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 由 一個有情懷的歷史老師 發表于 棋牌
  • 2022-03-06
簡介如果當時有災荒統計圖,那麼最嚴重的地方是山西、河南,次嚴重的地方則是晉豫的周邊省份——山東、直隸和陝西等地,無法生存的人們只能選擇逃荒,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也成為災區

43年大災荒是什麼電影

看過電影

《1942》

的都知道,災難引起的糧食短缺,給人們帶來多大的傷害。在中國的近代歷史上,晚清曾經就爆發過一次特大災荒。

這場從1875年就開始,在1877年到1878年達到頂峰的災荒,波及華北諸省,造成1000多萬人餓死,2000多萬流民逃荒

。時值農曆的丁丑年和戊寅年,史稱“

丁戊奇荒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災難

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為加劇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旱災頻仍,政府腐敗

19世紀70年代的中後期,當清朝上下都在忙碌著洋務運動時,中國的北方卻在悄然發生著一場災難。從光緒元年開始,也就是公元1875年,華北諸省陷入了嚴重的旱災。

農業社會中,旱澇災害很正常,但是這場旱災彷彿沒有停下來的腳步

。連續的旱災、遲滯的救災,讓這場自然災害發酵,終於在

1877年和1878

年迎來頂峰。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旱災具體從哪裡開始已經無從考究,但是

山西和河南

的災情是最嚴重的。

作為傳統的糧食大省,又時常面臨著黃河決堤的風險,河南在每一次的自然災害中都難以倖免。

如果當時有災荒統計圖,那麼最嚴重的地方是山西、河南,次嚴重的地方則是晉豫的周邊省份——山東、直隸和陝西等地,無法生存的人們只能選擇逃荒,

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也成為災區。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一場旱災何以引起如此大的災難?自然災害之外,更多的是人為禍患——

歸根到底是封建王朝的黑暗統治。

首先是普通的農民需要承受太多的賦稅,這其中就有

貪官汙吏的巧取豪奪,橫徵暴斂

。 其次是政府自身財政困難,無力組織起強有效的救援,傳統的施粥之外,更多心思放在防止流民問題上。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即便政府組織起救濟,在已經爛透了的基層,又少不了奸商地主的層層盤剝。

無以為生的百姓,只能轉而向士紳張口,最終換來的就是高利貸纏身,越來越窮的地步

。除此之外,鴉片種植的合法化,讓本該生產糧食的沃土,成為鴉片生長的溫床。

地方各自為政、以鄰為壑的封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災情。

晉豫大飢,餓殍遍野

當西方已經出現工業化,古老的中國還在傳統的農業社會掙扎。

看天吃飯的中國人,本來就時常面臨“吃不飽飯餓肚子”的情況,遇到了罕見的災荒,自然是難以應對

。從1875年的仲春時節開始,北京和河北一帶就出現乾旱的情況。從春天到冬季,一整年的雨水都難解旱情,甚至又蔓延到更多地方。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大旱之年,蝗災四起,從天津到直隸,蝗蟲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頭。

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把殘存的糧食都給吞噬殆盡。到了夏秋季節,主要河流的汛期到來,飽受災難的土地又面臨汛情。大水過後,旱情持續,農業歉收,減產過半,

乏食貧民,所在多有

”。水災只是加劇了災情,大部分受災地方仍以旱災為主。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沒有糧食的災民,又得不到有效救濟,他們只能自謀出路。為了活命,有人選擇背井離鄉,有人卻走上打家劫舍的罪惡道路。

那些攜妻帶兒的人們,甚至為了吃一頓飽飯而賣掉妻女

。等到情況更糟糕的時候,人吃人

的慘劇便發生了。

那些鋌而走險的饑民,也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時任山西巡撫

曾國荃,把這次災難

稱為“

二百餘年未有之災

”。最難熬的1878年過去,好不容易捱到了雨水增多,旱情緩解,甘肅又發生了

里氏八級的大地震。

受地震影響的地區,大部分又是剛剛的旱災區,大震之後有大疫,瘟疫和地震加劇了丁戊奇荒。其慘狀是“

末見之悽慘,未聞之悲痛

”。

清廷無力,民間救濟

面對世紀大災難,清朝此時也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一方面是

朝廷確實缺錢

,前二十年忙著剿滅太平天國和北方的捻軍,財政空虛、經濟困難。另一方面是

農業社會的無奈

,沒有現代化的社會救濟,根本無法應對如此慘烈的饑荒。

政府無力,民間崛起,靠著江南士紳和外國傳教士的救援,步履蹣跚的晚清竟然挺了過來。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華北受災,江南救濟,這是丁戊奇荒最特別的地方。為了活命,大批饑民從北方南下,經濟富庶的江南地區,再次成為中華民族的療傷之所。

歷史上,北方只要戰亂,南方就會提供生存的空間。西晉的永嘉之亂如此,盛唐的安史之亂亦如此

。江南地區計程車紳,在丁戊奇荒中扮演著救世主的角色。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除了在本地救災,江南計程車紳還會來到災區,大力

建造粥棚

,進行最基本的人道主義關懷。其實,設立粥棚除了救助災民,還有深層次的功效——

安撫流民

。有飯吃,就減少生亂;沒飯吃,那就造反起兵

。明朝末年的流民問題,最終導致亡國,李自成起義的殷鑑不遠,給清朝敲響了警鐘。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經濟條件有限計程車紳們,也在思考著長久之道。他們幻想著到了冬季給災民發放錢糧,遣送饑民回鄉務農,再一次準備春季的耕種。

但是延續數年的災荒,讓吃飽了的流民又成為新的饑民

。江南士紳之外,

外國教會和傳教士

也扮演著特殊的角色。無論出發點如何,他們確實進行了卓爾有效的救災,英國傳教士

李提摩太

就是其中之一。

後記

丁戊奇荒,以

時間跨度大、受災範圍廣、災民人數多、社會影響大

而留名。當我們悲痛於人間慘狀的同時,卻驚愕地發現,

這場特大災害沒有引起全國性,甚至是區域性的群眾運動

。晚清順利躲過一劫,近代中國也迎來新的變化。

江南士紳們的自發救援、深入災區的跨界救濟,都在展示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韌性!

19世紀70年代的丁戊奇荒,是天災也是人禍,清王朝如何走出泥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