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先秦儒家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

  • 由 小播讀書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16
簡介而孟子所說“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並不是說人一生下來就是聖人,而是認為人性內有善的成分,如果不加以適當控制,就會因為環境變化通向惡

儒學三期是指什麼學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讓我們繼續共讀《中國哲學簡史》,今天的主題是:先秦三大儒學思想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先秦儒家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

01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開創者,是中國第一位老師;孟子發展了孔子的如下學派的治理理念,從孔子的“以政為德”的德治,到孟子所提出的“民貴君輕”的仁政,都反應了儒家學派的以德和禮治國的理念,而且孟子還明確提出了“人性本善”。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意思是人性是向善的,就像水會往下流一樣自然。

而後來的儒學大家荀子則有所不同,他是古代著名的“性惡論”的代表,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惡的,而表現出來的善是由後天努力、環境、教育等外在因素約束自我而成的。但其實不管是孟子的性善論還是荀子的性惡論,都強調了後天教養的重要性,所以殊途同歸,重視後天教養是他們的人性論的共同點。

02

好了,在介紹三位儒學大家的思想和觀點之前,讓我們來簡單瞭解他們的一生。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先秦儒家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時期魯國人。祖籍是宋國,在今天的河南一帶。他出身貴族,血統高貴,他的父親為了躲避宋國內亂才逃到魯國定居。孔子雖然出生在魯國,但在他知道了自己的家族淵源之後,常常回到宋國祭祖掃墓,至今在河南仍有孔子還鄉祠,以紀念孔子慎終追遠,還鄉祭拜的行為。

孔夫子的一生過得並不如意,他三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過著清貧而艱苦的生活,但孔夫子並沒有因此消極對世,而是刻苦鑽研,志在求學。他為人謙遜有禮,20歲時步入仕途,成為魯國的地方小官。官雖小,孔夫子卻勤勤懇懇,絕不懈怠。也是在這個階段,他考慮到官學對百姓受教育條件的種種限制,開始自力開辦私學,教授學生知識和道德品質。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割據,社會動盪不安。在孔子35歲時,魯國發生內亂,他只好暫且逃離魯國避難,從此開始了孔夫子在魯國和齊、晉、衛、陳等其他國家之間的奔波遊歷之旅,直到他68歲才終於得歸故土,於73歲去世。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先秦儒家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

孟子出生於公元前372年,本名孟軻,是戰國時期鄒國人,在今天山東鄒城一帶。他的祖先是魯國的貴族孟孫氏,孟孫氏衰落後,一部分人遷到了鄒國,孟子就在哪裡出生的,而到了孟子這代,他們家族也沒有什麼貴族光環了。所以,孟子其實和孔子差不多,是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

孟軻在成為孟子之前,其實也是個熊孩子,好在他有一個精通教育心理學的母親,傳說孟子的母親是一位非常懂得教育小孩的媽媽,有很多“孟母教子”的小故事。比如“孟母三遷”、“買肉啖子”、“斷機教子”等等。在母親的影響下,孟軻果然學有所成,接著他師從孔子的孫子的弟子,算起來是孔子的第四代傳人。這時候的孟軻已經被尊稱為孟子了,他也開始了自己的教育、遊歷之路。雖然孟子受到了列國的尊崇和禮遇,待遇比孔子那時候也強多了,可是他的思想基本沒有被哪個國君推行。經過二十幾年的遊歷,沒有啥實際成果,於是歸隱故土,和弟子們著書立說,寫成了《孟子》一書。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先秦儒家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

荀子,名況,字卿,是戰國末期的趙國人,在今天的河北和山西一帶。他大約出生於公元前313年。荀子是戰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儒學思想家,被後人尊稱為“荀卿”。和其他儒學家一樣,荀子也曾遊歷各國,他的足跡遍佈了趙國、齊國、秦國和楚國,可以說他後半生幾乎都在四個諸侯國中流轉。

他十五歲就遊學到齊國,成為齊威、宣王時代開設的“稷下學宮”中最優秀的人。他一生三次遊學齊國,很受齊襄王的器重,稱他是“最為老師”,齊國曾三次聘荀子為“祭酒”,也就是該學宮的校長。他還應聘到秦國講學論政,高度評價了秦國的治國理念。他做過趙國的上卿,後來又透過春申君的引薦,做了楚國的蘭陵令,所謂蘭陵令,相當於國家圖書管的館長,漢代稱為蘭臺令史。後來,春申君被害,他被解僱回家,於大約公元前238年,逝於楚國蘭陵。

03

好了,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位儒學大家各自的思想觀點。

說到儒家思想。那你知道為什麼孔子的思想被稱為“儒”家思想嗎?其實,是因為當時孔子家族已經失去了貴族地位,他流落民間靠教授典籍為生,還靠在婚喪祭祀及其他典禮中“相禮”為生。這種人在當時稱為“儒”,因此孔子的思想被稱為“儒家思想”。

那為什麼儒家思想偉大?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從家庭倫理,社會倫理和治國倫理三個維度,構建起了一整套道德倫理思想體系。其核心的觀念是“仁”,就是一個人內心有“仁愛之心”。在家庭倫理上,孔子主張“孝敬”。孔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仁就是愛人,而且應該將愛父母親放在第一位。他也說:孝,德之始也。

在社會倫理上,孔子主張“泛愛”,要具有社會功德和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在治國倫理上,孔子提出了以 “禮”與“仁”為核心的治國理念,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且孔子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就是要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比如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有一天齊景公問孔子應該如何治理國家,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後來很多人以此為藉口,說孔子的儒家思想鼓吹階級理念,但其實孔子的本意並非鼓吹階級固化,意在教育每個人要安守好自己的本分,這樣社會才能井然有序。

孟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義、禮、智。在《孟子·告子上》中對這個思想體系有一個闡述:“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也這是孟子性善論的核心,後來宋朝朱熹把它豐富為“人之初,性本善“,明朝王陽明又延伸為“致良知”。

而孟子所說“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並不是說人一生下來就是聖人,而是認為人性內有善的成分,如果不加以適當控制,就會因為環境變化通向惡。孟子將人的本性分為“四端”,或者說叫四種常德:仁、義、禮、智。這些“德”若不受外部環境的阻礙,就會從內部自然發展,像種子一樣深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孟子認為,人之所以成為人,就是因為這四端。

在孟子的治國思想中,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王在最後。孟子認為君王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這是一種典型的“民本思想”。孟子的這個治國思想,在中國的近現代歷史中,發揮了巨大的影響,比如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出了以 “禮”與“仁”為核心的治國理念,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而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孟子認為,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

總之,“性善論”和以民本思想為基礎的“仁政”是孟子哲學思想的兩個重要標籤,同時,孟子也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作為為其基石的。

荀子是先秦時期三位大儒之一,他極力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自認為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繼承人,他學識淵博,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又吸收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在他所著的《荀子》一書中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不再將“天”“天命”“天道”神化,打破了“天道”的封建迷信,反對信仰鬼神。主張“天道”是一種自然規律且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但是有跡可循,只要按照自然規律去行事即可。荀子認為,宇宙的三種勢力:天、地、人,都是同樣重要的,他說“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謂之能參。”,天地人各有其特殊的職責,人的主要職責是利用天地的東西,以創造自己的文化。荀子之前的儒家思想認為,要成為聖人就必須“知天”,而荀子則正好相反,認為唯有聖人可以不求於天。這是一種典型的唯物主義思想。

所謂唯物主義,就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而不是由超自然“神”或神秘力量創造的,肯定世界的本源是物質。如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所提出的原子論,認為世界是由原子構成的;泰勒斯則認為萬物生於水,又復歸於水; 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永恆燃燒的活火;而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則認為世界是由水、土、火、氣四種元素所構成的。我國古代也有“五行”學說,認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這些都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典型觀點。

關於荀子的哲學思想,其中性惡論是最著名的。荀子說人性本惡,並不是說人的本性不可更改,其實他更強調的是從惡到善的過程,也就是非常重視後天的教養。他認為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來自文化,文化是人創造的。也正因為如此,人在宇宙中與天地萬物是同等重要的。

荀子的另外一個思想貢獻,在於他對道德的起源進行了論證,他提出了兩個方面的論證。

第一,荀子提出,人們不可能沒有某種社會組織而生活,我們都需要相互合作,有合作就有爭鬥,荀子說“欲惡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則比爭”,意思是人人都有貪慾,如果他們都想得到同一樣東西,那這樣東西比如就會越來越少,少了就會發生爭鬥。因此人們的行為需要規範。這就是“禮”。儒家一般重視禮,荀子也特別強調禮。人們必須一起生活,為了在一起生活而無爭,各人在滿足自己的慾望方面必須接受一定的限制。禮的功能就是確定這種限制。有禮,才有道德。遵禮而行就是道德,違禮而行就是不道德。

第二,荀子從“自然的”和“人為的”論述道德存在的原因。他指出禽獸有父子,有雌雄,這是自然的。至於父子之情,男女之別,則不是自然,而是社會關係,是人為和文化的產物,它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精神的創造。人應當有社會關係和禮,因為只有它們才使人區別於其他動物。從這個方面的論證看來,人要有道德,並不是因為人無法避開它,而是因為人應當具備它。

因此荀子從人的慾望,以及人和其他動物的區別兩個方面,論述了道德存在的必要性。

好了,今天簡單介紹了先秦三位儒學大家的生平和核心思想觀點。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上下傳承了幾千年,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正統文化,而且已經深深印刻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中。今天的介紹也許只是冰山一角,關於中國哲學思想的更多內容,繼續關注小播讀書“跟我讀完一本書”系列。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