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外太空的莫扎特》:明明想要老少皆宜,為何反而顧此失彼

  • 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垂釣
  • 2022-10-29
簡介《莫扎特》是兒童電影的又一次“冒險”

顧有反而的意思嗎

《外太空的莫扎特》:明明想要老少皆宜,為何反而顧此失彼

陳思誠執導的奇幻閤家歡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下文簡稱《莫扎特》),本是暑期檔最受期待的作品之一,上映後卻引發不少爭議。該片所遭遇的爭議,或許也是當下我們反思兒童電影創作的一個契機。

兒童電影是以兒童(中小學生)為主角,以兒童的視角展開敘事,符合兒童心理特點,滿足兒童興趣愛好,能夠為兒童所接受的電影。優秀的兒童電影,可以讓孩子們在聲影中認識世界、開闊眼界、豐富情感。不過,並非以兒童為主人公的電影就是“兒童電影”。學者侯克明曾提出“兒童敘述”和“敘述兒童”兩種說法,“兒童敘述”是從兒童視角出發敘述兒童眼中的世界,而“敘述兒童”則是從成人的視角出發敘述成人眼中的兒童世界,譬如《少女哪吒》《嘉年華》等“敘述兒童”的電影就不屬於兒童電影。而“兒童敘事”的電影,正是當前中國電影所欠缺的。上一部有影響力的國產真人兒童電影要追溯到2008年周星馳執導的《長江七號》。《莫扎特》是兒童電影的又一次“冒險”。

《外太空的莫扎特》:明明想要老少皆宜,為何反而顧此失彼

電影的主線並不複雜,初中生任小天(榮梓杉 飾)對天文學有濃厚的興趣,一直渴望探索地外文明。但父親任大望(黃渤 飾)一直希望任小天練好鋼琴,將來出人頭地。父子倆在未來的規劃上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直到任小天意外遇到了外星人“莫扎特”,這個單親家庭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奇妙變化。

外星人“莫扎特”,有點類似於哆啦a夢,是無數兒童幻想得到的神奇夥伴,它有特異功能,能夠幫兒童實現各種夢想。經由“莫扎特”的超能力,電影帶著觀眾進入一個如夢如幻、神奇玄妙的世界:孩子們可以腳踏書本連成的天橋,行走在高樓大廈之間;樂高積木船變成真正的飛船,俯瞰整座北京城,並在長城上空變幻出世界七大奇蹟的星雲圖……電影以精彩的特效呈現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符合兒童的認知與趣味,這是電影的優點。

從《e。t。外星人》《哈利·波特》到《尋夢環遊記》《哪吒之魔童降世》,影史上一系列成功的案例說明了:優秀的兒童電影可以老少皆宜,兒童電影也只有真正走出圈層才能獲得商業上更大的成功。換句話說,兒童電影不能滿足於“低幼化”,而要努力走向“全齡化”。

可惜的是,《莫扎特》未能跨越兒童電影普遍存在的“低幼化”窠臼。雖然任小天已經是個初中生,但導演對於當下的中學生、以及中學生活似乎缺乏足夠的瞭解;該片更像是70後導演對他的中學生活的懷舊,對教師形象、對校園生活、對同學交際的想象過於“老派”。不少看完電影的青少年留言說“幼稚”,遑論成年觀眾。

實現“全齡化”的策略,很複雜卻也很簡單,關鍵在於“童心”,只要把那顆最純粹的童心呈現出來,就具備打動成年人的魅力。當然,這對兒童電影的敘事邏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讓孩子們看得懂,也得讓成年觀眾對故事產生認同與信服。

這一點上,《莫扎特》依然有軟肋。衝突的父子,在“莫扎特”純粹藝術之心的感染下走向和解。只不過,對於為孩子教育而焦慮的中國父母而言,電影的“和解”太輕巧、太脫離現實、也太雞湯了,這讓電影因“天真”而“失真”。

“全齡化”存在的另一個誤區是,在兒童電影裡不恰當加入“成人向”的內容,這很容易弄巧成拙:既不適合兒童觀看,亦讓電影風格顯得不倫不類。比如電影中任小天的校園生活部分,出現了“男人穿女裝”等性別梗,過於爛俗。影片中姚晨、許君聰等喜劇演員延伸出的另一條敘事支線(很顯然是為了續集做準備),又顯得浮誇跳脫。

《外太空的莫扎特》:明明想要老少皆宜,為何反而顧此失彼

《莫扎特》陷入兩難尷尬:兒童生活的部分過於低幼,成人化的部分過於生硬。明明想要老少皆宜,反而顧此失彼。

但無論如何,《莫扎特》仍是一次有勇氣的創作。陳思誠直言,“我希望能把那些久違影院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拉回來,讓他們在影院裡看一部和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電影”。或許《莫扎特》未能實現這個願景,但它也留下有價值的教訓,促使中國兒童電影的探索向前邁出一步。

欄目主編:黃瑋

文字編輯:黃瑋

本文作者:從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