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中世紀西歐天公不作美,氣候土壤都不行,農民如何實現高產?

  • 由 浩然文史 發表于 棋牌
  • 2022-01-02
簡介“戴月荷鋤歸”的歐洲農民二、莊園制和牲畜飼養提高了生產力我們都知道,農業生產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輪耕制度是什麼

農業是封建社會的支柱產業,沒有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就沒辦法支援一定數量的人口,國家的經濟規模與消費市場便無從擴大,生產力也談不上進步。所以如果說農業生產是工業城市之母,這話應該不為過。今日,我們就來瞧一瞧古代歐洲的農業生活。

一、西歐苛刻的土壤和氣候條件

中世紀的歐洲農作技術起點很低,雖然歐洲文明向上繼承了希臘羅馬文化,但日耳曼人還是將羅馬人的生產方式破壞了。由於日耳曼人長期以畜牧業為主,所以養成了粗放的耕作習慣。他們在5—9世紀的幾百年間,僅僅能收穫2到3倍的種植量。當時西歐的農產量極低,以至於歐洲時常有人死於糧荒。

中世紀西歐天公不作美,氣候土壤都不行,農民如何實現高產?

日耳曼人與羅馬人的戰爭

中世紀的西歐,因缺乏適合農業的氣候條件而令人惋惜。西歐的氣候型別多種多樣,有地中海氣候和各種海洋性氣候,但氣候型別再多樣,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缺乏“雨熱同期”。也就是說,當雨季來臨時,植物雖可受到水份的滋養,卻沒有足夠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在太陽高照時,缺乏水分的植物生長緩慢甚至枯萎。

中世紀西歐天公不作美,氣候土壤都不行,農民如何實現高產?

倫敦常見的氣候 陰雨

除了氣候以外,西歐的土壤條件也不適合農業生產。同東方富饒的環境不同,西歐當時有大部分未開墾的林地和沼澤地,土壤的型別也以北方的凍土、黏土和廣泛存在的沙礫土為多。西歐的地表景觀並不適合大規模農場的出現,土地型別也無法為農作物提供必要的養分。砍伐森林、排幹沼澤的工作還為古代農人增加了不少勞動成本。

中世紀西歐天公不作美,氣候土壤都不行,農民如何實現高產?

“戴月荷鋤歸”的歐洲農民

二、莊園制和牲畜飼養提高了生產力

我們都知道,農業生產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雖然西歐的“地利”並不算優良,但農業的發展怎麼也算趕上了“天時”和“人和”。

起初,中世紀西歐的農耕方式也很落後。在10世紀之前,歐洲人經常需要用4至8頭牛來牽引重犁。重犁的出現雖說為解決黏土翻耕提供了可能,但卻極度耗費人力、物力。

不過,由於歐洲的農業生產組織是領主領導下的莊園制,這是農業生產的“人和”因素之一。在莊園制下,富裕的封建主會將田野上的農奴也視為自己的附屬品,因此會將犁、牛等這些昂貴的生產資料借之使用。再加上日耳曼人傳統上就有大量養牛的習慣,利用牲畜犁地確實是一件方便高效的事情。這樣就促進了西歐農業墾殖技術的改造和進步。

中世紀西歐天公不作美,氣候土壤都不行,農民如何實現高產?

牛耕的引入幫助歐洲人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

傳統農業常常會遇到的土地肥力不足問題,在中世紀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歐洲人的飲食結構以粗糧與肉類搭配為主。除了畜養耕種用的牲只之外,歐洲人還會大量培育食用的禽畜。

大量的牲畜會排出富裕的糞便肥料。肥料可以促進農產品生產效率的提高,而更多的農產品又可以養活新生的牲畜。牲畜的肉類可以增強農民的體力,農民的體力又導致耕種面積的擴大。這樣下來就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的農業發展模式。

中世紀西歐天公不作美,氣候土壤都不行,農民如何實現高產?

三、從二圃制到三圃制,糧食總產量得到提升

然而,僅僅提高土地的肥力還是不夠的。土地不是一個隨種隨收的永動機,天然肥料的增施並不會改變土地需要休耕的事實。不合理的使用地力容易造成生產力的“過載”。 問題總是層出不窮。在順利穩定了糧食產量後,西歐人必須考慮到無限重複利用同一塊土地對於持續生產的風險。

中世紀西歐天公不作美,氣候土壤都不行,農民如何實現高產?

歐洲農場

10世紀前後,歐洲農民通常會採用簡單的二分法來處理問題,這被人們稱作“二圃制”。圃是壘起來的長方形土條,農民們在田間生產時會注意儲存另一半土地的肥力。“一半生產用地、一半休耕地”是有效保護地力的輪耕方式。三圃制是一種更為先進的輪耕制度,耕地被劃為條形,莊園主的土地和農奴的土地依次相連。

相對於二圃制,三圃制一開始並沒有想象中那樣廣泛普及。由於採用三圃的地區農產量相對更高,這適應了歐洲人口增長的需要,因此才逐漸受到推廣。三塊地分為秋冬田、春田和休耕田,理想狀態下,可將原有的農產效率提高一半。

四、配套設施與耕作細節的進步

耕作技術與“配套設施”的進步往往是相伴相生的。如果有幸能到歐洲目睹一眼田地,觀察者們就會發現歐洲農田同我們有極大的不同。歐洲的田野比東方的小塊田要大上許多,並且農田多呈矩形分佈而不是方塊形。

這是怎麼回事呢?

最早的歐洲農田為了方便劃分,也呈現方塊造型。只不過,隨著新田的開墾和舊田的合併,莊園裡逐漸開始以長條田居多。這是因為使用牲畜耕作時,畜類在拉犁時不易轉彎回頭,因此條田的長度越長則越方便耕畜的利用。

中世紀西歐天公不作美,氣候土壤都不行,農民如何實現高產?

從畫作中可看出歐洲的“條田”

到後來,農民們又發明了方便馬兒拉犁的挽具。由於牛隻價格在中世紀後期不斷升高,利用佩戴合適挽具的馬兒拉犁便成了人們的最優選擇。耕牛的脖頸太粗,大面積的挽具很容易扼住牛兒的氣管,導致耕牛窒息。而馬除了脖子更適合佩戴挽具之外,還更適合組建聯合犁隊。

15世紀初期,農民的生產工具也進步了很多。中世紀,農人們普遍使用的是長柄鐮刀,這種鐮刀只適合收割長條植物。而在15世紀以後,長柄鐮刀被更加輕巧的短柄鐮刀取代,以往在收割麥子時只能割下麥穗,現在則能將草稈也一併除去。草稈能夠充當牲畜的飼料,這真是一舉多得。

中世紀西歐天公不作美,氣候土壤都不行,農民如何實現高產?

農民在耕作

文史君說

農奴制槽點太多,比如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等,但就當時的社會狀況來說,這種制度也為後人留下了意外收穫。農奴制度的核心是“契約精神”,簽訂契約的莊園主和農奴之間互有義務。農民依靠契約,可以穩定和安全地使用自己的耕地而不必害怕被侵奪,而領主也不必害怕農奴逃跑。這種制度使得歐洲人能夠更早地誕生法律意識和自由權利意識。不得不說,歐洲中世紀的農業社會當真為工業時代孕育了不少“禮物”。

參考文獻

馮正好:《論中世紀西歐的農業》,《農業考古》2016年第4期。

胡長江:《論中世紀西歐的農業耕作制》,《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瓷國垃圾堆)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