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音樂播放軟體的發展史

  • 由 西北以東的嘮叨 發表于 籃球
  • 2022-10-05
簡介mp3之類的影片和音訊檔案下載也較為方便,網友們習慣從網上直接下載到本地播放,通常安裝realplayer、winamp、千千靜聽等軟體來播放

王者搶龍音效怎麼讀

首先在此給各位網友道個歉,上一篇“

下載軟體的興衰史,是技術演變史還是利益圈錢史?

”由於輸入錯誤把

veryCD網站成立

時間打錯了,這裡更正一下“2003

年veryCD網站成立”,多謝各位網友指出錯誤,西北以東在此拜謝!!

今天跟著我一起聊聊音樂播放軟體。

在VCD、DVD類片源的年代,豪傑超級解霸、金山影霸等播放軟體佔據了絕大多數PC端市場;再到後來,網速逐漸快了起來,。rm/。wmv/。mp3之類的影片和音訊檔案下載也較為方便,網友們習慣從網上直接下載到本地播放,通常安裝realplayer、winamp、千千靜聽等軟體來播放;再往後,就到了實時線上聽音樂看電影的時代,例如酷我、酷狗、網易雲音樂、愛奇藝等。

在那個屬於PC的輝煌年代,每個人的電腦硬碟或多或少都儲存著些許的MP3音樂檔案,開啟電腦,啟動播放器,音樂隨之響起,這一幕,你是否記憶猶新呢?

這裡,我們主要聊一下winamp和千千靜聽。

“Winamp, it really whips the llama's ass!”這一句經典的Winamp開啟音,你聽過沒?或許目前大多數使用者聽過的是“HELLO Kugou”而不是它,這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悲哀。

MP3時代 小巧玲瓏 橫空出世

Windows Advanced Multimedia Products(Winamp)釋出於1997年4月21日。

那個時候在國內甚至在國外網際網路都還沒有這麼流行,並且還還處於低速的撥號上網狀態,下載一個5M大小的採用壓縮格式Mp3都需花費良久時間,更不用說下載未壓縮的成百兆音樂檔案了。那個時候還是光碟的時代,一張音樂CD中可以只能儲存10多首歌曲,而MP3的出現,使得一張光碟中可以儲存幾百首MP3音樂,比較原音CD來說,這個數量非常的驚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MP3檔案的流行。

有了MP3格式檔案,那當然得有個播放器才行,一開始的MP3播放器並不是Winamp,而是winplay3,

它的特點是佔用系統資源低,在486的機器上可以播放MP3。

有說傳言說WinPlay3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夠在Windows下實時解碼的MP3播放軟體,也是唯一一款支援486處理器下的視窗作業系統播放軟體。

那個時候的電腦還處於486到586過渡時期,winplay3可以在WIN32或者Win95下執行,但是至少需要486DX處理器才能正常工作,不過如果真的在486上播放MP3的話,就專心聽歌吧,一旦你開啟其它程式,歌曲就會變成斷斷續續的。

隨著MP3的流行,MP3解碼軟體逐漸多了起來,Nullsoft工作組的Winamp就是其中之一。這時許多人的電腦也升級到了586配置,播放MP3已經不是問題。

猶他大學的學生Justin Frankel 在這一年推出了 Winamp,他們把最流行最易用的Windows使用介面和AMP MP3格式播放引擎結合起來。那時的Winamp介面都極端簡陋,也只有播放、停止、暫停等幾個功能而已,它的大小隻有100多K,注意是KB而不是MB,用軟盤也能隨身攜帶,別問我軟盤是啥,自己百度一下。

同年5月,他們推出了Winamp經典的介面,暗灰色的介面、綠色的播放時間顯示效果、變色的音量調節滑動按鈕,簡單的控制按鈕,跳動的音樂頻譜圖,這種佈局模式一直延續了N久。Winamp 1。0無需安裝,單檔案直接執行。

接下來在國內許多MP3盜版光碟中都帶有Winamp的安裝檔案,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Winamp成功的基石。

Winamp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次都會修正大量的錯誤,有的時候還會加上一些新的功能。在1。5版本之後新增的外掛功能,更是鋪就了它的成功之道。有了外掛功能,使用者就可以透過外掛來實現更多的附加功能,比如音效增強、比如隨著音樂跳動的動態圖形效果。接下來,在1。91版中,加入了著名的伴隨著羊咩的聲效。隨著功能的增強,Winamp的大小也略有增長,即便如此,那時的Winamp大小也只有1M左右大小,佔用較低的系統資源,Winamp的普及變得理所當然。

人們可以透過編寫外掛來擴充Winamp的功能。當時最令人興奮的就是視覺外掛,這些外掛太美了,他們可以表現出各種各樣令人陶醉的動態圖形,而且是隨著歌曲節奏的變化而變化。

1999年6月,Winamp被當時財大氣粗的AOL以8000萬美元收購,同時AOL還收購了流媒體服務Spinner,兩宗收購共計4億美元。

AOL 有一個著名的稱號——創業公司殺手,這些年來無數次收購併殺死各種創業公司,

著名的ICQ也栽在了它手上,Winamp的悲劇開始上演了。

一年之後,Winamp宣佈自己擁有超過2500萬註冊使用者。AOL已經認識到只有藉助Winamp才能推動自己音樂服務的發展。為了推廣自己的音樂服務,AOL要求Winamp使用者必須進行賬號遷移,但是Winamp的使用者絕大多數都是音樂愛好者、geek,他們對AOL這樣霸道的大公司沒有任何好感,當然也不願意遷移賬號。

最終的結果就是,AOL 既沒能將自己的音樂服務推動起來,同時也使得 Winamp 平白無故失去了使用者的支援和最好的發展時光。即便如此,此時的Winamp依舊處於顛峰時刻,有種何處尋找對手的孤寂,還有點“高處不勝寒”的壓力。

2001年,Winamp 2。0版火熱出爐,其音訊處理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Winamp 2。X版本中,Winamp 2。81版更被譽為“經典”版本,導致以後Winamp升級後的版本都被其掩蓋了光華,甚至許多使用者解除安裝了新版重新安裝Winamp 2。81。從此,Winamp佔據了音樂播放器市場的制高點,甚至一度成為了MP3音樂播放器的代名詞。也成為了Winamp的輝煌時刻。

這時在國內出現了漢化加強版的Winamp,這類的漢化加強版,除了漢化了Winamp的操作介面外,還附帶了許多實用外掛,還帶有幾款面板功能,其中的佼佼者莫屬水手漢化系列了,還記得這款木質面板麼。接下來就出現了Winamp的歌詞外掛,它們透過讀取相應歌曲的歌詞檔案。

在Winamp播放MP3的同時可以在螢幕中即時動態顯示當前歌中所對應的歌詞,頗有些卡拉OK的味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輔助了Winamp的王者位置。那一段時間,可以下載歌詞網站成了熱門。

為Winamp的王座更加穩固的是一款被譽為可極大提高播放音質的DFX外掛,DFX是Winamp的一種很棒的音效處理外掛,透過DFX預設設定就可以讓Winamp在音質還原上提升一個檔次。不僅如此使用者還可以調節高保真度、環境音效、3D環繞、動態推進、超重低音等等。即使使用主機板整合的音效卡仍然可以播放出專業般的音質效果,正因如此,後來出現了許多DFX版Winamp。很長一段時間裡, Winamp就成了聽音樂的首選工具,想要聽音樂,在電腦桌面上找下邊的圖示點選執行就是了。

有巔峰就有谷底,Winamp同樣無法倖免。2002年,Nullsoft 幾乎重寫了 Winamp 2,併發布了 Winamp3,以功能多樣化為賣點的Winamp 3。0版正式上架。

Nullsoft對3。0版本再創Winamp輝煌寄予了厚望。可是新版資源佔用率高的情況,卻成為了阻礙Winamp從成功走向成功的絆腳石,許多使用者解除安裝了Winamp 3,裝回了Winamp 2。81版。Winamp3相對以前版本有很多大的改進,徹底更換以前的面板設計;還增加了媒體庫的功能;增加了對影片的良好支援,以前Winamp是透過外掛來對影片文件進行回放的,這次徹底整合到了Winamp內部。加強了EQ控制檯的功能;除此之外還多了一控制檯。

Winamp3為使用者帶來了這麼多“新“功能的代價是,佔用過多的的系統資源,不再適合後臺播放,令人鬱悶的是,就連開啟Winamp3就要等上好長一段時間。而且新版新功能的亮點不足以吸引使用者,於是追求實用的使用者大都青睞並繼續選擇Winamp 2。X版,致使Nullsoft不得不向市場低頭,於2003年3月重新推出Winamp 2。X系列的2。9版本。2。9版本在2。81的基礎上增加了Winamp3的很多重要功能,例如影片播放、媒體庫等,但是保持了Winamp2系列的原有味道,不像Winamp3佔用系統資源那麼高,而且相容性還不錯。

Winamp有了重塑輝煌的一線希望,只可惜的是AOL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到了2003年,iPod 售出超過100萬部,並且推出了iTunes,當iTune和iPod快速上升的時候,Winamp已經深陷泥沼了。

2003年12月,Winamp 5。0釋出,Frankel 隨後因為與高層的不和而離開 AOL 重新註冊了新公司。2004年1月辭職,幾個月後,Winamp僅剩的原創團隊也與AOL道別,Naullsoft的時代從那時就宣佈結束。Winamp這款產品自此進入“活死人”狀態。2004年,AOL 保留了 Winamp 的開發團隊,但還是關停了Nullsoft,對不少人來說,這意味著 AOL 再次幹了一件蠢事。隨著技術的發展,逐漸出現了許多可以抗衡Winamp的軟體,如Windows Media Player、RealOne、JetAudio、foobar2000。而foobar2000的出現就相當於推了一把當時正在走下坡路的Winamp,讓它滾下坡去。Winamp則越來越臃腫,程式設計師出走做了foobar2000,迅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Foobar2000剛裝起來象Firefox一樣難看,歌詞外掛還要自己手動安裝很麻煩

這個時候,千千靜聽橫空出世,免費的,中文介面,還立刻能顯示歌詞,也號稱原汁原味輸出,許多使用者嘗試著試用了一下,感覺良好,於是轉投千千靜聽懷抱,winamp在國內市場的蛋糕也被瓜分。

可誰能想到,數年以後,千千靜聽最後也沒了,而foobar2000還有不少忠實的使用者在使用著。

千千靜聽,走出了其“滿城盡披千千甲,獨居一寓唯靜聽”的歷程。千千靜聽也曾收穫一大批忠實使用者,在他們心裡,千千是他們永遠的千千,直至現在依然還有不少人在網上尋找千千靜聽老版本安裝包。

千千靜聽,起意於2001年,2002年出生,Nanling “南嶺大俠”原名鄭南嶺(70後程序員),以一個音樂愛好者身份,想著自己用得更舒服些,參考了當時香港某MP3播放器,尤其增加了歌詞顯示,碼出了非常高效和低資源佔用、無廣告、非商業、完全免費的千千靜聽;播放器名當時叫“MP3隨身聽”,因作者喜歡《千千闕歌》,後來把“MP3隨身聽”改名為千千靜聽(英文名稱:TTplayer)。

千千靜聽的整體設計和功能都與WinAMP大徑相同,但在體驗上,千千靜聽無疑更適合國內使用者。

使用者可以很輕鬆地在千千靜聽中實現音訊格式轉換、開啟音效、編輯ID3標籤乃至下載檢視歌詞等功能,如果安裝了“TTPlus”擴充套件包,那更是可以把玩到大量的DSP和解碼編碼器。

在那個較為封閉的網際網路時代,千千靜聽憑藉使用者的口口相傳,成為當時最火爆的音樂播放軟體。

就算以當下的眼光來看,千千靜聽也不失為一款好軟體,由於千千靜聽使用了虛擬記憶體技術,可以將大部分執行資料暫存在電腦硬碟上,使其成為佔用記憶體資源最小的音樂播放器。

光是這個特點就已經是當下不少音樂播放軟體所缺失的。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麼一款完美的軟體,居然走起了下坡路。

2006年7月,千千靜聽被百度收購,至此千千靜聽的命運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2012年10月百度開始整合百度MP3、百度ting、千千靜聽等音樂產品。

2013年,千千靜聽改名為百度音樂,官網域名也被跳轉到百度音樂,從此“千千靜聽”成為歷史。

2015年12月,百度宣佈旗下百度音樂業務將與太合音樂集團合併,致力於打造一家“全新的網際網路音樂機構”,與此同時,百度音樂更名為“千千音樂”

千千靜聽的隕落在於它僅是一個音樂播放器,不能下載歌曲。(也有人歸咎於百度的收購!)。有人說未來是屬於iTunes一類軟體的。但千千靜聽在歌詞顯示和下載、小巧玲瓏資源佔用少、易用等方面仍然有優勢,仍然是本地播放器其中一個優選。用一句話“小巧精緻、操作簡捷、功能強大”來形容千千靜聽一點不為過。

音樂播放軟體的發展史

軟體介面是否類似於winamp?

線上聽歌時代 已經沒它們什麼事了

酷我和酷狗,開始酷我只是大家用來填歌曲資訊的,酷狗只是大家找歌的下載器,後來都變成了音樂播放器,而它們的功能越做越好,又方便快捷無需到處找歌下載,於是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音樂播放軟體。

再後來就是很多線上聽歌網站開始流行,適合大量的網咖使用者。網友們只要登入對應網站,就可以線上聽歌,無需安裝任何軟體。緊接著還出現了QQ音樂、蝦米網。

現在,使用者已經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在電腦硬碟中儲存成百上千條歌曲,對於國內使用者來說,只需要開啟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等的線上音樂播放器,無數音樂就隨之而來,線上實時收聽。

線上音樂軟體發展至今,已經脫離了那個純粹用於聽音樂的定位,而是一個集娛樂、社交、原創以及音樂於一體的網際網路社群。在各方面都不具備優勢的winamp和千千靜聽自然註定會成為市場的末流。

伴隨著它們的退場,也帶走了不少80、90後網民的青春回憶。

曾經引領行業的龍頭換了一個又一個,或繼續在音樂市場上掙扎,或已經轉型去了別的地方,但不可否認的是,線上音樂市場正是在他們的競爭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