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要和身邊的比,真要比就和行業內最好的比

  • 由 檸澈說教育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12
簡介我好好和她說:“唸錯的字是錯了,下次唸對就好,至於停頓和語音語調我覺得那樣更好,你不同意也可以,但你先把我說的聽完,你自己講的也可以錄下來自己聽,感受下我說得是不是要採納

殊的組詞是什麼啊麼

前幾天沒有和孩子交流什麼,可把她憋壞了,放學和我一頓聊,詳細講了學校發生的“重大事件”,我仔細傾聽給予迴應。

回到家錄製一段介紹書籍的影片,是上個月就佈置了的內容,只不過我沒有放在心上,原以為是簡單的朗讀,等我仔細看了要求,發現可以做得更好,可惜時間不夠了,只好簡單“湊合”一下。順便讓孩子吸取早做準備的教訓,不要事事都等到最後一天。

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要和身邊的比,真要比就和行業內最好的比

不知道別的小孩有沒有這樣的習慣或者說“潛意識”行為,比如她唸錯一個字,我說***你錯了,她會馬上說“我沒錯啊。”我說:“句號你可以停頓多一些。”她會說:“我停頓了啊。”

下意識的回覆,為了反對而反對。她把我的建議,看成了對她行為的評判,我提出意見,等同於她做錯了。這是很要命的想法,建議是客觀評價,是為了她更好,而她的焦點卻在她的行為上。

我好好和她說:“唸錯的字是錯了,下次唸對就好,至於停頓和語音語調我覺得那樣更好,你不同意也可以,但你先把我說的聽完,你自己講的也可以錄下來自己聽,感受下我說得是不是要採納。”

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要和身邊的比,真要比就和行業內最好的比

有時候挺擔心自己的表達過於強勢影響孩子。但對於她做的事不得不做出及時的反饋,明明是“比較級的事”,好或更好,會讓她理解成對或錯。就好像停頓,其實是她念得挺好,但可以更好。表達之下變成了,你這麼念念錯了,按著我說的念才對。

搞得我最近開車都在聽“表達課”,馬東說得挺好,表達不是藝術是技術,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對孩子的教育絕大多數也是我們表達觀點的過程,我們得做到穩定輸出。

前幾天講到要讓孩子合作,很多時候是說服孩子聽取我們的建議,那說服就是一種技巧。為什麼要先做作業再玩,為什麼做作業的時候要專注,為什麼要日積月累,不要臨時抱佛腳,為什麼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都需要,她信服了,她自然會那麼去做,不會唱反調。

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要和身邊的比,真要比就和行業內最好的比

如果不說服,只是採用武力、地位壓迫他們,“我是媽媽我說了算,我說什麼都是對的,你聽著就行了。”這些都是短暫的歸順,他們心裡並不服氣。背古詩這件事我給她展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上海有個小學生詩詞比賽,三年級以上可以報名。

她目前一年級,每天背一首,累計2年就有700首左右,再複習鞏固一段時間,參與應該沒有問題,她聽了我的分析很有道理,外加看些節目,她感覺這是很棒的事,自願背誦,目前沒有間斷。

而學習我也這麼告訴她,第一學期就告訴她,上海她這一屆有多少學生,能上重點大學的多少學生,一一分析,今天又重複給她聽了。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要和身邊的比,真要比就和行業內最好的比。如果本身就是行業內數一數二的怎麼辦?終究還是要和自己比。

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要和身邊的比,真要比就和行業內最好的比

孩子很容易被老師的作業誤導,覺得做完了作業萬事大吉,殊不知老師的作業考慮到平均水平,一般針對中游的孩子。“老師要求拼讀單詞,你可以背出、默寫出單詞。老師要求默寫單詞,那你會用它遣詞造句,這不是提前學習,這是對自己的要求高一點。”

昨天說她不會的空在那,會的又不深入思考,提出以後她大概有所反思,今晚和我比組詞接龍,比如aabb、abac、aab,帶數字、帶動物成語之類。試卷要求寫3個,你能寫出10個,這就是簡單的自我要求,每天練一練,也就熟悉了。

之前說到四大發明、四大名著她是很生疏的,但經常聊到,就和電梯裡的廣告似的,耳濡目染,也就記得了。吃飯的時候問我,你知道《水滸傳》最後的結局用什麼話來形容麼,我說不知道啊,怎麼說?她回答:“死的死,散的散。”

不要做井底之蛙,不要和身邊的比,真要比就和行業內最好的比

我順便問了《水滸傳》作者是誰啊,她回答不上來,反正這些從來沒有專門背過,聊到哪裡講到哪裡,一次次不刻意的重複,反倒有不錯的效果。

不慌不忙,踏好自己的節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