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中職生就業指導案例

  • 由 有趣的話題匯 發表于 籃球
  • 2022-07-07
簡介又比如“公司不限制個人發展”一條,從畢業生角度來看,提出這樣的要求可以理解,但從用人單位來講,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企業鼓勵個人提高自身素質,但如果服務期內想考研就考研,不受單位任何約束,單位肯定是不能答應的

中職生就業存在什麼問題

要求苛刻令單位無法接受

案例:某校現代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與某集團公司經過雙選、面試考核,終於進入簽約階段,協議書首先由畢業生本人簽署應聘意見,該生在“應聘意見”一欄中寫下了以下6條要求:(1)從事財會工作;(2)每週工作五日,每日八小時工作制;(3)解決戶口,提供單身住房;(4)住房公積金、勞動保險、養老保險等相關支出均由公司負擔;(5)每半年調薪一次;(6)公司不限制個人發展(例如考研等)。單位鑑於以上條件不能完全答應,將協議書退回,並建議修改後再籤。最終,該生因堅持自己的意見而未能被錄用。

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該生未被上述單位錄用,根本原因在於所提要求過於苛刻。以上條件公司不能完全答應,公司負責人說,這位同學提出的6條要求,有些我們是可以滿足,也應該做到的,比如:安排專業對口的工作,八小時工作制,解決戶口,提供各種福利等。但有的款項就無法答應,比如,每半年調一次薪,這種要求恐怕任何單位都無法答應。又比如“公司不限制個人發展”一條,從畢業生角度來看,提出這樣的要求可以理解,但從用人單位來講,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企業鼓勵個人提高自身素質,但如果服務期內想考研就考研,不受單位任何約束,單位肯定是不能答應的。儘管這位同學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但這種苛刻的條件公司是無法接受的。

近幾年,畢業生擇業期望值居高不下,已經影響到畢業生順利就業。有些畢業生由於刻意追求最滿意的結果,而錯過了其它好的機會,有的甚至造成就業困難。尤其是有些條件好的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腳踩幾隻船,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能及時調整就業期望值,以致後來就業困難,悔之不及。

求職面試理戰

畢業生投遞簡歷和麵試的時候,不要刻意去準備,要把自己心裡所想的和將來想得到的告訴用人單位,把自己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就是人的本質。畢業生只要掌握好專業技能,再加上自身的品質,比如勤奮、善良等,進入公司後經過公司文化的薰陶,一定可以有好的發展,大家在求職面試的時候通常會很緊張,其實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只不過有的人的自我調節能力強一點,然後就表現的很從容。其實你也可以以退為進求職者在求職與擇業的面試中,如果出現緊張情況,可以向面試你的人直言不諱地說出,“由於初次參加面試,我有點緊張。”這樣,他會安慰你幾句,使你能夠迅速地平靜下來。同時,這種直言不諱,還會給面試你的人留下“你很誠實”的印象。可見,一句直言不諱的話,還可以起到以退為進的效果。但是切記不要用是或者不是來回答問題。儘管有時候是你緊張的說不出話來,但是會給人留下一種不好的印象。

面試小技巧

巧妙回答開啟求職之門

案例:在上海某單位組織的一次面試中,主考官先後向兩位畢業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我們單位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集團公司,下面有很多子公司,凡被錄用的人員都要到基層去鍛鍊,基層條件比較艱苦,請問你們是否有思想準備?”畢業生A說:“吃苦對我來說不成問題,因為我從小在農村長大,父親早逝,母親年邁,我很樂意到基層去,只有在基層摸爬滾打才能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為今後發展打下基礎。”畢業生(B)則回答:“到基層去鍛鍊我認為很有必要,我會盡一切努力克服困難,好好工作,但作為年輕人總希望有發展的機會,不知貴公司安排我們下去的時間多長?還有可能上來嗎?”結果前一學生被錄用,後一學生被淘汰。

分析:在面試過程中,回答問題的技巧非常重要。對有些問題的回答,表面上看來合情合理,無可厚非,但卻令考官反感。這是因為:考官並不在乎你回答內容的多少,而在於考察你對問題本身的態度,進而瞭解你對職業的態度等等。顯然,這一案例中,畢業生A對下基層態度端正、誠懇,令主考官欣賞;而畢業生B思想上明顯有顧慮,儘管是人之常情,但這種場合下他的回答顯然不合時宜。

求職心態

客觀評價自己,樹立良好心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缺點和短處,這就是人們常講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以每個畢業生對自己和自身能力都應有客觀和正確的認識,都應該明瞭自己能幹什麼和不能幹什麼,要對自己有信心。那麼企業才會對你有信心。

信心不足,缺乏主動

案例:畢業生小劉學習成績和其他方面條件都不錯,在就業的初期滿懷信心。但由於專業冷門等原因,找過幾家單位都碰了壁,結果產生了自卑感,在後來的擇業過程中表現越來越差,陷入惡性迴圈而不能自拔,以至於到了新的用人單位那裡,只能被動地問人家:“學某某專業的要不要”,其他什麼話都不敢講,最終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單位。分析:小劉的失敗是由於自卑心理在作怪。在擇業遭受挫折後,一蹶不振,對自己評價過低,喪失了應有的自信心,擇業時缺乏主動爭取和利用機遇的心理準備,不敢主動、大膽地與用人單位交談,也就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越是躲躲閃閃、膽小、畏縮,越不容易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這種心理嚴重妨礙了一部分畢業生正常的就業競爭,使得那些原本在某些方面比較出色的畢業生也陷入“不戰自敗”的困惑。

自負而失敗

案例:畢業生小D口才不錯,在與用人單位代表面談時自我感覺良好。一番海闊天空的高談闊論以後,當對方問他的個人愛好是什麼時,他竟得意洋洋地宣稱是“遊山玩水”,結果被用人單位毫不猶豫地拒之門外。

分析:小D 的失敗是典型的自負心理造成的。自負在心理學上指過高地估計個人的能力,從而失去自知之明。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不少畢業生在求職擇業過程中,總是自以為是;自負自傲,自以為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誇誇其談,胡吹海侃,結果留給用人單位的是浮躁、不踏實的印象。試想,有哪家單位肯要一個不知天高地厚、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的畢業生呢?

1、確定適當的擇業目標

一個人的擇業目標和本人具備的實力相當或接近,有利於增強其自信心,從而使自己在擇業中處於優勢地位。而不會使自己跟現實形成很大的落差。那樣就會降低自己的自信心,

2、避免從眾心理

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要從自身的特點、自身的能力和社會需要出發,而不是在同學中盲目攀比,好象不到一個比別人更好的單位就不能實現自身價值。到頭來,只求得一時的心理平衡,卻不利於自身價值的實現和長遠發展。很多同學沒有長期就業規劃,就業目的不明確,難免隨波逐流。從來就沒有想過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氣質、個性、優缺點、興趣等進行全面的評價,所以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幹什麼、能夠朝哪個方向發展。所以就盲目的應聘,看某某去哪個廠自己就去哪個廠,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想法。

3、避免理想主義

也就是就業期望過高,導致就業難或錯失良機。下面就是一個期望過高導致就業難的例子。

案例:期望值過高

98屆畢業生小王來自雲南羅平,直到當年3月份他還未落實工作單位。剛好學校的一位老師去參加國家醫藥管理局的供需見面協調會,順便將他的應聘材料帶去幫他落實單位。剛好羅平有一家制藥廠要他,專業對口,又是家鄉,然而他本人的擇業意向卻是:單位地點必須在昆明市,至於到昆明的什麼單位、具體做什麼工作都無關緊要,除此以外,什麼單位都不考慮。在這種心態下,結果自然難以如願。

小王這種心裡在我們當中肯定有,小王的思想在當前畢業生的擇業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畢業生過於嚮往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沿海地區的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回自己家鄉所在地的中心城市。他們只注重經濟文化發達、工作環境優越的一面,而忽視了人才濟濟、相對過剩的一面,擇業期望值居高不下,甚至還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從而導致主觀願望與現實需求之間的巨大落差。象小王這樣過分看重單位所在地的畢業生不在少數。根據對某校98屆畢業生的抽樣問卷調查,在衡量單位是否符合自己的標準時,有92%的畢業生要選擇效益好、工資高的單位,超過85%的畢業生要求單位地處大中城市,願意到急需人才的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的畢業生僅佔2%。這就是期望過高導致了就業難。有的時候我們應該適當的降低一點自己對用人單位的要求。

4、克服依賴心理

有些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缺乏自信,把希望寄託在拉關係,走後門,這樣做的結果恰恰讓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產生缺乏開拓能力、獨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當今社會,挑戰與機遇並存,才能在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其實假如我是用人單位我就不喜歡那些走後門的人,因為通常在有些人認為那些走後門的人都是沒有什麼能力的,所以你給人的印象就不好,即使你應聘上了,別人也不會期望你會給廠家創造什麼價值。其實有的時候你自信一點,只有在擇業之初,就樹立自信心,敢於競爭,不需要關係你同樣能夠證明自己。那樣留給人的印象都不同。

5、不要等著機會來,當有機會來的時候自己要抓住。

被動等待坐失良機

案例:浙江某單位向學校釋出了要來校招聘大量人才的資訊,校就業指導中心迅速公佈並電話通知了各學院,各學院反應不一,有的學院書記親自打電話與對方聯絡,推薦自己符合條件的畢業生,有的則主動邀請對方到學院來選畢業生,有的則用特快專遞寄出了學生的推薦材料。而與此同時,部分同學卻在等待面試通知,認為反正該單位要來校招聘,等來了再投材料也不遲。後來,這家單位真的來了,人事部門負責人卻非常抱歉他說:“真對不起,其實,我們幾天前就已到貴校,但剛跨進貴校校門,就被貴校某學院盛情‘攔截’而去,晚上住在貴校招待所,聞訊而來的畢業生一撥又一撥,結果我們的計劃提前錄滿了。”在場的畢業生後悔不已,機會就這樣在等待中錯過了。分析:在求職擇業過程中,機會應該說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就看你如何把握它。各種招聘人才的資訊,每時每刻經過各種渠道在釋出、在傳遞,好比一條河流,資訊是一朵朵浪花,你抓住了,就歸你所有,你錯過了,就無法回頭。因此,只要你認準這條資訊對你有用,你感興趣,就必須主動以最快捷的方式向發出資訊方作出反應,讓對方知道你、瞭解你,才有可能看中你。機會往往就是這樣被主動者擁有。

用人單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很多的畢業生在面對找工作這個問題很迷茫,不知道現在的企業都喜歡招什麼樣的員工,不知道自己符不符合他們的要求,真怕自己找不到工作。我曾經也有這樣的疑慮。其實企業看重成績但也兼顧實踐

首先,首先一般的企業蠻看重成績的,畢竟成績反映了一個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學得如何。成績好,並不一定代表這個學生就非常優秀,但很大程度上說明這個學生學習能力強。

其次,學生在校的鍛鍊情況企業也挺看重的。這有兩方面:一是平時所說的社會實踐活動,二是學生所從事的學生工作,就是比如說你在班上當個班長。當然,這還要看具體崗位。比如招的崗位需要溝通能力強的,可能就對學生是否有從事相關學生工作及成績比較重視;如果所招崗位是專業性比較強的職業,可能就對應聘者學習方面的能力比較看重。

招人過程中,一般對畢業生的要求是:智商正常,但情商一定要高。這裡要提醒的一點,情商高,並不一定是說這個人很活潑,很外向,這是個誤區。所謂對情商的要求,也是根據具體的崗位來定。比如說,如果要招一個辦公室的公關,企業就喜歡招一個活潑外向的;如果是招櫃員、治安營業部主任,企業就要求應聘者性格要沉穩,有一定的協調能力,很外向很喜歡玩的人就不大適合。

針對90後的中專生,還有一點要提醒注意:大多的90後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都喜歡去那些相對重要、挑戰性強的崗位,但幾乎所有單位在招人時,更多時候招的是很基礎的崗位。我很贊成畢業生有自己的職業理想,但要注意的是,有目標有職業規劃很重要,要清晰地從頭規劃到尾,在這過程中怎麼做要想清楚,要紮下心來,從基層做起。

此外,公司在選人時,也非常看重“忠誠度”。有些很優秀的畢業生,如果在招聘時,用人單位覺得他跳槽的傾向比較明顯,即使再優秀,可能都不會招他,因為這類人給人的感覺是,追求的目標比較高,不見得會沉下心來做好現今的本職工作。

第二,企業也看重勤奮善良有能力的人,也就是能力為重

應聘單位表示,成績不需要第一名,但基本的專業能力要掌握;其次要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些畢業生好高騖遠,遇到了困難不知道如何處理,可能產生退縮的心理。由於專業和崗位的關係,企業還對動手能力有相當的要求,希望畢業生“來之能戰”。其實,這個“來之能戰”對於大多數的畢業生是不可能的,剛剛畢業不可能就給公司創造多大的效益和價值。但是自己在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勤奮,虛心求教。

在面試中,企業還會詢問畢業生的業餘愛好和社交方面的問題,比如是不是愛打籃球、朋友多不多?主要是考查畢業生的性格,社交範圍以及學習之外的活動等。企業招收的並不都要學習成績第一名,但企業要求綜合能力是最強的。另外企業還會看這個人的學習意願、學習能力如何,來預估他的發展潛力。如果一名應聘者給人感覺對自己的定位比較低,學習意願又比較強,比較踏實,不會太急功近利,企業往往比較喜歡。

目前中專畢業生就業情況樂觀,但是在擇業觀上也存在誤區。

誤區一:眼高手低、頻繁跳槽

從近幾年的招聘中不難看出,不少中專畢業生一畢業就想找份待遇優厚的工作,存在眼高手低現象。企業的發展需要一支穩定的員工隊伍,但對於剛出校門沒有社會經驗的中職畢業生來說,必須從最底層做起,可很多學生不願意到企業基層去工作,自視很高,只要有更好的薪水待遇馬上跳槽,這讓用人單位害怕聘用應屆中專畢業生。畢業於鄭州美院的艾靜現在深圳一家公司做主管,剛到公司時,她每月只有800多元的薪水。和她一起來的同學都嫌薪水低而離開公司,只有她沒有動搖堅持下來,經過一年多的歷練,她已經成長為部門主管,並且薪水也漲到2000多元。在這裡要提醒大家謹防上當受騙,因為自己沒有太多的找工經驗,所有我打電話問了一些出去的同學,我現在把他們的遭遇跟大家講一下,有一同學到一家大公司面試的時候,由於堵車就去晚了,結果在門口出來幾個西裝革履的年輕人,就問我同學你是來應聘的是吧,你來晚了,公司的應聘結束了,你到這邊來也有應聘的,然後我同學想都沒想就去了,在那裡也看到蠻多的人在那裡應聘。同學的警戒心也放低了,後來同學就去應聘了一個職位,跟那應聘的人談好了,什麼時候上班,工資待遇也都談好了,最後那應聘的人要求我同學把要銀行卡的卡號,說是說要把工資打到卡里,我同學其實也覺得不對,後來那人說要個影印件也就好了,我同學也就把卡給那人去影印,後來那人說還要身份證的影印件,我同學也就大意了,沒有把別人當外人,也要人幫忙影印。一切都搞好了,我同學還美滋滋的等著工作呢,沒想到自己已經別騙了,錢也沒有了,我同學後來去找那公司,那公司的負責人說根本就沒有他說的那回事,我同學徹底的崩潰了。因為那卡里有我同學工作了半年攢的3千塊錢,就因為覺得那裡的工作有點累了想找份好點的工作,結果弄成了這樣,其實我無非是想告訴大家,在跳槽再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擇業觀誤區二:考證增添競爭砝碼

不少中專生千方百計考證書,以期待為自己增添競爭砝碼。目前媒體上把持證上崗炒爛了,給人一種只有考證才能上崗的錯覺,這並不利於就業。並非所有的崗位都要實行持證上崗,證書其實只是一種資格的象徵,並不能說明將來你就能勝任這項工作,我們還是注重自己的能力。

誤區三:輕視體力勞動

輕視體力勞動及對高薪的追求使就業渠道變窄,很多同學不願意到基層,尤其不願意倒流水線上工作,嫌工作太累太髒;有的同學嫌企業工資太低。事實上,高薪舒適而又穩定的工作是不存在的,要相信付出才有回報。

誤區四:一步到位思想

一次到位思想嚴重,總想經過一次分配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但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人人都能實現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存是第一位的,任何層次的畢業生,都要先在社會上立足才能求得發展。也就是說學校跟你找的工作,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就拿工資待遇這塊來說,有的人覺得拿一千塊就足夠了,而對於那種有點能力的人來說,是不夠的,而恰恰他們這兩種人又在一個廠裡,這就造成了有的同學說廠家不好,而有的人願意在那踏實的乾的局面。因為那種有點能力的人想找到一個能夠發揮自己才能的地方。所有我建議先立足再發展,不要有太多的埋怨。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