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雜技口藝:妙趣橫生歡樂多

  • 由 今日滄州 發表于 籃球
  • 2023-01-17
簡介雜技口藝代表性傳承人高福州的開場白,便是吳橋雜技中的“口兒”,是藝人在表演技藝時所說的配場話語

一個口加個藝念什麼

在人們的印象中,雜技藝人們均是多才多藝、身懷絕技的。但是,他們不僅有撼人心魄的拿手絕活兒,在表演中宛若口吐蓮花的配場妙語,同樣非常精彩。

“小小銅鑼圓悠悠,學套把戲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遊,南北二京都不收,條河兩岸度春秋……”這首流傳至今的雜技“鑼歌”,就生動地描繪出過去雜技藝人們沿著運河碼頭撂地攤兒,配著詼諧的話語表演雜技的情景。

如今,遊覽吳橋雜技大世界的人們,除了觀賞驚險刺激的雜技表演,藝人們夾雜著吳橋方言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雜技口藝也成為一大看點。

雜技口藝:妙趣橫生歡樂多

高福州在唱“鑼歌”

“三分藝,七分口兒”

“一人說話眾人聽,眾人說話亂哄哄……大年初一頭一天,過了初二就初三;正月十五半個月,春到寒食六十天……七月七是牛郎會,八月十五是月明圓……”在吳橋雜技大世界,古稀之年的“江湖八大怪”之一的“小鋼炮”高福州,在表演硬氣功前,站在場地中央朗聲說出的一段“口兒”,使得四周熙熙攘攘的遊客安靜了下來。

俗話說,雜技表演靠的是“三分藝,七分口”。雜技口藝代表性傳承人高福州的開場白,便是吳橋雜技中的“口兒”,是藝人在表演技藝時所說的配場話語。

在表演手拍紅磚和肚皮切菜的過程中,高福州還一直用“口兒”與觀眾互動,時而讓人們提心吊膽,時而引得人們捧腹大笑。

雜技在文藝界的近枝便是相聲,相聲表演中的“說”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雜技藝人撂地表演中的“口兒”。過去,雜技藝人在撂地的時候,一場表演順利完成有“說”“演”“捧”三個要素。

“口兒”便屬於雜技口藝。這“口兒”不是說,是“賣”。“賣口兒”的目的有兩個,其一為節目的表演進行解說,藉以烘托表演氣氛;其二為了向看客收錢,藝人們尊崇會活又會“口兒”的把式。

“說不清自哪朝哪代起,先輩的雜技藝人在街頭賣藝,或在廟會、集市表演雜技戲法前,都先敲鑼說口唱曲,招攬人們來圍觀。這就是咱們說‘口兒’。小時候跟著師父祁慶臣在撂地時,沒有‘口兒’點不起‘粘子’來,就是聚不起人氣來。‘口兒’使得不到位,容易‘酥粘子’,就是會散人氣。‘酥了粘子’,節目演得再好也打不下錢來。”高福州生動形象地介紹著。

雜技藝人在表演中一般是邊表演邊“賣口兒”。除了開場白的“口兒”外,伴隨著整場的表演都有許多風趣幽默的“口兒”。

雜技口藝的另一位傳承人、“江湖八大怪”之一的“皮包骨”李印懷,在表演“二龍吐須”這一即將絕跡的技藝時,則用大白話即興與觀眾互動。人們在瞭解這項技藝的不易時,紛紛為這位身材瘦削的古稀老人捏了一把汗。

“雜技藝人‘賣口兒’講究一是有‘夯口兒’,這講的是嗓門要清亮;二是要有‘殺口兒’,就是說話要帶勁,抑揚頓銼。一說話、一站一立,觀眾就得替你認勁,不講究賣錢,講究是讓同行看了說咱值錢。”李印懷笑呵呵地說。

雜技口藝:妙趣橫生歡樂多

李印懷在賣“口兒”

“鑼不離手,曲不離口”

李印懷說:“我們吳橋雜技藝人的賣‘口兒’,一種是約定俗成的。這種‘口兒’是在常年累月的演出中創作並傳授下來的。我的‘口兒’是經老爺爺李保意、爺爺李安泰、父親李富有等總結傳承下來的,如‘刀山口兒’‘中幡口兒’等節目,不管在哪演出、觀眾是誰,這些固定的‘口兒’都是照原樣說出來的。”

還有一種“口兒”純是在表演時即興編講,到了場子上,提起銅鑼,張口就來,隨編隨說。這種“口兒”難度非常大,可現場效果也非常好,只是一般的藝人很難做到。

在數百年的傳承中,說口唱曲構成了雜技口藝的主要部分。因銅鑼是雜技演員必不可少的道具,所以“口兒”多是以鑼伴奏,人們就將這種說口唱曲的內容稱為“鑼歌”。

“學藝苦累賣藝難,一招學成吃遍天,跳完地圈流星鞭,跑馬賣解上刀山。”高福州說,“我們的‘鑼歌’是師父口口相傳延續下來的,每場表演都得來幾段。那時候,都是在外地賣藝,師父對‘鑼歌’的內容和形式也一直改編,後來逐漸形成了今天表演中說唱的定式或不定式‘鑼歌兒’。”

“鑼歌”不斷完善,大都離不開當時的時代背景,從鑼歌的形成既能看出歷史的變遷,更能反映出雜技的發展史。

“耍罷一番又一番,唐朝有個綠牡丹,午朝門外跑過馬,金鑾寶殿上刀山;男的搬個朝天蹬,女的就把腰來彎,皇帝一看心歡喜,寶殿之上要封官;封上高官他不坐,賞給金銀他不貪;金銀高官都不要,闖蕩江湖把藝傳……”談笑間,高福州拿起銅鑼,唱起一段合轍押韻的鑼歌來。

雜技口藝:妙趣橫生歡樂多

吳則霖在傳承“鑼歌”

“寧給一錠金,不吐一句春”

“粒子”指“魔術行”,“風子”指“馬匹”,“硬哄子”指“鑼”……這些是雜技藝人的行話,也叫“春典”。“春典”是雜技藝人在行走江湖的時候形成的一種保密性很強、專業性很強的語言。

“‘春典’是俺們雜技藝人彼此聯絡的一種特殊詞,主要是為了交流用,祖師爺們創制了這些以遁辭隱義的隱語。”李印懷說,“舊社會時,雜技藝人生活在最底層,常常受到官府、地主、官宦的迫害。藝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就形成了一套行話——春典。他們用春典交流,既能保護自己,也能對技藝保密。”

在雜技圈有句俗語‘寧給一錠金,不給一句春’,說明了春典的重要。

高福州說,過去行話是拜師學藝的必修課。藝人必須“咬春”,就是懂行話;交談必須“搏春”,就是用行話交談、“吐春點”是指講行話,否則就是“放快”,即犯忌諱、“沒有住過生意下處”,即不懂得江湖的規矩,嚴重的要賠償對方的損失。如果不會行話,技藝再好,也不被同行承認,只能是“海青腿兒”和“門外”。“海青腿兒”是指沒有師傅的人、“門外”指的是外人。因此,想學雜技的人必須拜師學藝,學習“春典”。

如今,雜技藝人的生存條件有了一定的保障,行話不再成為他們生存的必需,使用的範圍和人數也日漸減少,但有些行話由於特殊需求還在使用中。

老話說,嘴上帶尺,腳下有路。吳橋雜技藝人在傳承技藝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將口藝傳承了下來,構成了吳橋雜技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李印懷、高福州這一代老藝人,也將口藝傳給了他們的弟子李亮、許凌輝、吳則霖等年輕的一代。他們的絕技展現了功夫、口藝體現了智慧和幽默,二者相輔相成,更彰顯了吳橋雜技的藝術魅力。

(記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