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大展:陳立仁

  • 由 悅文天下 發表于 棋牌
  • 2022-09-19
簡介穀雨時節在驚蟄一個半月之後,氣候和暖,被稱為五毒的蜈蚣、壁虎、蠍子、蜘蛛、蛇和各種蟲害開始活動頻繁,繁衍迅速,常州人家家家戶戶都會在穀雨這天滅五毒,鄉村農民還會在農田耕種時滅蟲,以減輕病蟲害對人和農作物的傷害

暮春的時候桃花卸了嗎

「來源: |文學與藝術 ID:zhongguowenxuezz」

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大展:陳立仁

二十四節氣和常州民俗(二十四篇)

陳立仁

上部

立春,萬物復甦多姿彩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第一個節氣,立春的寓意是溫暖,是一個帶有轉折色彩的節氣。

立春與農業生產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立春不僅象徵著春天的來臨,也預示著一年農事活動的開始。中國自古以來是以農立國,春種秋收,關鍵是春季,因此農諺中有 “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隨著立春到來,氣溫、日照、降雨增強,春耕大忙季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

立春時常州的民俗,重點是迎春、打春牛和祭祀五穀神。

立春的節俗活動不僅僅只是在民間大眾中流行,而且有政府官員的倡導和直接參與;立春的節俗活動,貫穿的一箇中心主題就是慶賀春天的到來,勸勵農耕,祈望一年中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從東漢到清末民初,立春節俗分為官方禮儀和民間習俗兩個層次,幾乎延續了近兩千年。在常州,立春也叫“打春”,曾經流行過“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河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打春牛”,講的就是立春民俗景況。

清末民初的常州“打春”禮儀是由“迎春”和“打春”組成。立春禮儀活動一般要持續兩天,迎春在立春前一天的上午舉行,打春又叫“鞭春”,大多是在立春日立春時刻舉行,打春之後就是送春。

民間傳說,清代時立春日這天,地方官府最高長官要穿著青衣禮服戴著青巾幘禮帽,到東門外卞莊去迎春,在卞莊庵廣場上,地方官親自手舉彩色儀仗,一跪三叩祭祀芒神。“芒神”就是青帝句芒,句芒是古代主管樹木的官,死後為“草木神和生命神”,同時也被視為“春神”,所以要在迎春時祭青帝句芒。按照古代的五行學說,把一年中的四季和五方、五色等相配(為了和“五”對應,在春夏秋冬四季外再加一“季夏”),以春季配東方,青色,所以迎春必須在東郊,車旗服飾等皆用青色(同時青色也象徵著大地回春、萬物復甦)。打春時,有樂隊,用鼓吹,地方官員和鄉賢們在地方官府最高長官的帶領下,繞土牛(紙紮或泥塑的牛)三週,象徵性地鞭打幾下,然後由衙役把土牛打碎,民眾爭搶碎土或牛紙,認為土塊或牛紙會給生活和生產帶來幸運。然後地方官府最高長官會扶著犁耙,下田試耕。這是立春的官方禮儀,俗稱“官祭”。

如果農曆正月初一正好遇上“立春”,就被稱為“歲朝春”,是個吉利的好日子。俗話說:“百年難遇歲朝春,春明景逢祥百姓。”這一天常州百姓人家都要在大紅紙上寫上“迎春納福”、“開門接福”貼在門、牆壁上和窗戶上。這一天,官府還舉行極為隆重的迎春儀式。據《武陽合志》載:明清兩代,時逢春節為立春日,由縣衙在“迎春橋”橋頭舉行“行春”(讀航春)儀式。

這天早晨天剛放亮時,就有“行春”的隊伍從常州府衙門前列隊出發,兵勇鳴鑼開道,八名差役抬著“春牛”(紙折的牛)前行,由常州府太守率八縣縣令(知縣)以及常州府守備(武官)帶隊,其他文武官員隨後,在隊伍中還有本地的豪紳、名流及各界代表前後近百人,一路吹吹打打,從西橫街、府直街(北大街)向東過千秋坊(東大街)、東直街,出通吳門至玄妙觀。由玄妙觀住持道長將眾官員接進大殿。官員分為文東武西站立,常州知府(太守)行香主禮,率眾人三跪九叩首,祭禱,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禮畢,“行春”隊伍經東直街,過滕公橋、縣學,繞學西街(縣學街)至迎春橋。從玄妙觀返回時,差役開啟“春牛”肚裡的“機關”,讓一粒粒黃豆、稻穀從牛尾巴里滾落地面,百姓隨後爭相搶拾,並以米、豆再撒到“春牛”背上,稱為“打春”、“投春”。將“春牛”置於橋端後,官員等站立橋西堍,面朝東向,設供再拜。此時,有人扮“勾芒神”,用彩鞭打“春牛”,以示“鞭春”。百姓也圍觀,並有多人跟了跪拜,官府宣佈今年為好年,百姓回呼“事事如春”,再次向圍觀人們散發黃豆,有的人將撿到的黃豆打孔穿線後,系在孩童的手腕上,以“消災避禍”。

常州民間迎春祭芒神也是豐富多樣。立春日這天,農家一早就起來用豬頭三牲擺設,放鞭炮祭祀,稱“接春”;用薺菜、艾草做春盤、春餅,吃春酒,然後下田試耕,稱“打春”、“鬧春”,期待一年有好收成。民國期間,民間有集體迎春活動,地方上僱一名叫花子穿著仿製的官服,稱為“春官”,讓他坐在四腳朝天的八仙台上,由扮做“兵丁”的青壯年抬著,跟在地方鄉紳後面,遊街迎春;鄉村還有報春牛、送《春牛圖》的習俗,這些人有的就是唱春人,他們肩背褡褳,手持青銅小牛,上門唱春報春,進屋後,以青銅小牛在米缸、穀倉左右各繞三圈,邊繞邊說唱“黃龍盤谷倉,青龍盤米缸”、“說財神,道財神,財神來到你家門。財神進了你家門,你家從此就安寧。豬肥牛壯,莊稼豐收糧滿倉。雞鴨叫,魚兒跳,年年有餘傳喜報。想發財,就發財,大人小佬嘻嘻笑。老健康,小健康,一家老小都健康……”等吉利好話,並送木版印刷的《春牛圖》。對報春的唱春人,農家都會以銅鈿或年糕作報酬。迎春活動的高潮是“打春”。“春打六九頭”,立春一般都在“六九”之前。“打”的原意是“自從”和“開始”之意,後來,“打春”變成了打擊春牛,先是打擊土牛,後改為戳擊紙牛,牛肚中預先放置穀物和小紙牛,“打春”時落下糧食牛犢,有糧食豐收六畜興旺好兆頭的寓意。

常州東門鄉村的立春節俗活動更是有趣。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每年的立春日早上六、七點鐘的時候,東門白家橋下就會響起節奏鏗鏘的鑼鼓聲,鑼鼓聲中還夾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一列長隊在鼓樂手的引導下,從西向東直向白家橋走去。隊伍的中間,有一位頭戴草帽,身穿深青色棉布衣褲,一副古裝戲裡差役模樣的人,他手舉鐵皮大喇叭,一字一頓地喊著:“春――來――了――迎――春――羅!”他的喊聲與前面的鑼鼓聲交替起伏。這差役打扮的人叫“春吏”。“春吏”的後面,還有一位戴烏紗帽,著仙鶴圖案絲綢衣服的縣官派頭的人,是“春官”。在“春官”的身後,還有一位臉部兩側塗兩個淺紅圓形,胭脂花粉描出鮮豔的丹鳳眼,柳葉眉、櫻桃口的女人,這是“春姑”。後面還有幾位穿戲劇服裝的人跟隨著。隊伍的兩邊和後頭,看熱鬧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擁著“打春”的隊伍。

人群到白家橋北三茅堂前,鑼鼓聲暫停,“春吏”高聲叫道:“迎――春――牛――”話音剛落,“春官”就跪在觀門前磕頭,神情肅然地點燃香燭。四個年輕力壯的男子從廟裡抬出一頭外表紙質的春牛,放在一扇長而寬的紅漆門板上。那頭春牛,四條粗壯的腿直立門板,一對半彎的角微微上翹,銅鈴般的眼睛直視前方。男子們分列前後,用桑木扁擔穿起綁住門板的粗繩索,將春牛高高地抬在肩上,看熱鬧的人群跟在春牛後面,穿行春牛兩旁,說說笑笑,鬧鬧嚷嚷的繼續向東前行。一路上,有人不時將衣袋裡的穀物掏出來,朝春牛身上撒去。麥粒、豆粒、稻粒接觸到紙質牛身,發出沙、沙、沙的響聲。撒穀物的人說著一句句吉祥的話語:“牛是農家寶,種田少不了”、“春撒一粒種,秋收萬顆糧”、“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一直行走到橫塘橋下三官堂門前,抬春牛的男子們才卸去扁擔、繩索、門板,把春牛放到地上。敲響一陣鑼鼓,放了幾掛鞭炮,“春姑”尖聲叫道:“演春牛啦!”演出的春牛戲是“撐船運送肥料到田頭”。那穿紅衣綠褲、烏亮短髮上斜插銀梳子的少婦,站在空心的畫船中間,兩隻粉白的手握住船舷,蓮步慢移,腰肢輕扭,唱起尖溜溜的小調:“正月梅花帶雪開,一對喜鵲來盤梅。春風吹呀麥苗青,夫妻運肥田頭來……”那穿藍布衣服的青年人手持竹篙,在畫船前後左右晃來跳去。一男一女一會兒對白,一會兒對唱,表現著水鄉運送肥料到田頭的勞作情景……小戲演完後,“春官”一手作扶犁耕地狀,一手舉一根木柄長鞭,高聲呼叫:“打春牛羅!”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春官”邊耕邊打,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爾後,伴隨急風暴雨般的鑼鼓聲,鞭子上下飛舞,春牛身上的紙片、泥塊紛紛落下,只剩下荊條紮成的骨架。春牛肚子裡的棗子、白果、糖果等紛紛滾落到地上。“春官”又高聲喝道:“搶春牛啦!”喧鬧的人群一擁而上,大人們搶土塊,孩子們搶吃食。風氣淳樸的鄉親們,每人只取一點就走開,為的是讓後面的人也能取到春牛身上掉落下來的泥塊和吃食。大人們搶的泥塊是要丟到田裡去的,世俗認為那樣可以使田地裡生長的莊稼豐產豐收。

立春打春牛,現在在鄉村也已經不多見了,但在常州楊橋古街的每年二月初八廟會上還能見到,不過不是打春牛,而是“調春牛”,也稱“調犟牛”。春牛是用毛竹、鋼絲等材料做支架,糊上牛皮顏色的布面,紮上牛耳、牛尾和四肢,做成一條酷似水牛的春牛。然後三個人搭檔,一個人做牽牛的牧童,兩個人鑽入牛的軀體之中,像“舞獅子”那樣調得活蹦生跳。

再一個民俗就是祭祀五穀神。農曆正月初八,是常州民間的“五穀神生日”。

常州鄉村人家一般是在太陽昇起前進行祭祀活動的。祭祀時,在自家院內向北擺設供桌,點燃七盞油燈,燒香,另置茶水七杯、米粉捏揉制的“癟子頭”(實心細糰子)一山海碗、麵粉做成並油煎的芝麻餡心餅若干,以及炒熟的黃豆若干等。擺設好後,就將犁耙鋤頭放置到堂屋大門正中,當家人要燒香和焚化黃表信紙(就是現在祭祀用的“黃錢紙”),跪拜迎接五穀神降臨,祈求神靈保護農業豐收。然後,帶著五穀雜糧各一份,到自家的田間地頭,迎著升起的太陽揚撒,意喻五穀豐登。

祭祀五穀神,在常州有一個民間傳說,說是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有了天,也有了地,可就是沒有糧食吃,人們只好在山林裡挖野菜、剝樹皮充飢。那時候,太湖邊上有個叫后稷的人,為了讓人們有糧食吃,不辭辛勞到了南海觀音那裡陳述苦情,懇求觀音菩薩給些五穀種子。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就從花籃裡拿出五個小葫蘆和一個大葫蘆,囑咐他說:這五個葫蘆裡裝著你們吃的五穀糧種;第一個三節葫蘆裡有蕎種,可以撒在山坡上;第二個兩節葫蘆裡有大麥種,可以撒在平地上:第三個細脖子葫蘆裡有大豆種,可以撒在田頭地角上;第四個彎葫蘆裡有秈米種,可以撒在大河小溪兩邊;第五個一節葫蘆裡有糯米種,可以撒在水田裡。另外大葫蘆裡裝的是樹種,你要等五個小葫蘆裡的種籽撒完,才撒大葫蘆裡的,不要忘記了。

后稷高高興興地回家來,他想立刻撒下種子,好讓人們早日吃到五穀,就背起大葫蘆抱著小葫蘆,按照觀音菩薩吩咐的那樣,一邊走一邊撒,依次撒下五穀種子。沒料到,他背上的大葫蘆的蓋頭不知什麼時候掉落了,大葫蘆裡的樹種也漏了一路。后稷想往回走,轉身一看,他走過的土坡上長滿了茂密蔽日的大樹,路沒有了,怎麼也走不回去了。從此,大地上長出了五穀,山坡上長出了大樹,后稷則沒有走出樹林,失蹤了。人們感念后稷為民造福的功勞,集合著前去拜見觀音,請求菩薩把后稷封為“五穀神”,以後又在每年農曆正月初八這天進行祭祀活動,齊唱頌讚后稷的歌辭:“麥子收了稻穀熟,大地年年好收成。豆豆角角滿倉存,家家釀酒敬后稷,戶戶祭祀五穀神。”

還有一個習俗是立春日到天寧寺去點羅漢。

羅漢是阿羅漢(梵文Arhat)的簡稱,意譯為“應供”,就是“當受眾生供養”的意思,是小乘佛教修行阿果位之最高果位,說是透過修行已盡斷三界見、修二惑,斷除貪、瞋、痴等一切煩惱,功德圓滿後,永遠不會再轉世投胎,遭受“生死輪迴”之苦,能受到人天供奉。

常州天寧寺的羅漢,清朝乾隆年間塑出三百,到嘉慶年間增塑成五百。後毀於太平天國戰火,光緒年間重塑,六十年代中期全部被毀。現在的羅漢像,是在1984年9月到1986年8月,歷經兩年時間再次精心塑造的。

舊時過年時的天寧寺羅漢堂,就彷彿是《水滸傳》裡的大相國寺,被善男信女,城鄉百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擠得水洩不通。眾生點羅漢預卜“前途命運”,成為當時常州人新正活動中的一個傳統內容。老百姓點羅漢有兩種點法。一種點法是進入天寧寺後,按次序逐尊逐尊地點過去,如是左腳先跨進山門的,點左側羅漢堂的羅漢;若是右腳先跨進山門的,就點右側羅漢堂的羅漢。由外及裡,順序數去,直數到數序與自己歲數相同的那尊羅漢。另一種點法是跨進羅漢堂後,任選一個羅漢為起點,點到與自己歲數相同的那尊羅漢。點到與自己歲數相同的那尊羅漢,就看他面相的兇惡或和善、表情的喜怒哀樂和舉手投足、俯首伸面、長嘆諦聽的動作……點到羅漢後,也有一些虔誠的信徒,會焚香禮拜,默默祝禱,非常頂真。青少年和孩童們點羅漢,只是好玩,湊熱鬧,找樂趣,無論點到的羅漢是什麼樣的狀態,都不會當一回事的。點完羅漢,有對羅漢笑的,有對羅漢戲謔的,有的喊,有的叫,有的扮鬼臉,有的模仿其形態,本來肅穆靜謐的羅漢堂,充滿了嘰嘰喳喳的歡聲笑語,給人以歡樂和祥和。

雨水,人情味濃親意重

雨水,是二十四節中的第二個節氣。

雨水節令裡,北方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氣溫變化大,雖然不會像寒冬臘月那樣冷冽,但由於人體面板腠理已變得相對疏鬆,對風寒的抵抗力會有所減弱,因而易受寒致病。因此,預防疾病的發生就成為這個節氣中重要的內容。

雨水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節氣。在常州,雨水節氣裡的民俗,主要體現在鬧元宵、認寄親、接壽、添倉和“二月二”龍抬頭上。

農曆正月十五,這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稱燈節,“花燈鬧元宵”是習俗,常州俗語就有“大年夜的吃,年初一的穿,正月半的鬧”, 說“正月半的鬧”,就是說的鬧花燈。

鬧花燈,就要做燈,舊時常州農村鄉鎮裡不少人家都會自己做燈籠,他們用剛砍下來的竹子劈成小竹片作骨架,綁紮成各有特色的龍燈、蛇燈、猴燈、走馬燈等,“荷花”、“菱角”、“奔馬”、“兔子”等模樣更是神態各異,發光的蠟燭插在骨架的下層橫擔中央,骨架外糊粘上彩紙,紙面上勾描出圖案,寫上吉祥的文字。燈的四角繫上細韌的線,套在一截小竹竿上,以便吊掛或手提。這樣,俗稱“花燈”的燈籠就做好了。一般來說,燈期有五天的時間,從十三晚“上燈”到十八晚“落燈”,也有延續至二初二落燈的,這叫“大落燈”。

民國時期,常州好多地方有正月十四夜人們提著燈籠到附近的橋上去“祭橋”的習俗。他們將香燭插在一截截蘿蔔上,點燃後同其他供品年糕、饅頭、糕餅、糖果、水果等,一併供奉在橋面上,祈求橋神保佑民眾在新年裡平安吉祥。有些地方新生男孩的人家還集中到宗族祠堂或土地廟前的場地上,燃放鞭炮、焰火,供全村男女老少圍觀評賞。

元宵節的重頭戲是在正月十五。這天,常州城裡舉行賽燈會,四周鄉村街鎮舉行花燈會聚,俗稱“行燈”。傍晚時,在東門水門橋艤舟亭前面那塊空地上,是名山鎮花燈最為集中的地方,不但無數燈籠集結成一條長長的火龍,而且有獎猜燈謎,“猜燈謎”又叫“射虎”,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還有擺攤出售常州名特小吃,如小麻糕、酒釀元宵、馬腳爪、素火腿等地方小吃美食,可以免費品嚐,鎮民和附近鄉村農民吃過糯糯甜甜的糖元或芝麻、花生豬油餡小湯糰後,會不約而同地聚集到這裡看熱鬧。最引人眼球的是,這裡有高手甩“火流星”。“火流星”是用一根既韌又軟的繩索兩頭結兩隻三海碗那麼大、盛著熊熊燃燒木炭的鋼絲籃,在甩舞中火籃化成一道道赤紅的光圈,表演者在一片喝彩聲中將“火流星”甩舞得呼呼作響,一道道光圈繞場滾動。看得興起的觀眾拿瓢舀水潑向火圈,但潑過去的水一近火圈便四處迸散,就是不會沾到甩舞者的身上。這晚,鄉村的孩子們會在大人的指點下,手提燈籠遍照屋子的角角落落,以及房屋與房屋連線中的弄、廊等陰暗的場所去驅趕害蟲,嘴裡大聲叫喊:“燈光亮堂堂,害蟲死光光!”然後再跟著大人們去田塍上燒枯草“驅螞蝗”,一時間,一條條田塍乾草燃燒,明晃晃的,猶如條條火龍,一陣微風吹過,火龍舞動。此時,浩茫的夜色裡就浮動出一盞又一盞紅亮亮的燈籠,成串,成簇,匯成一層又一層,甚是壯觀。

在雨水這個節氣裡,舊時常州鄉村,不少人家有為自己兒女求神問卦占卜前途的習俗,特別是要請算命先生算算自己兒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個寄親,以讓兒女健康成長。其中最有趣的習俗就是認寄親。

世俗以為,認寄親最好的日子就是在雨水這天,而且要在早上進行,寓意“雨露滋潤易生長”的意思。這天天剛亮時,就會有年輕的母親抱著當年出生的孩子,早早地站在村頭路口,等待第一個男性路人,如果男性來人年齡與這個母親年齡差不多,不管認識不認識,這個母親就會迎面走去,代孩子向他請求,認他做寄爹。也有有選擇的,如希望孩子長大有知識,就認一個文質彬彬的人做寄爹;如孩子身體瘦弱,就認一個身材高大強壯的人做寄爹。被認的人有的會跑掉,有的會爽快地答應。答應了的,就跟著這個母親進村認個門,吃杯認親酒,就算是寄親了。離開後,有從此經常走動的,也有就不再往來的。常年走動的稱為“常年寄親家”,不再有來往的叫“過路寄親家”。也有正兒八經在雨水這天認寄親的。這樣認寄親的禮儀就複雜多了,要請算命先生算命相,要相互請吃晝飯和送禮物等等,都是要做前期工作的,雨水這天就只是履行一個儀式了。

雨水節在常州民俗中另一個主要風俗是,年三夜四或新年頭上結婚的,女婿要在這天給丈人丈母孃送禮,禮品一般是纏著一丈二尺長紅綢帶的兩張藤椅,這稱為“接壽”,意思是祝丈人丈母孃長命百歲。結婚後生育了孩子的女兒,要帶著魚肉、茶食糕點等禮物孝敬父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丈人丈母孃也會回贈女婿一把雨傘,讓他在出門奔波時遮風擋雨,也有祝願女婿人生順利平安的意思;女兒婚後久不懷孕的,孃家還要為她做一條紅內褲,帶回夫家後就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就可以儘快懷孕生子。

常州鄉村有一個根據時令雨雪、氣候冷暖的有關雨水節氣農事俗語來預測後期天氣的習俗。在常州地方上,重要的農事俗語有:

“雨水”雨增溫度升,華北大地漸解凍。

抓緊劃鋤冬小麥,化一層來鋤一層。

大麥葵花和蓖麻,頂凌播種產量豐。

河水井水雙配套,水到用時有保證。

春田肥料早運上,耙耮保墒不容停。

果園認真來管理,剪枝刮皮把土松。

牛馬吃食要加料,春耕春種如虎猛。

結合積肥整魚塘,塘深地壯魚糧增,水深才能養大魚,上中下部魚三層。

雨水節,雨水代替雪。

七九八九雨水節,種田老漢不能歇。

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

低產變高產,水是第一關。

水來蓄滿塘,用時不慌張。

蓄水如囤糧,水足糧滿倉。

水滿塘,糧滿倉,塘中無水倉無糧。

水是莊稼血,肥是莊稼糧。

雨水有雨百日陰,陰陰沉沉到穀雨。

在常州地方上,越冬作物小麥是僅次於水稻的主要糧食作物,雨水節氣的天氣特點對越冬作物生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鄉村對此是極為重視的。有經驗的老農,會應用這些俗語來預測後期天氣,早早安排農事,對三麥等中耕除草和施肥,清溝(挖排水溝)埋墒(“撩麥光”),為排水防漬做好準備,以確保莊稼豐產。

同時,在雨水節氣裡的鄉村風俗,過了農曆正月十五就要下田做一天生活,開工第一件事就是要先耕一段田,叫“開犁”。開犁這天農活安排得比較輕鬆,喻意全年勞作輕鬆。舊俗開犁這天,耕者要祭“牛欄神”和舉行拜犁儀式。拜犁只要用黃錢紙焚燒,然後拜三拜就可以了,以求一年田裡耕耙順順當當。然後就要開始“罱河泥”、“編竹篾”。罱河泥所使用的工具是一條小小的罱泥木船,一雙罱泥網夾,一根毛竹篙。罱泥船小巧玲瓏,在水中行動自如,船身長約一丈有餘,寬四五尺,小船兩頭微微上翹,船兩頭積壓有一個悶倉。悶倉上蓋有結實的木板,這是罱泥人在船上的工作平臺。船中央有一個儲物大倉作為船的承載倉,悶倉和承載倉的容積大約各佔小船身的一半。工作中,兩個悶倉始終要保持空倉,這樣產生的浮力才能承受船體載物後的重量,不至於使小船沉沒。罱泥夾是用麻線編織的網夾,為耐用還浸塗豬血,裝在兩片竹條的基部,後面相連,前可開合,像只大貝殼。兩根約三米長的毛竹篙,分別固定在網夾的上下兩爿,粗的稱靠竿,細的稱撐杆。罱泥時,人站在船沿邊上,把罱夾深插進水底,一手把撐杆向外撐出,罱夾張開;一手推著靠竿,罱夾貼底的半爿向前抄進河泥。感覺河泥抄滿了,撐杆回收,罱夾閉合。然後兩根竹竿合併,雙手交替往上提。罱夾近水面時,用力拎進,撐杆一鬆,罱夾張開,河泥全部落入船艙。雖是帶水夾漿,卻比泥漿稠厚得多。罱滿一船,即駛到岸邊,然後用“撩勺”(掏糞或水的農具)把河泥戽入糞桶挑上岸。河泥用作肥料基本上分為兩種。一是水河泥。把河泥罱來後用於窖灰塘泥,就是把割來的青草、荷花郎(紫雲英)或水草等,一層河泥一層草地窖在預先開(挖)好的方形灰塘裡。在經過一段時期的腐熟,就成為肥效很高的“灰塘河泥”,待到春耕開始後,一擔一擔地挑往田裡均勻撒拌,作為水稻的基肥。這種肥料,又黑又滑,不僅肥力足,而且還能改良土壤。二是白頭河泥,即把河泥存放在田頭的河泥塘裡風乾、曬乾,用時再一擔擔挑到田裡,用鐵鍬剖成碎片,讓其與豬灰等有機肥一起融入田土之中。冬季的河泥作壓麥使用,春季的河泥可作水稻的基肥使用。河泥的肥效特別長,稻麥使用灌溝泥後生長旺盛,土壤鬆柔不易板結,土質越種越肥。開蕩罱河泥,鄉村也是有規矩的,一個地方有一個統一開蕩的日子,這是地方上熱鬧而頗具特色的農事習俗。老人和女人們則是在屋裡圍成一圈手工製作竹器,如竹籮、竹筐、竹蓆、斗笠等,一年農活中需要的竹器都要準備妥當。

雨水期間還有一個“添倉”的風俗,常州地方上好多鄉村舊時農曆二月初二清晨,農民習慣在院內或場上,用草木灰撒許多大圓圈,內放一撮穀物,據說這樣能使當年風調雨順,糧食滿倉。到晚上,還有農民到自家田地上點火把向空中扔,邊扔邊唱吉祥歌:“扔火把,亮堂堂,一撮谷,千穗足……”然後回家再用木棒敲打樑柱,邊敲邊說“二月二,敲樑柱,夏熟秋熟堆滿倉”,祈盼五穀豐登。孩子們則提著燈籠照菜地、牆根、院落等處,意在消災除蟲。有的人家當家人還會將家裡沒有軋的稻穀,或豆類抓一把放進米囤,以增加米囤的存量,表示農家對今年有好收成的期盼,也寓意五穀豐登。添倉,代表了農戶對好收成的期盼之情。這樣的習俗在城市人家不多見,但有的商戶會在這天掛燈點燭祭拜財神和撒五穀,祈求一年生意興隆。

在雨水節氣期間,常州有一個重要民俗就是農曆“二月二”被稱為龍抬頭的日子。民間傳說,農曆二月初二,這天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其實,“二月二,龍抬頭”與古代天文學有關。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的角,進入二月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民間俗稱“龍抬頭節”,也有稱“春龍節”“春耕節”“農事節”的。從這天開始,鄉村農民告別農閒,開始下地勞作了。民諺“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就寄託著農家人對年景充滿企盼,為即將進行的春耕播種而激動,祈求傳說中的“龍”抬頭抖身,下一場透雨,以滋潤土壤;祈龍賜福,保佑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願望。

“二月二,龍抬頭”,是一個有著豐富內容的節日。傳說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周武王時,每年這天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親耕;宋代,“二月二”被定為百花生日;到元朝時稱為“踏青節”,百姓在這一天出去踏青、郊遊;明、清時把這天稱之為“龍抬頭”。二月二節俗,意在提醒人們體察自然的萌動,敬畏自然,體貼生靈。

常州二月二節俗按其性質可以分為活動和禁忌兩大類。活動主要有祭龍、引龍、驅蟲以及諸多食俗等,禁忌主要有不動土、不拿針線剪刀做活。

鄉村有在“二月二”舉行一些含驅蟲意味的活動。二月二在驚蟄前後,此時各種昆蟲包括毒蟲的活動開始頻繁,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村民們邊吟唱如“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不露頭”、“二月二,敲瓢碴,十窩老鼠九個瞎”之類的歌謠,邊用棍棒、掃帚或者鞋子敲打牆壁、門窗等,以避蛇蠍、老鼠等蟲物。

其實,雨水一到,就是繁忙的春耕開始的日子,這節令中的“二月二”習俗,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圍繞對“龍”的信仰展開的,風調雨順、人畜平安、五穀豐登,才真正是人們內心的期盼和願望。

驚蟄,春和景明雷響起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三個節氣。

驚蟄是一個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節氣,從這個節令開始,氣溫上升很快。常州有“未蟄先蟄,一百廿日陰溼”和“未蟄響雷,雨如黃梅”的俗語。在常州民俗中,對驚蟄節氣中氣候現象有三個說法:一說是如果在驚蟄之前,雷聲隆隆不斷的話,那這一年的雨水會特別的多;二說是如果當年的第一聲春雷在驚蟄當天響起,那這年會是一個豐收年;三說是如果驚蟄過了好多天,春雷還沒響起,那這年就會缺雨水而影響收成。

在農事上,從念著“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春耕多一遍,秋後多一擔”、“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的農諺,春耕就陸續開始了,農民忙活在田間,正是春耕、施肥和滅蟲的好時候。唐代詩人韋應物在《觀田家》中寫道:“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韋應物寫的“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既寫出了經春雨洗刷後、百花鮮豔的清新景象,又寫出了驚蟄雷動,經過一冬的休養生息後,一年農事重新開始,田野中,勞力男子,已開始進行勞動。也就是說,自驚蟄日起,農民就沒有幾天清閒的日子過了。

辛勤的農民用犁耙在田地裡劃出深深淺淺的烙印,詩人們則被此時的美景吸引,用詩句勾勒驚蟄的生機。金代曾有詩人在《春雷起蟄》中寫到:“千梢萬葉玉玲瓏,枯槁叢邊綠轉濃。待得春雷驚蟄起,此中應有葛陂龍。”沉睡一冬的枯枝煥發出新芽,漸濃的綠色透出陣陣生機,萬物被春雷喚醒,和雨水比起來,驚蟄前後春意更濃。

常州驚蟄節氣民俗主要體現在祭白虎打小人和花朝節上。

在常州好多地方,都有在驚蟄這天祭白虎打小人的風俗。

祭白虎是為了化解是非。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驚蟄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誰衝撞了白虎,誰就會在這一年中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引來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這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虎,白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用肥豬的血和生豬肉油塗抹在白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話。

對小人就不是“祭”而是“打”了。舊時,在驚蟄這天,城鄉不少地方能看到披頭散髮的婦女手裡拿著拖鞋幫,在打紙小人,邊打邊唸唸有詞:“打你個小人頭,讓你成世無出頭,十足是個豬頭;打你個小人眼,等你眼紅長眼膽,行路撲到就哭喊;打你個小人耳,等你耳鳴難制止,說起話來攤招屎;打你個小人口,吞食粥飯全都嘔;打你個小人鼻,打到你喘氣只有出沒有進;打你個小人肩,打到你高低兩膀挑不起;打你個小人手,打到你有錢無法收;打你個小人胸,等你呼吸不暢順,肺癆沾身還中風;打你個小人肚,等你日日被人罵,惡運交到老;打你個小人腳,打到你有鞋穿不得……”她們還會點燃香燭,然後把小人的名字寫在紙人身上,丟在地上用鞋底用力地拍打,口中不停地念叨著,全是類似上面那樣咒罵小人的話。打小人,無非是因為身邊小人出現,挑撥離間、惹是生非、引致諸事不順,打小人,其實就是發洩憤怒情緒,祈求消災解困的一種方式。

真正的打小人是與驚蟄節氣有關聯的,打的“小人”早先打的並不是人而是蟲。驚蟄前後春回大地,天氣逐漸轉暖,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裡的蛇蟻百蟲,將從冬眠中醒來,紛紛出來尋找食物,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農作物生長帶來影響。於是,大家便想辦法對付。驚蟄當天,各家各戶都忙著打掃衛生,家中的房間、堂屋每個角落都打掃乾淨外,住屋周圍還要清除雜草垃圾,而後由家裡的主事人,撮一糞箕石灰,先從屋內再到屋外進行散撤。屋裡的房間,堂屋牆壁角撤上石灰,水缸用石灰繞著劃上圓圈後,在堂屋中心還要用石灰畫上一張開弓的箭,且箭頭射向門外,表示任何蟲蛇休想入內。住宅門外的牆角撒上石灰後,要在較平坦的屋前屋後或村邊地面上,用石灰塗畫上各種動物和兵器的造型,通常有魚、蛙、蛇和刀、斧、銅錘等兵器。畫得最多、最大的是青蛙。俗話說的“懶人有福,青蛙跳出屋”就是指青蛙能吃掉害蟲,賜福人類,保證五穀豐收。塗畫兵器,是表示鎮邪除魔、祈求太平無事。也有在驚蟄當日,拿著棒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此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就演變出了“祭白虎”、“打小人”的習俗。人們希望小人可以遠離自己,新一年中就會有好運。

在驚蟄節氣期間,常州再一個重要民俗就是農曆“二月十二”被稱為“花朝節”的百花生日風俗。

世俗認為,人和動物有生日,植物也是有自己的生日的。正月初八是稻穀生日,三月初三為麥子生日,七月二十為棉花生日;在花草竹木中,五月十三是竹生日(又稱“竹醉日”),六月廿四是荷花生日,九月十六是菊花生日。但是,自然界花木的品類成千上萬,為了方便記憶,除了給一些如荷花、菊花等少數花卉獨立的生日外,其它的就給它們過一個“集體生日”,叫做“百花生日”,也稱“花王生日”、“花神誕辰”等,過生日那天就叫做“花朝節”。 據說這是與八月十五中秋節相對應的,稱“花朝”對“月夕”。

常州花朝節,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形成。地方上傳說,花神不只是一位,一年十二月中每月都有一位花神,稱十二月花神。這個節日的信仰崇拜色彩並不濃厚,而只是作為一個賞花的好日子。按照二十四番花信風說法,小寒以後有梅花、山茶、水仙;大寒之後有瑞香、蘭花;立春之後有迎春、櫻桃、望春;雨水之後有菜花、杏花、李花;驚蟄之後有桃花、棠棣、薔薇;春分之後有海棠、梨花、木蘭;清明之後有桐花、麥花、柳花;穀雨之後有牡丹、楝花等。二月十二日大致與春分節氣接近,這時驚蟄巳過,春天剛到,天氣漸漸轉暖,許多花已經開過,有的花正在開著,有不少花還要到以後再開,人們便在這一天來到園林花圃,觀賞那些正競相開放的花卉。

舊時江南好多地方都建有花神廟,常州在前幾年也在花木之鄉嘉澤建造了“花神宮”。每年花朝節到花神廟去拜祀花神,是花農花匠們必做的重要“功課”,帶有一種行業神崇拜的色彩。屆時花農們打著旗子,攜香燭祭品到廟裡頂禮膜拜,祈求花神保祜花事興盛。而對一般人來說,花朝節是一個賞花觀遊的大好日子,人們在這一天來到園林花圃,觀賞那些正競相開放的花卉。

在賞花觀遊的時候,常州還有“賞紅”的節俗。《清嘉錄》卷二“百花生日”條文中有:“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閣中女郎翦五色彩繒,牯花枝上,謂之賞紅。”清代人張春華在他的《歲時衢歌》中對江南人花朝賞紅的情景是這樣寫的:“春到花朝碧染叢,枝梢剪綵嫋東風。蒸霞五色飛晴塢,畫閣開樽助賞紅。”

常州民間在這一天,無論是在花園、花店,還是花匠、花農及栽種花草的人家,都會用紅布或紅紙製作一面面長方形或三角形小紅旗,插在花盆裡,也有用紅布條纏在花木的丫枝上,稱為給花木“披紅”,以示慶賀生日。

“賞紅”習俗的產生,常州民間有一個傳說故事:古代,有一個叫崔元微的文士在洛苑東有住宅,有一天他在洛苑散步時遇到好多美女,說她們住在洛苑中每年都被惡風侵擾,以前有“封十八姨”庇護,但後來得罪了封十八姨,所以想請元微在每年有東風時就立一朱幡在苑東,她們姐妹就能免風患。元微點頭答應了。他請教了高人,才知照美女的話豎立了朱幡。還果真是,每每風起沙飛,洛苑中的繁花再沒飄零。那些美女原來是花神的化身,而封十八姨就是風神。花朝節在樹木上粘掛彩繒以賞紅,意在防風護花,祈求百花繁茂。

清代時,在花朝天這天,清涼寺還請戲班子來演戲,祭祀百花仙子的誕辰。這一天,城鄉家家都會祭花神,姑娘們都都穿耳戴環,打扮得花枝招展,剪五色彩箋,取紅繩把彩箋結在花樹上,還會結伴出外“賞紅”,祈禱春來花盛;已婚婦女也穿戴一新,或走親訪友,或到清涼寺來朝拜觀音、求子祈福。無論是賞紅的還是朝拜的,然後都會到寺院廣場上看戲。看完戲,他們走出德安街,到浦前鎮外田野上採摘一把青草帶回家,稱為 “採青”,寓意一年中平安吉祥,有新的長進。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這是舊時江南民間慶賀百花生日風俗盛況的寫照。

春分,光陰一刻值千金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四個節氣。

春分多是作為農耕節氣看待,講求豐收與作物生長。春分時節常州農村越冬作物從萌生成長進入茂盛時期,農諺說“春分在雨農耕忙,光陰一刻值千金”,“春不分不雨”,又說“春分滿地勻”,意思是到了春分這個節令就“成水”了。所謂“成水”,就是已經下足了雨,河塘水庫都蓄了水,為春耕做好了準備。“春雨貴如油”,因為植物需要春雨的澆灌和滋潤,更重要的是稻田要放水才能耙田。舊時種田多靠“望天水”,插秧就望及時雨,如果到了春分時節還不下雨,農民就心急了。俗話有“正月響雷二月雪,三月沒水過田間”,這句話說的是農曆的二三月,公曆就是三四月了,如果這時田裡還沒有水流過,就是旱春。旱春會誤農時,減收成;如果連秧也插不下,就更是顆粒無收了。因此,農民最怕預告春旱的“正月響雷”。

在常州,自古以來直到民國時期,春分這個節氣在民間有好幾個重要的民俗,主要體現在祭日典禮、玩豎雞蛋、占卜豐欠上。

祭日典禮,始於周代。《禮記》有云:“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周朝就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禮制,歷代相傳,常州在明清兩朝也曾盛行。“春分祭日”慶典,主要是官方行為,“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也是很隆重的,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地方主要官員都要參加祭祀,其餘年歲可以由一般官員參加代祭,其中太陽昇起時刻舉行的“朝日”儀式最為莊重。伴隨著雅樂齊鳴,地方官員共行“太陽禮”,表達對自然的崇敬。祭祀地點是固定的,常州地方官府的祭日大都放在通吳門外的三官堂舉行。盛況空前的春分祭日年年如此,但在節氣與習俗的漫長演進過程中,原來屬於春分的一些民俗和祭祀活動也逐漸歸併到春天相關的其他重要活動中。辛亥革命後,春分祭日被廢除。

玩豎雞蛋,也是常州春分的一個古老風俗。清朝到民國時期,和全國好多地方一樣,春分這一天,常州也有不少地方進行豎蛋比賽。春分日能把雞蛋豎起來,有兩種說法:史料記載,春分是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於豎雞蛋。天文學專家也有解釋:豎蛋與春分並不相干。任何物體都有一個支點,只要找準了這個支點,無論物體是什麼形狀,都能立起來,跟在哪一天立沒關係。也就是說,一年中的任何一天,讓雞蛋豎立的難度係數都是一樣的。但只要能靜下心來,小心翼翼,集中精力在指尖,雞蛋確實是能豎立起來的。

另一個習俗就是在三月三這一天,鄉村婦女喜歡摘了薺菜花插在鬢邊,說是戴了就能夠驅瞌睡,人到盛夏時頭也不會暈,還有說戴了薺菜花能發財,有民諺“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女人不插無錢用,女人一插米滿倉”。自春分以後,萬物生長,春天陽氣勃發,因此在這一天舉行求子嗣儀式。祈求子嗣,就要祭祀生育之神,並將燕子視為生育神的化身,當燕子飛來的時候丟出一把筷子,期待燕子把筷子叼來自家築巢,然後吃北瓜(常州人也叫“南瓜”),以取“早生貴子”的吉意。

送春牛圖也是春分的習俗。在一張紅紙或黃紙上印全年農曆節氣和農夫耕田畫面,就是春牛圖。那些能說會道的人拿著春牛圖到鄉村挨門傳送,根據看到的事物說些風調雨順和穀物滿倉的吉祥話,語句押韻動聽,一直說到主家拿出錢來為止。送春牛圖習俗有點像春節期間上門唱春的習俗。

春分時節在常州還有一個風俗是注重保健養生的習俗。春分時節人體代謝正處於旺盛時期,此時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不吃喝過肥膩的湯品,烹調寒性食物時,搭配蔥、姜、酒等溫性調料。另外,這時的時令蔬菜如鮮嫩的春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功能;豆芽、豆苗等,有助於活化人體機能。再就是“春分多吃春菜”。春菜是多種野菜的統稱。春分時節,鄉村人都會去田野中搜尋那嫩綠的、新鮮的春菜,採摘回來的春菜一般是與魚片煮湯,稱為“春湯”,傳說春分吃了春湯,初夏時受涼了也不會拉肚子。

春分(有的年份在清明)節氣期間在常州還有一個農曆三月初三趕小茅山廟會節場的風俗。這天,小茅山一帶是人山人海,沿途三五里路上擺滿了貨攤,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應有盡有各種小吃香氣撲鼻,各色土產琳琅滿目。隔老遠就能聽得見各種叫賣聲、小鑼小鼓喇叭聲,還有那賣梨膏糖的、唱春十二月花名調的……趕廟會節場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都是滿面春風、喜氣洋洋,那些半大不小的孩子,更是在人堆裡軋來軋去,哩哩拉拉哼唱著順口溜:“三月三,小茅山,爬高山,高山高,爬了三里三,溼了三件布衣衫……”來趕廟會節場的鄉村婦女鬢髮邊都會插一朵薺菜花,風俗說是戴了薺菜花能夠驅瞌睡,到盛夏時頭也不會暈,還有說戴了薺菜花能發財,有民諺“三月三,薺菜花賽牡丹。女人不插無錢用,插了一朵米滿倉”。

春分,常州地方有趕廟會節場的風俗,城鄉民間還有一個“出會”,也叫“行會”的習俗。這天,常州的東嶽廟、城隍廟、天地壇、三官堂等大小廟宇都舉行“廟會”,組織信徒抬著東嶽大帝、城隍老爺、地藏菩薩塑像上街遊行,稱為“東嶽大帝出會”、“城隍老爺出巡”、“地藏菩薩巡察”……儀式莊重,熱鬧非凡。隊伍前面有1-2位手持令旗的前導,然後有兩隊扛大銅鑼者“鳴鑼開道”,鼓樂雜耍、刀槍武術、高蹺輪車等一路表演著隨各種儀仗“肅靜”、“迴避”牌、“華蓋”幢幡,簇擁著菩薩乘坐的八人大轎緩緩前行。

三月三民俗中還有以天時自然現象占卜當年莊稼豐欠的習俗,如民謠《田雞報》說:“田雞叫勒午前頭,大年在高田;田雞叫勒午後頭,低田勿要愁。”常州人說青蛙叫“田雞”,意思是青蛙這一天在午時前嗚叫,這一年雨水就多,高田會獲豐收,青蛙若在午後叫,就是這一年不會有澇,低田就不要愁淹了。還有農諺“三月初三溝底白,等著豐收黃小麥;三月初三皎皎晴,蒔了黃秧耕不成。”意思是說,三月初三天氣晴朗太陽高照,這一年就是乾旱年,對小麥生長有利,豐收在望;水稻缺水,對生長就有害了。另外,民間還有一種觀念性風俗,城鄉人家在這天都會在紅紙小條上寫“三月三,螞蟻不準上高山”,顛倒了貼在灶頭上,世俗認為這樣就能阻止螞蟻爬上灶臺。

其實,在春分民俗中,常州古時還有一個已經消失了的古老習俗,就是上巳節習俗。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民間也稱“祓禊日”、“踏青節”。在唐代,與“年節”、“中秋節”一起被列為全國性的三大節日,辛亥革命以後與清明節兩節合一。

上巳節風俗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春情,與氣候和水密切相關。水是農耕社會先民們生活和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和依靠,“上善若水”,是最潔淨、最神聖的。春天的水更為神聖,它給人們送來了溫暖、生機和活力。早在春秋時代,季札被封邑延陵時,人們便在春暖花開的“三月三”去水邊祭祀,用河水沐浴。《周禮》中也有“掌歲時祓除釁浴”的記載。每年上巳節,各地女巫照例會在河邊舉行儀式,說是為人們祛病除災,叫做“祓禊”,世俗叫“修禊”。民俗學家孫作雲《關於上巳節二三事》認為,“上巳”的“巳”字即“子”字,“上巳”即“尚子”,上巳的最初意義是為了求子。春天的水能洗滌婦女身上的不潔,還可以祓除疾病和不祥,驅走各種惡鬼,為婦女生育創造條件,所以把這種禮儀稱為“禊”或“祓禊”。後來逐步演變為在春光和煦的日子裡,人們聚集在水裡洗滌祛汙,追求健康、潔淨和快樂,其中曲水流觴、臨水飲宴、吟詩唱和等儀式則把“修禊”與春遊結合了起來了,成為了文人雅士的娛樂活動。清代常州詩人洪亮吉寫過“露滴新紅水染藍,兩重門裡試單衫。薺花繚亂春如海,記得年時三月三”的詩。

三月三雖然還是乍暖還寒時節,但在這天,舊時常州城鎮居民紛紛去郊外賞春踏青,鄉村婦女還採摘薺菜花佩戴,取香草泡水洗澡,郊外空氣清新,薺菜花、香草能驅除瞌睡蟲,有益身體健康。

清明,

慎終追遠

內涵豐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五個節氣。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最早是一個重要的農業氣象節令。這個節氣裡,是浸種耕田、種植蔬菜、植樹造林最好的時令,蠶農也會在清明夜把蠶種裹在棉衣裡進行孵化。常州鄉村百姓都盼望這一天天氣晴朗,民諺有“清明要晴,穀雨要雨”;“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說的就是自此以後,雪霜將盡,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清明曬得楊柳枯,又有乾麵又有麩”,意思就是清明目天氣晴朗,太陽旺旺,是年麥子就豐收,糧倉堆滿;“清明穀雨二相連,春耕植樹莫延遲”,提醒人們這個節氣是植樹造林的大好時機。

在傳承中,清明與前一日的寒食節匯合,後來,又與另一個節日“上巳節”的一些節俗活動歸併到了一起,於是清明節就成了一個集農事、祭祀、紀念、遊樂等多種內容於一身的一個節氣和節日。又因為清明含有踏青、郊遊等遊樂的風俗,故而在民間又被稱為“踏青節”。

清明節氣中常州的民俗很多,其中一個主題是祭祀。“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跟全國很多地區一樣,常州的清明祭祀活動也都是在清明之前或清明這天。

常州清明祭祀習俗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家祭,家祭時,凡家有新喪終七而沒有滿一年的,會請僧道為先祖唸經禮懺,至親都來拜靈,俗稱“過節”。家祭時,常州人家必用的祭品一是煎糰子。煎糰子用的糰子是春節前做的大團子(也稱年糕),切成片油煎好。一是“青糰子”。青糰子用雀麥草汁和入糯米,一起揉和,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成為一體,顏色湛然而碧。清明祭祖用青糰子是古代寒食節禁火冷食風俗的遺存,除了作祭品外,也是常州地方上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之一。另一種是上墳掃墓。和七月半、十月朔一樣,清明也被稱為“鬼節”,是要上墳掃墓祭祀的。由於舊時都是土葬,有墳墩頭,一是要添土修墓,二是要在墳墩頭上壓白錢紙。添土修墓,稱掃墓,又叫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民間相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因此,一般人家年年都要給祖墓加點土,添土修墓的時間多在清明節前夕。先將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土整修一番,再在墳墩頭上蓋個土帽子。如果墓碑上的字型模糊不清,還要用漆描塗,使其清晰。祖墳整修好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三葷(一般是扁魚、紅燒肉、豬腳爪)三素(一般是:豆腐乾、百葉、豆齋餅),考究點的人家會多擺幾道祖先生前喜歡吃的菜蔬。祭品擺好後,點燃香燭,後代親屬按輩份大小一一跪拜磕頭。三柱香燃盡,禮拜結束,開始燒化織疊的銀錠、白錢紙錠、冥幣和紙製衣服等各種生活用品,燒化盡後,在紙灰上灑點稱為“奠酒”的陳酒,最後鳴放炮仗和橫鞭。在收供品時,祭拜人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然後把供品中的糕點、水果帶回去,分給小一輩的孩子吃,象徵“祖德流芳”,世俗認為祭品是能抗抵百病的。後來,一般的掃墓方式較以前簡化了,大都以鮮花水果乾點心為祭品,點燃香燭後磕頭或鞠躬,禮節簡單而鄭重。在離開墓地前,祭拜人要在墳墩頭上壓白錢紙。壓白錢紙,就是把稱為“墓紙”的白錢紙放在墳頭上,用小石頭或小磚塊壓好,以防“墓紙”在一段時間裡被風吹飛;另外放了“墓紙”的墳就表示是有後嗣的,不是無主的孤墳,小輩已經來掃過墓了。新埋葬的,三年中子女必須要在“驚蟄”節氣前上墳;舊墳可以過清明,但不能過立夏。清、明代前,清明掃墓是有規矩的,掃墓前男人先要到祠堂祭祖,然後才能帶全家上墳掃墓,清除墳墩周圍的衰草敗葉,修整墳頭,飄插白、綠、黃三色紙幡,意為白地、綠苗、金黃的稻麥,祈禱祖先賜福保佑子孫家業興旺,五穀豐登。

清明祭祀風俗在常州還有一個已經消失的拾骨葬神秘儀式。舊時在常州鄉村,以前有一種殯葬風俗:人去世後先睡棺材,幾年以後親屬會將亡者從棺材裡收拾出來,重新放進“骨殖甏”裡再埋掉。人們將這種二次葬習俗,俗稱“收骨頭”。到民國初期,常州不少鄉村還保留有這種風俗。民間傳說,古代江南地方溫暖潮溼,為了使親人的遺體儲存更為長久,放入密閉的容器能防腐,可以儲存更長的時間,以寄託後人哀思。另一種傳說是認為因為當時不斷遷徙居地 , 出於血緣親情,不忍心拋棄先人 ,“骨殖甏”方便攜帶到新住地二次埋葬。

清明節氣中常州風俗的另一個主題是戶外話動。

戶外話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放鷂子。鷂子,就是風箏,又名紙鳶、紙鷂,據說是魯班發明的,也有說是漢初大將軍韓信發明的,是成人和兒童都喜愛的一項戶外活動。常州地區清明期間放鷂子的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被叛軍侯景圍困在臺城時,就曾用鷂子作通訊工具,從空中飄向城外求援兵。常州人制作的鷂子品類很多,有龍、鰱、蝶、蟹、蜈蚣、金魚、蜻蜓、蟬、老鷹、燕子、七星、八角、花籃、明月、燈籠等等形狀,放飛時翱翔空際,宛轉如生,在鷂子上加掛響鈴的,更是引人注目。常州風俗,在清明以後一般就不再放鷂子了,一是說因為清明後的的風勢不再適宜放了,二是說清明過後,小麥拔節,在田野間放鷂子踐踏麥田會影響麥子的收成。但在清明這天是一定要放的,而且要故意將牽線切斷,任由鷂子飛走,這就是俗語說的“正月鷂,二月鷂,三月放個斷線鷂”,說是這樣可以放走一年的晦氣。二是盪鞦韆。盪鞦韆,就是雙手揪著架空的麻繩前後上下搖晃。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名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盪鞦韆平時也有,但到清明這天,家裡大人是一定要帶自己的孩子去蕩一盪鞦韆的。世俗認為孩子在清明蕩了鞦韆,就會活潑健康,聰明可愛。

清明節氣中常州還有另一個風俗是插柳戴柳。

從前每到清明這天,常州城裡就有過街穿巷叫賣楊柳枝條的,人家買了就把柳枝插在屋簷下,據說可以預報天氣,民間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傳說清明節是百鬼出沒頻頻、索討多多的時節。受佛教的影響,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許多人便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稱為“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寫道:“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就是說插柳枝,是可以“祓除邪祟”的。

清明戴柳,有將柳枝編成圓圈戴在頭上,也有將嫩柳枝刮結成花朵而插於頭髻,還有直接將柳枝插於頭髻。明朝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提到,清明時節“家家插柳滿簷,青茜可愛,男女或戴之”。這種習俗是宋代“寒食”冠禮的遺存。宋代將男女成年行冠禮的時間統一定在“寒食”節,而不論生時年月,戴柳就是成年了的標誌。據此,後世就有了“紀年華”的遺俗,並演化成婦女戴柳球於鬢畔以祈紅顏永駐的習俗。民間有“清明不帶柳,紅顏成皓首”的俗語。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徵青春的含意。時值春季婦女戴柳,則表現出對青春年華的珍惜與留戀。更有孩子們摘下楊柳條條編成柳帽,戴在頭頂上,三五成群,手牽手地高喊著:“孃舅孃舅(音似“楊柳”),戴著楊柳;蹦蹦跳跳,歡喜過頭;啪拓一滑,跌勒河勒,丟落楊柳。”楊柳有頑強的生命力與繁殖力,清明用柳的風俗實際上是基於人們對旺盛生命力的一種美好期望,世俗認為透過與楊柳的接觸,是能獲取旺盛生命力的。

穀雨,精彩演繹雨生谷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春季是一年大戲的一出摺子戲:立春是序幕,雨水是鋪墊,驚蟄是發展,春分是高潮,清明是“節氣”與“節日”唯一重合的節日,穀雨是尾聲。但尾聲並不是說春天就此落幕,那徐徐吹拂的春風,潺潺流淌的溪水,潤物無聲的細雨,驚醒萬物的春雷,田野裡拔節的莊稼,柳絲串成的綠線,大地由淡到濃的顏色,花間嬉戲的人群,翩翩起舞的小鳥……都是大自然在春天舞臺上的精彩表演。

穀雨節的來歷,《淮南子》上記載有:磐古開天闢地,人類經過了幾十萬年沒有文字的日子。到黃帝時代,出了個能人倉頡,他立志要使人間擺脫沒有文字的苦難,就辭官遍訪九州,回家鄉後一個人住到山溝裡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麼多的字呈給黃帝。黃帝在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佈倉頡造字成功這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並號召天下臣民共同學習運用。就在這天,落了一場不平常的雨,天上落下了無數的穀米。於是,後人把這天排進了二十四節氣,並定名為穀雨。顧名思義,是雨生百穀的意思。

常州舊時也曾有個一個傳說,說是在古代,吳地有個人莊稼種得特別好,玉帝要獎獎勵給他一個小金人。這個莊稼人搖搖頭說“不要”,玉帝問他哪要什麼,沒有比金子更貴重的東西了呀!這個莊稼人說:“我要五穀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玉帝想了想,說:“那好吧,就給天下老百姓送些穀子。”第二天,一場大雨,落下來的全是粟、麥、稻、黍、菽。於是,常州的老百姓說,如果穀雨這一天下雨,五穀就會豐登;而且一滴雨就是一條魚,隨便那個池塘或者那個河溝,就都能摸到魚。民間還有一首打油詩:“春天雨,年年有,穀雨時季盼著多,潤大地,雨點滴滴貴如油。”老百姓說的“五穀就會豐登”也好,說的“雨點滴滴貴如油”也罷,都關乎莊稼和繁洐,表達了對季節的一種情感,講述了子子孫孫生生不息的故事。五穀豐登,有地種,有飯吃。現在看來,“穀雨”的願望是多麼的質樸啊!

對農事來說,穀雨時節正是春耕和養蠶的繁忙季節,農諺有“清明麥抽穗,穀雨浸種忙”,說出了節氣的農事。穀雨時節不僅春耕和養蠶,果樹嫁接、棉花種植、山芋和花生栽種也最適合,諺語說:“穀雨前,好種棉”、“穀雨不種花,心頭像蟹爬”。

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同時由於天氣轉溫,人們的室外活動增加。而那些寂寞了一冬的桃花、杏花等陸續開放;楊絮、柳絮則四處飛揚。“楊花落儘子規啼”的意思就是: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在告示人們:時間已至暮春了。

穀雨這個節氣裡,常州民俗中有世代傳承的“賞、滅、忙”三個重要風俗。

賞,就是賞牡丹花。穀雨前後是牡丹花開的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富貴花”。“穀雨三朝看牡丹”,穀雨時節賞牡丹的習俗在常州已綿延千年。古時習俗,賞牡丹花,有白天遊觀的,也有在夜間宴飲賞花的,稱為“花會”。清顧祿《清嘉錄》有詩:“神祠別館築商人,穀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無國色,錦棚只護玉樓春。”常州舊時有兩處的牡丹最為著名,

一是城東的太平寺。常州人傳說,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被譽為“天下第一文人”的蘇東坡,與常州有不解之緣,14次到常州並終老常州。他曾多次遊覽太平寺林園賞花,特別喜歡一種淡黃色的牡丹,留下了好幾首牡丹詩,其中有膾炙人口的《遊太平寺淨土院觀牡丹》,詩中寫有“醉中眼纈自斕斑,天雨曼陀照玉盤。一朵淡黃微拂掠,鞓紅魏紫不須看”的句子。

二是城中的近園。清初時,近園園中種有半園牡丹,名重江南畫壇的“常州畫派”創始人惲南田、唐於光與常熟的著名畫家王翬等因繪製牡丹而締結了深厚的藝術情誼,創造了清代繪畫史上一段蕩氣迴腸的藝術佳話。惲南田更是因用沒骨法畫出了清芬雅逸、高潔尊貴的《牡丹圖》,被時人譽稱為“惲牡丹”。後來,東坡公園年年都在穀雨時節舉辦牡丹花會,供民眾遊樂賞看。

滅,就是滅五毒。穀雨時節在驚蟄一個半月之後,氣候和暖,被稱為五毒的蜈蚣、壁虎、蠍子、蜘蛛、蛇和各種蟲害開始活動頻繁,繁衍迅速,常州人家家家戶戶都會在穀雨這天滅五毒,鄉村農民還會在農田耕種時滅蟲,以減輕病蟲害對人和農作物的傷害。其中土裡生土裡長的蠍子是最招人痛恨的,所以農村有張貼驅兇納吉的“穀雨貼”風俗。“穀雨貼”也稱“禁蠍符”,是人們在穀雨這天清晨收集露水調配顏料,請會畫畫的人在黃表紙上畫的一種畫圖,圖案形形色色,有畫農夫揮鋤鋤蠍的,有畫鍾馗用劍劈蠍的,有畫金剛用火燒蠍的,有畫哪吒用風火輪碾蠍的,有畫大公雞啄蠍的,有畫天師除五毒的,但都會用紅顏色在蠍子身上塗成血跡,表示蠍子已被殺死。同時還要附上咒語,如“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蠍子立刻化為塵”,然後貼到牆上以求禁蠍驅毒。這五種毒物是民間盛傳的害蟲。滅五毒這個風俗在常州鄉村很流行。

忙,就是忙蠶事。常州民諺“穀雨三朝蠶白頭”,說的就是有關養蠶的民俗。江南水鄉的常州氣候宜人,地方上城鄉婦女從事蠶桑副業的很多,穀雨時節是養蠶的關鍵季節,那時,養蠶人家都會在大門口張貼紅紙條子,告示鄰里親朋好友因忙蠶事暫勿往來,其實是“護種”和“防出火”,就是預防傳染病侵入。同時,蠶婦也潔身,夫妻分床獨眠,禁忌房事。從手提竹籃採桑喂蠶開始,直到蠶寶寶一天天長大,頭眠、二眠、三眠,直到上山結繭、煮繭繅絲為止,前前後後,忙忙碌碌要持續一個多月。蠶繭採收後,養蠶人家還要鄭重其事地進行“齋蠶山”、“祭蠶神”,或者“祭蠶花娘娘”,家家戶戶都捐款湊錢祭神,搭臺請戲班唱“蠶花戲”慶賀。民間傳說,“蠶神”是南宋高宗皇帝趙構所封的“馬鳴王”。當時,趙構曾下詔各地建廟供奉,故南方“龍蠶廟”很多。“蠶花娘娘”,一說是中華民族的先祖軒轅皇帝的妻子嫘祖娘娘,另一說是飼養蠶的始祖馬頭娘。

立夏,農事為重風俗多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七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在農耕時代,先民以農事為重,把一年二十四節氣中“三夏”之首立夏作為祈求五穀豐登的重要日子,稱“立夏節”,也叫“立夏日”。立夏一到,他們將在田地裡忙碌起來了。農諺很形象地描繪了此時作物的生長狀態:“穀雨麥懷胎,立夏長鬍須。穀雨打苞,立夏齜牙,小滿半截仁,芒種見麥茬。”“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麥子長得猛,雜草生長得也快,就要加緊中耕鋤草。

立夏節氣在常州立曾有許多有趣的民俗,如迎夏、稱人、給出嫁的女兒辦夏、送夏和補夏等等。

迎夏是官方的。在京城,那時每逢立夏,皇帝會派重臣去城南太乙宮祭祀,迎接夏天的到來。南方為朱雀方向,朱者紅也,所以《後漢書》記錄這個祭祀要“車旗服飾皆赤”。有一年劉筠奉旨去太乙宮祭祀後,寫詩描述了當時場面:太乙宮數十個房間陳設豪華,金碧輝煌,青銅燈架插著巨大的綠色蠟燭,煙燭飄香;主祭道兩側林木森森,一邊安設了一長排“雲鑼”,就是輝煌的架子上分層懸掛了幾十面不同大小厚薄的鑼,祭祀時奏出響亮合音,配合著三公九卿一大群人的高聲合唱。整個祭祀活動一直忙到了半夜。與京城裡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南郊舉行迎夏儀式一樣,常州地方官員也是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轎子、車旗等都要硃紅色的,浩浩蕩蕩出德安門,前往茶山舉行迎夏儀式,以表達對豐收的美好願望。

在立夏這天,民間最流行的是“稱人”習俗,認為立夏稱一稱能給自己帶來好運。在立夏這天吃晝飯前,百姓用麻繩把木杆大秤吊在房梁或院子裡的樹杈上,秤鉤上懸掛一個竹凳子或被稱為“苗藍”竹筐,要秤量的人依次登坐,上秤稱量。一般來說,青壯年男子是不參加稱的,只是做些司秤人的事務。稱人時,只有老人和兒童可以在屋外稱,婦女只能在屋子裡稱。封建社會的女人,不像現在,稍有放開手腳的事情,一定要避開大家來進行的。婦女和婦女聚到一塊,做什麼事都能嘻嘻哈哈,稱人就更不用說了。“立夏稱人輕重數,稱懸樑上笑喧閨”這兩句古詩,說的就是婦女們立夏稱人這件事情。司秤人一邊打秤砣,一邊要說句吉祥話。如稱老人時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稱姑娘時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稱小孩時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對胖人加了體重就說“發福”,瘦人又輕了就說“苗條”。稱人也有一些禁忌,如稱時,秤錘不能向內移,只能向外移,意即只能加重,不能減輕。又如,稱的斤數適九,報數時必須再加一斤,因九是盡頭數,不吉利。立夏稱人作為夏季前的體重記錄,到立秋時,再稱一稱體重,對照立夏時所稱的體重,能看出這個人在“三伏”暑期中的體重變化情況,以便及時採取相應的保養措施。這種做法,對人們預防診治疾病是十分有利的。立夏稱人習俗,據說起源於三國時代。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後,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虜的後主阿斗,封他為安樂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著一批跟到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稱了體重,並表示以後每年立夏再稱一次,保證阿斗年年體重不減。舊臣孟獲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鬥,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斗吃。阿斗見豌豆糯米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阿斗雖然沒有什麼本領,但有孟獲立夏秤人的舉動,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這一傳說,雖與史實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民間仿效,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由此形成風俗。

“給出嫁的女兒辦夏”也是立夏節氣時常州的一個民俗。女兒出嫁之後的第一個夏天,在立夏(也有在“夏至”前後),孃家要為女兒女婿送去兩把遮陽傘、兩頂草帽、兩把蒲扇、一對涼枕、兩床蓆子(一床棉席,一床涼蓆)、一人一身夏令衣衫……辦夏的物品不能是單數,都要成雙成對,寓意“好事成雙”;辦夏選擇的時間也很有講究,一般選擇農曆的雙日,而不是單日。大多數人家在農曆五月是不辦夏的,民間認為農曆五月是“毒月”、“惡月”,被稱為“五毒”的蜈蚣、壁虎、蠍子、蜘蛛、蛇等害蟲,隨著氣溫的升高開始頻繁活動,對人身體健康有損害,所以孃家是不會拖到農曆五月再給女兒辦夏的。

孃家給出嫁女兒“辦夏”這個習俗的形成,是因為舊時女人不能隨便出家門,買物品不方便,所以孃家要送,而且還有兩個含意,一是說明“孃家有人”,婆家不要欺侮媳婦,但更多的是體現了父母對出嫁後的女兒的關愛;二是這“辦夏”的物品越多,越能顯耀孃家的富足,越能提高女兒在婆家的地位。

在清末民國時期,常州地方上與辦夏有聯絡的還有“送節”和“補夏”風俗。

送節習俗,不是女婿張節,而是孃家到女兒女婿家送東西。但是,如果在新婚後辦夏時女兒還沒有生養孩子,孃家是隻辦夏不送節的。孃家送節的禮品有老虎頭帽、鞋,老虎兜肚,五色絲線帶,雄黃酒,綠豆糕,粽子,鴨蛋,糕點等。常州民間認為雄黃酒和老虎形狀物品能趨避五毒,“毒月”裡蘸幾滴雄黃酒在小孩額頭上寫一個“王”字,讓小孩戴老虎頭帽子,穿印有老虎形象的紅布兜肚和老虎頭鞋子,把五色絲線帶結在孩子的手臂上或套在脖子上,是能祛毒辟邪的,小孩就會健壯如虎。五色絲線帶一直要戴到農曆六月六,才能解下來,然後扔到屋頂上去,常州鄉村有“六月六,五色絲線丟上屋”的說法。女兒女婿收到送節禮物後,一般要將粽子、糕點分送給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還要給孃家“回禮”,把糕點等分一半回贈丈人丈母孃,也有再增加點其他禮品的,不能讓孃家人空著手回去。補夏,是出嫁第一年的女兒給孃家父母送禮的習俗。“補夏”的時間一般是在收到孃家辦夏的物品後,女兒女婿要在一、二天內建辦好豬肉、豬肚、豬腰子、雞蛋麵條、新鮮水果和蔬菜等物,如同過節日一樣,專程把這些食品送到孃家,以此表示女兒對長輩的孝敬。

立夏節氣期間,在常州,農曆四月初八還有一個浴佛節風俗。

農曆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生日,佛門中稱這一天叫“佛誕日”。寺院廟宇僧眾在這一天者要舉行浴佛法會,並因此形成了一個專門的佛教節日,就是“浴佛節”。

在常州,歷史上佛教文化十分盛行,唐代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浴佛節的風行一時。而且,在常州天寧寺、延慶寺、清涼寺、永寧寺等諸多寺院舉行法會時,不僅隆重地浴沸,同時還“傳經”,儀式是:城市在寺院廣場,鄉村在庵堂場頭,設立兩座高臺,高臺上各站立一個僧人,善男信女們分列兩班,有一個僧人手持一個銅盆,銅盆裡有佛陀小銅像,僧人以清水澆潑佛陀小銅像頭頂後,就交給善男信女們依次傳遞,銅盆傳到誰手中,誰就要把早就準備好的銅錢投進盆裡;接著再從僧人手中取過佛經。

小滿,知足常樂小盈滿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七個節氣,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

過去,農民靠天地吃飯度日,內心裡對天地自然始終有著虔誠的敬畏和依賴。即使很多長輩們識字不多,沒念幾天書,沒出過遠門,對祖先們傳下來的節氣農諺卻瞭如指掌,甚至比出去讀過書的人更懂得順應自然和時節。小滿節氣有關農事的諺語很多,如“小滿不滿,無水洗碗”、“小滿不滿,地乾田裂”、“小滿不下,犁耙高掛”、“蓄水如蓄糧,保水如保糧”……這裡說的滿,不是指作物顆粒飽滿,而是指雨水多少的意思。小滿過後,進入農事繁忙的季節。這時的農諺大多和麥子有關:“麥到小滿日夜黃”“小滿小滿,麥粒漸滿”等訴說著豐收在望的情景;“早修農具早打算,莫等麥熟打轉轉”是提醒人們為收割小麥早作準備。在農諺中,百姓以“滿”指代雨水的豐裕程度,小滿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時節,如若田裡不蓄滿水,就會造成田塊乾裂,無法插秧,影響農作物的成長。如遇天旱年份,人們會早考慮,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帶動水車灌溉農田。

二十四節氣有很強的哲理,比如小滿之後是芒種,這有點奇怪。節氣裡的其他“小”節氣,後面總跟著“大”,如小暑之後是大暑,小雪之後是大雪,小寒之後是大寒,唯獨小滿之後對應的不是大滿,而是芒種。想必古人也明白小滿正好,不必大滿。小滿恰到好處,快樂滿足,不必追求大滿大貴,這也許就是古人的聰明和智慧。常言道:滿招損,謙受益。生活中,小小的自滿其他人尚且可以包容,但大大的自滿則會讓人厭煩和不容。河水滿了就會溢位,甚至發大水。而小橋流水,細水長流才是永遠的風景。所以,要緊握那些小小的滿足和歡喜。小幸福匯聚起來,就成了大幸福。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人,是沒有幸福感的。小滿之後,不再進取,自然不行。要想持續收穫,就得持續耕種,就得不斷努力,生活才能不斷有“小滿”。有“小滿”,“忙種”輔,人生自能節節上升。

二十四節氣中有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暑大暑,唯獨只有小滿,沒有大滿。

小滿節氣中的常州民俗,主要有動三車、祈蠶、看麥稍黃、報恩感恩。

常州有民諺“小滿動三車,忙得團團轉”,這是對江南小滿農事的形象總結。這裡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紡車。這時,農田裡的莊稼需要充裕的水分,農民忙著踩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要製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就要開動油車;田裡的農活不能耽誤,家裡的蠶也要細心照料,小滿前後,蠶要開始上山結繭了,養蠶人家忙著搖動紡車繅絲。

“動三車”的風俗,首先是要“祭車神”。傳說中的“車神”是白龍,農家在動三車前,要在水車車基上,油車、紡車旁擺設魚肉、香燭等祭拜,水車車基上擺的祭品中,還要特別放一杯清水,祭拜後倒入田中,有祝福水源豐富的意思,也表明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祭拜車神白龍後,有些地方還有以自然村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搶水”儀式由自然村推出的有威望的年長者主持,在大清早,主持人以鼓鑼為號,人群以擊器相和,幾十人齊動作,點燃起火把在水車基上吃麥糕、麥餅、麥團,然後跨上小河浜上事先裝好的龍骨水車,數十部水車一齊踩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田裡水滿為止。

“祈蠶”的風俗。小滿時節正是初夏,蠶繭結成,正待採摘繅絲,在一些栽桑養蠶作為傳統副業的鄉村,家蠶鄉民的家食之源,人們對它充滿期待的感激之情。這個時節便充滿著濃郁的民俗風情。蠶向來嬌嫩,不好侍弄,傳說古人視蠶為“天物”,養殖時很是講究蠶房的溫度、溼度,桑葉的冷、熱。為了祈求好收成,就在蠶神生日小滿時,舉行祈蠶儀式。常州地方上沒有蠶神廟,養蠶人家舉行祈蠶儀式就在家裡,在蠶神像前擺上酒菜,做出特別的供品:用麵粉製成蠶繭狀,用稻草綁成小山包形狀,把預示蠶繭豐收的面蠶繭放在上面,然後跪拜著靜心祈禱五分鐘。有些地方在小滿前後三天由養蠶人家集資出資,筵請戲班子登臺唱戲,不過唱戲也有個行業忌諱,就是不能上演帶有私生子和死人的情節的戲文,因為“私”和“死”都是“絲”的諧音,所以三天所演的戲目都是養蠶人家反覆斟酌點定的祥瑞戲,以討個吉利。小滿戲是由傳統的行業祖師崇拜演繹出來的民間酬神演戲活動,群眾基礎足,地域範圍廣,其中還有經濟利益的驅動。1936年茅盾寫的《盛澤的小滿戲》一文,就說到:“據說絲行的祖先,蠶花娘子是其中之一,他們要紀念這蠶花娘子,並且希望蠶花娘子保佑四鄉農民所養的蠶有豐滿的收成,所以有這種迷信舉動,但是他們一半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一半是想整個綢市的發展,因為蠶的收成一好,絲業和綢業在經營上比較順利一點。”小滿戲是具有行業特徵的社會性民俗活動。

種桑養蠶在常州西林朱夏墅一帶有悠久的歷史,清末民國時期,這裡的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桑樹養蠶,地方上有俗語“種田吃一年,養蠶用一年”、“一百日大麥勿種――懶漢,一個月龍蠶勿飼――懶婦”,因為,養蠶是舊時農家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農民對此寄予著無限的期望。

養蠶是一樁既辛苦又有一定風險的農業生產。春天,萬物復甦時,養蠶人家開始了對桑田的管理,重點是整枝施肥,為的是培植優質桑葉,忙完桑田,就得加緊做好養蠶的各項準備工作,要使用的蠶具都得拿出來進行清洗和消毒,然後放在陽光下暴曬。蠶室內外也要打掃消毒,不能留有死角,不能有絲毫大意,否則就會留下隱患。

公曆五月初,桑葉長到巴掌大小時,養蠶人家就會將蠶卵拿出來進行孵化,孵化小蠶是需要技術的,室內溫溼度要把握準,溫溼度太低孵不出小蠶,溫溼度太高小蠶會死亡。卵出的蠶寶寶就得采摘桑葉餵養。這裡採摘的桑葉也是有講究的,必須要在早晨採摘帶露水的桑葉,而且得采摘桑樹上從頂端往下數第三張或第四張桑葉,因為這兩張桑葉既不太嫩,又含有蠶寶寶所需的營養成分,蠶寶寶吃得最爽口。採摘下來的每張桑葉都要用消毒過的毛巾擦乾淨,用刀切成比麵條還要細的絲條,然後均勻地撒在起蠶網上,蠶寶寶從網孔裡爬上來吃桑葉時,就提起蠶網,把第一批蠶寶寶放在蠶匾裡飼養,並用同樣的方法,將不同時間出生的蠶寶寶分成幾批進行飼養。春蠶有頭眠、二眠、三眠、大眠,蠶長成“上山”,全在小滿時節,而且春蠶隨眠生長快,吃葉猛,養蠶人不時要把切碎了的桑葉絲輕輕撒在上面讓蠶咬食。

飼養春蠶的真正大忙時期,是在蠶大眠後的十天左右。因為蠶進食量特別大,光靠採摘桑葉餵養已遠遠不能滿足,必須將桑樹上的整個枝條都用桑剪剪下來,捆好運回家,將枝條放在蠶架上供蠶食用。除了採桑喂蠶外,還得利用喂蠶間隙為蠶“上山”結繭做準備工作。蠶結繭的“山”一般是用乾淨整齊的稻草,打成長三至四米的“草蘢”,草蘢上扎的草必須長短一致,間隔疏密均勻,以便蠶吐絲結繭。打好的草蘢堆放好,等到蠶那肥胖身體發亮時,適時將草蘢拖上蠶架。拖早了蠶不肯上“山”,因為蠶少吃一口桑葉都是不肯“上山”的,拖遲了蠶會把絲吐出來廢了。當蠶全部“上山”結繭後十天左右,就要把蠶繭採下來集中出售,俗話說“麥要進倉,絲要上行”,只有當蠶繭賣到繭行時,飼養春蠶的過程才算整個完成。

蠶寶寶是很“嬌氣”的,春蠶飼養的整個過程,養蠶人幾乎是不能睡一個整夜覺的,要不時地關心蠶的動態,既要餵養,又要防止蠶病,若稍有不慎,就會引起病毒性傳染,出現蠶群體起初大小發育不齊,眠起不齊,變小、下痢、排黃褐色稀糞或汙液,尾部粘黃褐色的現象,致使“倒蠶”而前功盡棄。

正因為春蠶很“嬌氣”,再加上那時缺乏科學養蠶的知識,因此在飼養蠶時就有了獨特的習俗和禁忌。

一個是習俗是每年大年三十夜,養蠶人家的主婦就會擇取大木紅炭數枚,埋在火還沒有完全熄滅的灶膛裡,到第二天新春初一如果不滅,就表示新養蠶“蠶花火”興旺。

另一個是“忌人”習俗。南宋詩人范成大在《田園雜記》詩中,描述農村蠶事,“三月蠶忌閉門中,鄰曲都無步往蹤,尤是曉晴風露下,採桑時節暫相逢”,就是說養蠶人家認真飼養春蠶,避免鄰居往來,防止蠶病傳染。這個時期,還忌陌生人上門,一般親友作客,沒有主家招呼,是不能進門的,叫“非請莫入”。養蠶人要衣著整潔,不可塗脂抹粉,不能吃大蒜、酒類及異味食物。還不可敲擊門窗,高聲喧譁,避免驚嚇蠶寶寶。到春蠶“大眠”至“上山”的這一段時間,看蠶的禁忌才解除,蠶房的門也開了。因為豐收在望,親戚間便往來作客,相互祝賀“蠶花廿八分”,俗稱“望蠶訊”。

再一個是飼養春蠶時間段裡的“口彩”。“春蠶吐絲死方盡”,蠶吐絲結繭創造財富,養蠶人家視蠶如寶,稱呼春蠶為“蠶寶寶”,養蠶收成稱為“蠶花”,到“望蠶訊”時親鄰見面,都有互祝“蠶花”的習慣,口唸“蠶花廿八分”,以表示來日結繭的豐收。“田蠶茂盛”、“蠶花廿八分”是養蠶人家傳統灶堂門壁普遍書寫的字句。養蠶時節,婦女發辯之間戴紅花,還把桃樹嫩枝、稻草圈放在蠶匾、蠶籃裡,俗稱“長頭”、“千金”,是表示蠶繭數量多的意思。這裡說好話,討口彩還要忌諱,見到壞蠶不能說“病蠶”,要稱“白相蠶”、“懶惰蠶”。蠶蠕動吃桑葉,不能叫“爬”而要稱“行”。蠶室裡見到蜈蚣稱“蠶花”,見到蛇說“蠶旺”,出現了蜈蚣或蛇一般只能驅趕不能打殺弄死。燒菜用到的老薑稱“辣塊”,僵是蠶病,“姜”與“僵”是諧音,說姜不吉利。

還有一個習俗是祭蠶神(就是祭祀“蠶娘”,也有稱“蠶花娘娘”的)。祭蠶神是養蠶人家在許下心願後還願時,一家一戶在室內進行的。祭祀人家在三天前開始吃素,夫妻不準同房,以示虔誠。祭蠶神在順序上分三步:一是“通請”,請“蠶娘”到來。通請時,當家人口中要念念有詞,說唱著禮讚“蠶娘”、祈求豐年的頌歌。二是接神安位,神位前擺放酒盅筷子、一塊肉(代表全豬)、一條魚、一個雞蛋(代表全雞),還有用米粉捏成的蠶狀和蠶繭糕點,點燃香燭,全家人依次跪拜磕頭。目的是祈求“蠶娘”保佑今年蠶花豐收。三是送神,一柱香後燒化白錢紙等祭品,把請來的“蠶娘”送回。

“看麥稍黃”的風俗,就是在麥子即將成熟時,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孃家看望父母。女兒一般會捎帶油炸糕點、黃瓜等蔬菜作為禮物帶回家。古諺語有“麥稍黃,女看娘,卸了槓枷,娘看冤家”的說法,意思是說夏忙前,女兒回家慰問,而夏忙過後,母親會看望女兒,問候女兒的操勞情況。

常州還有一個報恩感恩的風俗。這個風俗就是每年端陽節前,無論是新女婿還是老女婿,都要扎包子“張端陽”,俗稱“張丈母孃”,禮品可以是鹹鴨蛋、皮蛋、紅糖、枇杷、綠豆糕、菸酒等物品,新女婿送禮的分量要比老女婿重點。“張端陽”實際上是小輩對長輩養育成長的一種報恩感恩形式。另一個是“張師父”,舊時學手藝、學生意,都是師父帶徒弟,俗話“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三年學徒滿師自立門戶後,在端陽節前帶點禮品去看望看望師父,敘敘情,以示不忘師父培育之情。

芒種,農家大忙始起頭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第九個節氣。

芒種節氣期間常州有兩個特別的民俗,一個是送花神;一個是祭關公。

送花神風俗是:農曆二月初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而到芒種,已經是農曆五月,這個時期已經過了花開時期,群芳搖落,百花凋零,花神退位,人世間便隆重地為她餞行,以示感激它給人類帶來的美。於是,民間有了與迎花神對應的節日送花神。如何為花神送行呢?現代人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因為這個習俗已經不存在了。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給我們提供了形象的資料,非常生動地描寫了這個為花神送行的場面,具有很濃郁的民俗意味。大觀園裡,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系扎。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面對花謝花飛,不禁顧影自憐,感慨良多,便有葬花之舉,還吟出一首令人心碎的葬花詞來:“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複去。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性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芒種節大觀園裡的女孩子為花神送行的熱鬧場面,從某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表現出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很是值得現代人深思。

祭關公風俗是:傳說農曆五月十二是關聖帝君(關羽,民間稱“關公”)生日。常州地方上祭關公的風俗起始於宋代,盛於明清。那時,民間美傳關羽“降漢不降曹”、“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的忠心;“桃園三結義”、“古城會”、“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的義氣;“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等的勇猛,還有“刮骨療毒”時神醫華佗對關羽是“真天神”的讚歎!百姓更是尊關公能御災除患,保一方平安,風調雨順。於是,在關聖帝君生日這天舉行“關帝廟會”,祭祀關羽。有不少人家還在家中專門設有神龕,供奉關羽的畫像和雕像。這些像有站像和坐像:站像作丁字步、左手理髯,身體略作傾側,雙目定視前方;坐像側身靠桌,左手理髯,右手捧讀著《春秋》。祭時,除敬獻祭品和恭敬香火之外,還用竹子做成弓、矢,掛在關公神座上,說是可以使家裡孩子易養易長,逢凶化吉。

後來,又有了農曆五月十二“關公要磨刀”的說法,說是這天關公要過江到吳國去“單刀赴會”,行前自然要磨礪他的兵器青龍偃月刀,磨刀要用水,因此這天大多會降雷雨,那雨水就是關公的磨刀水,那雷聲便是關公磨刀發出的聲音。農曆五月十二通常處於芒種或夏至節氣的前後,正常的氣候都有降雨的過程,於是,就有了“大旱不過五月十二”、“五月十二雨,關公磨刀水”的民諺。

關於“關公磨刀節”的由來,還有另一個版本,與《山海經》記述的傳說有關:南海龍王的三太子本是蛇妖所變,因當地百姓拒絕給它供奉童女,它施法使人間大旱三年,民不聊生。玉帝派關公去催促三太子降雨,關公當著三太子的面磨青龍偃月刀令其降雨,三太子被降服,甘霖普降,自此人間風調雨順。後人為了紀念關公聖德,在崑崙關建關帝廟,供奉關公像,並將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二定為“關公磨刀節”。而同在崑崙鎮,另一個傳說認為“關公磨刀節”與“關公下凡捉大蟒”有關。據說,北宋年間,崑崙關以北的山坳,時有大蟒出沒,某年農曆五月十二,關公下凡,路過崑崙關,蟒蛇現身企圖傷害關公,關公大怒,磨刀霍霍,揮斬蟒蛇。從此,當地群眾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二夜晚到次日,便自覺聚集到此紀念關公,寄託懲惡揚善、匡扶正義的美好願望。關公磨刀節承載悠久的人文歷史和厚重的信仰內涵,特顯社會凝聚力和親和力,教育和激勵後人秉承先賢正義除惡、勇於進取的精神,團結互助,圖強奮發,共建和諧幸福的家園。

明清時,常州城內的常州府與武進、陽湖縣衙的官吏,在農曆五月十二這天都會香湯沐浴後,前往關帝廟,參加盛大的祀典儀式,虔誠地進香祈禱關帝,城鄉百姓也紛紛前去叩拜燒香,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

芒種節令期間還有一個端午節,常州人也稱“端陽節”。端午節在常州有好多風俗,最傳統的是劃龍船。

午飯後的劃龍船,就是龍舟競渡,是很精彩的,是常州人過端陽節的重頭戲。有首“龍舟處處有,毗陵最為盛,舟廣不逾步,金鼓振鳥飛,火龍似出海,云溪不夜天”的詩,說的就是130多年前的常州白雲渡龍舟競渡的盛況。那時的龍舟長約二丈左右,彩屋三層,高五六丈,四角枋柱,插遍各色彩旗,中艙設有吹鼓手,劃時鼓號連天、聲勢很大。船兩旁有16人劃漿,稱為“劃手”;蒿師手執長鉤立在船頭,稱為“頭蒿”;船上建有一個小亭子,上面站著一位瀟灑可愛的小男孩,打扮成“龍頭太子”;船尾高0。3米左右,上面系滿各色彩繩,隨風飄蕩,令人眼花繚亂。有的船尾很考究,還做成各種戲文,如“獨佔鰲頭”、“童子拜觀音”、“指日高升”、“楊妃春睡”等,稱為“鎢艄”;船舵大都是刀式,執舵的人稱為“掌舵”。常州龍舟競渡不僅“最為盛”,而且還獨特。說獨特,別的地方的龍舟也就同一式龍樣,而常州白雲溪競渡的六條龍舟,就有六個龍樣:城區的五色龍,東門的大、小青龍,西門的金龍、南門的白龍、北門的烏龍,六龍匯聚,爭相競渡,日以夜繼,挑燈競渡時亮光燦爛,好似火龍爭遊。競渡時,場面極熱鬧有趣,河中龍舟燦如織錦、畫楫如鱗、水如濺珠,金鼓之聲與水聲相激,喧聲震天。各船互不相讓,六條龍船你追我趕,你奔我跑,各顯本領,猶如出水龍騰。這時男女老少幾乎傾城而出,白雲古渡,人頭攢動,商販雲集,歡呼笑語連續不斷,叫賣之聲不絕於耳。為什麼要有六條龍?來源於常州別稱“六龍城”,南唐時徐鉉為常州內子城南門上揮毫寫下篆體“常州”,字如“金鐘罩六龍”;清乾隆時常州文人褚邦慶也在《常州賦》中寫有:“而況城號六龍,恰值六龍頻降”。因而,白雲渡龍舟競渡就有六龍齊飛騰的喧鬧了。

在端午節驅邪避惡,也是常州的習俗。端陽節清晨,常州家家戶戶都會取回大把大把的艾草,用紅紙裹在紮成束,插到門頭和窗臺上;在房間的床架邊,掛起兩條由多個菱形組合的雄黃香襄床飾,地板角落撒點雄黃酒;把“煮粽子的水”與菖蒲、艾葉煎成湯,用其根莖蘸著遍灑居室;在孩子們臂上纏五色絲,胸前掛一連串內裝硃砂、雄黃、香藥等物特製的五彩香囊等飾物,還在腦門上寫個大大的“王”字;然後再在大門口、客堂裡點燃艾葉氣薰,以驅邪避惡。五月端陽節後,天氣轉為溼熱,百蟲還陽、五毒俱長,這個時節人一時不能適應,最容易引發疾病。因此,端陽時節的衛生習俗,都以避邪禳毒展開的。懸掛艾葉是因為艾葉含有揮發性芳香油,藥用價值很高,能驅蚊蟲;採集艾草、菖蒲、枸杞、野草莓等等放在煮粽子水鍋裡煎湯給孩子“洗艾浴”,既能清潔面板、祛除瘡癤,也可使體輕神旺,以防“疰夏”;喝含有三硫化二砷的成分的雄黃酒,是想以毒攻毒,防病驅邪。

防病驅邪,端陽節的中午還要拜祭鍾馗,拜祭時是要焚化艾葉的,說是好“辟邪”。懸掛判官鍾馗像是為了捉鬼。唐玄宗患瘧疾時夢見鍾馗,鍾馗自稱專捉小鬼吃,現在我把你身邊的小鬼全捉住吃了,你的病就會好了。唐玄宗一身輕鬆,醒來瘧疾還真的好了,於是他就命吳道子畫了鍾馗像賜給群臣保平安。也有人說,鍾馗其實是一種植物,叫做終葵,點燃後有藥味,能驅除病疫,這和雄黃、艾葉有同一作用。民間傳說可以驅鬼,大概是後人遂諧音而創造出一個捉鬼吃的鐘馗來了。傳說就是傳說,是不必當真的,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多多少少能給人們一點精神上的安慰。

“鬥百草”和“頂雞蛋”也是常州端午節習俗。鬥百草,鄉村的小佬都經歷過,上了年紀的城鎮老年人也知道,端陽時節百草繁盛,牆角落頭或田埂頭上都長有狗尾巴草,鬥百草的草就是用的狗尾巴草根莖。鬥百草有多種鬥法,一種是把採來狗尾巴草莖彎成環,兩人各執一環,套起來牽拉,比草的韌性,拉斷的一方為輸。牽拉鬥草十分有趣,兩人鬥,旁觀者就是啦啦隊,和道熱哄地喊著“拉拉拉,鬥鬥鬥,輸了打你頭,贏了吃蠶豆”在幹起勁。斗的結果,贏者蠶豆是沒有吃的,但可以給輸者吃一個“勒骨子”(四指彎曲,在輸者額角頭上彈一記),或者是用一根指頭捲曲刮一記輸者的鼻子。還有一種是採集多種野生的花草,然後將花草編織成帽環,比誰編得快編得像模像樣。評選出優秀編織者後,由他把小朋友分成兩組,他選出一組當“官兵”,由他當頭,另一組就是“強盜”,然後各自把帽環戴到頭上,開始玩“官兵捉強盜”,一直瘋玩到盡心。其實,《紅樓夢》第62回中端陽節鬥百草的描寫,就寫得極為真實,讀來惟妙惟肖,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還有一個就是頂雞蛋。頂雞蛋就是握著從粽子鍋裡拿出來的熟雞蛋,兩手環握,露出半個小頭與人相互對頂,誰的雞蛋厲害,能把對方給頂碎了就贏了。端陽節早上,孩子們總會選那皮厚的、殼硬的,一頭尖尖的雞蛋拿出來,找街坊鄰居的孩子做對手頂蛋,往往是外出轉了一圈回來,遊戲做了,有贏有輸,雞蛋也吃進了肚子。

另外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講與端陽節有關的一些美麗的愛情故事。首先是白娘子與許仙的傳說。端陽節對他們的愛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一壺雄黃酒下肚,白素貞現出了原形,許仙被當場嚇死。情深意切的白娘子冒著生命危險,盜回仙草,救活了許仙。復活的許仙在感恩之餘,對白娘子產生了疑懼,被法海利用、脅迫,導致了兩人的愛情悲劇。在民間,人們對勇敢追求愛情、不懼強權的白娘子是持讚許態度的,而許仙的怯懦、猶疑卻讓人搖頭。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也有一個與端陽節有關的愛情故事。端陽節那天,少年阿端在龍舟上表演舞蹈,不慎落水身亡,魂魄卻誤闖入了龍宮。因為生得俊俏靈巧,舞跳得好,龍君讓他加入宮廷舞蹈隊中的柳條部。聰明的阿端很快就成了此部的領舞者。在一次大型表演中,阿端與燕子部的漂亮領舞者晚霞一見鍾情。兩人天天在蓮花叢中幽會。後來晚霞懷孕,怕受懲罰,於是,兩人一前一後逃離龍宮,回到了人間。阿端的母親以為兒子當初並沒死,可是驗看阿端的墳冢,卻骸骨猶存,這才知道兒子已是鬼。阿端怕晚霞嫌棄他,囑咐母親莫要聲張。後來晚霞知道了,卻不以為意。無論是傳說故事,還是現實生活中,女人在愛情中都表現得比男人勇敢。正因為有了這些對待愛情執著堅貞的女人,這個世界才更增添了幾多美好。與端陽節有關的愛情故事,平添了端陽節的美麗,使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有了更多讓人回味感嘆的內容。

芒種,作為自然節氣,是人們在田野裡耕種;對於人生來說,芒種是提醒:你的“忙種”開始了嗎?別讓自己的心田荒蕪。人生與莊稼一樣,種好才能收好,豐收喜悅,是辛勤播種勞作的結果。我們年輕時播種夢想的種子,奮鬥之後的中年才會有豐碩收穫的金黃。

夏至,

農事交時大節令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是我國最早的節日,古時稱“夏節”、“夏至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確立的最早的節氣之一。

這個節氣是常州地方農事一年一度的大節令。這時,氣溫持續升高,涼熱陰晴氣候變化大,農作物生長旺盛,雜草和病蟲也迅速滋長蔓延,會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影響,有農諺“夏至夏始冰雹猛,拔雜去劣選好種,消雹增雨乾熱風,玉米追肥防粘蟲”等。

常州地方上在夏至的民間風俗,主要有“數九和數伏”、“開秧門和敬穀神、敬土地”及“夏至忌雨”。

“數九和數伏”風俗,就是:一“數夏九九”。每年冬至節後,氣候寒冷,人們開始“數九”,盼望冬天過去,春天早日來臨;同樣,人們也將每年夏至後的八十一天,分成九段,每九天為一段,並且將此期間天氣的人事物候方面的變化,編成了“夏九九歌”,又稱“夏至數九歌”。“夏九九歌”寫道:“夏至入頭九,扇子勿離手;二九一十八,脫帽著薄衣;三九二十七,汗水溼浬浬;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早晚涼絲絲;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要蓋薄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二是“數伏”。伏日的含義在《漢書。郊祀志》解釋為:“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也。”伏夏雖然距夏至已有一段時間,但仍是以夏至日為基準計算的,具體方法是以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頭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五個庚日為末伏,計三十天,一般認為是夏季最炎熱的時期,又尤以中伏為最。但在實際上,以庚日來推算三伏,進而以三伏來標記一年中最熱的時節,精確程度並不很高。古代以干支紀日,夏至可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幹日中變化,如果夏至逢庚日,則第三個庚日即初伏距夏至二十天;如果夏至為辛日,則初伏距夏至二十九天,故以三伏來判斷暑熱的程度可能會有九天的誤差,倒反不如夏九九準確。但不知什麼原因,冬至後數九的風俗一直沿襲至今,而夏九九卻沒有能夠取代關於“三伏”的說法。

“開秧門和敬穀神、敬土地”風俗。常州鄉村舊時以種植水稻為根本之一,稻作,從選稻種、浸種開始,到下種、拔秧、蒔秧、“耥、幹、耘”等一系列農活,直到收割,“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但農民也會在辛苦的勞作中尋找樂趣,在每年第一次插秧時,來個熱鬧的慶祝,俗稱“開秧門”。“開秧門”這個風俗,是釋放一種訊號,告訴大家到栽秧時節了,從此就開始了夏收夏種大忙。與此相對應,每年蒔秧結束後,大忙也基本收梢(尾)了,家家都會擺酒宴似的慶賀,俗稱“汰腳”。“汰腳”,顧名思義,是可以把腳上的泥洗乾淨了,寓意慶賀夏收夏種圓滿結束。

從農作習俗來說,“開秧門”隔夜有一個“敬穀神、敬土地”的儀式,也有鄉村把“敬穀神、敬土地”稱為“祭田公田母、拜秧田”,就是當家人要到自家的田地上點香燭放鞭炮,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要認真仔細檢查扁擔、苗籃繫結繩的狀況,確保在挑秧途中不能斷落,不能開始就不吉利。“開秧門”當天,女主婦從秧田裡拔出第一把帶泥的秧苗後,要繫結上紅綢子或紅布條,然後遞交給等在秧田旁家中最年長的男性長輩。長輩雙手接過秧苗,捧著舉起朝向東南方拱拜,期盼紫氣東來,祈禱菩薩保佑當年水稻能有個好收成。這天家中所有參加蒔秧的人,早飯吃的是糯米飯,女主婦會把一塊油光光的肥肉放在一隻飯碗裡,誰吃了這碗飯,就是蒔頭廗秧的人,也稱“蒔上行”,是要先下田帶頭蒔秧的。帶頭廗蒔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秧蒔得好,還要蒔得快,如被蒔“下行”秧的超越,俗稱“被關雞籠”,那是不但會被自家人笑話,還會被村裡人嘲笑的。不管是蒔秧還是拔秧,儘管都是手握帶泥的秧苗,腳踩水田的爛泥,但開秧門當天每個人都要穿得乾乾淨淨,婦女還要穿帶紅的衣服,以表示開秧門是一件喜氣的事情。

舊時鄉村人家蒔秧,雖是各家各戶自顧自,但氣候不等人,常州有“蒔秧要搶先,割麥要搶天”、“頭蒔搶,二蒔正當,三蒔讓”的說法,因此也就有了要好人家幾家互助,集合勞動力一起蒔秧。人多在一起,就熱鬧起來,蒔到你追我趕時,就一邊蒔一邊唱起山歌來,常州東門鄉村當年常唱的“蒔秧歌”就有:“蒔秧不蒔啞巴秧,唱唱山歌心舒暢;水蒸日曬全不管,稻棵發落喜洋洋。”常常是一人唱眾人和,你問我答,你來我往,此起彼落,互不示弱,各不相讓,越唱越起勁,使做得腰駝背折的蒔秧也變得輕鬆起來。

常州北鄉還有一個“鳥叫六棵齊”的故事:從前有個蒔秧能手,鳥叫一聲,六棵秧就蒔好了,人們讚譽他“鳥叫六棵齊”。多少年過去了,這“鳥叫六棵齊”從來沒有碰到過對手。慢慢地,他就目空一切驕傲起來,在互助蒔秧時,他再不把別人放在眼裡,招呼不打搶頭廗不說,還把一把蒲扇插在腰眼,蒔幾行就站起身來,一邊回頭看看下廗的蒔秧人,一邊抽出腰眼裡的蒲扇扇一陣,以示自己是蒔秧高人。這一年蒔秧季節,村裡幾個年輕人有心要教訓教訓“鳥叫六棵齊”,就讓一個號稱“雞啄米”的小媳婦跟著“鳥叫六棵齊”蒔二廗。見一個小媳婦跟著,“鳥叫六棵齊”更是得意。他蒔了幾行秧,照舊站起身從腰間抽出蒲扇,豁啦豁啦扇一陣;看著小媳婦跟上來了,才把蒲扇往腰眼裡一插,繼續再蒔。蒔秧蒔到田中央,那幾個年輕人都施展開了手腳,緊跟著“鳥叫六棵齊”的那個小媳婦更是身手敏捷非凡,移步分秧配合巧妙,那捻秧的手雨點般地在水田中起落,一行行整齊勻稱的秧苗隨著她的退後直往前伸展。不一刻,小媳婦就到了“鳥叫六棵齊”的身邊。小媳婦既不說話,也不催趕,卻從容不迫地從“鳥叫六棵齊”的腰眼裡抽出那把蒲扇,豁啦豁啦扇一陣,再把扇子往他的腰背上插好。這一廗秧,“雞啄米”緊緊迫逼著“鳥叫六棵齊”,足足把他腰眼裡的蒲扇拔出插進了好幾十回,弄得“鳥叫六棵齊”汗流浹背,狼狽不堪。到頭了,小媳婦笑著說:“鳥哥,山外有山樓外樓,做人不能太驕傲的。”說得“鳥叫六棵齊”紅了半天臉。

手工蒔秧在過去確實是一門技術活,一行6棵,不僅橫要平豎要直,而且要達到一定的密度。按照當時的規定,1米寬的厔頭,1米長度內必須蒔到10棵以上,同時要做到“五不蒔”,就是不蒔隔夜秧,不蒔頂風秧,不蒔“串條頭”秧,不蒔“煙筒頭”秧,不蒔稀梳秧……“串條頭”秧,就是秧苗插入泥土時,不能太淺,太淺了容易象“串條頭”魚那樣漂浮在水面;秧根入泥必須要直,入泥不能太深,太深了秧苗埋在水底下,容易爛根不發棵。如果入泥太深,秧根是彎的,就成了俗話說的 “煙筒頭”秧,秧苗也是不容易成活的。有的人蒔了幾十年秧,到頭來蒔出的秧歪七扭八的像是個“彎龍”,這是老人說的“出手不好”。說一個人秧蒔得不好,鄉村人說得風趣,叫做“本事大佬,蒔格秧又飄串條頭又是煙筒頭,彎到美國去了!”蒔秧是對腰功指功的一種嚴峻考驗。

蒔秧的最後一天,還要舉行“關秧門”儀式,好叫“洗腳”。那時鄉村人家無論窮富,在蒔完最後一塊田,蒔好最後一棵秧後,都要弄點魚肉小菜,斟一杯米酒,擺酒宴似的慶賀一番,有預慶本年的夏收滿意夏種順利,也有為連日來的勞累消除倦意,放鬆身體,自此以後不要天天起早到晚都赤腳了的意思。

“夏至忌雨”風俗,其實就是一種氣候期盼的風俗。古時農家把夏至半個月分為頭時(前三天)、二時(中間五天)和末時(後七天),農人最怕的就是“時中下雨”和“時末打雷下雨”,因為夏至半個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徵,對農作物生長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臺風過後,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時節,作物開始需要水分了,所以農家都盼望分龍日(即農曆五月二十日)以後,老天能及時下雨。至今,常州一些鄉村還流傳著這樣的氣象諺語:“二十分龍二十一雨,石頭縫裡都是米。”

在夏至節氣這段時間裡,常州地區是一年一度的黃梅,會出現的持續時間較長的陰雨天氣,由於多雨空氣潮溼,各種物品容易發黴,所以也稱“黴雨”;這個節氣又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節,故又雅稱“梅雨”或“黃梅雨”。史籍中有關“梅雨”的記載很多,如《初學記》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中的句子:“梅熟而雨曰梅雨”;柳宗元《梅雨》詩:“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等。明代傑出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為明確地指出:“梅雨或作黴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黴也。”

常州地方上有一個傳說,說是古時有一年梅雨季節,兩位秀才在一起閒聊。其中一位說:“黃梅季節多雨”。他引用《千家詩》中趙師秀《約客》的詩句“黃梅季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為證。另一位秀才則認為黃梅季節多為晴天,他也引用《千家詩》中曾紓的《三衢道中》詩:“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汛盡卻山行,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來反駁。他們爭來爭去也沒有爭出個所以然來,就到縣衙去求縣官判斷。縣官聽了他們的爭論後說:“你們都對也都不對。”他也引用《千家詩》中戴復古《夏日》的詩句“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告訴他們黃梅季節的天氣是時陰時晴的,梅雨是任性的老姑娘,一個轉身,說變臉就變了臉。上述三首詩反映了黃梅時節天氣乍陰乍晴的現象,同時也反映了梅雨在各地出現的時間遲早也不一樣。梅雨期間,常常會見到這種奇特景象:路這邊大雨如注,路那邊陽光燦爛。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這種天氣,寫出了“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千古名句。

黃梅天,是初夏時分在江南一帶出現的持續時間較長的陰沉多雨的天氣。這段時間裡,食品和各種器物容易發黴,所以也稱“黃黴天”;卻又時值江南梅子黃熟時期,因此又被稱為“梅雨”或“黃梅雨”季節。

在常州地區,民間通常把5月底6月初就突然到來梅雨,統稱為早梅雨。早梅雨時節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很頻繁,因此氣溫比較低,農諺“吃了端陽粽,還要凍三凍”就是這個意思。民間把這一段溫度比較低的時期的黃梅雨稱為“冷水黃梅”。以後,隨著陰雨維持時間的延長、暖溼空氣加強,溫度會逐漸上升,溼度不斷增大。這種早梅雨往往呈現兩種情形,一種是開始早,結束遲,甚至會拖到7月下旬才結束,雨期長達四、五十天,個別年份長達兩個月。另一種是開始早,結束也早,到6月下旬就進入了盛夏,由於盛夏提前到來,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伏旱。同早梅雨相反的是晚梅雨,民間通常把6月下旬以後開始的梅雨稱為晚梅雨。由於晚梅雨開始時節氣已經比較晚,暖溼空氣的對流,造成多雷雨、陣雨天氣,晚梅雨的降雨量有時相當集中,人們也把這種黃梅雨稱為“陣頭黃梅”。晚梅雨的持續時間一般不長,大約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但也有些年份,看似黃梅天已過,可幾天後又開始下雨,重現悶熱潮溼的氣候,並會維持相當一段時間。俗話說“小暑一聲雷,半個月黃梅倒轉來”,這段日子就被稱為“倒黃梅”。相對正常梅雨來說,“早黃梅”、“晚黃梅”和“倒黃梅”,都屬於是異常梅雨。

常州還流傳著許多與梅雨有關的民間諺語,如“三九無東風,黃梅無大雨”、“臘月多雪,水黃梅”,就是指臘月雪和梅雨存在的辯證關係;“寒水枯,夏水枯”,說的是如果冬季雨水偏少,梅雨也就偏少;“桃花水大發,旱黃梅必定”,桃花水指清明節氣或四月份桃花開時的降水,旱黃梅是說芒種節氣梅雨偏少或梅雨開始偏遲;“行得春風有夏雨”,意思是說春季偏東風較多的年份,夏季梅雨一般也較多;“小滿不滿,黃梅不管”,是說小滿與芒種節氣之間的雨水關係,如果小滿節氣時雨水偏少,就意味著芒種節氣時雨水也將偏少,或黃梅偏遲。

小暑,

倏忽溫風熱循來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第十一個節氣。。

小暑節氣中的農事,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要加強田間管理,稻田開始推耥拉草時光。因為小暑天氣關係著當年農業的收成,所以,農民是極為關注的。這時節,炎熱不怕,俗話說“熱不死的稻秧凍不煞的麥”,小暑的熱,有利於莊稼的分櫱、發棵,有利於農作物的光合結果,“小暑熱得透,稻米多層油”,“小暑熱風吹,稻米會加堆”。農民最忌的是西南風,小暑吹西南風,莊稼是要欠收的,農諺有“小暑之日西南風,農夫忙碌一場空”。還有就是怕“小暑一聲雷,半個月黃梅倒轉來”,小暑時節的雷雨,往往是“倒黃梅”的訊號,對水稻生長是十分不利的 。同時,小暑進入了伏天,伏天是抗旱抗洪的關鍵時期,是自然災害的多發季節。在常州地區,儘管有“不怕百日旱,就怕三日澇”的說法,但抗旱抗洪還是農業生產的首要任務。

小暑節氣前後,常州有不少民俗都是與農曆六月初六有關聯。

“六月六,出嫁女兒回孃家”是小暑時常州地方的一個重要風俗。這個風俗,傳說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晉國宰相狐偃,跟隨和保護文公重耳流亡列國有功,封相後勤理朝政,精明強幹,受到上下的欽佩,每逢六月初六他過生日時,總有許多人為他祝壽送禮,歌功頌德。時間久了,他逐漸驕枉起來,處處專橫跋扈,他的親家趙衰不滿狐偃的所作所為,曾多次當面規勸。狐偃卻聽不進良言,竟當眾責罵羞辱親家。趙衰年老體弱,不久因氣憤傷心去世。趙衰的兒子痛恨丈人不講仁義,決心伺機為父親報仇。第二年,晉國夏糧遭災,狐偃出京放糧,臨走時告訴家人一定會趕回來過生日。趙衰的兒子決定利用這個機會,並向妻子洩露了在祝壽時殺死丈人的計劃。妻子雖然很痛恨自己的父親狂妄自大,對親家過分絕情。但畢竟是骨肉親情,她便在六月初五回孃家告了密。六月初六日清晨,狐偃特意來到女婿家,熱情邀請女婿去他家作客。壽宴席上,狐偃沒有懲辦女婿,還主動承認了自己多年的錯誤,表示要不計仇恨,兩相和好。女婿、女兒見父親如此寬宏大量,十分感動,便真誠地給父親叩頭謝罪、拜壽賀喜。從此,狐偃言行一致,認真改過,翁婿的關係更加親密。為了永遠記住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初六都請回女兒、女婿團聚,藉以加深相互的感情。這件事傳了開來,老百姓紛紛仿效,也在這天請回已出嫁的女兒,盛情招待一番。時間久了,就形成了“出嫁女兒回孃家”的風俗。人們傳說,六月初六女兒回孃家,可以應個消仇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

與農曆六月初六有關聯的一個風俗是“天貺節”,也稱“曬寶節”。天貺,顧名思義就是“上天恩賜“的意思。天貺節起源於宋代,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逼迫宋簽訂了屈辱的“澶淵之盟”。宋真宗趙恆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平抑百姓的不滿,就採取欺騙的手段,把大臣王欽若製作的文字稱為“天書”,分別於正月和六月釋出在京城及泰山,宣告是天降的。真宗還一本正經把第二次降天書的六月初定為“天貺節”,御旨京城禁止屠殺生靈一天,並率百官到上清官點香燃燭跪拜。以後,上行下效,地方上就以六月初六為“天貺節”。

常州民間流行天貺節習俗有個傳說,說清朝乾隆皇帝在常州巡遊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溼了外衣,又不好借老百姓的衣服換穿,只好等待雨過天晴,將淋溼的龍袍曬乾了再穿。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初六,因而有了“曬龍袍”的傳說。另一說法是:按照以往黃梅天的特點,常州地區一般是在農曆六月初公曆7月中上旬出梅,中旬也就是農曆六月初六左右,家家都會“曬伏”。因為黃梅天不僅多雨而且氣溫高,時晴時雨中空氣變的又潮又粘。家裡的衣被往往長出黴來,即使沒黴也有一種怪味。於是出梅進了伏,常州城鄉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前或搭起三腳架或拉起繩子,有的還把梯子和竹竿橫放在兩凳之間,然後將箱櫥裡的衣、被統統晾曬在上面,在太陽底下曬個“日光浴”,這就是在老百姓說的“曬龍袍”,也稱“曬伏”。伏天太陽直射,紫外線特別強,連吹在身上的風都是火辣辣的,這時候暴曬衣、被,一可以防黴變,二可以殺菌。喜歡把日常生活都做成節日的常州人,便挑了個既好聽又吉利的日子“六月初六”作為曬伏日,就有了“六月六,曬龍袍”的俗語。用“龍袍”來說衣服等細軟,簡潔、漂亮又生動。到了明清年代,就不只是曬衣物了,家裡有書畫的,也會拿出來曬,以“雲蠢魚不生”。與民間曬書屬於同一性質的,是常州各寺院的藏經也在這一天被搬出來翻曬,稱為“翻經”。在風俗的流傳過程中,人們總愛把它和某一個傳說故事結合起來,以此來解釋這一習俗活動的起源。在常州一帶,人們就傳說唐僧玄奘自西天取佛經回來,經過大海,經書墮人海中,被水浸溼,撈起來曬乾了,佛經才得到儲存。於是人們說,這就是天貺節曬經書習俗的起源。

常州還有“六月六,貓狗洗冷浴”風俗,就是在這一天,家裡有養狗養貓的,要專門帶著到河水裡去洗一洗,據說這天洗了,狗和貓就能不怕冷熱,狗更能看家護院,貓更會捉老鼠。除此之外,六月初六這天還有婦女洗頭髮、幼兒洗浴的習俗,說是這天婦女洗頭髮能使白髮變黑髮、經久發亮不染灰塵;幼兒洗了浴,夏天就不容易生痱子長疔瘡。

由此看來,民間“六月六”的這些習俗,概括起來就是“日曬水洗”,不少風俗倒是與跟黃梅天這一氣候現象密切相關。黃梅天天氣忽陰忽晴,忽晴忽雨,日曬時間短,空氣溼度大,黴菌容易孳生,衣物、用品容易發黴損壞,人的頭髮特別是婦女的長髮,及動物的毛髮也容易積存汙垢以至生出蟣蝨。一般來說,大多數年份出梅都在“六月六”之前,出梅以後,天氣基本轉晴,夏日的陽光又很“毒”,人們亟需透過“日曬水洗”來為自己、動物、物品去溼氣、去黴斑、去汙垢除蟣蝨,這應該就是“六月六”習俗形成的原因。

在小暑節氣期間,舊時常州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六月裡點天燈”的民間風俗。“六月裡點天燈”,表面上看是供奉天地菩薩,實際上卻是為了紀念元末江浙農民起義首領張士誠的。

相傳元朝末年,朝政腐敗,群雄四起,蘇北東臺白駒場的鹽販子張士誠順應民心,打起“除暴安良”的旗號,於至正十三年(1353年)與其弟士德、士信等十八人率領鹽民揭竿起義,一路勢如破竹,攻佔了高郵、泰州、興化等地,第二年就佔據了高郵。張士誠自稱“誠王”,國號“周”,改元為“天佑”。不久,渡江南下,攻佔常熟、松江、湖州、常州等地,定都平江(蘇州)。對張士誠的部隊,各地民眾褒貶不一,常州百姓對其評價較好,說張士誠紀律嚴明,治軍有方,部隊所到之處對民眾秋毫無犯,他們殺官僚,治土豪,劫富濟貧,深受常州人民歡迎。後來,張士誠屢屢敗於朱元璋,就決定從常州撤軍,退守無錫。撤退的那天夜裡,正是農曆六月裡的暗星夜,黑茫茫伸手不見五指,沿途百姓揮淚相送,見士兵們由於天黑看不清道路而行軍艱難時,就家家戶戶在自家門前掛起了燈籠,為部隊照明,保證他們順利轉移。

張士誠的部隊撤離常州後,朱元璋派大將湯和鎮守常州。鎮守部隊中有些將官愛喝酒,經常酒後與人發生爭論後打人殺人,人們敢怒而不敢言,常常提起張士誠部隊的親民愛民。因此,每年六月,便家家戶戶張掛燈籠,以示懷念。官府查問時,百姓們異口同聲說是“六月裡點天燈”是供奉天地菩薩,實際上是紀念張士誠。

大暑,

上蒸下煮

五穀旺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第十二個節氣。

常州民間往往將“大暑”與“大伏”混為一談,其實,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麼中伏就有20天,俗稱兩個中伏;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叫末伏。伏天天氣要一個多月,古人把這段時間叫“三伏”。

大暑節氣裡最大的特點是熱。驕陽似火,這時的農作物長得最快,旱、澇、風等自然災害也頻繁活躍起來,搶收搶種、抗旱排澇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尤為重要。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常州地區也種植雙季稻,“禾到大暑日夜黃”,這時便是一年中最緊張、最艱苦、頂烈日戰高溫的“雙搶”時期,有“早稻搶日,晚稻搶時”、“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的農諺。適時收穫早稻,不僅可減少後期風雨造成的危害,確保豐產豐收,而且可使雙晚適時栽插,爭取足夠的生長期。農民會根據天氣的變化,靈活安排,晴天多割,陰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雙晚,最遲不能遲過立秋。另外,因為高溫,這時土地和植物中水分蒸發迅速,需水量最多,若不下雨,及時灌溉非常重要

大暑節氣中的常州民俗,主要有“六月十九觀音節德安橋唱山歌”、“六月二十荷花節”等。

民俗“六月十九觀音節德安橋唱山歌”。舊時常州民間的觀音節,包括觀音菩薩的三個重要日子,一個是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一個是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一個是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這三個日子,常州佛教聖地天寧寺、清涼寺等大小廟宇寺院都會舉行盛大的崇拜觀音菩薩的佛事活動。在六月十九,清涼寺的慶典佛事較其他寺院更大,香火也更鼎盛,而且還有一個地方特色濃厚的民俗活動“德安橋上唱山歌”。

常州民間歷來盛行山歌小調,德安橋上對山歌的習俗,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每到農曆六月十九,常州士農工商各界人士從清涼寺燒香拜了觀音菩薩後就沿著石板鋪設的德安街來到德安橋上,或觀賞或參與對唱,常州城數十里外的愛好者都趕來參加。德安橋下大運河裡官船、漁船、香船、燈船首尾相接,綿延數里;橋上和橋兩岸的大樹上、土墩上到處都有觀賞者。在封建時代,男女授受不親,只有在德安橋對山歌時才顯出些許男女平等,對唱中,也有青年男女因此成為眷屬的。一九一三年六月的《新蘭陵報》報道說:“陰曆六月十九日,俗傳為觀音得道之辰,清涼寺舊例逢是日鄉民集資演戲,又於德安橋下唱山歌,通宵達旦,河中停泊遊船……”

常州山歌小調是蘇南吳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蘇南和浙北(含上海)吳方言地區下層民眾口頭的創作,曲調柔和委婉,隱喻曲折,地方特色鮮明。德安橋上山歌對唱,類似廣西歌墟的劉三姐對山歌,參賽者大都是能歌善唱、機智活潑的年輕人,他們自由組成方隊,在德安橋石欄上相向而坐,以“對山歌”鬥智慧展才華,敗下陣的主動讓出地盤,讓後來人上陣。開始時對唱些與觀音菩薩有關的“佛歌”,慢慢地就海闊天空,歌詞內容豐富多彩起來,對唱內容涉及歷史典故、生活、農事、勞動知識等,有世代口口相傳的現成秧歌、田歌、漁歌、運河號子、情歌等歌詞,也有借人、借物、借景當場即興編出的句子;形式上有一男一女對唱(或兩男或兩女)對唱等;參賽的歌手大多是農民,德安橋下丫叉浦(浦前鎮)的工人和木匠街的木匠也很積極。歌手上陣,相互禮讓一番後,就出難題,搞襲擊,向對手發難盤唱。雙方你方唱罷我登場,誰也不肯服輸,以盤倒對方為榮,對歌獲勝者,會被類似現在“啦啦隊”的群眾高高抬起,旋轉數週,以示慶賀。對唱往往到太陽下山了,雙方仍不罷休,興致濃時,直到午夜人群再逐漸散去,歌手們戀戀不捨地相約明年六月十九繼續對歌。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離清涼寺不太遠的卞莊村上有幾個愛唱善唱的青年人,在農曆六月十九就會到德安橋去對唱山歌,也曾唱出了點名氣,有一個後來在“抗美援朝”時成了志願軍文工團員的,把常州山歌唱到了三千里河山的朝鮮大地。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一首他自編的、當年在德安橋唱過的《八送情妹去北鄉》。

《八送情妹去北鄉》敘說一對青年戀人因情妹探親要短暫離別,情哥從卞莊村裡沿著大運河把情妹送到北門快船碼頭的一路情意,表達了情人間戀戀不捨的心情,唱腔用的是常州民歌《十二月花名》調,歌詞大意是:“送妹送到尚書埂,妹要探親哥心慌;路遠難隔情愛路,水流難冷掛念腸。送妹送到白家橋,哥妹牽手齊相望;青龍橫塘風光好,無心細看心愁悵。送妹送到皇亭上,鑼鼓喧天戲開場;今日雙雙看熱鬧,明日哥睡相思床。送妹送到德安橋,細聲交待心思想;明年情妹開歌喉,一鳴驚人唱個響。送妹送到鐘樓寺,善男信女步子忙;手捧長香口中念,情妹一路貴人幫。送妹送到青山莊,關河清風吹身上;鄉村景色多秀美,蝶戀紅花甜蜜享。送妹送到萬福橋,橋下水中游鴛鴦;情妹與哥兩相悅,真心同哥相守長。送妹送到客船上,哥說幾句悄悄話:莫讓哥來多牽掛,情妹早日回卞莊。”

據史書記載,由於唱山歌嘻笑怒罵皆成歌詞,那些觸及時弊的唱詞,驚動了地方當局,光緒二十七年農曆六月十九(1901年8月3日),武進、陽湖二縣會同常州府以“遊人如雲,最易滋事”為藉口,佈告“示禁坐夜”,同時調動清軍江南“江勝營等在彼彈壓”,把民間傳統“德安橋上唱山歌”活動取締了。到民國時期重又恢復,但再沒有原先那麼熱鬧非凡了。

“六月二十荷花節”也是很有特色的常州民俗。農曆二月是“春序正中,百花爭望之時,最堪遊賞”(宋吳自牧《夢粱錄。二月望》),故民間把二月十二認定為“百花生日”,也稱“花朝節”。但並不是所有的花都是在春天生長開放的,如自古以來有“花中君子”的荷花,就是在六月夏天開放的。

荷花是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有許多別名,如蓮花、水芙蓉、藕花、水芝丹等。荷花姿容的美麗,物性特點的“品性高潔”,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了虛心正直、不同邪惡勢力同流合汙的高尚品德的象徵。宋代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對荷花是讚美不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也。”正因為荷花姿容品性俱佳,所以受到了人們的廣泛喜愛,久而久之,就有了在盛夏六月觀蓮賞荷的習俗。明清時期,正式把觀蓮賞荷的時間固定在六月廿四,稱“荷花生日”、“荷誕”,也叫“觀蓮節”。

常州舊時有一個著名的觀蓮賞荷勝地,就是城中文廟前一個叫“荷花池”的地方,這裡有古詩裡描寫的“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的景象。據說,蘇東坡就在荷花池邊住過一段時間,他還為自己的住處題寫了一塊叫“天遠堂”的匾。蘇東坡被流放海南後不久,參政知事張守在荷花池邊上建了一個“四老堂”,張家兄弟四人在這裡頤養天年,還在池裡加種了不少荷花,當時的吏部尚書、常州人孫覿聞名而來,在“四老堂”裡賞荷吃酒,寫下了“談間鋸屑霏,酒伴金荷卷”的詩句。明朝初年,兵部尚書陳洽也來到這裡,把老房子改建了一下,起了個文縐縐的名字叫“陳氏學圃”。到了清代,康熙年間中書陳玉璂在荷花池邊造了一個園林,命名為“客園”。園中花木繁茂,池中蓮荷飄香……

名人和當官的到荷花池來是為“荷”而來。老百姓也是如此,每逢六月廿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會要齊集到荷花池,觀蓮賞荷,熱鬧一番,也有人會採摘些荷花或蓮蓬帶走。常州童謠《荷花荷花幾月開》中唱道:“荷花荷花幾月開?一月不開二月開;二月不開三月開;三月不開四月開;四月不開五月開;五月不開六月開;六月荷花朵朵開。”這不是虛言。荷花在水氣迷濛中,翠屏綠帳,無際的紅綠參差,大朵的青蓋此起彼伏,或挺立,或低掩,或捲曲欲放,猶如一支水上芭蕾。競相吐蕊的“溼有荷華”世界裡,鮮活鮮活地充滿靈性,像一個渾身洋溢著清新、充滿溫柔的少女,是仙子,從葉的柄到花的柄俏枝枝蔓蔓地飽滿挺立著,無一不是“亭亭淨植”地立在煙波上;展開的是它又甜又媚的笑靨,鵝黃、淡黃、粉紅、玫瑰紅,還有潔白色的嫩蕊是它羞澀的臉龐,顯示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聖潔高雅;荷葉上殘留的露珠晶瑩剔透,在陽光下閃爍耀眼,花朵色澤豔麗,美得嬌豔欲滴,美得動人心魄;那含苞欲放的花蕾,如點點柔光在綠葉清水中閃爍,展示著夏的色彩、夏的浪漫。嬌美和輕柔,燦爛和幽靜,有聲有色、有味道、有模樣地鮮麗,留給了人們長久的印象。清初武進人邵長蘅在《冶遊》中寫出了觀蓮賞荷的情景:“六月荷花蕩,輕橈泛蘭塘;花映嬌紅玉,語笑薰風香。”

民間還有個傳說,說六月廿四是雷尊生日。雷尊就是雷神,它的全名叫“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從遠古時起人們就敬畏雷神,既恐懼它發出的巨大的震響聲,又把它看作是起動萬物蘇生、主宰萬物生長的神;同時,因為雷電有時能毀屋擊人,人們就認為這是雷神在懲罰犯有惡劣罪行的人。因此,就有了“禮雷神”的民俗活動。禮雷神在常州民間很普遍,善男信女們有從六月初一就開始吃素的,稱吃“雷尊素”,一直要吃到六月廿四。在廿四的前夜,他們先在供神臺上陳設燈綵,燒香唸經;也有集中到附近寺廟庵堂,持香拜神唸經的。唸的經文大都是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傳說佛祖誕生時,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中的“叭彌”的意思就是蓮花。“蓮”是“聯”與“連”的諧音,“荷”是“和”與“合”的諧音,於是,蓮、荷就有了很美好的寓意。因此,人們就把雷尊生日“禮雷神”與荷花生日“觀蓮賞荷”聯絡到了一起。雷神崇拜在常州一些行業也很流行,廚業、糧食業、糕點業、製糖業就把雷神視作自己的行業神。

大暑節氣期間,常州民間有一個孩子們捉螢火蟲的風俗。這個季節是螢火蟲出現較多的時候。螢火蟲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其發光原理在於其體內有一種磷化物,透過化學反應發出冷光,光色介於黃色和綠色之間。孩子們捉來螢火蟲放到玻璃瓶中,黑暗中,螢火蟲一閃一閃發光,成為孩子們的喜歡。關於螢火蟲,有一個“囊螢夜讀”的勵志故事。東晉大臣車胤,幼時無錢買油點燈夜讀。一個夏夜,他坐在院子裡摸黑背書,見到許多螢火蟲在空中飛舞,就捉了一些螢火蟲,裝在紗袋裡,螢光照射出來,他就利用這點光亮讀書。由於長年累月的苦讀,車胤終於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大展:陳立仁

作者簡介:

陳立仁,中國民俗學會會員,常州市故事學會副會長,作品散見《民間文學》《羊城晚報》等報刊,出版有《常州年節風情》《風俗常州》《常州禮俗古今談》等作品,多篇作品選入高中語文試卷,並獲得省市等級獎勵。

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大展:陳立仁

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大展:陳立仁

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內涵

慶祝“中華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五週年

2021

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面向海內外華語作家詩人徵稿啟事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二十四節氣豐富深刻的文化內涵,記錄人們在二十四節氣特定時間發生的盎然詩意,現經《文學與藝術》《世紀詩典》《中外華語作家》《世界詩人》《新時代詩典》五大微刊、

《都市頭條·中華精英》《都市頭條·中國文學》《華人頭條·新時代中國文藝》

《今日頭條·文學藝術現場》《金榜頭條·當代文壇》五大頭條、

《世界作家圖書館》《中國文學檔案館》《中華漢語文史館》三大館編輯部

研究,決定聯合舉辦

2021

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

自即日起

面向海內外華語作家詩人徵稿

一、徵稿體裁:

散文(每篇不超過5000字)、詩歌(每首30行以內,現代詩、古體詩、歌詞、辭賦、散文詩均可)。每人散文限投1—24篇,詩歌1—24首(古體詩三首以上),請勿重複、反覆、變換名字投稿。

二、

徵稿時間:

2021年11月1日—11月30日

三、評選獎項:

徵稿結束後將評出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以及其它獎項若干:

1、金獎1名,獎金2000元,頒發牌匾、獲獎證書;

2、銀獎2名,每人1500元,頒發牌匾、獲獎證書;

3、銅獎3名,每人1000元,頒發牌匾、獲獎證書;

4、優秀獎10名,每人500元,頒發牌匾、獲獎證書;

5、並評選出“我眼中最美的節氣、最能打動人心靈的節氣、我最喜歡的節氣、我最喜歡的節氣作品、我最喜愛的十大節氣作家(詩人)”等獎項。

四、投稿方式:

1、電子郵箱投稿:mingjie1750@126。com(投稿時請在主題欄註明: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大獎賽徵稿+作者姓名”)

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大展:陳立仁

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大展:陳立仁

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大展:陳立仁

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大展:陳立仁

2021年度“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學作品大獎賽入圍大展:陳立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