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湖南“碳”路觀察②丨湖南林業的雄心:助力湖南提前實現“碳中和”

  • 由 紅網 發表于 籃球
  • 2022-08-28
簡介碳匯專家,湖南省林業局林業基金站二級調研員戴成棟向記者表示,“作為全國森林大省,湖南不能等到2060年才實現碳中和,需要一定幅度的提前,這樣才能為全國那些貧林省份、大的工業省市留出空間

樹的立方米怎樣算

01:15

編者按: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其中,“先立後破、通盤謀劃”八個字道出關鍵。在前往“雙碳”目標路上,湖南將展現怎樣的責任與擔當?即日起,紅網時刻推出《湖南“碳”路觀察》專題報道,為你層層解析湖南低“碳”之路。

湖南“碳”路觀察②丨湖南林業的雄心:助力湖南提前實現“碳中和”

茂源林業岳陽碳匯林基地。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李璐 任曄 張興莎 長沙報道

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全球性問題。其關鍵在於對二氧化碳的控制。

儘管吸收或者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手段有很多,但目前國際上認可、經濟上可行、最高效的還是森林光合作用下的碳匯功能。

林業在碳中和過程中,具有特殊的、主體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碳匯專家,湖南省林業局林業基金站二級調研員戴成棟向記者表示,“作為全國森林大省,湖南不能等到2060年才實現碳中和,需要一定幅度的提前,這樣才能為全國那些貧林省份、大的工業省市留出空間。”

這需要湖南做出林業大省應有的政治擔當。戴成棟認為,湖南先為自身碳中和努力,後面為其他省份輸出林業碳匯能力,提前實現碳中和的湖南,將為全國碳中和貢獻湖南力量。

湖南“碳”路觀察②丨湖南林業的雄心:助力湖南提前實現“碳中和”

位於湖南省株洲市攸縣黃豐橋林場的碳匯林。

“雙碳”綠色賬本:二氧化碳如何“收支平衡”

碳達峰指的是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後,進入平穩下降階段。

2060年中國實現碳中和,是指2060年時,年度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與年度二氧化碳吸收固定總量相等,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

碳達峰與碳中和一起,簡稱“雙碳”。

據媒體報道稱,中國2020年碳排放總量超過100億噸,佔世界總量的28%左右。儘管如此,按人均排放來算,中國還遠低於發達國家。

“雙碳”的莊嚴承諾體現了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大國擔當,也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明瞭方向、明確了目標。在此背景下,林業碳匯意義重大。

二氧化碳進出相抵,方可實現“中和”。所以,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在排放端,做“減法”,在吸收端,做“加法”。

戴成棟介紹,碳達峰階段,需要高度重視低碳、零碳、負碳三方面技術。

低碳技術,以低能耗低汙染為基礎。涉及電力、交通、建築、冶金、化工等部門,包含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潔高效利用等。這是“減法”。

零碳技術,指的是其產生過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如光伏、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這也是“減法”。

負碳技術,主要部分是林業碳匯。也就是森林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後,固定成生物質的過程。這是“加法”。

木材成林,乃至樹根……這些都是固定二氧化碳後的生物質,可以計算為林業碳匯。符合國家規定的林業碳匯可以進入碳市場交易。

未來數年內,碳市場將只有碳配額和林業碳匯兩個交易品種,反映的是排放控制和抵銷機制。排放企業可以購買林業碳匯來抵消自身企業減排任務。

我們假設,某個企業每年碳排放配額100萬噸,經過節能減排,生產實際還是排放了105萬噸,那麼配額外的5萬噸碳排放量,可透過購買林業碳匯進行抵消(國家規定相關抵消量在5%-10%以內)。

作為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風向標的碳市場,必將對我國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林業碳匯給湖南林業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是挑戰,更是全新的機遇。

湖南“碳”路觀察②丨湖南林業的雄心:助力湖南提前實現“碳中和”

2016年5月26日,湖南省林業碳匯工程湘西自治州試點專案在龍山縣啟動。

林業碳匯,究竟怎樣助力湖南實現“碳中和”?

湖南是林業大省,截至2020年底,湖南省林地面積1298。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59。96%,森林蓄積量達6。18億立方米。

戴成棟透露,按照2019年資源資料和林業碳匯試點資料,全省喬木林面積900多萬公頃,每公頃年產碳匯15噸;竹林面積100多萬公頃,每公頃年產碳匯12噸,滿打滿算樂觀估計,合計年產碳匯量大約1。5億噸。

但這1。5億噸的年產碳匯,與全省2019年碳排放3。0718億噸相比,幾乎相差一倍。

這意味著,如果現在湖南要實現碳中和目標,林業碳匯生產能力要提高一倍,本質上就是要求森林質量獲得成倍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省林業局於2016年成立湖南林業碳匯工作領導小組,迄今開展了一系列基礎性工作。

基礎工作方面,委託省林科院組建了林業碳匯基礎研究團隊,編制了28個碳中和科研專案清單;按照國家林業碳匯方法學要求,完成了全省主要樹種林業碳匯計量引數模型,制定了湖南省林業碳匯設計技術方法;利用全省林業資源大資料,採用湖南省林業碳匯計量引數模型編制了《湖南省林業碳匯發展規劃(2016-2025年)》;開發完成了湖南省林業碳匯綜合管理平臺等。

試點方面,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完成了18個林業碳匯開發試點專案(待國家備案審批),總面積17萬公頃,預估減排量年均220萬噸,如果按照40元/噸碳價核算,可實現年均林業碳匯產值8800萬元。

不過戴成棟也坦言,目前,湖南省森林單位蓄積低,中幼林多,潛力大,再加上未來林業碳匯方法學可能的擴充套件(比如灌木林碳匯,溼地碳匯,草地碳匯)等,全省年碳匯量達到三四億噸是有可能的。

湖南林業碳匯,不僅能在“碳中和”之路上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時間和主動權,可預見的是,林業碳匯潛力巨大,或將成為湖南油茶、竹木加工、森林旅遊與康養、花木產業之後,下一個千億林業產業。

因地制宜 分類試點:全省“碳中和”探索進行時

“若要按照碳中和的標準來看,湖南已經有地方提前實現了碳中和,如郴州市桂東縣。”

桂東縣總面積14。52萬公頃,2020年森林覆蓋率81。97%,活立木蓄積954。5萬立方米,2019年林業碳匯約35。11萬噸。全縣碳排放量很小,如果“十四五”期間全面啟動林業碳匯工程,現有森林最多將產生年固碳量58萬噸,超過現有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呈現“過中和”狀態。

但類似桂東縣這樣的案例,畢竟是少數。根據碳達峰碳中和發展階段不同,湖南省總體上可以分作三類地區:

一是森林資源很好、碳排放量很低、林業碳匯已經過剩的地區,如桂東縣;

二是森林資源較為豐富、碳排放量較低、短期內可以透過自身碳匯工程實現碳中和的地區,如張家界市;

三是森林資源較少、工業較為發達、碳排放量較高、無法透過自身碳匯工程完成碳中和的地區,如長沙市。

對於上述三類地區,在後續啟動林業碳匯工程時需因地制宜,採取針對性策略,確保全省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森林經營碳匯的特點是隻算增量不算存量,晚規劃備案一年就會浪費一年碳匯量。

但無論如何,我們必須守住兩條底線:

其一,林業碳匯收益必須絕大部分返還給林農、林場,讓綠水青山的守護者真正享受到金山銀山的利益;

其二,林業碳匯必須得到高標準有序開發,讓每一棵樹都體現出生態價值,為湖南省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作出貢獻。

事實上,林農的自有山林也可以視為小微碳排放體:毀林就是碳源,即碳排放;保持和經營山林就是碳匯。

在戴成棟的設想中,未來,規範核算後,透過全省林業碳匯綜合管理平臺,林農護林育林就可以獲得碳匯收益,從而實現由“林農”向“碳農”的轉變。

畢竟,如果不砍樹就能賺錢,誰還會砍樹呢?

國際上,紐西蘭模式就是給林業分配碳配額,森林損毀時核收追繳相應數量的碳配額。記者瞭解到,湖南省正在制定林農微碳試點方案,有關部門批准後即可開展試點,力爭在全國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發展林業碳匯 從生態大省向生態強省邁進

目前,國家層面關於發展林業碳匯的相關政策亟待出臺,湖南也正在抓緊制定涉及各個層面的全省碳達峰碳中和發展方案。

戴成棟坦言,對於林業部門來說,首先要摸清家底,制定好湖南省碳中和林業發展規劃,銜接全省碳達峰方案,為後續全省碳中和工作各項重大決策提供科學的資料和模型,為全省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林業生態價值產業化提供支援。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湖南林業將迎來以實現碳中和為中長期目標,以林業碳匯為龍頭,從生態大省向生態強省大步邁進的新發展階段。

(文中部分影片素材提供:湖南省林業局)

連結:

“碳”路觀察①丨“水中光伏”發電1億度 湖南這一新興能源專案如低碳之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