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節氣|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長

  •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垂釣
  • 2023-01-02
簡介古人“立竿見影”,從影子的長與短,最早發現了冬至和夏至,為連綿不斷的時間找到了兩個“節”

冬至是節氣的起點嗎

冬至是一年之中嚴寒的開始。在最冷的時節,心存溫暖;在最黑的夜晚,嚮往光明。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冬至,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全年第二十二個節氣,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發現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節氣。與冬至相對應的節氣是夏至,兩者都可以稱為“至日”。冬至、夏至,不是冬天、夏天到來的意思,是“最冬天”“最夏天”的意思。

節氣|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長

這個“最”不是氣溫,是太陽高度。古人測量太陽和大地的關係,把太陽高度最低、影子最長的那天,定為冬至;把太陽高度最高、影子最短的那天,定為夏至。“至”,“最”“到了極點”的意思,與“至親至愛”“至善至美”的“至”同義。

冬至最陰,夏至最陽。現在,我們都知道了,冬至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或最南,或最北,都是“至”(最)。物極必反。《國語》說:“陽至而陰,陰至而陽。”陰陽辯證統一、陰陽相互轉化,在不停地運動中。

節氣|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長

古人寫冬至,多有“一宵天上報陽回”“陽氣今從地底回”“陰伏陽升淑氣回”這樣的詩句,一個“回”字道出了大自然的此消彼長、迴圈往復、週而復始。杜甫說:“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轉折,是起點,是陽的新生,春的開始,最讓人感悟永恆的時間交替。

節氣|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長

每個節氣都分三候。

冬至第一候“蚯蚓結”,地底下僵死般的蚯蚓感受到陽氣的滋生,抬頭向上,互相纏繞。“人生負俊健,天意與光華。莫學蚯蚓輩,食泥近土涯。”我小時候常常去挖蚯蚓餵雞鴨,沒有想到古人這麼立志的哲理。

節氣|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長

第二候“麋角解”。麋屬陰性,在陽氣滋生的冬至,麋角脫落。這與夏至落角的鹿正好相反。“漁樵不到處,麋鹿自成群。”古人麋鹿連用,但老早就認識到麋與鹿是兩種動物。麋俗稱“四不像”,江蘇大豐的麋鹿沿海岸線南下,有的已經到達崇明,率先獲得了上海戶籍。

節氣|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長

第三候,“水泉動”,來自地下的泉水開始些微地流動。“吾家在何許,水泉修竹林。”水泉是古代隱士的標配,當官的歸隱林泉,一直被人當作佳話。

節氣|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長

時間是連綿不斷的。古人“立竿見影”,從影子的長與短,最早發現了冬至和夏至,為連綿不斷的時間找到了兩個“節”。“節”本義是竹節。隨之發現從夏至到冬至的中間點秋分,從冬至到次年夏至的中間點春分。繼而發現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直到二十四個“節”全部發現並歸納出來。

節氣|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長

每個“節”有它特有的氣候、氣象、氣質、氣韻,這就是“節氣”。中國人終於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建立起覆蓋天文、氣候、動物、植物、農事、人體、命相、民俗等在內的宏大的二十四節氣知識體系,構成了對天、地、人關係的哲學思考,成為自己特有的“文化時間”。

節氣|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長

冬至因為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所以黑夜最長,白天最短。白居易說“一年冬至夜偏長”。諺語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後面白天就慢慢變長了。太陽是溫暖的終極提供者。冬至,太陽最少,陽氣最弱,陰氣最重,所以最宜於祭祖,父母也總是告訴孩子要早點回家。在漢代、唐代,冬至是放假的,沒有要緊的事,儘量不要出門、出差、出遊或者出去應酬。如果誰這天還在外面為生計奔波,那就顯得特別無奈了。年輕的白居易,冬至住在邯鄲驛館裡,寫下了“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懷鄉之情、思親之意,一千多年後依然感動著我們。

節氣|冬至,一年冬至夜偏長

冬至,兼具最強的科學意義和文化意義,所以說“冬至大如年”。我們吃“餃子”,諧音“交子”,有時光輪迴之意。但冬至並不是氣溫最低,太陽開始返回,北半球的熱量仍然入不敷出,氣溫還在下降。冬至是一年之中嚴寒的開始。人們常說的“進九”和“數九寒天”,嚴格來說,是從冬至後第一個壬日算起。如果簡化點,也有人直接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九九”八十一天,春回大地,桃花盛開。詩人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最冷的時節,心存溫暖;在最黑的夜晚,嚮往光明。一切都會越來越好。(韓可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