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玉魂人魄——讀張廣天長詩《玉孤志》有感

  • 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籃球
  • 2022-02-21
簡介《玉孤志》分為五篇,詩人解釋說:“序篇《玉的獻辭》、上篇《地獄行》、中篇《人間行》,都是王勝的手筆

魄礧怎麼讀

玉魂人魄——讀張廣天長詩《玉孤志》有感

《玉孤志》 張廣天 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9-09-01出版

文/ 高敬

孔夫子說,如果不能和中行之士交往,那麼他寧願與狂者和狷者做朋友,因為“狂者進取”。曾被冠以“先瘋導演”頭銜的張廣天,正是當代文學藝術領域的一位狂者。況且,他不僅“進取”,而且不羈。他有著奇瑰的想象,恣肆的語言;他突破了各種框框的束縛,在文藝天地裡縱橫無拘。他在2019年推出的長詩《玉孤志》,同樣是這樣的風格。長詩以“玉”為主人公,敘說了一個縱貫五千年、橫跨東西方“玉”的故事,詠唱出一曲人類精魂詩篇。

《玉孤志》的副題是“甪直王勝體詩傳”。甪直,著名的江南文化古鎮。王勝,是詩人虛構的一個人物,是這古鎮上一位唱宣卷的藝人。《玉孤志》分為五篇,詩人解釋說:“序篇《玉的獻辭》、上篇《地獄行》、中篇《人間行》,都是王勝的手筆;續寫下篇《養孤記》和後述《徵信錄》,乃仿王勝詩體,為使全書渾然無間;故書名為《玉孤志》,又叫做《甪直王勝體詩傳》。”我們毋寧把這看做一個噱頭,確信全篇都出自詩人之手。

玉,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符號。遠古時期,祭祀是上天的代言者,是通天的精靈,玉則是他們身份的象徵和“法器”。進入文明社會後,玉成為君子品行的象徵。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也,兼五德者。”中國文化中,君子比德與玉,聖人被褐懷玉。詩人曾說:“玉之意象,除了傳情,還喻示君子的格位。”

玉,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精靈,是亙古以來人類精神的凝聚。玉的靈氣從何而來呢?《玉孤志》不吝筆墨,以詩意的語言,滾動在神話與歷史之間,營造出一個五彩繽紛的“玉的世界”:玉的歷險、玉的形制、玉的靈異、玉的故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魯迅說:“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魯迅:《紀念劉和珍君》)而《玉孤志》中的人類精魂,何嘗不是如此?人類歷史與人類精魂,兩者一顯一隱,一表一里,一外一內,形成的路徑是相似的。人類的英靈匯聚到玉中,玉因此成為人類精魂的承載者。

玉代表了至純至真貫通天地的靈性。詩人曾說:“這個世界上一切物質都可以與人一起過,奇妙的是,只有玉可以過出一番神氣,運氣和骨氣來。”(張廣天:《手珠記》)玉之靈,就是人之魂。詩人在《玉孤志》中,描繪了玉的天性,玉通人性,知天意,染地氣,“天人地雖隔絕,有玉則貫通”。玉貫通了天地人神,貫通,才是玉的本性。於是,在人間,玉之為用,可謂大矣。天地把靈氣賦予了玉,正如天地把精魂賦予了人。在詩人眼中,玉不是供人把玩的一個器物,不是讓人炫耀的一個裝飾,“萬玉都是天伸到地上的筋骨根鬚”。玉與人合一、靈與魂合一,凝成人類精神世界裡的那一點良知,“千萬年緊湊在一起”,“世界濃縮為一團”。

《玉孤志》是一部想象力出奇的史詩。文學史上的史詩,或是創世神話,或是英雄故事。《玉孤志》卻是一部以“玉”為主人公的史詩,也是一部“玉”的詩史。玉伴隨人類走過千萬年,人類得玉、失玉、尋玉、爭玉、養玉、用玉,玉遭遇過厄難,玉曾經失去,但玉的靈魂永存人間。

如果說《玉孤記》的上、中兩篇是“王勝講的故事”,那麼下篇《養孤記》可以稱為“講王勝的故事”。這種奇特的構思,不能不讓人擊節讚歎。王勝講的故事,是人類波瀾壯闊的史詩,是一部玉的詩史;王勝的故事,則是一篇人與玉的故事,是人與玉的一段傳奇。從這個故事裡,可以看到《聊齋志異》《子不語》這類志怪小說的影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