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繁華總歸落盡,往事並不如煙

  • 由 林樰熳倚樓看江湖 發表于 籃球
  • 2021-11-28
簡介本版選自《樂府雅詞》,中間的許多缺漏由清人填補,對此,許多人表示了異議,其中爭議最大的這句是“荼蘼落盡,猶賴有梨花

還有什麼落盡

(林樰熳,不愛集註,喜歡用自己的方式讀詩。歡迎一起走進詞人的性靈世界。)

國家不幸詩家幸。

縱觀李清照一生的作品,人們習慣於以1127年靖康之恥為界,將其分為前後兩個階段,俗稱為南渡前,南渡後。

歷代學者評論李清照作品的時候,無一例外地讚歎她後期作品的厚重和深沉。

然而,對於詞人來說,這深沉和厚重的背後,不僅是時間的積澱,更是一段悽婉哀絕的人生歷練。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繁華總歸落盡,往事並不如煙

01

轉調滿庭芳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醿落盡,猶賴有梨花。

當年,曾勝賞,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極目猶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又是一個春天,芳草綠了池塘,樹蔭碧了庭院,薄暮寒色,冷冷浸透窗紗。眉月彎起的時候,有人叩門,想必又是寥寥的幾個朋友前來造訪。

擺酒開宴,清光清影,落寞對酌,故人不在,故國南歸,一切都遙遠的如同海角天涯。還有什麼可以留住呢,荼蘼歸矣春將暮,幸好還有這幾瓣倖存的梨花。

總愛回憶當年,良宵美景,繁華都市。

薰香籠袖的女子,團花簇錦;活火烹茶的男兒,高談闊論,何等逍遙;都城市井,滿眼望去,人流湧動,車水馬龍,又是何等繁華。

何曾怕過,縱是急驟風雨,縱是凋零落花,也被煮進了詩酒年華。

如今啊,物非人非,春光雖在,到何處去尋覓那舊時的情懷?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繁華總歸落盡,往事並不如煙

02

李清照留下來的作品中,共有兩首《滿庭芳》,一首是正調,這一首是變體,故稱為《轉調滿庭芳》。

這是一首傷今懷古的作品,詞人把今昔兩幅畫面一起裝進一個暮春的季節。

上闕是今時的畫面,“芳草池塘,綠陰庭院”,儘管是暮春時節,儘管夕陽晚照,但在詞人的眼裡,卻是陰森森的“寒透窗紗”。

想必這種寒,不是季節帶來的,而是詞人眉間心上拂之不去的清寒。

夜晚來臨,連月牙兒都是冷冷的一彎玉鉤;故友聚會,清樽對飲,連酒杯裡都透著冷冷的寂寞。

為何不說點開心的事兒呢,可是話已出口,就是故國他鄉,人在天涯……這次第,不禁讓人想起她的另一個詩句:“怎一個愁字了得”!

如此清寒的夜晚,溫暖她的恐怕只有遙遠的回憶了。

下闕很自然地過渡昔日。

那時的生活“生香薰袖,活火分茶”,何等愜意優渥,那時的都城,“猶龍驕馬,流水輕車”,何等繁華熱鬧;那時的他們,“煮酒殘花”,風雨不怕,又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而今,縱有一樣的良辰美景,卻是國破人亡,時過境遷,物非人非了。除了在時間的褶皺裡咀嚼回憶,還能從哪裡去尋覓那舊日的情懷?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繁華總歸落盡,往事並不如煙

03

據《李清照年譜》考證,這首詞寫於1138年。是年,拒北宋滅亡已有十二年,拒趙明誠去世已有十年。

這十年,她孤身一人,從台州到剡州,從明州到越州,從臨安到金華,從崇山峻嶺到茫茫海域,輾轉漂浮,如同一葉飄萍,居無定所。

“到臺,臺守已遁。之剡,出陸,又棄衣被。走黃岩,僱舟入海,奔行朝,時駐蹕章安,從御舟海道之溫,又之越。庚戌十二月,放散百官,遂之衢。紹興辛亥春三月,復赴越,壬子,又赴杭。”(《金石錄後序》)

這十年,她眼睜睜地看著與丈夫用半生心血凝結而成的金石文物,被兵火焚燒,被權貴豪奪,被賊人偷盜,被奸人巧取,如同遺失早夭的孩子一般,每每思之,總是痛徹心扉。

“或者天意以餘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猶斤斤愛惜,不肯留在人間耶。何得之艱而失之易也。”(《金石錄後序》)

這十年,她還遭遇謠言,恫嚇,病魔侵襲,為了幫亡夫澄清“玉壺頒金”的謠言,她追隨著自顧逃命的趙構上山下海,幾多次死裡逃生。

“餘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盡將家中所有銅器等物,欲走外廷投進。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並寫本書寄剡。後官軍收叛卒,取去,聞盡入故李將軍家。”(《金石錄後序》)

“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故國遙迢,如同天涯海角;故人飄零,哪一天不在海角天涯?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繁華總歸落盡,往事並不如煙

04

其實這十年,她還經歷了一場難以啟齒的羞辱,不僅影響了她下半生的生活,也影響了而後一千多年的聲譽。

那就是和無良官宦張汝舟的歷時三個月的婚姻糾葛。

張汝舟出現在1132年的夏天,49歲的老婦李清照恰好被無休止的流浪生活擊垮,寄人籬下,病魔纏身,成了弟弟李亢的負累。

張汝舟恰到好處的關懷給了這個心力交瘁的獨行女子久違的溫暖,而他狂熱的追求更讓她一個敏感的心產生了重拾愛情的錯覺。於是,她糊里糊塗地決定和他重啟婚姻生活。

然而騙局在她踏入新家的剎那就揭開了兇殘的面紗。原來,張汝舟看上的不是這個人老珠黃的老太太,而是她手上那些價值連城的金石文物。

當李清照告訴他文物所剩無幾的時候,深感上當的張汝舟暴怒了。他撕下溫情脈脈的偽裝,對她進行變本加厲地羞辱打罵。

年過半百的李清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家庭暴力。短短三個月,她過得比一輩子都還漫長。終於,不甘就此垂死的她奮起反擊,在他還沒打死她的時候,將他送進了監獄。

這一場你死我活的錯誤婚姻毀掉了李清照前半輩子積累的所有清譽和聲望,在那個時代,它是一個清白女子一生都無法洗掉的汙點。

許多道貌岸然的文人墨客對此頗有微詞:

王灼《碧雞漫志》成,其卷二謂李清照“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成,書載:“格非之女,先嫁趙誠之(明誠),有才藻名……晚節流落江湖間以卒。”

洪适跋《趙明誠〈金石錄〉》於臨安,雲:“趙君無嗣,李又更嫁。”

於是,親戚疏遠了,朋友嫌棄了,而她,也遠離人境,將自己幽鎖得更深了。

晚晴寒意,寂寞樽前,此中艱難憂苦,情仇悔恨,又有誰能感同身受?唯有在年少的回憶中執筆取暖,煮字療飢罷了。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繁華總歸落盡,往事並不如煙

05

這首詞其實有許多版本。

關於它的來歷,評論家黃脫墨和徐北齊都有過相似的考證:

“此詞著錄於《樂府雅詞》卷下,文友缺漏,亦無他本可校正。”(《濟南名士叢書 李清照全集評註》)

可見,原本有許多缺漏。

本版選自《樂府雅詞》,中間的許多缺漏由清人填補,對此,許多人表示了異議,其中爭議最大的這句是“荼蘼落盡,猶賴有梨花。”

質疑者曰:荼蘼是暮春最晚的花,荼蘼落盡花事了,又怎麼可能會有梨花呢?

從科學的角度,如此質疑未嘗不可,但是從文學的角度,我倒覺得,如此造句,更能讓人挖掘其中的深意。

據資料考證,荼蘼花期大約在四至六月,梨花花期大約在三至五月,兩種花有重合期,所以,偶有荼蘼凋去,梨花尚在的現象也不為過。

“謝了荼蘼花事休”,“開到荼蘼花事了”,荼蘼代表了春天的結束,引申開去,代表了一個故事的結束,一場情事的終了。

所以,“荼蘼落盡”,從引申的角度理解,它也可以不是一朵實在的花,而是代表了“一場人生經歷的結束”、“一個繁榮時代的結束”。

那麼那些星星點點的殘存的梨花,又何嘗不能理解為隱匿在流亡背後的不屈堅持呢!

繁華總歸落盡,往事並不如煙

荼蘼落盡,猶有梨花。荼蘼和梨花都有潔白的顏色,它們都是純潔無暇的精神追求的象徵。在李清照花一般的一生中,無論盛開過什麼,凋零過什麼,她的精神世界永遠潔淨無暇。

荼蘼落盡,猶有梨花。每一個漫長的生命,都會有此落彼起的開謝過程,然而,只要心中守著一份梨花般的簡單和純淨,春天,便不會走得太遠。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繁華總歸落盡,往事並不如煙

(林樰熳,海角女子,幽僻好靜,喜與古人作伴。業餘常做三事:寫詩、讀詩、說詩,願我的文字能給您帶來一絲清涼,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