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中國的“老人與河”,是每一個人童年記憶中無法忘記的味道

  • 由 75號工坊 發表于 垂釣
  • 2023-01-06
簡介隨著夏季雨水的增多,河水的不斷上漲,河床已經完全充盈起來,不能再下到河中央,為了聚集更多的魚兒,外公通常會選一些水流比較平穩緩慢的地方,提前下一些誘料,然後次日一早去撒網,往往收穫頗豐,用桶裝回來的魚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多,到了盛夏,廚房的水

哪裡有賣撒網鉛墜的

中國的“老人與河”,是每一個人童年記憶中無法忘記的味道

中國的“老人與河”,是每一個人童年記憶中無法忘記的味道

在時間的河流,有人前來,有人離開。四季交替中,用生命的軌跡,交織出一張深情的網。

初夏的漁網,人生的河流

草長鶯飛,春暖花開,又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山綠了、草茂了、花開了,沉寂一冬的河床,在綿綿春雨後,也開始熱鬧起來。

兩岸的蘆葦迎著河風搖曳著修長的身姿,裸露了一冬的石塊已悄悄地潛入水下、任魚兒捉著迷藏,潺潺流水哼著歡快的歌兒一路向前,時不時濺起一串串晶瑩透剔的珠玉,又跌落回石間。

中國的“老人與河”,是每一個人童年記憶中無法忘記的味道

初夏的生機

河水一天天地漲起來了,外公帶我去河邊的次數也愈加地頻繁,跟在外公身後,走在河邊的田埂上,撲面而來的河風,夾雜著一些混合的香味兒,有沿河邊那一排的桃花香、有那已是鬱鬱蔥蔥的青草味兒、還有那漫山金黃的菜花香,深呼了一口氣,那還略帶有一股清涼的香氣兒直達心底,忍不住想撒開腿在田埂上歡跑起來,可小手被外公牽著,牢牢地,深怕一不小心,我便會滾落到河裡一樣。

每次從河邊回來,外公總會去堂屋呆上一陣,隨著河面的一天天加寬,呆得時間就越長。

一過春分,外公就迫不及待的把閒置了一冬的漁網,架在了堂屋裡的那根木樑上,一得空閒,便翻來覆去地收綴著,逐個檢查著下面的鉛墜是否牢固、整個網面的各個結節是否破損、連線每個結節的網線是否斷裂,然後用一個一頭略尖、另一頭橢圓中間帶個孔的梭子,帶上魚線在漁網上穿梭著,還不時地把網面拉開看一下整體的效果,就像縫製一件自己心愛的衣服,全神貫注又小心翼翼。

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起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天線杆上的鳥兒,隨電線的走向越聚越多,吱吱喳喳得鬧個不停,似乎在商議著一件高興的事兒,外公換上了漁網下端的最後一粒鉛墜,漁網,在初夏來臨之際,在外公的手中,重新換上了新顏,又煥發出勃然生機。

中國的“老人與河”,是每一個人童年記憶中無法忘記的味道

漫長的等候

初夏,暖暖的陽光從屋前的大樹投射下來,天井一片斑駁,我內心的歡愉高漲著,外公與父親已相約,待太陽向西時,便一起去河裡捕魚。

在那個食物依然相對貧匱的時代,大自然卻毫不吝嗇地恩賜著我們許多美好的東西,鳥語花香、水清魚躍,而外公,作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家之主,早早地就做起了準備,要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在飯桌上增加一點鮮味,為家人改善下伙食,而我似乎已看到了擺放在桌上的油炸魚乾兒和紅燒魚,讓我垂涎欲滴。

在那個溫暖的午後,外公做著捕魚前的各項準備,在房屋前空白的石板地上,用手一提一旋,在空中丟擲一道美麗的弧線,把網撒了開來,再次檢查著漁網上是否還有破洞、鉛墜是否完整;拿出前幾日砍竹破成竹條兒、連夜編制的成古字型的竹簍,串上粗粗的麻繩再試繫到腰間,用手往下按了按,除錯著最舒適的長度與位置;開啟照明電筒看看亮度,再找兩節備用電池一齊裝進口袋。

待父親從學校下課回來,外公便單手疊拎著漁網、父親挎著竹簍,一前一後,迎著太陽的餘輝向河邊走去。

中國的“老人與河”,是每一個人童年記憶中無法忘記的味道

初夏,河水已漲至河床的三分之一,但岸邊的水位依然很淺,剛沒過小腿,清澈的河水一眼就能見底,初生的小魚兒們靈巧的嬉鬧追逐著,一晃隱於某個石塊下消失不見,一晃又集體竄出來個大逃亡,四處瞎闖。

雖有太陽的照射,但河水依然透著清洌的涼意,外公與父親卻並未猶豫半分,便徑直從田埂下到河岸、踩著滑溼的石頭,一步步向河中央走去。

待到了河中能下網的地方,外公便嫻熟地把網繩整理捲成小圈,套在右手並握住,再把漁網分層次疊抓收在雙手中,提升至胸前,輕呵口氣,瞅著下網的地方,一拋一旋一拉,漁網在前方劃出一道完美的圓弧,啪嗒落下水面,靜靜等過數秒,待鉛墜完全沉於河底裡,再雙手交替著向前收回漁網,漁網收縮中,附於網內的魚兒也逐步被帶出水面,各色各異,在漁網結節間擺動著,努力掙脫著想要逃了開去,而外公早已眼疾手快地把它們一一擒獲,扔進父親腰間的竹簍兒,清理完畢又重新整理疊抓起漁網,向著新的網點邁去,撒網、回拉、拾撿、整理,如此重複著,一路向前。

而等侯在家裡的我,早是心急火燎,隨著太陽一點點西沉,一趟又一趟跑到家門口的小道上,期盼著外公與父親的身影能出現。

中國的“老人與河”,是每一個人童年記憶中無法忘記的味道

夜晚濃香

天色逐漸暗沉下來,外婆在廚房忙碌著,尋得空兒也會向門外望上一眼,熱騰騰的米飯在木桶裡散發出一陣陣醇香,姜、蔥、蒜、香菜兒等,各種佐料已被切成片兒、段兒和細塊兒,靜靜地候在桌案前,等著今晚的主角登場。

我又一次站在門口望向小道,盡頭隱約出現了一束微弱的光,逐漸在夜色中越來越明亮,不一會兒,耳邊傳來一陣陣悉悉索索的腳步聲,越來越近,終於,我看見了兩個熟悉的身影,外公與父親,捕魚回來了,我一邊回頭向家裡大聲報告著喜迅,一邊歡快地向小道跑去。

隨著外公與父親踏進門的聲音,家人的情緒在此刻已全部被點燃,小舅接過父親卸下的竹簍,把魚兒一古腦兒地倒在早已備好的大盆裡,趕緊忙活起來,小的大的、刺多的少的,分撿的同時也嫻熟地開膛剖肚清理著,不一會兒,旁邊的缽兒便裝得滿滿的,被外婆倒進早已沸騰的料湯中翻滾起來;三孃四孃在廚房裡添柴加水、擺放桌筷,竄進竄出地幫著外婆做著晚餐的準備;而外公與父親已換上乾爽衣服,邊喝著母親遞上的熱茶暖著身體,邊與我們分享著今日的精彩收穫,去到了哪些地方、那裡捕的魚兒最多、最大的那條是什麼……

看到家人興奮並忙碌的場面,外公言語中滿是自豪與滿足,早把這一下午泡在水裡的寒冷、手臂不停撒網的痠疼拋到九宵雲外。那是一個帶著濃烈香味兒的夜晚,鮮美的魚兒讓我們盡情滿足著味蕾,更沐浴在濃郁的愛與被愛中,歡快的笑聲在夜色中久久不能散去。

捕魚的次日,例行是要休整的,吃過早飯後,外公便把漁網又架在了堂屋的木樑上,拿出梭、魚線、備用的鉛墜,把漁網的各個面都翻個遍,清理著上面殘留的落葉樹叉小石塊兒,再仔細地接上拉裂的網線,補上掉了的鉛墜。在外公不到半日的忙活中,漁網又恢復了它的勃然生機,昴首挺胸地等待著下一次的衝鋒陷陣。

中國的“老人與河”,是每一個人童年記憶中無法忘記的味道

他的漁網他的魚

春末夏初,外公總會和父親隔三差五地捕回一些各色各異的魚兒,有頭大身小的黃辣丁、米湯糊,有細長如船型的船釘子,有全身像烙上一條條紅印的火燒瘢,有灰白相間的桃花魚,還有渾身鋸齒的巨婆魚……,外婆會根據這些魚兒的特性,肉質鬆緊、刺多刺少,或蒸或煮或炸,變著花樣兒在飯桌上添上一道鮮美的菜餚。

隨著夏季雨水的增多,河水的不斷上漲,河床已經完全充盈起來,不能再下到河中央,為了聚集更多的魚兒,外公通常會選一些水流比較平穩緩慢的地方,提前下一些誘料,然後次日一早去撒網,往往收穫頗豐,用桶裝回來的魚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多,到了盛夏,廚房的水缸裡已裝滿了擺著紅尾巴的鯉魚、渾身青黑的草魚、銀灰色的鯽魚,外婆在廚房忙碌時,一些膽大的魚兒會浮上水面,嘴裡在水面吐著泡換氣,待外婆一走近,便噌地一下,全竄到缸底裡躲了起來,瞅近一看,全是黑呼呼的一片,這時,外婆會用手去戳離水面最近的那條,嘩啦,整個魚群又翻騰起來了。

房屋前的樹上,知了叫個不停,樹下的天井裡,時常都會涼曬著漁網,那被竹竿撐開的網,每個結節間阡陌交錯、相互牽引,猶如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每個人,彼此獨立又緊密相連、相互依偎,年復一年。而外公卻漸漸不再和父親去捕魚了,但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還會如往年一樣,踱到河邊的田埂,看那河裡的水位的變化,只是我已上學不能跟隨身後;春分之後,外公依然在堂屋裡收綴著漁網,只是速度越來越慢,眼神越來越不好,手腳也不像從前那麼麻利了,慢慢地就全交由父親打理了。

待到了能下河捕魚的日子,則是父親拎著漁網,小舅繫著竹簍,一前一後地出了門去,下到河中間的父親,拎起漁網,疊、抓、拋、旋、拉、撿,每個動作都嫻熟無比,一氣呵成,而在旁邊的小舅也有條不紊地幫著拾撿著魚兒、清理網上從水底帶出來的枯枝爛葉。在落日的餘輝裡,投射在水面的兩道身影,隨著上下搖擺的河波,熠熠生輝。

——————————————

人的一生,有開始,就有結束;世間萬物,有出現,就有消亡。

在時間的長河,有限的生命之中,唯有愛與傳承,才能讓我們倖免於難,世代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 未完待續 -

本文為75號工坊創始人自傳系列之一,

看一位放棄高薪職位的兩個男孩的媽媽

如何開啟自己的第二人生。

請持續關注「75號工坊」百家號,檢視更多內容。

中國的“老人與河”,是每一個人童年記憶中無法忘記的味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