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打米:坐在高高的谷堆旁,細說日常瑣碎,稻米伴我童年的成長日子

  • 由 黃菲說 發表于 籃球
  • 2022-06-23
簡介9月是水稻收割的季節,父親會在此之前,把打穀機提前檢查好,把鐮刀磨好,早晨5點就和母親去田裡,開始收割水稻,每一個穀粒裝到麻袋裡,父親扛在有力肩膀上,從田間抗到路邊的人力車上,裝滿一車後,拉到家裡院裡放下,再去田間

什麼叫打米

打米:坐在高高的谷堆旁,細說日常瑣碎,稻米伴我童年的成長日子

春種、夏忙、秋收、冬藏,在被四周農田圍著的老家最能感知四季的更替。

老家在漢中盆地西端的一個農村,北依秦嶺,南垣巴山,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在視野、聲音上都有著明確的界限。萬條垂下綠絲絛和燕在梁間呢喃的春,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夏,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和晴空一鶴排雲上的秋,晨起開門雪滿山和寒鴉飛盡江悠悠的冬。

忙農時節,主要在春季和秋季。

每年清明前期,水稻種子就要開始育苗,每個村的各小組都有一個“溫室”(用塑膠薄膜搭建的一個“屋子”,以保證水稻育苗的溫度和溼度),每個家庭的水稻種子進入溫室前,會將種子整體散開,均勻鋪在大小均等竹製的耙子上,在種子進溫室的當天,早早的來到溫室前,希望在溫室中爭取一個好地方,以保證育苗的質量。自己小學時,溫室所在地方是去學校的必經之路,早晨6點多去學校時,每年的這一天都能聽見全組的人早早的喧鬧聲,好不熱鬧。

水稻種子育苗期通常是7天左右,透過溫室外邊的塑膠薄膜,能看見一粒粒種子經歷破殼到長到8公分左右秧苗的整個過程,溫室中每一耙子上種子出苗的過程,色彩會從新鮮初放芽的鵝黃,到秧苗育種後的嫩綠,在4月柔和溫暖陽關照射下,娉婷、柔嫩、晶瑩剔透。

育苗完成後,插秧苗就意味著農忙也就開始了,圍繞村子的土地,一下就被阡陌交通的分割成波光粼粼的水田,在和煦的陽光下,猶如佈滿一層金屬鱗片。插秧苗時間集中,整個村各個組都需要用水,難免各村間、各組間起爭執,記得小時候,輪到我們組放水,村裡就組織年輕人,沿著主渠每一段一個人去守水,連續幾天晝夜保證組裡能集中用水,當時村組內這種活是沒有薪水的,但大家為了集體的利益,會依據安排承擔。

打米:坐在高高的谷堆旁,細說日常瑣碎,稻米伴我童年的成長日子

四月,漢中盆地雖然陽關和煦,但氣溫不高,水還是非常涼的,插秧都是赤腳在田裡勞作,趴著腰、秧苗需要一珠珠間隔整齊的插在田裡,每一次彎下腰都要幾個小時,勞作過程持續一週左右,整個水田被嫩綠的秧苗全部覆蓋,形成“草色遙看近卻無”觀感。農村的民風很淳樸,有誰家先忙完了,通常都會相互幫忙,給還在勞作的鄰家插秧,相互間也不會說 “謝謝”等客套話,這就是鄉里鄉親的最真實、質樸的感情。

記得自己上小學的時候,每年插秧農忙時節,放學後約上幾個同學,就會去其中一位同學家,一塊下田,當然與其說是插秧,不如說是想和同學玩伴,在放學後再多玩會找一個父母能同意的藉口。

打米:坐在高高的谷堆旁,細說日常瑣碎,稻米伴我童年的成長日子

秧苗第一次接觸到土壤後,伴隨著氣溫升高,秧苗便開始生長,1個月後,5月中下旬秧苗已經長到40公分左右,就需要移栽。這期間收割小麥和油菜農忙剛完,種植小麥和油菜的田就空了出來,老牛耕犁後,田間放上水,老牛再霸一次,將田間耕犁後大泥塊鬆散化, 此時,父親就會左手提著裝滿化肥的竹籠,右手在水田裡均勻的漫撒肥料,雪白的化肥顆粒,如同一個個珍珠濺射到田間的水面。為保證移栽後的秧苗規整,在移栽前需要在水田的兩邊,拉上長長的線,依照著線,完成一株株秧苗的移栽。

夏季,伴隨的氣溫的升高,秧苗就開始瘋長,這個期間也是伴隨著暑假,我常常會和同村的玩伴,拿幾個用過的飲料瓶子,去稻田裡捉螞蚱,一個下午就能裝滿好幾瓶,帶回家,倒在院裡,讓家裡養的雞啄著吃。水稻的成長也伴隨著我童年成長,在稻田間,留下自己太多無憂的歡樂記憶。

9月是水稻收割的季節,父親會在此之前,把打穀機提前檢查好,把鐮刀磨好,早晨5點就和母親去田裡,開始收割水稻,每一個穀粒裝到麻袋裡,父親扛在有力肩膀上,從田間抗到路邊的人力車上,裝滿一車後,拉到家裡院裡放下,再去田間。

打米:坐在高高的谷堆旁,細說日常瑣碎,稻米伴我童年的成長日子

收穫的季節記憶中總是快樂的,水稻收割後,稻草會捆綁起來,在田間晾曬。村子路旁、田間、地頭全是捆綁起來的稻草,一個個小人一樣,看護著這片寧靜的村莊。晾曬後的稻草會被拉回村裡,整齊的層層堆放,作為來年的柴火。村子空曠的地方就被形狀一致,大小不一的草垛子堆滿了,這自然就成了小時候捉迷藏的好藏處,當然由於玩的太肆無忌憚,導致草垛子垮塌的時候也有,這個時候就只能厚著頭皮捱罵,捱罵之後,貪玩的心依舊。

打米:坐在高高的谷堆旁,細說日常瑣碎,稻米伴我童年的成長日子

收回家的穀粒,就要在各家裡院裡晾曬,金燦燦的穀粒,鋪滿村裡全部可用的水泥地板;期間還要使用風車,對穀粒進行多次分篩,將夾雜的稻草、雜物分離乾淨。

每一個下午,院裡曬了一天的穀粒攢到一起就形成高高的谷堆,一家人就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吃完飯,細說日常瑣事,緩解這一天的疲憊。晾曬穀粒的時候,遇到變天,那麼全家就要動起來了,趕緊開始搶場,迅速的將穀粒全部收到屋子裡堆著,等待下一個豔陽天。

穀粒晾曬完成前,母親會早早就將用過的化肥袋子洗的乾乾淨淨,待穀粒晾曬完成後,將谷堆全部裝袋,當然,裝穀子時,扶口袋這種簡單的活,小時候就被迫著幹,但貪玩的時候太多,常常由於一袋子快要裝滿,自己貪玩,導致袋子又倒在地上,重現裝的時候也很多。

新收割的水稻,母親總會第一時間拉一車,去鄰村打米,之後分裝成一個個口袋,待家裡親人過節回來後,每人給裝一袋,讓嚐鮮新米。自己求學和工作外在,除了小時候和母親一塊去打米,這些年再也沒有幫著母親去打米,而小時候自己總坐在人力車上白白的稻穀袋上,母親拉著車和我去打米。

打米:坐在高高的谷堆旁,細說日常瑣碎,稻米伴我童年的成長日子

今年國慶節,再一次和母親去打米,現在已不需要使用人力車,三輪摩托車一車就可以將需要打的稻米和母親拉上,但母親總是堅持讓我拉著稻穀走,她騎著腳踏車在後邊跟著。 稻穀從打米機一端進入,很快白白晶瑩的大米就從機器另一端出來,母親總會抓一把大米,在手掌中鋪開,並拿其中一粒放在嘴裡咀嚼,看看今年收穫的大米是否滿意。一縷斜陽正好從打米機破舊廠房窗戶上照在母親的臉上,米粒在陽光下,愈發晶瑩亮白,而此時母親的鬢髮已如這米粒一樣……

打米回來,母親用早已準備好的袋子,將新米給親人們分裝好,袋子總是裝的鼓鼓的,直到再裝,袋子口就扎不住的時候才滿意,待親人十一假日回到家裡,讓一袋袋的帶走。現在親人們的生活都好了,吃的或許是比家裡更好更優質的大米,每一袋大米也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在我記憶中,母親和父親就這樣一直做著,將一年勞作的收穫給最親近的人,也在將這個大家庭的傳統,透過這種質樸、純良的方式交給下一代。

已是寒冬季節,在異鄉的我,吃著家鄉的大米,倍感溫暖;望著被秦嶺阻隔的家鄉,雖父母鬢髮已斑白、臂膀已佝僂,但身體依然健康,異鄉的寒冬不再孤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