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按圖索“麥”記

  • 由 新華社新媒體 發表于 籃球
  • 2022-04-04
簡介一張小小的小麥種植地圖,讓馮輝成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受益者,也讓企業找到了優質糧源,生產出更多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產品

小麥的麥怎麼組詞

初夏的“皖北糧倉”,金色的麥田與天際線連成一片,微風拂過,麥田蕩起金色波浪。種糧大戶馮輝的心也隨著這麥浪舒展盪漾。

夏收在即,與其他糧農操心小麥好不好賣不同,安徽省渦陽縣種糧大戶馮輝的500畝小麥早在5個月前就預售一空。

馮輝的小麥“長”在一張特殊的電子地圖上。這張地圖名為安徽省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分佈圖。

在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官網,點開這張地圖,全省麥區的小麥產地、品種、規模等生產資訊一目瞭然,強筋麥、弱筋麥都能按圖找到。馮輝的小麥就是在這張圖上,被一家企業“索”到後簽訂協議,並加價預購的。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調整最佳化糧食(小麥)結構,安徽省近年來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推動通用小麥生產向優質專用小麥生產轉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助農增收。

“我們推出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分佈圖,展示了全省307個單品種集中連片萬畝以上的種植單元,總種植面積646。65萬畝。”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局局長張韙說,用麥企業可點選查閱小麥生產等資訊,根據需求按圖索“麥”。

潁上縣王崗鎮種糧大戶羅應利也是“圖”上小麥的種植者。記者見到他時,他正站在麥田邊,忙著張羅夏收的準備工作。

按圖索“麥”記

這幾日,羅應利接了不少電話,一些用麥企業問他的優質專用小麥賣不賣。“半年前就被一家麵粉企業預購完了。”羅應利在電話這頭樂呵呵地說。

羅應利說,種了這麼多年的地,被人追著買糧食,還真是個新鮮事。

羅應利給記者算了筆賬,去年種了1200多畝地,因加價銷售增收了12萬元,他盤算著,今年只多不少。

訂單生產是這些“圖”上小麥不愁賣的法寶。

記者按圖“索”麥來到渦陽縣高爐鎮萬畝種植片。馮輝眼瞅著地裡的麥子“又是一個豐收年”。

10多年前,馮輝便開始流轉土地種糧。那時,小麥品種很多,摸不清哪些品種優質高產,他就混合著種,思量著總能碰到好的。結果一年忙到頭,種出來的麥子賣不上好價錢,遭遇豐收的“煩惱”。

“以前,最怕排隊賣糧。”馮輝回憶道,“有一年我在糧站門口排了兩天兩夜的隊,餓了就啃幾口冷饅頭,困了便睡在車上的麥堆裡。”

馮輝的煩惱在3年前迎來轉機。縣裡幹部找到他,介紹訂單種糧的扶持政策,種業企業也主動和他聯絡,問他是否考慮訂單種糧,實行統一品種、農資、管理等,還加價收購,收割後由企業到田頭拉走。

到田頭拉走?加價收購?馮輝將信將疑,決定試一試。

2017年,馮輝的170多畝地種上了單品種優質專用小麥。沒想到,在喜獲豐收的同時,企業還真派車到田頭把小麥拉走了,跟市場價相比,一斤多賣了5分錢。

嚐到甜頭的馮輝,種糧信心大增,種植面積也逐年遞增。

如今,馮輝的麥子在地圖上一眼就能看到,企業可以隨時預購。

按圖索“麥”記

一張小小的小麥種植地圖,讓馮輝成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受益者,也讓企業找到了優質糧源,生產出更多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產品。

“過去,我們收回來的小麥品種多,產品質量不穩定。”潁上縣管氏面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管四喜說,自從和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牽手”後,公司有了穩定且優質的糧源,每年訂單回購5萬噸小麥,產品也趨於多樣化,不僅能提供優質麵條,還能提供麵包粉等精深加工產品。“麥農增收,我們增效,這可是產銷共贏的好事啊!”

張韙說,下一步安徽將完善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分佈圖的資訊,探索與農業物聯網結合,實現小麥生產全程可追溯,並應用到產銷對接中。(記者姜剛、吳慧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