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科研本質就是歸納問題演繹對策

  • 由 高山流水靜悠悠 發表于 垂釣
  • 2023-01-29
簡介在研究的過程中,無論相應的研究處於描述現象階段,還是處於發現定律,抑或處於形成理論階段,研究者都會或應該把研究成果寫成論文,並且以各種形式進行交流,典型表現是發表在期刊上或出版於著作中,現在,也會發布在網路上

方式與手段怎麼區分

今天,看到一位博友在我一篇博文後面留言,問及“研究目的、研究目標、研究意義、本文創新點、研究問題的區別和聯絡”。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也很大的問題,雖然難以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但是,至少值得用一篇博文來嘗試回答。

我想,上述問題涉及到了什麼是研究和為什麼研究的問題,或者說,從何為研究與為何研究的角度,便於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顯然,存在各種各樣的研究,人們一般所說的研究,往往是指科學研究。就是科學研究,也有不同的學科和取向,具體情況會非常複雜。討論研究相關的宏大問題,囿於學科和眼界,難免掛一漏萬,顧此失彼。

簡單地說,科學研究是研究者採用科學方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科學方法與其他方法的唯一區分性特徵是客觀性,相應地,科學研究的內容、過程、結果都具有客觀性,世界上任何對相應問題感興趣的人都可以觀測和研究,對於相應的結果和結論,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檢驗和驗證。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理解和認識世界,包括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科學研究分為描述現象、發現定律、形成理論3個階段。描述現象是對研究物件基本情況的陳述,當這樣的陳述達到一定程度時,研究者就能歸納出某種規律,把這種規律陳述出來,就是定律。因此,發現定律是描述現象的必然結果,就是發現事物之間規律性的關係。為了解釋定律,研究者會提出和檢驗理論。有了理論,研究者不僅可以解釋已有發現的定律,而且還能預測新的定律,引導新的研究,從而,不斷地理解和認識世界。

在研究的過程中,無論相應的研究處於描述現象階段,還是處於發現定律,抑或處於形成理論階段,研究者都會或應該把研究成果寫成論文,並且以各種形式進行交流,典型表現是發表在期刊上或出版於著作中,現在,也會發布在網路上。特別地,就目前而言,太多的研究領域或主題,都已經有了豐富的定律和理論,研究者開展研究,需要學習和了解這些定律和理論,也就是進行文獻閱讀。相應地,一般研究者選定的研究主題和開展的具體研究,其實都是或者說應該是基於文獻的。即使研究者的選題是從現實情況獲得啟發或/和靈感的,真要開展研究,他/她還是得查閱和學習文獻,否則,怎麼知道別人沒有研究過這個問題?

透過文獻學習,研究者能夠了解相應領域或主題研究到什麼程度,尤其是存在哪些理解和認識本領域或主題的缺口,由此,可以選擇和確定一個缺口。這樣的缺口,就是研究問題。顯然,研究問題是根植於文獻的,也就是與相應的研究領域或主題密切相關,從而,研究目的(或者說研究目標)就是填補相應研究領域或主題的缺口。

研究者為了填補自己發現和選定的缺口,需要進行具體研究,這包括基於研究問題而提出的研究假設,以及為了檢驗假設而採用的研究方法、對研究資料所做的統計分析,特別是基於結果而照應研究假設及研究問題的討論。研究方法又包括研究物件、研究材料、研究設計、研究程式等,其作用在於獲得實證資料。

如果研究結果表明,研究假設得到驗證(其實是,暫時沒有推翻研究假設),那麼,就有依據認為當前的研究可以填補相應研究領域或主題的缺口,這就是當前研究的意義,即在相應領域或主題的科學意義,從而,也是在相應學科乃至整個科學中的意義。由於研究成果要寫成論文,研究者可以在討論部分述及研究意義。同時,研究意義是鑲嵌於文獻中的,從而,研究意義的大小取決於當前研究所基於的文獻——指文獻涉及的研究問題,而非文獻發表的具體期刊。很多研究成果可以關照現實,因此,研究者也可以指出當前研究對於實現的價值,這就是現實意義或實踐意義。

為什麼當前研究能夠填補這個缺口?可能是研究者的研究思想獨闢蹊徑,可能是研究者的研究技術別具一格,或者是二者的結合,這就是當前研究的創新點。如果已經由論文的其他部分充分展現了研究的意義,其實,也可以不用專門再述及創新點的。何況,像研究意義那樣,創新點也是需要讀者體會和評價的。

此外,雖然很多論文都會寫“研究目的”,其實,寫為“研究目標”可能更恰當,因為研究目的都是理解和認識世界,而具體的研究,是在朝著這個目的前進中的具體目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