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顧炎武手不釋卷

  • 由 我愛文言文 發表于 籃球
  • 2021-10-29
簡介或③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④之

什麼什麼釋卷成語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顧炎武手不釋卷

原文

凡先生①之遊,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②。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③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④之。或徑行平原大野,無足⑤留意,則於鞍上默誦諸經註疏⑥。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書而熟復之。

註釋

先生:此指顧炎武。

自隨:即“隨自”,賓語前置。

或:有的,有些。

對勘:對照比較。

無足:不值得。

註疏:註文和疏解。注,對於正文做解釋的文字。疏,對注的註解。

譯文

凡是顧炎武外出遊歷,都要用二匹馬三頭騾子馱著書跟隨自己。到了險要的關口,就叫來老兵和退休的差役詢問這裡的詳細情況。有些與平時所聽說的不一樣,就到客店中開啟書進行對照比較。有時直接走在平原曠野上,沒有什麼值得留意的,就在馬背上默讀各種經典著作的註解和疏解。偶爾有忘記的,就到客店中開啟書,認真仔細地反覆檢視。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顧炎武手不釋卷

文言知識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顧炎武手不釋卷

說“或”:

“或”的本義是“以城邑為中心包括周圍地區的邦國”。

“或”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見釋義。

指“有的、有些”,代事或物。

如上文“或與平日所聞不合”。

指“有人、有些人”,代人。

如《報任安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指“也許,或者”

,表示不肯定。如“或是”,“或然”,“或則”。

指“稍微”。

如“不可或缺”。

人物介紹

顧炎武

顧炎武一生輾轉,始終堅守節操,拒絕在清朝為官。他以天下為己任,以學術興天下,被後人視為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家。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是顧炎武最具代表性的名言,而

“拯斯人於塗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

則是他終身的誓言。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顧炎武手不釋卷

下面講述二則軼事,瞭解一下顧炎武在治學方面的精神。

博學強記

顧炎武小時候,每年春夏溫習經書,家人為他請了四名士子,坐在周邊。顧炎武面前放一本經書,四人前面還放著該經書的註疏。他先叫一人讀一段經書,遇到其中字句不同的或他忘記了的地方,則與四人辯論或再記一遍。一人讀二十頁書,之後再叫另一人讀二十頁,他每天溫習經書二百頁。

鼠齧書而不怒

顧炎武在寫《音學五書》時,已經寫好的一部分二稿卻再次被老鼠咬壞了。他便再次謄寫,一點怒色也沒有。有人勸他翻瓦倒壁消滅老鼠,他卻說:“老鼠咬我的書稿,其實是鼓勵我呢!不然,把書稿好好地擱置起來,我怎麼會五易其稿呢?”

出處

清·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

啟發與借鑑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顧炎武手不釋卷

上文僅透過寥寥數語,便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了顧炎武勤奮好學的形象。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時刻保持著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學術作風,這最終使他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

學習不僅需要勤奮刻苦,還要有謹慎求實的態度,尤其在當下這個浮躁且急功近利的時代。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我愛文言文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