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心理創傷不存在?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為你揭秘

  • 由 天堂圖書館 發表于 棋牌
  • 2022-08-20
簡介明確是誰的課題,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允許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精神創傷是什麼意思

除了身體的病痛,一切痛苦都來自認知。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定義自由和幸福,這些重要議題,是構成我們每個人人生的底層程式碼。

最近,讀完了介紹阿德勒思想的《被討厭的勇氣》。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三巨頭。與榮格不同,阿德勒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心理學體系,並開創人本主義心理學和現代自我心理學的大師。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阿德勒關於人生底層程式碼的重要觀點。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心理創傷不存在?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為你揭秘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

01

人並不是住在客觀的世界

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裡

我們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不相同,而且幾乎不可能與他人共有。例如,井水常年恆溫在18°左右,這是一個客觀數字,但夏天和冬天飲用的感受卻大不相同。我們無法擺脫自己的主觀感受。

02

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童年陰影”、“原生家庭”等似乎是心理學最廣為人知的一些概念。然而阿德勒明確否定心理創傷,這一觀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弗洛伊德的心理創傷學說認為,

心靈過去所受的創傷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禍首,以精神創傷學說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論其實是變相的決定論,是虛無主義的入口。

而阿德勒認為,

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這並不是說,過去的遭遇對我們毫無影響,而是說,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賦予經歷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

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總之,人是可以改變的。

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與的東西。

03

憤怒都是捏造出來的

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比如,某天你在咖啡館看書,服務員不小心把咖啡灑在了你新買的衣服上,你忍不住大發雷霆。通常認為此時的憤怒,是一種自己也無可奈何的不可抗力。

但阿德勒認為,是先有了“目的”,進而“捏造”了憤怒的情緒。也就是說,你想透過大發雷霆來震懾犯錯的服務員,進而讓他認真聽你的話,作為相應的手段,你便捏造了憤怒這種情緒(其實也可以好好說,但你會感覺太麻煩,所以採用了更加快捷的方式讓對方屈服)。

再舉個例子,某天母親和女兒大聲爭吵,忽然電話響起,接電話時還帶有一絲怒氣,但聽到是女兒班主任的聲音,馬上變得彬彬有禮,掛了電話後便又開始訓斥女兒。所以,

憤怒其實是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

,這就是所謂的目的論。

04

你的不幸皆是你自己選擇的

現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而不是生下來就不幸。

雖然出生、父母等因素是無法選擇的,但事情不可以僅止於此。問題不在於過去而在於現在,現在的你瞭解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那麼接下來的行為就是自己的責任。無論是繼續選擇之前的價值觀還是重新選擇新的價值觀,那都在於自己。

很多時候,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因為雖然人會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鬆,更能安心。這很像物理學上的慣性,而改變慣性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在阿德勒看來,就是需要勇氣。

比如,有位朋友夢想成為小說家,卻總是寫不出作品。他解釋說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但真是如此麼?實際上,他是想透過不去寫保留一種“如果做的話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願出去被人評價,更不願面對因作品拙劣而落選的現實。於是就選擇維持現狀,活在一種“虛假的可能性”之中。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心理創傷不存在?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為你揭秘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

(如果宇宙中沒有他人只有自己,那麼一切煩惱都將消失。)

01

自卑感來自主觀臆造

德語中自卑感是價值更少的感覺,也就是說自卑感是一個關於自我價值判斷的詞語。

例如,如果一個男生身高是155cm。155cm的身高只是一個低於平均數的客觀測量的數字而已。乍看之下似乎會被認為具有劣等性,但問題在於如何看待這種身高以及賦予它什麼樣的價值。對身高的感覺,終究還是在於他人比較,也就是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一種主觀上的自卑感。如果沒有比較的他人的存在,就不會覺得太矮。

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事實”而是“主觀性解釋”。

主觀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自己去做選擇。把身高看成是優點(例如矮個子不會給人壓迫感,給人輕鬆地感覺)還是缺點,全憑自己主觀決定,正因如此,才可以自由選擇。

價值必須建立在社會意義之上,價值問題最終也可以追溯到人際關係上。

02

自卑情結只是一種藉口

人是不完美的,但普遍追求更理想的狀態。對於無法達成理想的自己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

但自卑感並非壞事,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成長的刺激,只要處理得到就會成為努力和成長的催化劑。

不同於自卑感,

自卑情結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當作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

例如,我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或者我因為長得醜,所以沒人願意和我談戀愛。可能有人覺得這是有因果關係的,但

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一詞來進行說明。意思就是:將原本沒有任何因果關係的事情解釋成似乎有重大因果關係一樣。

例如,如果抱著學歷低所以無法成功,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害怕向前邁進或者不想真正努力,不願為了改變自我而犧牲目前所享受的樂趣。也就是拿不出改變的勇氣,即使有不滿,也還是更願意維護現狀。

03

人生不是與他人比賽

提到追求卓越,往往容易被認為是盡力超過他人,往往給人一種踩著別人上升的印象。當然,阿德勒也並不肯定這種態度,所謂追求卓越是指自己不斷朝前邁進,而不是比別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我們應該積極看到與別人的差異,我們“雖然不同但是平等”。

如果人際關係中存在“競爭”,那人就不可能擺脫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因為競爭就會有勝利者和失敗者。如果意識到競爭或勝負,勢必就會產生自卑感。不知不覺就會把他人乃至整個世界都看成“敵人”。

競爭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即便不是失敗者,處於競爭中的人也會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為失敗者。而為了不成為失敗者就必須一直獲勝,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很多人雖然取得了社會性成功,但卻感覺不到幸福,就是因為他們活在競爭之中。

04

人際關係中的權力鬥爭與復仇

很多時候孩子的惡作劇其目的是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往往會在大人真正發火前停止,如果大人真生氣了,孩子依然沒有停止,那其目的就是為了“鬥爭”,從而想透過獲勝來證明自己的力量。就算父母獲勝,那麼權力鬥爭就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復仇”。

比如遭受過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會誤入歧途、逃學甚至割腕等自殘。如果按弗洛伊德的原因論,肯定會從簡單的因果律的角度歸結為:因為父母用這樣的方法,所以孩子才變成了這樣。”但阿德勒的目的論不會忽視孩子的隱藏目的:報復父母。如果自己逃學、割腕,那麼父母就會煩惱不已。孩子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會出現問題行為。

孩子並不是受過去影響,而是為了達到現在的目的:報復父母。

05

承認錯誤,不代表你失敗了

關於權力之爭,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無論認為自己多麼正確,也不要以此為理由責難對方。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進去的人際關係圈套。一旦認為我是正確的對方是錯誤的,辯論的焦點便會從“主張的正確性”變成了“人際關係的方式”也就是說,我是正確的,這種堅信意味著堅持“對方是錯誤的”,最終就會演變成“所以我必須獲勝”之類的勝負之爭。

原本主張的對錯與勝負毫無關係。

如果你認為自己正確的話,那麼無論對方持什麼意見都應該無所謂。

但是很多人都會陷入權力之爭,試圖讓對方屈服。因為不想失敗,所以就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結果就會選擇錯誤的道路。

承認錯誤、賠禮道歉、退出權力之爭,這些都不是失敗。追求卓越不是透過與他人競爭來完成的。

06

人生謊言教我們學會逃避

假設你討厭A,說是因為A身上有讓人無法忍受的缺點。但其實並不是因為無法容忍A的缺點才討厭他,而是你先有“要討厭A”這個目的,之後才找出符合這個目的的缺點。因為這樣就可以逃避和A之間的人際關係。

在戀愛或婚姻中,有時候對方的任何言行都會讓你生氣,吃飯的方式、在房間裡散漫的姿態,甚至對方睡覺時呼吸的聲音都會令人生厭。可能幾個月前還不是這樣。這是因為那個人已經下定決心要找機會“結束這種關係”。對方其實沒有任何改變,只是自己的“目的”變了而已。

阿德勒把這種企圖設立種種藉口來回避人生課題的情況叫“人生謊言”。

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心理創傷不存在?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為你揭秘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01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

想要取得別人認可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會採取“滿足別人期待”之一手段,這其實都是受“如果做了恰當的事情就能得到表揚”這種賞罰教育的影響。但是,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標成了“滿足別人的期待”,那工作就會變得相當痛苦,因為那樣就會一味在意別人的視線、害怕別人的評價,根本無法做真正的自己。

也許你會感到意外,但

事實上,來接受心理諮詢的人幾乎沒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惱於滿足別人的期待,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02

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開來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比如有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不寫作業,沉迷打遊戲。父母往往會透過教育甚至教訓來試圖改變孩子的行為。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與此相對,父母命令孩子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這樣免不了衝突,我們必須從“這是誰的課題”出發,把自己的課題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

而要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只需要考慮一下“這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如果孩子選擇不學習,那麼由這種決斷帶來的後果例如成績不好,無法上好學校,最終承擔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說學習是孩子的課題。父母所謂的“為你著想”的言行,有時候明顯是為了蠻子自己的目的:面子、虛榮又或是支配欲,其實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正是察覺到這種欺騙行為,孩子才會反抗。

當然阿德勒並不推崇放任主義。放任是一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的態度。阿德勒主張的是,在瞭解孩子幹什麼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如果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隨時準備給與幫助,但絕不對孩子的課題妄加干預。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

阿德勒流派的心理諮詢師認為,來訪者是否改變並不是諮詢師的課題。接受心理諮詢後,來訪者下什麼樣的決心,是否改變生活方式,這都是諮詢者自己的課題,諮詢師不能干涉。當然諮詢師要竭盡全力加以援助,但不可妄加干涉。

有句諺語:

“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能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你太在意別人的視線和評價,所以才會不斷需要別人的認可。那麼

為什麼人會如此在意別人的視線呢?阿德勒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你還不會進行課題分離,把原本應該是別人的課題看成了自己的課題。

明確是誰的課題,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允許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03

自由就是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

被人討厭,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證據,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針生活的表現。

的確,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如果可能我們都想毫不討人嫌地活著,想要盡力滿足自己的認可欲求。但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想要行使自由,代價就是在人際關係中,被人討厭。

不想被人討厭也許是我的課題,但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

歡迎點贊收藏

分享給那些你在意的人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