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袁茹錦:怎麼樣看書才能讓書為你所用?5招讓你一箭三雕

  • 由 醒職場袁茹錦 發表于 棋牌
  • 2022-11-28
簡介這就是從“輸出“的角度來讀書的五個步驟:第一步,預測你的變化第二步,重述作者觀點第三步,透過實踐驗證第四步,跨界建立聯絡第五步,轉化書中內容如果你能把你看過的每一本好書,都輸出分享給他人那麼不僅有利於你自己對書中內容的吸收內化和延伸拓展而且

fab縮寫是什麼意思

在培訓中,很多學員跟我說:

我看了很多書,我平均每週看2本書;

我用了快速閱讀法,能夠30分鐘之內就讀完一本書;

我每次看書都會記錄好幾十頁的讀書筆記,我所選擇的書都是對我目前工作有用的書……

可是為什麼,看了這些書以後,我卻沒有辦法把書中的知識點用起來,自己也並沒有因為書讀得多,而發生喜人的變化呢?

這是很多人容易陷入的“自欺欺人勤奮”的陷阱,不斷的看書,不斷的發現書讀過就忘,不斷的懷疑讀書沒有效果,最後產生了“讀書無用”的結論。

之所以會走入這樣的誤區,原因在於,很多人都不明白:

“讀書”並不等於“獲得知識”。

很多人喜歡用讀書來彰顯自己的格調,認為書讀得多就高人一等,比如:我每年讀300本書,你呢?

其實,

書並不是讀得越多越好

,要看你讀的是什麼書,讀了以後有什麼啟發,讀到什麼程度,能夠吸收的有多少,能夠運用的有多少

讀書的本質是資訊的輸入,它也只是眾多輸入方式的其中一種而已。事實上,讀書跟聽公開課、看微信文章、刷知乎朋友圈,甚至跟別人交流溝通,都是一樣的。

只是其他資訊輸入方式比較碎片化,而讀書相對來說比較系統化。

讀書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

。能夠拿得出手的,永遠不是:

“我讀了多少本書”

“我讀書讀得有多快”

“我在讀書時記了多少感悟筆記”

而是:

“透過讀書,我的哪些思想發生了改變”

“透過讀書,我的哪些行為發生了改變”

“透過讀書,我輸出了什麼”

袁茹錦:怎麼樣看書才能讓書為你所用?5招讓你一箭三雕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也特別喜歡做讀書筆記,甚至還在電腦裡面建了一個專屬資料夾,把讀書筆記分門別類的儲存在裡面。每次做完一本書的讀書筆記,都會產生很強的滿足感、愉悅感和成長感,感覺自己今天又進步了1%。

就這樣堅持2年之後,我發現了兩件事情:

第一,儲存完讀書筆記之後,我再也沒有回頭去看過。

第二,我的生活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那時候正巧是“斷舍離”風靡大街小巷的時候,於是,我狠了狠心,把數千份讀書筆記清理掉了。然後我發現,我似乎並沒有少了什麼—— 平時該幹嘛幹嘛,我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而產生任何不便。

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那數千份的讀書筆記,對我來說,其實沒有什麼用。

這就是資訊時代帶給我們的錯覺。我們以為,讀過的書都會形成我們大腦裡面的“知識庫”;我們認為,只要寫了讀書筆記,這本書中的知識點就被我們完全內化了。

但,

透過讀書,我們創造了什麼?改變了什麼?

好好思考一下:

過去一年裡面,你看過的書裡面的知識點或者方法論,你應用到了的,有沒有超過10%?

袁茹錦:怎麼樣看書才能讓書為你所用?5招讓你一箭三雕

我們的確可以透過大量讀書、快速讀書,獲取車載斗量的資訊,但

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知識】,是你能夠應用並讓你的生活產生變化的【知識】。

書能夠給到你的,只是包含了文字、圖表、資料、圖片的資訊而已,只有這個資訊轉化為能夠讓你產生變化的行為,你透過行為層面的改變,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變得越來越好了,這個時候,你才算是真正的獲得了這個“知識”。

舉個例子來說:

FAB是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Feature (屬性、特性)、Advantage(優勢、作用)、Benefit (好處、利益),通常用於銷售過程中向客戶介紹產品:根據客戶的需求,先告訴客戶這個產品有什麼樣的特點,然後再引申出這個特點的優勢及作用,最後再闡述這個作用給客戶帶來的利益和好處。

如果我僅僅是知道FAB這個知識點,而不去使用它的話,那麼它就無法讓我的行為發生變化,我也就無法讓這個知識點成為行走江湖的一套“武器”。

但如果我在學到這個知識點之後,嘗試用這個模型,向他人介紹“樊登讀書”APP:

“樊登讀書”是一個每年帶你讀50本書的APP

(F屬性)

,他每週講一本書,可以讓你用碎片化時間聽書;同時他講得生動有趣

(A優勢)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輕輕鬆鬆的、每年學習到50本書中的精華內容了

(B利益)

當我嘗試用這種方式向其他人推薦“樊登讀書“APP並取得了一定效果之後,這個FAB模型就成了我的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所以,你在看書的時候,每當看到一個你覺得有用有效的知識點時,就可以立刻思考,

這個知識點可以用於我的工作中、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你以前看書的時候可能沒有這樣思考的習慣,你僅僅是在用眼睛“看”書而已,你僅僅是享受著看書給你帶來的“快感”,而並沒有讓書中的知識點進入你頭腦中的知識體系,轉化為你行為層面的“驅動力”。

所以,你需要在頭腦中安裝一臺“驅動器”,當書中的資訊透過你的眼睛進入你的頭腦之後,這臺驅動器就會積極的運轉起來,對這個知識點做一些加工和轉化,

建立從【認知層】到【應用層】的聯絡

袁茹錦:怎麼樣看書才能讓書為你所用?5招讓你一箭三雕

下面這個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週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

它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最早它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現並提出的。

袁茹錦:怎麼樣看書才能讓書為你所用?5招讓你一箭三雕

你會發現,從上到下,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的學習內容保持率會越來越高。這個學習金字塔給了我們什麼啟發呢?你能從中想到什麼?

從這個學習金字塔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學習保持率在30%及以下的方式,都是個人學習或者被動學習,而學習保持率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

所以,

教學方法對於學習效果的達成非常重要。

其中,教授給他人的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是90%,這意味著,教是最好的學。知識是個奇妙的東西,在分享的過程中,分享者往往能對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對原理挖掘得更深入、對方法掌握得更精湛。

所以,

你可以,以“輸出”和“分享”為目標,來選書、讀書、拆書、解書、化書。

袁茹錦:怎麼樣看書才能讓書為你所用?5招讓你一箭三雕

以“輸出”為目標來讀書的

第一步

,就是

預測自己的變化

在頭腦中預測一下,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會有哪些方面的

收穫

在頭腦中預演一下,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會產生什麼樣的

變化

在頭腦中預想一下,看了這本書之後,我要如何把它

分享給別人?

以“輸出”為目標來讀書的

第二步

,是

重述作者觀點

把書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用自己的理解

重新陳述

一遍,你才會讓這句話進入你的潛意識,也才會理解得更加深刻。

以“輸出”為目標來讀書的

第三步

,是

透過實踐驗證

書中給出的任何方法、技巧、思路,都有其

適用性

不適用性

一個方法,在A場景和B場景裡面

適用

,換到C場景和D場景就可能

不太適用

了。

所以,對於書中給出的任何知識點,你都要去進行

實踐驗證

,才知道什麼情況下可用,什麼情況下不可用。

以“輸出”為目標來讀書的

第四步

,是

跨界建立聯絡

最近看了

《超預測》

那本書,書中提到了增加預測能力的三種思考方式:

袁茹錦:怎麼樣看書才能讓書為你所用?5招讓你一箭三雕

一種是拆解問題

第二種是尋找不同的視角

第三種是持續更新

由於最近有一個和

情緒管理

相關的課程要去授課,所以我就在想,這三種思考方式能不能和情緒管理

結合起來

如果

增加預測能力

的三種思考方式和

情緒管理

結合起來,那麼:

“拆解問題“就相當於在產生情緒的時候,設法梳理情緒來源。

“尋找不同的視角“就相當於,讓你產生情緒的那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持續更新“就相當於,持續記錄和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掌握情緒的規律週期。

這樣一結合,就讓我跳出了思維的侷限性,進行了

思維的拓展

,從而產生了更多的

靈感

以“輸出”為目標來讀書的

第五步

,是

轉化書中內容。

你可以透過繪製思維導圖的方式來轉化,也可以透過給別人講述的方式來轉化,還可以透過

【化書成課】

的方式來轉化。

讓書中的這些知識,成為你自身實踐體驗的一部分。

袁茹錦:怎麼樣看書才能讓書為你所用?5招讓你一箭三雕

這就是從“

輸出

“的角度來讀書的

五個步驟

第一步,預測你的變化

第二步,重述作者觀點

第三步,透過實踐驗證

第四步,跨界建立聯絡

第五步,轉化書中內容

如果你能把你看過的每一本好書,都

輸出分享給他人

那麼

不僅有利於你自己對書中內容的

吸收內化和延伸拓展

而且

你還能透過

幫助更多的人成長髮展

,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然

你也就能

和這些書的作者的靈魂發生最親密的接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