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底層能力的建立,靠教育,而高階能力的開發,只能靠自己

  • 由 心智玩家 發表于 棋牌
  • 2021-12-26
簡介下圖是《大學》的“心智系統轉換”結構圖:《大學》中的“誠意、正心”就是非常有效的練習“縱向意識活動”的方式,具體的應用,我們會在本專欄的後面詳細為大家分享

縱向是什麼意思

底層能力的建立,靠教育,而高階能力的開發,只能靠自己

在上一篇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什麼是

戰略思維(ST)

,相信閱讀過上一篇的網友,一定已經瞭解到,戰略思維(ST)是一種

準確、高效、妥善“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

運用

戰略思維(ST)

思考問題與運用

“常規思考方式”

思考問題截然不同,

戰略思維(ST)

不需要運用知識、經驗,而是進入問題本身所在的“系統”內,對“系統”內在的組成元素,以及相互之間的關聯、關係進行

“直視”

,直接發現形成問題的原因,並在此基礎上“解決問題”,進行這樣的思考,自然能夠準確、高效、妥善地解決問題。

戰略思維(ST)

是一種很神奇的思考方式,相信有不少網友已經想學習這種思維方式,但是,一定也會有網友擔憂,這麼神奇的思考方式,是誰都能學得會的嗎?是不是與人的天賦有關係?是不是需要特別聰明的人才能學會?

相信這些疑問,是不少網友在正式下決心來了解、學習戰略思維(ST)之前,都會有的疑慮。

我們將在這篇中,重點為大家分析:

用戰略思維(ST)思考問題,是每個人天生就具備的能力。

每個人在出生之初,都是依靠

戰略思維(ST)

來認識這個世界,所以,用戰略思維(ST)思考問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隨著一個人的成長,

戰略思維(ST)的應用能力

卻越來越被弱化,最後,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不會應用

戰略思維(ST)

進行思考。

所以,想要學會用

戰略思維(ST)

思考問題,並不需要後天專門去開發

戰略思維(ST)

這種能力,我們要做的,只是重新恢復用戰略思維(ST)思考問題,通俗的說,就像我們在出生之初那樣的認識世界。

那麼,人在出生之初是如何認識世界的呢?我們就從嬰幼兒學習語言的案例來看。

一、嬰幼兒是如何聽懂大人語言的?

1、“縱向意識活動”與“橫向意識活動”

幼兒在學會說話之前,在嬰兒階段,其實已經能夠聽懂大人的語言了,而且,一旦語言能力發育以後,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也是非常驚人的,完全不用像“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那樣去上語法課、背單詞,就能很輕鬆地學會母語。

很明顯,“嬰幼兒學習母語”的方式與“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的方式完全不同,那麼,這裡面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在我們還沒有徹底揭示“完整的人”的內在結構之前,我們先借助

“縱向意識活動”

“橫向意識活動”

的概念,來看“嬰幼兒學習母語”與“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在意識層面的不同。

底層能力的建立,靠教育,而高階能力的開發,只能靠自己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

橫向意識活動”

“縱向意識活動”

“橫向意識活動”

是基於經驗、知識對事物進行認識的意識活動。在這種意識活動的過程中,“意識層面”是保持不變的。

如果我們把“意識的不同層面”比喻成“司機”來看,在“橫向意識活動”中,始終只有一位“司機”。

這位“司機”在思考的時候,遇到沒有相應的經驗、知識的時候,就會在環境中尋找其他人的知識、經驗,這種其他人的知識、經驗在“意識活動”的結構上,屬於“橫向”。

“縱向意識活動”

是在沒有經驗、知識的情況下,依靠意識本身在不同層面的縱向轉換,改變“意識層面”,由不同的“意識層面”對事物重新進行認識的意識活動。

一個人的意識,在“縱向”的方向上,從上到下存在著三個“意識層面”,“縱向”與“橫向意識活動”相交的下端,是“最外面一層意識”,在“縱向”的中間是“裡面一層意識”,在“縱向”的上端是“最裡面一層意識”。

在“縱向意識活動”的過程中,“意識層面”是會發生改變的。

我們還是用前面的“司機”來比喻,如果把每個“意識層面”都看作是一位“司機”,那麼,每個人都有三位“司機”,其中,最外面的“司機”水平最低,越往裡,“司機”的水平越高,最裡面的“司機”,具有神乎其技的水平。

在“縱向意識活動”中,當外面的“低水平司機”搞不定問題的時候,會交由裡面的“高水平司機”去搞定問題。

也就是說,在“縱向意識活動”過程中,真正思考的“意識層面”,不是“橫向意識活動”的那個“意識層面”,而是,思維水平更高的裡面的“意識層面”。

介紹完

“橫向意識活動”

“縱向意識活動”

,我們再來看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時的意識活動的特點……

2、成年人如何學習第二語言?

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依靠的就是

“橫向意識活動”

不少中國人在英語考級中能考出六級、八級,但是,Ta們在用英文表達的時候,意識活動中都有這麼一個過程:先把要表達的思想“翻譯”成中文,然後,再用英文把中文翻譯出來。

在記憶英文單詞的過程中,也有這麼一個過程:要理解一個英文單詞,先要找到所對應的漢字,在漢字字義的基礎上,再理解英文單詞的意思。

嚴格的說,按照這樣學英語,不管考出多少級,哪怕已經當上外語學院的老師,都不能算是真正學會了英語。

真正學會英語,要在英語運用的過程中,去掉這個“從中文翻譯成英文”的過程,而是直接用英語的邏輯表達自己思想。對於英語單詞的瞭解,也要直接去理解某個英語單詞的內涵,而不是藉助漢字的字義去理解,完全一一對應的中、英文並不多。

那麼,為什麼在眾多的英語學習者中,都很難克服這個“從中文翻譯成英文”的過程,這就是中國人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使用“橫向意識活動”的結果。

中國人的母語:漢語,在英語學習者的意識中就是一種“經驗”、“知識”,而運用“橫向意識活動”學習外語的結果就是,不管學哪國的外語,都會很自然地先把自己的思想翻譯成漢語,然後,在漢語的基礎上再翻譯成外語。

這種中式外語,哪怕語法都對,在外語母語者讀來,都會覺得十分別扭。

那麼,嬰幼兒又是如何聽懂大人的語言的呢?

3、嬰幼兒如何聽懂大人的語言?

嬰幼兒當然是用“縱向意識活動”聽懂大人的語言。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嬰幼兒的“縱向意識活動”,在聽懂大人的語言過程中,是如何活動的。

嬰幼兒的“意識活動”起點,不是從“最外面一層意識”開始的,而是從“最裡面一層意識”開始的。

當嬰兒還在胎兒的階段,“最裡面一層意識”感受到來自肉體上的感覺以後,“意識層面”就會發生轉換,從“最裡面一層意識”向“最外面一層意識”轉換,由“最外面一層意識”去認識來自肉體上的刺激。

“最外面一層意識”的初始狀態中,沒有任何的經驗、知識,所以,感覺到了刺激以後,Ta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於是,這時Ta的“意識層面”就又會發生轉換,從“最外面一層”轉換到“裡面一層”、甚至是“最裡面一層”。

當“意識層面”轉換到“裡面一層”的時候,“裡面的意識”就能把“外面的刺激”在意識中還原成與“外面的刺激”一模一樣的“意識影像”,然後,“裡面的意識”就能“直視”這個“意識影像”。

經過這樣的“直視”,“裡面的意識”就能明白這種刺激是怎麼回事,於是,就把結果告訴“最外一層意識”,這樣,“最外一層意識”也就明白了這刺激是怎麼回事,並且,就把“明白了的這回事”當做經驗記憶下來,作為下次再次遇到相似刺激以後的“行為反應”。

有的孕婦遇到過這樣經歷,經常在晚上某個時間點給胎兒講故事進行胎教,有時候,晚上有事沒有時間講了,只要對胎兒講一下,媽媽晚上沒有空,今天不讀了,胎兒竟然能聽懂,安安靜靜地也不鬧,但是,如果準媽媽有點急事,忘了跟胎兒打招呼,過了時間點沒有講故事,結果,胎兒就會在肚子裡鬧騰。

好多父母都會覺得奇怪,這個胎兒是如何聽懂肚子外媽媽講的話?

其實,這用

“縱向意識活動”

來解釋,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意識發生“縱向活動”以後,這個人的認知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強大到不可思議,哪怕還是個胎兒照樣能聽懂媽媽的話。

胎兒出生以後,在嬰幼兒階段,也是用“縱向意識活動”學習母語的,嬰幼兒聽到的大量語言,Ta的“最外一層意識”自然也是聽不懂的,聽不懂沒有關係,把聽到的語言聲音轉交給“裡面的意識”。

“裡面的意識”把聽到的語言聲音還原成“意識影像”,然後,直視這個“意識影像”,就能明白大人在語言中所要表達的含義,於是,再把這含義告訴“最外一層意識”。這樣,“最外一層意識”就明白在這種聲音背後的含義,並作為“經驗”記憶了下來,下次再聽到這樣的聲音,就能透過記憶中的“經驗”明白這聲音裡的意思了。

嬰幼兒就是透過這種“縱向意識活動”,快速聽懂、學會語言的。

4、“縱向意識活動”的弱化

既然每個人天生就會

“縱向意識活動”

,可是,為什麼長大了以後,就都不會用了呢?反而以

“橫向意識活動”

為主了。

這是因為,在應對日常的行為反應中,

“橫向意識活動”

的效率遠比

“縱向意識活動”

的效率要高許多。用

“縱向意識活動”

能夠研究一些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新問題,但是,這樣的研究是需要花費時間的,無法應對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快速反應的事情。而

“橫向意識活動”

的優勢就在於,能夠透過已有的經驗、知識,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快速做出反應。

而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絕大多數都是需要

“快速做出行為反應”

的生存環境,所以,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任何一個人的

“橫向意識活動”

只會越用越強大,越用越依賴……

因此,當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各方面都成熟以後,記憶庫中的經驗、知識也會越來越強大,最終,在這個人的意識活動中,幾乎沒有任何

“縱向意識活動”

,全部都是

“橫向意識活動”

,而且,也徹底忘了如何進行

“縱向意識活動”

而一個人如果要進行

戰略思維(ST)

,在

“橫向意識活動”

中是無法進行的,只有在

“縱向意識活動”

中,才能進行

戰略思維(ST)

所以,我們透過上面的案例分析就能明白,想要學會戰略思維(ST),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必須恢復

“縱向意識活動”

能力。

於是,最大的問題來了,如何恢復自己的“縱向意識活動”能力呢?

就從這點而言,身為一箇中國人是非常幸運的……

二、“中華原生傳統文化”的主體,就是訓練“縱向意識活動”

在歷史上,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認識,是用“橫向意識活動”進行認識、理解的,這樣理解出來的中華傳統文化,一定是當時中國社會環境最需要的、最正確的文化,但是,一定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本來面目。

如果我們也用“縱向意識活動”去還原中華傳統文化,就能發現中華傳統文化的本來面目。為了便於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梳理,我們把從印度傳入的佛教文化分離出來,先來認識一下

“中華原生傳統文化”

的本來面目,佛教文化的本來面目,我們會在本專欄的後面文章中,繼續為大家揭示。

從黃帝創造的“源頭甲骨文”開始,一直到老子在函谷關留下《老子》、以及相傳與老子有關的《道德經》,還有孔子的儒學,其本來面目,都是教人在現實的生活、工作中運用“縱向意識活動”。

1、“源頭甲骨文”與《郭店楚簡·老子(甲本)》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安陽甲骨文,並不是甲骨文的源頭,而是對“源頭甲骨文”的借用。

在黃帝時代,相傳由倉頡所創造的“源頭甲骨文”,並不是安陽甲骨文那樣的常規文字,而是一種特種圖示,專門用於記載“重疊結構世界”原理,與“心智系統轉換”練習方法。

這裡先說明一下:

“心智系統轉換”練習方法,就是用來練習“縱向意識活動”。)

黃帝所創造的禮制、音樂、服飾,也都是為了讓人在現實社會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用的。

黃帝透過對炎帝、蚩尤的兩場戰爭,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在華夏各部落中,推廣“心智系統轉換”練習方法,所以,“源頭甲骨文”在當時的各部落中,享有非常高的地位,“源頭甲骨文”後來被借用,才發展成了常規文字。

在“源頭甲骨文”中所記載的“心智系統轉換”練習方法,一直是作為華夏大地上天下共主以及天子所掌握的“核心知識”,從某種角度來看,也是成為天下共主、天子的依據所在。

所以,老子不是簡單的周朝圖書館館長,而是專門為周天子研究“源頭甲骨文”的最高權威。

老子不但懂“源頭甲骨文”中所記載的“重疊結構世界”原理、“心智系統轉換”練習方法,他還按照這種方法,練成“心智系統轉換”,並練到了最高境界。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這一行為的本身,就是在向後世告知:他練習“心智系統轉換”已經練到了最高的境界。

(“老子騎牛西出函谷關”的詳細解讀,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翻看心智玩家的文章)

老子在函谷關留下的《老子》,講述的就是:“心智系統轉換”的原理、過程、步驟、方法,以及老子自己練習的心得,還有對後世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問題的提醒。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道德經》並不是老子在函谷關留下的《老子》,而在湖北郭店楚墓出土的《老子(甲本)》,我們已經用“源頭甲骨文”字義進行了解讀,就是非常完整的函谷關《老子》。

底層能力的建立,靠教育,而高階能力的開發,只能靠自己

上圖,是《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中,最為核心的兩個字,按照常規漢字字義來解讀,兩個字被解讀成“不足”。

但是,這兩個字都是“源頭甲骨文”文字,所以,既不是“不”字,也不是“足”字,這兩個字的本來字義,在常規漢字中已經消失了。

左面這個像“不”字的“源頭甲骨文”表示的字義,用

“縱向意識活動”

的原理來看,就表示“縱向意識活動”的路徑,從“最外面一層意識”向“最裡面一層意識”轉換的路徑。

右面那個像“足”字的“源頭甲骨文”表示的字義,用

“縱向意識活動”

的原理來看,就表示“最外面一層意識”向“最裡面一層意識”迴歸。

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的《郭店楚簡·老子(甲本)》函谷關《老子》——

黃帝

老子真經

》即將在心智玩家的專欄中上傳。

如果大家讀了一定會發現,整部《黃帝老子真經》所講述的內容都在練習“縱向意識活動”的基礎上展開。

2、《道德經》中“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真正內涵

《郭店楚簡·老子(甲本)》的章節內容非常的完整、系統,但是,這些完整的章節,卻被打亂後分散在通行本《道德經》以及馬王堆《德道經》中,因此,我們基本可以確定,不管是《道德經》還是《德道經》都不可能是函谷關《老子》的原文,而是在函谷關《老子》原文的基礎上,因為看不太懂“源頭甲骨文”字義,而進行了重新的編纂、校注。

但是,我們在研究了《道德經》以後,也發現,這個編纂《道德經》的人,雖然不太懂“源頭甲骨文”,但是,這個人本身卻是個懂得“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高手。

在《道德經》中,有一些論述完全是從編著者自己體驗的角度,對“重疊結構世界”與“心智系統轉換”的認識,而且這種認識與《郭店楚簡·老子(甲本)》的內涵完全一致,是一種很真實的體驗。

就與本篇文章主題相關的內容來看,《道德經》 中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這一段就是對練習

“縱向意識活動”

非常生動的描述。

“為學日益”

就是指“橫向意識活動”。在“橫向意識活動”中,一個人努力學習,這個人的經驗、知識記憶庫就會不斷增加,越來越多。

“為道日損”

是指恢復“縱向意識活動”的原理,這裡的“損”是指不斷拋棄在“橫向意識活動”中所獲得的經驗、知識的影響與拖累,只有把經驗、知識都拋棄了,意識才有可能恢復縱向活動。

“損之又損”

是指透過練習,意識在活動過程中,徹底不受經驗、知識的影響與拖累。

“以至於無為”

是指恢復了“縱向意識活動”,“無為”是《道德經》、《德道經》中才有的概念,在《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中,並沒有“無為”這兩個字,被校注為“無為”的兩個“源頭甲骨文”字,是另外兩個字。

就從《道德經》的角度來看“無為”的內涵,“無為”就是在“縱向意識活動”中才有的行為模式。

“無為而無不為”

表示“縱向意識活動”所帶來的強大認識能力。

3、孔子儒學中,關於“縱向意識活動”的訓練

我們一定對孔子與老子出現在同一個時代,覺得非常的好奇,這難道是一種巧合嗎?

其實,放到一種“大的歷史程序”中來看,這並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安排。

在黃帝時代,為了在華夏大地推廣“心智系統轉換”練習方法,一方面創造了“源頭甲骨文”用來記載“心智系統轉換”練習方法,並由天下共主、天子保持“心智系統轉換”練習的權威性。

這一方面的中繼與傳承由老子來完成。

在另一方面,黃帝還開創了“禮制”、“音樂”、“服飾”,讓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練習“心智系統轉換”。

這一方面的中繼與傳承者就是孔子!

歷史上,那個真正的孔子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孔子,真正的孔子是黃帝“心智系統轉換”練習方法的發掘、傳承者,是人類目前可知的“心智系統轉換”總教頭!

儒家經典《大學》就是一本非常系統的關於“心智系統轉換”的教科書。下圖是《大學》的“心智系統轉換”結構圖:

底層能力的建立,靠教育,而高階能力的開發,只能靠自己

《大學》中的“誠意、正心”就是非常有效的練習“縱向意識活動”的方式,具體的應用,我們會在本專欄的後面詳細為大家分享。

儒家經典《中庸》則是一本對於練習“心智系統轉換”過程中,一些具體問題的講解。

比如,裡面非常著名的

“子路問強”

“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

講的就是在練習“縱向意識活動”的過程中,如何強化“最裡面一層意識”的力量。

甚至《中庸》的“中”字,也不是我們一直以來誤解的“中間”的“中”字,而是表示“縱向意識活動”的路徑的意思,這個“中”字其實也是一個“源頭甲骨文”字義的字,在《說文解字》中,還保留著“源頭甲骨文”的字義:入內,就是從“外在世界”迴歸“內在世界”的意思,這個意思所表示的正是“縱向意識活動”的路徑。

儒家經典《論語》是孔子對弟子練習“心智系統轉換”的點評,以及弟子的練習心得。

比如,《論語》中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這句,講的就是在練習“縱向意識活動”的過程中,要強化“最裡面一層意識”的力量,只有把“最裡面一層意識”的力量練強大了,才能恢復“縱向意識活動”。

這裡的“君子”就是指“最裡面一層意識”的意思。

4、《齊物論》、《陰符經》中“縱向意識活動”的練習

除了老子、孔子的學說,在其他的經典中,也有相關的內容,比如,莊子《齊物論》中的“

吾喪我”

,講的也是進行“縱向意識活動”練習。

“吾喪我”的“吾”是指“最裡面一層意識”,而“我”是指“最外面一層意識”,“喪”是指“最外面一層意識”不起作用的意思,也就是“橫向意識活動”停止的意思。

“吾喪我”意思就是:“最外面一層意識”不起作用了“橫向意識活動”停止了,而“最裡面一層意識”開始發揮作用,這不就是“縱向意識活動”嗎?

類似這樣的內容,在中華原生文化的經典中還有很多,比如,《陰符經》中就有更為詳細的論述。

《陰符經》中的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

這一段,就是非常明顯地在論述,不要用“橫向意識活動”,從感官上,直接斷了“橫向意識活動”的源頭。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 的意思是,一個人終止任何一樣感官上的感覺,這個人的認知能力就能提高十倍,這個“十倍”只是一種比喻。

“三返晝夜,用師萬倍”的意思是,這個人如果把所有感官上的感覺都終止,那麼,這個人的認知能力就能提高萬倍,這個“萬倍”也是一種比喻,表示比“十倍”要高得多的意思。

一個人身上所有感官上的感覺都終止感覺,就是“橫向意識活動”停止的意思,而認知能力提升萬倍,則是“縱向意識活動”開啟的意思。

透過上述的分析,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真正的“中華原生傳統文化”的主體內容,都在講如何練習“縱向意識活動”。

對於想要獲得戰略思維(ST)能力的網友來說,生在中國是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因為在“中華原生傳統文化”中保留了太多的訓練“縱向意識活動”的方法,而且這種練習方法都要求在現實生活、工作中練習,一點出家、避世的概念都沒有。

在《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中,有多個章節講到,要在現實中練習,練好了要為諸侯國君治理國家,一方面提升自己的練習難度,有助於自己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去推廣、普及“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方法。

想要獲得戰略思維(ST)能力的網友,按照這些方式進行練習,一定會有巨大收穫的。

本專欄“下一個要點”預告:本專欄的重要原理,戰略思維(ST)思考者的世界觀——重疊結構世界

如果大家對本專欄感興趣,建議大家把本專欄收入App的書架中。

本專欄可以看做是心智玩家用“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黃帝老子真經》的延續——透過戰略、創新思維的角度,幫助大家學習《黃帝老子真經》中的用“意識影像”思考的方法。

專欄

黃帝

老子真經

》即將在心智玩家的專欄中上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