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 由 中小學線上學堂 發表于 籃球
  • 2022-06-23
簡介教師範讀,引導學生注意節奏、韻律,教師指導朗讀

涼能組什麼詞語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古、涼”等7個字。

2。透過朗讀,認識“鳥語花香、朝霞、夕陽”等7個詞語,藉助圖片或聯絡實際理解“朝霞、夕陽、嚴寒、酷暑”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背誦對韻歌。

4。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透過觀察圖畫、讀對韻歌,對照認識“圓、嚴”等12個生字;會寫“古、涼”等7個字。

2。將對韻歌讀正確、讀流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1。玩“反義詞對對碰”的遊戲。

如我說

“前”,你說“後”;我說“左”,你說“右”。師生互動玩遊戲,比一比誰說得快。

2。

(課件播放影片)

學生欣賞對韻歌。

3。教師談話,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1)誰知道“古”和“今”的意思?“古”和“今”意思相對,古人把這樣的詞寫成對子。

2)師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藉助拼音拼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

2。

(課件出示詞語)

學生自主拼讀,同桌互讀互糾。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3。指名拼讀生字,教師重點強調。

正音:

“晨、暑、朝”都是翹舌音;“圓、嚴、寒”都帶有前鼻韻母ɑn,“涼、楊”都帶有後鼻韻母ɑnɡ。

4。去掉詞語的拼音,學生自由認讀;再去掉沒加色的漢字,同桌互讀。

5。識記字形。

1)字源識記。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2)字謎識記。

◇“多”減一半——夕

◇“亞”字多條小尾巴——嚴

◇記者站在太陽下——暑

◇辰時日在上——晨

3)熟字加偏旁識記。

+囗=圓

+冫=涼

+糹=細

+酉=酷

4)創編兒歌識記:

有木楊樹青,有水湯鮮美,有土場地廣,有手葉飛揚。

5)圖文結合識記:

(課件出示冰天雪地、楊柳圖)

學生觀察圖片,教師出示詞語

“嚴寒、楊柳”,認讀“嚴、楊”;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姓氏認讀。

6)講故事識記。

“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陽爬到人的頭上,人們就會很熱,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現了太陽,就代表早晨來臨,所以就創造了“晨”。

7)創設語境識記。

生1:

無論嚴寒還是酷暑,語文老師每天都會提前三十分鐘到學校。

生2:

無論朝霞還是夕照,無論細雨還是狂風,大自然的風景永遠美麗。

8)組詞鞏固識記。

9)在學生能背誦的基礎上,可以在對韻歌中隱去熟字,讓學生利用定位聯想的方法,認讀餘下的詞語:

嚴寒、酷暑、和風、細雨、朝霞、夕陽、鳥語、花香。

6。多種形式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

三、指導書寫,鞏固提升

1。

(課件出示會寫字)

學生開火車認讀並口頭組詞,看誰組的詞語多。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間架結構,再合作分類。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3。指導分類寫字,教師範寫並講解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1)“古、李、香”都是上下結構。“古”的首橫宜長,首豎在豎中線上;“李、香”中的長撇、捺均舒展,且下部均與上部的豎對正,其中“香”的“禾”蓋住“日”。

2)“涼、細、語”都是左右結構,而且都是左窄右寬。“涼”中“京”的首點與豎鉤的豎相對,最後兩筆大體對稱;“細”的“田”首豎在豎中線上;“語”中“五”的大部分寫在橫中線上面,長橫寫在橫中線上。

3)“夕”是獨體字,注意撇和橫撇的傾斜角度。

4。學生描紅、臨摹,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學生的書寫錯誤。

5。學生交流評議,教師選出最佳書寫作品,利用投影儀展示並集體點評,點評指向關鍵筆畫和關鍵部件,學生再練寫。

6。鼓勵學生用會寫字和熟字組成常用詞,讀讀寫寫。

四、課堂回顧,作業設計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本課時所學知識,學生交流學習體會。

2。同桌或小組合作說一說某些字詞的近義或反義字詞。

3。將本首對韻歌讀給家人聽。

4。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對韻歌,背誦對韻歌。

2。想象對韻歌中描繪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匯入新課

1。指名在黑板上的田字格內書寫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並口頭組詞。

2。教師談話,匯入新課。

3。多形式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選出“朗讀之星”。

1)師生對讀,師讀前半句,生讀後半句;然後交換讀。

2)集體拍手讀、同桌對讀、齊讀。

3)師生評選出“朗讀之星”,並讓其當小老師領讀,其餘學生跟讀,感受課文的音韻美、節奏美,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朗讀課文,想象畫面

1。學生自讀課文,同桌互讀互聽互評。

2。教師範讀,引導學生注意節奏、韻律,教師指導朗讀。

1)讀正確。

(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陽等圖)

學生說說圖片上的景色,隨機出示

“晨、暮、朝霞、夕陽”等詞語,讓學生認讀;再讓學生觀察插圖後說話,想象並描述春天的情景,隨機出示“和風、細雨、柳樹、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等詞語,學生認讀。在此基礎上,學生自由讀。

2)讀出節奏、韻律。

在學生讀正確後,教師範讀第

1節,讀出節奏,讓學生模仿著讀。接著,學生拍手讀,學著老師的樣子讀出節奏。然後請學生關注第2、4、6、8、10、12行的最後一個字“方、涼、霜、陽、楊、香”,分別說說它們的韻母是什麼,從而讓學生感受到這幾行最後一個字的韻母都有ɑnɡ,讀起來更有韻律。

3)指導劃分朗讀節奏,感受對韻歌的韻律。

3。多種形式反覆朗讀,熟讀成誦。小組內互背互糾。其後指幾對同桌上臺表演讀,讀出韻律和節奏。

三、重點探究,感受美好

1。學習第1節:氣勢之美。

1)

(課件出示句子)

古對今,圓對方。

①指名朗讀,畫出反義詞。

(古

——今;圓——方。)

②思考:從古到今,從圓到方,這是從哪個角度來寫的?

(時空。)

③拓展:出示一組詞,如“正、明、清、上、前、好”,小組或同桌間按照“古對今,圓對方”的句式對出反義詞。如:正對反,明對暗,上對下,前對後。

2)

(課件出示句子)

嚴寒對酷暑,春暖對秋涼。

①指名朗讀,畫出反義詞。

(嚴寒

——酷暑;暖——涼。)

(課件出示春暖花開、烈日當空、秋高氣爽、冰天雪地圖)

學生觀察圖片,用一個詞語描述圖片呈現的內容,感受四季的特徵。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③思考:這一句是從哪個角度來寫的?

(時間。)

④引導學生明白:“嚴寒”與“酷暑”相對,其中“嚴”對“酷”,“寒”對“暑”;“春暖”與“秋涼”相對,其中“春”對“秋”,“暖”對“涼”,對仗十分工整。

3)指名朗讀後師生合作讀。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2。學習第2節:自然之美。

1)

(課件出示句子)

晨對暮,雪對霜。和風對細雨,朝霞對夕陽。

①思考:這一小節主要寫的是什麼?

(四季的物候。)

寫了哪些物候?

(風雨陽光、陰晴霜雪。)

②師生互說。

A。什麼時候可以看“朝霞”?

(早晨。)

夕陽是什麼時候的太陽?

(傍晚。)

那晚上的彩霞我們可以叫什麼?

(晚霞。)

晚霞

”可以對什麼呢?(朝陽。)

B。“和風”和“微風、大風、狂風”中的哪個意思相近?

(微風。)

“細雨”和“小雨、大雨、暴雨”中哪個意思相近?

(小雨。)

2)指名朗讀,讀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3。學習第3節:生命之美。

1)指名讀,其餘學生邊聽邊想象課文描繪的美景。

2)

(出示句子)

桃對李,柳對楊。

①誰能說說“桃樹、李樹、柳樹、楊樹”在春天裡的樣子?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說。

②教師出示圖片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桃、李、柳、楊”的特點。

3)

(出示句子)

鶯歌對燕舞,鳥語對花香。

①這一句話裡藏著兩個成語,你們能找出來嗎?這兩個成語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鶯歌燕舞”,黃鶯唱歌,燕子飛舞;“鳥語花香”,鳥兒叫,花兒飄香。這兩個成語都是形容春天美麗的景象的。)

②引導學生明白:“鶯歌對燕舞”中,“鶯歌”與“燕舞”相對,其中“鶯”與“燕”名詞相對,“歌”與“舞”動詞相對,十分工整。

③多媒體出示圖片,欣賞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的景象,感受生活的美好。

4)多形式朗讀。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4。朗讀全文,練習背誦。

1)動畫展示和課文對應的圖片,引導學生邊看圖片邊說出對應的詞語,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2)學生齊讀全文。

3)誦讀遊戲:小手蓋一半。遊戲規則是用手將每行文字的前半部分或者後半部分蓋上,進行對對子讀課文。

4)自由練習背誦,同桌互背。

四、實踐活動,作業設計

1。學生合作完成下列實踐活動。

1)找對子。給學生每人一張本課的詞語卡片,讓學生找到能和自己相對的詞語,然後讀一讀。

2)收集對子,讀背對子。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讓學生上網或閱讀課外讀物,蒐集對子歌並背誦,比一比誰蒐集得多、背得多。最後,將學生蒐集、背誦的對子摘錄並列印成冊,再請學生依據對子內容配上精美的插圖。

3)對對子。由教師說前面部分,讓學生對後面部分。如:長對(

),遠對(

)。春風對(

),山高對(

)。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板書設計: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6《古對今》課件+教學設計+反思

教學反思:

1。從“識字”到“方法”。本課新詞較多,都是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比較書面化,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聯絡生活,想象畫面加以理解。在學生理解詞意的基礎上認識生字,促進學生對字義的理解,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識字的熱情。這時,我再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交流識字方法,教師重點指導。學生在自由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學習方法,品嚐到了學習的樂趣。

2。從“學文”到“傳承”,且學且放且滲透。依據文字的特點,在初讀基礎上引導學生畫出每句中相對的詞,使學生髮現文字的特點,並依據特點大膽尋找文中相對的詞語,滲透“對子”這一傳統文化形式,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感悟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全冊無水印精品課件教案資料分享,需要可留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