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劉強:《論語新識》為政篇第十六章

  • 由 學術要文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19
簡介【強哥述聖】《論語新識》為政篇第十六章 劉強(著名學者,同濟大學教授、中文系副主任、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同濟人文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10年10月CCTV10“百家講壇”《竹林七賢》節目主講)2.16子曰:“攻乎異端①

駸駸然什麼意思

【強哥述聖】《論語新識》為政篇第十六章

劉強(著名學者,同濟大學教授、中文系副主任、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同濟人文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中國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10年10月CCTV10“百家講壇”《竹林七賢》節目主講)

劉強:《論語新識》為政篇第十六章

2.16子曰:“攻乎異端①,斯害也已②。”

【新注】

① 攻乎異端:攻,專攻、致力義。異端,事物必有兩端,彼此互為異端。異端,另一端也。

② 斯害也已:斯,就。也已,語氣詞。

【新譯】

孔子說:“專在偏激反向的一端用力,(而不能行中道),就會有害了!”

劉強:《論語新識》為政篇第十六章

【新識】

此章歧義紛出,誤解甚多。本來是論中庸之道,主張“和而不同”,“執兩用中”,卻被曲解為“黨同伐異”。

事實上,“攻”有二義:一為攻伐、批判;一為專治、致力。“異端”亦有三解:一曰異己者;二曰殊途而不能同歸者;如何晏《集解》雲:“攻,治也。善道有統,故殊途而同歸。異端,不同歸者也。”三曰“他技”或“小道”。如《公羊傳》注:“他技、奇巧,異端也。”《論語後錄》:“異端即他技,謂小道也。”“也已”在《論語》中多次出現,皆無實義,而作語氣詞,相當於“了”。《中庸》雲:“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故“攻乎異端”,即偏執一端,不能執兩用中,所以有害。

孔子宅心仁厚,與人為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嘗說:“攻其惡,無攻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又,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是孔子主張為己之學,人不知而不慍,並不主張衛道般地攻擊所謂異端邪說,甚至認為黨同伐異常常是禍亂之源:“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從這個意義上說,後世自孟子以後諸大儒,闢楊墨也好,闢佛老也罷,皆守經有餘,達權不足。孔子大而化之,時中能權,無可無不可,故其可謂至聖矣。今人將此句解為“攻擊那些錯誤的思想和言論,它的危害就消失了”(楊伯峻《論語譯註》),直將孔子當作一文化專制主義者,真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劉強:《論語新識》為政篇第十六章

今按:

對異端的攻擊,孟子已肇其端。孟子曰:“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後儒循此路徑,力倡闢楊墨、排佛老。朱熹《集註》引程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楊墨,尤為近理,所以其害為尤甚。學者當如淫聲美色以遠之,不爾,則駸駸然入於其中矣。”又引範氏曰:“異端,非聖人之道,而別為一端,如楊墨是也。其率天下至於無父無君,專治而欲精之,為害甚矣!”朱熹本人也說:“凡言異端不必攻者,皆是為異端遊說反間。”(《朱子語類》卷二十四)這些觀點,雖亦道心拳拳,然皆不免膠柱鼓瑟,不如孔子之厚德載物,大音希聲。

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表達觀點的權利。”這與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可謂不謀而合。而伏爾泰其人,又確曾受到孔子之影響,他說:“我讀孔子的許多書籍並作筆記,我覺著他所說的只是極純粹的道德,既不談奇蹟,也不涉及玄虛。”“他謙虛地探索,讓人不要迷失於世界,讓精神被理性之光照亮,他只用智者的身份說話,而不是站在先知的角度,然而我們相信他,在他自己的國家也是這樣的。”(《風俗倫》)

又按:民國初年,胡適在與陳獨秀的信中,談及“爭自由”的問題時說:“爭自由的唯一原理是:‘異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眾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眾人之所非未必真非。’爭自由的唯一理由,換句話說,就是期望大家容忍異己的意見和信仰。凡不承認異己者的自由的人,就不配爭自由,不配談自由。”(《胡適來往書信選》上冊,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356頁)在新文化運動諸人中,胡適雖有學問“清淺”與“全盤西化”之弊,但在處理“容忍與自由”之關係時,卻也可算是真正的“聖人之徒”。胡適歿後,蔣公中正以“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挽之,也算實至名歸。

(全書40萬字,嶽麓書社2016年8月即出)

劉強:《論語新識》為政篇第十六章

作者簡介:

劉強,著名學者,字守中,別號有竹居主人。復旦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文系副主任、詩學研究中心主任、同濟人文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詩學研究集刊《原詩》主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兼任臺灣東華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華東教師聯誼會顧問、明倫書院名譽山長、河南大春文武學校名譽校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文化、先秦諸子經典、古典詩學、筆記小說等。近年來致力於傳統文化經典的現代闡釋與傳播。已出版《世說新語會評》、《曾胡治兵語錄譯註》、《今月曾經照古人:古詩今讀》、《一種風流吾最愛:世說新語今讀》、《有刺的書囊》、《竹林七賢》、《驚豔臺灣》、《世說學引論》、《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魏晉風流十講》、《清世說新語校注》等十餘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