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情懷消費,不是重複消費

  • 由 中國青年網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22
簡介那些情感或家庭的困境,事業職場上的挑戰,都在看似歲月靜好的生活表層中劃了一道口子,自然透出足夠普遍和讓很多人感同身受的社會議題,而並非簡單的人物堆疊和形式拼湊

靈魂創造者的課有用嗎

凡事最怕一而再,再而三。

《歡樂頌》到了3,終究沒能延續爆款。“王心凌男孩”之後又有了“蘇有朋女孩”。套路好用,回憶上頭,但無論是劇作還是綜藝,彷彿都在一夜之間集體失去了創作的靈魂。

《歡樂頌》為什麼能火?因為五美來自不同圈層,又性格各異。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有真實的群像附著,又有鮮明的戲劇性襯托,每一位的劇情線都真實可感,當彼此相交,便是一幅社會百態圖。從《歡樂頌》開始,當代都市女性群像題材不斷被搬上銀幕。

無論是“girls help girls”的流金歲月,還是婚姻生活中重塑自我的《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都有堅實的邏輯主線,這些作品和《歡樂頌》一樣,都揭露了生活中常見而又被忽視的女性問題。

那些情感或家庭的困境,事業職場上的挑戰,都在看似歲月靜好的生活表層中劃了一道口子,自然透出足夠普遍和讓很多人感同身受的社會議題,而並非簡單的人物堆疊和形式拼湊。

《歡樂頌》第三部,每個人物都在複製自己的“前任”。

完美科學家江疏影,對應國際化的劉濤。有弟弟妹妹做“拖油瓶”的張佳寧,對應“扶弟魔”樊勝美。寫公號的小編輯張慧雯和伶俐的李浩菲,多少有點邱瑩瑩的影子。唯一留有懸念的是楊採鈺,彷彿特務J。

前任雖好,舊夢難圓。這就是為什麼觀眾感嘆:“開播以來,沒有一個能被記住的角色。”女性群像劇套上公式,綁在一起就能產生化反,實則不然。

創作者進行型別融合的勇氣值得鼓勵,但永遠也不能忘了任何戲劇的魔力依然在於創新。

而芒果一直走在國內綜藝的前沿,這個“前”也是以開創為先。

無論是親子綜藝大放異彩,還是情感綜藝發人深省。芒果先鋒式的大膽探險,讓國產綜藝的題材視角不斷外放,這些爆款成功的商業模式,無一例外的都是大膽嘗新。

開發國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但複製並不難。從最早的親子,到歌舞競技,再到戀愛社交,不管“再見愛人”還是“春日遲遲再出發”,模仿者眾,唯創造者少。

就像當初把“30+”的姐姐湊在一起搞女團,巨大的驚喜來自於,節目發掘了姐姐們的另一面。為她們瘋狂打call,不只是為“少女感”、為“歲月不敗美人”吶喊。而是在她們身上,能看到所謂事業上的野心綿延不絕,所謂富有除了錢財美貌還有閱歷豐饒,一個人的情感歸宿除了兩廂情願還可獨自美麗。

如今,“乘風破浪”後又“披荊斬棘”,“王心凌男孩”剛跳完舞,蘇有朋和哥哥們就來了。而我們的心卻很難澎湃如昨,他們不是生理上的老,卻讓人有種過盡千帆的審美倦怠。

透過那些你再熟悉不過的旋律,那些彷彿從未改變過的臉,我們看到的是在重複、疲憊、沒驚喜的生活裡慢慢老去的人。

陶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