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王昌齡的《出塞》:內容解析

  • 由 黑蛋文化 發表于 籃球
  • 2022-07-07
簡介龍城、飛將、陰山,《史記 匈奴列傳》:自馬邑軍後五年之秋,漢使四將軍各萬騎擊胡關市下

歷史衛青幾個妻子

王昌齡的《出塞》:內容解析

《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文譯:

秦漢時的明月照著秦漢時的邊關,出征萬里長的人馬尚未迴歸。假使龍城飛將在的話,不會讓外族的軍馬度過陰山。

欣賞:

首聯,互文起句,技巧非凡,時間從秦到漢到唐,空間拈出明月照邊關近景景象,時空一路延伸,雄渾裡含悽清,百感交集,令人浮想聯翩。次句拓寫,萬里,極言其遙遠;長征,極言征途兇殘險惡;人,包含將士全體;未還,極言其曠日持久,雖說未,實際上很多人是沒還,不得還,不能還,沒法還,戰死在沙場。明月邊關自秦未變,含物是人非之意。

尾聯,利用假設句,提出願望,有一威武英勇的飛將鎮守邊關,就能實現理想,外族就不敢侵犯,不僅不用長征,人也能還,那時的明月邊關,就是一幅和平的安居樂業景象了。

細釋:本詩題在唐《才調集》為《塞上行》,宋初《文苑英華》為《塞上曲》,洪邁《萬首唐人絕句》為《從軍行》,王安石《唐百家詩選》為《出塞》,明郭茂倩《樂府詩集》為《出塞》,又作雜曲歌辭蓋羅縫。唐宋沒有王昌齡集,直到明代才出現其詩歌的幾本專輯,才逐漸定名為《出塞》。本詩為完全正宗的七絕格律詩,但在唐樂府裡其音調題為蓋羅縫,詳見集評《升庵詩話》,難怪《唐詩三百首》將本詩納到七言絕句後的樂府。

明月、關,樂府《橫吹曲辭》裡有《關山月》,《樂府解題》:關山月,傷離別也。徵人思鄉思家,思婦懷人懷遠,都是仰望明月,浮現邊關景象。

也有人把首句翻譯為秦時明月秦時關,漢時明月漢時關。類似的詩句還有:雲想衣裳花想容、煙籠寒水月籠沙、秦家御史漢家郎等。

龍城,一解是當年匈奴祭拜祖先處,位於今蒙古國境內;二是指盧龍城,漢右北平郡所在地,在現河北省境內。也有說與衛青、李陵有關。

飛將,《史記》:(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魏志呂布傳》:(呂布)號為飛將。也聊記一筆。

龍城、飛將、陰山,《史記 匈奴列傳》:自馬邑軍後五年之秋,漢使四將軍各萬騎擊胡關市下。將軍衛青出上谷,至蘢城,得胡首虜七百人。公孫賀出雲中,無所得。公孫敖出代郡,為胡所敗七千餘人。李廣出雁門,為胡所敗,而匈奴生得廣,廣後得亡歸。漢囚敖、廣,敖、廣贖為庶人。其冬,匈奴數入盜邊,漁陽尤甚。這說明一是蘢城大捷實為衛青小勝;二是李廣為胡所敗而被俘,僥倖亡歸。

蘢城飛將無論指李廣還是衛青、李陵等,都不是令引以為傲的戰績。西漢時期,一直未能取得徹底擊潰或威懾匈奴不敢南下的戰果。據《史記》載,衛青和霍去病未曾殲滅匈奴主力。七次大戰後,匈奴仍不斷越邊侵擾,從未實現不教胡馬度陰山。而唐邊疆則在陰山一帶。因此,讀詩別太摳字眼,詩人不是歷史學家,發現不能坐實後,就把龍城、陰山解讀為邊境一地方,飛將也就一常勝將軍既可。

清陳沆箋釋王昌齡《古意》:一人計不用,萬里空蕭條,聯絡到唐朝名將王忠嗣的現實情況,原文如下,可參考。其實,任何時候都需要飛將(現代還須加飛彈),捍衛邊疆。《詩比興箋》:龍標七言絕句有塞上曲雲。…此所謂一人計不用,即彼詩之龍城飛將也。其指王忠嗣乎。忠嗣身佩四節,控制萬里,為國長城,數上言祿山有異志,使明皇用其言,則漁陽之禍不作。故詩嘆邊臣之用舍,關天下之安危也。旗亭畫壁,傳誦千古,但知賞其音調,亦有能言其旨趣者乎?

胡,自古舶來品前很多都有字首詞,按順序是胡、番、西、洋。如:胡蘿蔔、胡椒、胡楊、京胡、板胡、胡笳;番茄、番薯、番石榴、番瓜、番人芋;西裝、西服、西醫、西藥、西餐、西紅柿、西瓜、西芹、西洋參、西葫蘆;洋皂、洋油、洋燭、洋火、洋布、洋釘、洋傘、洋樓、洋車、洋蔥、洋芋、洋白菜、洋姜、洋橄欖。

關於唐人七絕第一的爭論,詳見集評,還是《唐詩歸》說得好:龍標七言絕,妙在全不說出。讀未畢,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見矣,然終亦說不出。…詩但求其佳,不必問某首第一也。昔人問《三百篇》何句最佳?及《十九首》何句最佳?蓋亦興到之言,其稱某句佳者,各就其意志所感,非以盡全詩也。李於鱗乃於此為唐七絕壓卷,固矣哉!無論其品第當否何如?茫茫一代,絕句不啻萬首,乃必欲求一首作第一,則其胸中亦夢然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