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鯀”,是治水失敗的悲劇英雄,還是堯舜禪讓背後的絆腳石?

  • 由 太府少卿 發表于 籃球
  • 2021-08-29
簡介本文歷史時期恰是堯按約定要交接給東夷的首領舜

鯀為什麼為四罪之一

《淮南子·覽冥訓》記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

譯文參考:遠古時代,天地四極傾倒,九州大地裂開,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大火炎炎不熄,洪水氾濫不止,猛獸吞食良民,兇禽捕擊老弱。

從古文看,遠古大災難時期,大地撕裂、大火炎炎、洪水氾濫、野獸橫行,完全一副人間地獄的情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治水九年的鯀最終被殺,兒子大禹離奇接替,恰在九州上古政權更迭時期,這裡面似乎隱藏了一段機密?

1、先說說治水大臣"鯀"的蹊蹺死因

最普遍說法是:歸結於治水方法的錯誤,即鯀採用圍擋法、擋住洪水,大禹採用疏通法、疏通洪水。這種推斷不敢苟同。圍擋法和疏通法都是治水的方法,適用洪水暴發的不同時期。當滔天洪水洶湧來而來, 不管是鯀抑或是禹, 如果採取疏導,必然洪水當即氾濫,以98洪水和剛發生的大洪水為例,為保證周邊人的財產和生命,我們的人民子弟兵用身體去擋住洪水救大堤!圍擋法當然有用!

“鯀”,是治水失敗的悲劇英雄,還是堯舜禪讓背後的絆腳石?

另外,這裡面還有很多說不通的地方,比如鯀是被推薦治水的,如果他方法明顯有誤,九年中帝堯就一直還讓他治水?為何不另選他人?鯀自己為什麼不主動退出?

因此鯀和大禹的治水方法不同,應該是洪水的洪峰期與末期的區別,"

"的死因定然不是治水方法的失誤。

2、鯀的死因背後或是首次"禪讓"的坎坷

歷史的第一次禪讓是堯禪讓給舜。關於禪讓有三種說法:①德才兼備的正統禪讓;②陰謀政變的偽裝;③華夏與東夷的輪流執政。這三種說法各有依據,個人偏向第三種可能性。至於詳細的過程我們以後再論,夷夏輪流執政,大致上是因為華夏族與東夷族聯盟融合初期實力均等,兩大集團的首領約定聯盟首領輪流執掌。本文歷史時期恰是堯按約定要交接給東夷的首領舜。

《山海經》雲: “黃帝生駱明, 駱駱生白馬, 白馬是為鯀。”

《呂氏春秋·恃君覽》記載: “堯以天下讓舜。鯀為諸侯, 怒於堯曰: ‘得天之道者為帝, 得地之道者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為三公。’以堯為失論。欲得三公, 怒甚猛獸, 欲以為亂。比獸之角能以為城, 舉其尾能以為旌。召之不來, 仿佯於野, 以患帝舜。於是, 殛之於羽山, 副之以吳刀。”

上文可見,作為華夏集團中分支部落的首

領鯀

,出生顯赫,他是黃帝的孫子。在聯盟首領交接前,如《呂氏春秋》中記載,他極力反對("堯以天下讓舜。鯀為諸侯, 怒於堯"),後來不惜兵戎威脅("召之不來, 仿佯於野, 以患帝舜"),但是勢單力薄,最終被堯給剿滅。

3、鯀有沒有支持者?

當然有!從古文分析應該分別是:共工(也曾參與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可能就是搬山擋水)、歡兜(鯀的孫子)、三苗(堯的外敵)、鯀。極為敏銳的舜,感受到了政治危機,他與堯聯合打敗了四大敵人:

《山海經》記載:“舜歸而言於帝, 請流共工於幽陵, 以變北狄; 放歡兜於崇山, 以變南蠻; 遷三苗於三危, 以變西戎; 殛鯀於羽山, 以變東夷: 四罪而天下鹹服。”

這也就是“四罪”後來演變為“四凶”神獸:混沌、窮奇、檮杌、饕餮。

“鯀”,是治水失敗的悲劇英雄,還是堯舜禪讓背後的絆腳石?

4、歷史疑雲

後續還有一系列疑問!鯀被處死後,堯和舜竟然派鯀的兒子“禹”治水,是迫於什麼壓力?還是要懲前治後?更為離奇的是,堯的兒子丹朱被掌權後的舜逼迫遠走南荒!大禹治水後,成功成為“禪讓”聯盟首領,舜在與三苗的征戰途中戰死。

而大禹的兒子夏啟最終打破了輪流執政的"禪讓"規矩,從此"家天下"

這些我們後文再講。

參考文獻:周克庸,《關於堯舜殛鯀千古隱秘的探析》【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