。

但究其根本,很多父母做的這種犧牲,本質上並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他們自己。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提到一個“

內在父母

”和“

內在小孩

”的理論。

內在父母,包括一個人現實生活中父母的形象,以及這個人理想中的父母形象。

內在小孩,則包括了一個人現實生活中的童年,以及這個人理想中的童年。

武志紅認為,

父母對孩子的所謂犧牲,滿足的其實是自己內在的小孩

書中有一個例子,說的是心理諮詢師榮偉玲的一段經歷:

有一天,她在一家不錯的咖啡廳買了一個糕點,但這個糕點並不是給她自己買的,而是給同事的小兒子買的。

榮偉玲特別喜歡同事的小兒子,在家裡還準備了一盒子的高階糕點,就為了這個孩子去她家玩的時候吃。

而這些糕點,榮偉玲自己從來不曾吃過一口。

哪怕是工作完一天,疲憊地回到家後,肚子餓得想吃糕點,她也忍住了,並隨便找了點吃的,把自己給打發了。

因為每當她開啟這個糕點盒子,就會有這樣的想法:這麼好的點心,我自己吃了,是不是有點浪費啊?還是留給孩子吧。

在咖啡廳買蛋糕的榮偉玲,想起了自己的這些行為,突然開始捫心自問:

眼前的這個糕點到底是給誰買的?

同事的小兒子喜歡這家咖啡店嗎?

他喜歡這個蛋糕嗎?

這幾個問題的答案都是:

不知道

後來她終於明白,自己買這個蛋糕的目的,是因為她喜歡,而不是孩子喜歡。她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內在小孩”而買的。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她就吃掉了這個小糕點,但心中仍有一點隱隱的負罪感。

“這個負罪感是我‘內在父母’在說話,他說,你這麼大人了,不該這樣慣自己。”

那些為孩子“犧牲”的父母也一樣,他們“內在的父母”也告訴他們,愛自己不對。

所以,他們就只好拼命用“犧牲”的方式去愛孩子。

但這樣的愛,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很沉重。

在這樣的對立狀態中,

父母能感受到的只有委屈,而孩子也感受不到愛,反而是無以為報的壓力

你為我犧牲這麼多,我一定要回報你,我要回報不了你,我就壓力很大。

所以說,父母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並終止這種“犧牲感”,他們和子女之間的愛才能流動起來。

如果父母難以察覺,那麼做子女的就應該在意識到之後主動提醒他們。

一旦他們意識到,自己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為了滿足自己時,才會開始思考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我的小孩,到底喜不喜歡這個糕點?

只有深刻接受了“不知道”這個答案的父母,才能把自己從那種巨大的悲情的自我感動中解放出來,並在未來的人生中學會真正的享受。

不少90後父母的反向式育兒,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比如,有人瞞著孩子,偷偷給自己買大豬蹄。

熱搜上“做家務的男孩”讓我頓悟,什麼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還有人身體不舒服,也不撐著病體做飯,直接加熱一下饅頭和雞蛋,就讓孩子對付一餐,自己則點一桌子外賣開胃。

熱搜上“做家務的男孩”讓我頓悟,什麼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

這樣的父母,往往更能換來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愛、共情和體諒。

希望每個中國父母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可以付出,但不要有“犧牲感”

共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