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米倉之鼠”——李斯

  • 由 阿俊草堂 發表于 籃球
  • 2021-08-15
簡介勝天半子——祁同偉在做丞相呂不韋的舍人的時候,李斯就把寶壓在了當時不過是傀儡君王的嬴政身上

鼠的部首怎麼讀

一個人其實無所謂優點或是缺點,有的無非是特質。在某些環境之下,這種特質可以讓你青雲直上,達到人生巔峰,而一旦環境發生了變化,同樣的特質,也可能會把你直接送入地獄。

李斯的一輩子,恰好是對以上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李斯一生所求,是做一隻“米倉之鼠”,而不只是得到“倉中之米”,說白了,就是希望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

“米倉之鼠”——李斯

李斯

李斯曾經做過挺長時間的郡吏,也就是公務員,早年的這段經歷,對他後來的三觀塑造可能起了很大的作用。當時他所處的位置,日子雖然說不上多有錢,但起碼吃喝不愁,同時,還能切身感受到權力的力量。

當金錢和權力可以放在一個維度來對比的時候,在李斯看來,權力遠比金錢重要。權力越大,對自己命運的掌控力也就越大。

所謂“米倉之鼠”的哲學,說白了就是要追求儘可能大的權力,某種程度上說這和祁同偉的“勝天半子”有點像,但是更加實際。李斯的成功,正是源於對絕對權力孜孜不倦的追求。

“米倉之鼠”——李斯

勝天半子——祁同偉

在做丞相呂不韋的舍人的時候,李斯就把寶壓在了當時不過是傀儡君王的嬴政身上。原因無他,呂不韋門下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基本盤,其支持者多為高官大族,在這麼一個圈子裡,李斯或許會衣食無憂,但一輩子都只能作為一個打工仔仰人鼻息。

“米倉之鼠”——李斯

呂不韋

而只有在嬴政這個光桿司令這邊,才不會存在這個問題,所以雖然存在風險,但為了權力,他也必須要賭這一把。

“米倉之鼠”——李斯

始皇帝嬴政

一般說來,人們都認為李斯真正發跡,走上秦國政治舞臺,是源於當初他所寫的那篇《諫逐客書》。嬴政親政,罷黜呂不韋相位之後,對呂不韋在任上所做的工作進行徹底的清查。

結果在外國來秦人員中查出不少間諜,再加上呂不韋、嫪毐原本就是趙國人,於是在秦國國內一下子形成了排外的聲浪。秦國本土官員集體上奏,要求驅逐為秦國官方做事的所有外國人。

“逐客令”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而李斯恰好也在被驅逐的名單當中。於是李斯給嬴政寫了一封信,也就是著名的《諫逐客書》。

“米倉之鼠”——李斯

《諫逐客書》

在信中,李斯詳陳了在秦外國人對秦國的貢獻,最終這封信說動了嬴政,逐客令被撤銷,李斯也因此得到了重用。

如果考慮當時秦國的政治生態,真實情況可能沒這麼簡單。驅逐秦國政府裡所有的外來戶,受益最大的顯然不是秦王,而只能是世代居於秦國的大族。

從秦孝公開始,歷代秦王都熱衷於大量使用外國官員,從商鞅開始往後算,秦國曆代丞相里,土生土長的秦人只有樗裡疾一個。秦王之所以這麼安排,就是為了制衡本土的貴族集團。

更何況,李斯那個時候早已完成政治站隊,成了秦王嬴政的基本盤,結果連他都在被驅逐的名單裡。

所以,嬴政就算再傻,也應該看得出這裡面的貓膩,無非就是本土貴族勢力想借著輿論壓力,對秦國的政治格局進行一次徹底洗牌,拿掉制衡自己的“外籍”官員。

如果被他們做成了的話,那秦王這個董事長到時候照樣會被架空,秦國的政治局面甚至可能倒退回商鞅變法之前。

所以李斯的這份《諫逐客書》,與其說是在說服秦王,不如說是給秦王創造一個順水推舟的條件。

這場風波過去以後,李斯隨即被秦王一路擢拔,升到了廷尉,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美國的司法部長+首席大法官這樣一個位置。在秦國的政治體制當中,廷尉府和丞相府雖然名義上是上下級關係,但事實上是兩個平行的機構,前者負責司法和國家安全事務,後者負責行政事務。

所以,這時候李斯事實上已經完全實現了自己“米倉之鼠”的目標。然而事情也就由此開始發生了變化。

“米倉之鼠”——李斯

米倉之鼠

在秦統一天下以後,丞相王綰幾次三番要求秦始皇恢復分封制,最終鬧到逼宮的地步,秦國的董事會和管理層之間的矛盾幾乎就要公開化。最終王綰被迫辭職,嬴政讓李斯這個“自己人”接替了王綰的位置。

正是秦始皇的這個安排,給秦朝的政治穩定埋下了隱患。李斯原本是司法機關的一把手,如今上調成了行政機構的首腦,這麼一來,就等於讓權力結構中原本平行的兩條線,在李斯這裡出現了一個交點。

大到國家,小到企業,一套權力班子,如果僅僅是人員層面出現腐敗問題,尚可以整治,可一旦在結構上失去平衡,那將治無可治。

任何權力機構的設定,都必然要考慮相互制約的問題,可如果兩個互相制約的機構之間,關鍵人員能夠來回調動,那麼這種機構層面的制衡作用,就必然要被削弱。

這就好比一個人先前還在踢球,一轉眼又成了裁判,而且動不動還要下場踢兩腳,那他執法的公正性,自然是值得懷疑的。

李斯這個丞相身上擁有行政和司法雙重背景,這使得他變得空前強勢。這樣一個強勢丞相,自然可以約束住之前對皇帝陽奉陰違的文官集團。可誰又能制衡李斯呢?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在巡視途中突然病逝。當時始皇帝身邊的重要人物,只有李斯、胡亥、趙高三個人,而這三個人當中,真正可以左右歷史走向的,只有李斯一人。

“米倉之鼠”——李斯

趙高

在極端的環境下,人的善與惡往往就在一念之間。為了做“米倉之鼠”,為了能徹底主宰自己的命運,李斯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從一個楚國小公務員一路奮鬥到了大秦丞相。而在始皇帝駕崩的那一刻,他對權力的追逐,最終異化成了一種執念。

一般的說法是,趙高向李斯進讒言,說皇長子扶蘇並不喜歡李斯,而與蒙恬、蒙毅兄弟倆關係非常好,一旦扶蘇繼位,李斯就要被邊緣化,所以李斯才夥同胡亥、趙高,偽造始皇帝遺詔,立胡亥為繼承人,同時賜死了扶蘇和蒙恬。

其實這個說法一點也經不起推敲。李斯宦海沉浮二十多年,早就修煉成了官場老油條,這種人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被旁人幾句話給說服?

蒙恬所代表的蒙氏家族,根基都在軍隊裡,都是職業軍人出身,而秦國的體制下,軍政兩條線是很難有交集的。換句話說,即便扶蘇繼位,一個軍事貴族家族也很難稀釋掉當朝丞相的權力。

“米倉之鼠”——李斯

蒙恬

另一個問題是,其實不論是哪個皇子最終上位,按照正常程式,李斯都理應到點下課。從商鞅算起,到李斯之前,秦國的丞相,除了商鞅死於非命之外,最後基本都是軟著陸,沒有一個是幹到死的,這個慣例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

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避免權臣在一個位置待得太久,導致尾大不掉,最終害人害己,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連續輔佐幾代君王的例子當然也不是沒有,最著名的就是司馬懿,連續輔佐曹家四代君王,最後發動政變。

“米倉之鼠”——李斯

司馬懿

從古到今,這個世界一直都充滿了各種誘惑:權力、金錢、美色,甚至虛名。其中任何一種都可能會讓人們去逾越那些日常的規則、紅線。而坦率地說,絕大多數人是肯定經不起誘惑的。

一套成功的組織體系正常運轉的大前提,不應該是假設多數成員都能經得起各種誘惑的考驗,相反,是要儘可能避免去考驗人性。

就比如秦王室對丞相的態度。當丞相達到人生的巔峰之後,秦王不給機會讓他們在權欲與忠誠之間做選擇,而是讓他們以儘可能體面的方式謝幕,屆時國家政權將繼續正常運轉,而軟著陸的前高管也可以安享富貴生活。

如此雖不完美,卻是一個各方利益都可以平衡的結局。

李斯真正恐懼的,不是扶蘇也不是蒙恬,而是到點下課,失去權力。面對如此強勢的丞相,任何一個正常繼位的新皇帝,都會想方設法讓他依照慣例謝幕。

李斯想要做一輩子他眼中的“米倉之鼠”,這是誰都給不了他的,於是在最後一刻,他決定自己來。

那個所謂的趙高的讒言,即便真的存在,也不過是李斯拿來自欺,以保護自己心中那點道德感的託辭罷了。趙高說那些話,頂多是順水推舟而已。

這並非是人品問題,而是人性的問題。信念和追求是所有人走向成功的最大動力,而當有朝一日成功真正來臨之後,如果不對自己的心態加以調整,依然幹勁十足地在既定的軌道上狂奔,那麼信念就可能會異化成一種執念,最終把成功之路變成一條自我毀滅之路。

“米倉之鼠”——李斯

李斯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