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 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籃球
  • 2023-01-11
簡介儘管不少公眾對匿名社交略有微詞,甚至表示拒絕使用匿名社交軟體,但是筆者透過安卓軟體商店查詢得知,就近幾年比較火的陌陌、探探、Soul、Summer、戀戀等匿名社交軟體的安裝量仍然居高不下,匿名社交仍然是人們進行網路社交的重要選擇之一,匿名社

探探沒人理是怎麼回事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網路社交蒸蒸日上,社交形態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從“熟人社交”到“半匿名社交”再到“完全匿名社交”,社交外圍不斷擴充套件,網路人際關係不斷延伸,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僅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突破了“熟悉”和“陌生”之間的界限。

網路社交已經成為網際網路時代最重要的溝通和交流方式,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認知。匿名社交應用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由於使用群體廣泛、潛在目標群體數量多,且在經濟和社會效益上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在近年來的社交市場中的比重穩步增長。

儘管不少公眾對匿名社交略有微詞,甚至表示拒絕使用匿名社交軟體,但是筆者透過安卓軟體商店查詢得知,就近幾年比較火的陌陌、探探、Soul、Summer、戀戀等匿名社交軟體的安裝量仍然居高不下,匿名社交仍然是人們進行網路社交的重要選擇之一,匿名社交使用者或潛在使用者的數量仍不在少數,匿名社交的存在仍有巨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本文以SoulApp為例,研究網路匿名社交中的自我呈現及心理。

網路匿名社交中個體的多重心理

隨著媒介社會化程序的發展,個性的表達、互動分享成為現代社會的潮流和印記,自由鮮明的個性特徵獲得廣泛的呼籲和倡導。在匿名社交中,使用者進行自我呈現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戈夫曼認為其實質是透過不同符號、不同工具來表現自我,展現理想化形象進而影響他人認知的活動。

與微博被稱為“廣場社交”、微信被稱為“客廳社交”相比,筆者認為匿名社交軟體更像是“影子社交”,每個人透過匿名只會看到主體的影子和他們呈現的特徵,但是背後的人是哭是笑、是男是女我們無從知曉,只知道他們表演的“影子動態”。

自我的表演慾望

手段和計策在自我呈現的資訊傳播中表現得極為重要,個體在社交媒體中的自我呈現往往伴隨著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個體為了影響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地位、通常會選擇在自我呈現的時候在一定真實自我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方式展現另一個自己。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就像變色龍一樣,在不同的環境可以呈現不同的顏色,更多的人則是根據具體的社交場景進行選擇的表現,比如有些人只表現自己如何優秀、如何高大上、美好光鮮的一面,有些人會表現出自己扮醜、惡搞、肆意放縱的一面,有些人則是會誠實地表現自己。

在匿名狀態下,青年群體的自我呈現則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前臺與後臺的表演都是在謹慎進行的。由於Soul軟體本身的特點,賬號本身與個人沒有直接關聯性,因此這就需要使用者對自己的角色進行構建。

在匿名的環境中,匿名者所表演的內容主要以象徵性的符號為主,而表演的物件則是以弱關係、弱連線的觀眾為主,在社交場景中,由於關係弱化的因素,表演者的“幕布”將會無限擴大,遮蔽的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而媒介本身伴隨著技術的發展,也為表演者提供了隔離觀眾的有效手段,提供了一個虛擬化的表演舞臺,現實面對面的人際交往中的自我呈現會受到空間距離、社交恐懼、刻板印象等條件的限制和束縛,然而,在社交媒體中,表演者開始脫離現實身體的束縛,現實社會的規範,舞臺和觀眾給的拘束也隨之變小甚至消失。

Soul軟體為表演者提供了舞臺,匿名社交使用者可以脫離原有的束縛,在全新的舞臺上盡情表演,無論透過什麼樣的形式,表演什麼樣的內容,匿名的場景已經為Soul使用者遮蔽了一切熟悉的人或場景。

表演者的表現形式也變得更加不受限制和約束,表演者可以藉助繁多的工具符號(表情包、網路用語等),匿名狀態下的自我呈現表演變成了表演的狂歡,然而匿名狀態下的表演是一些非目標觀眾,這就隔離了熟人觀眾群,在這種情況下,構建的舞臺就無限大。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偷窺他人的狂歡慾望

“表演”更傾向於一種單向度的敘述,“偷窺”則有某種曖昧性:既可以是觀眾的姿態和視角,又蘊含著表演者已知被偷窺採取的敘事視角。

偷窺心理是一種人人都有的心理,而且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群體症候,偷窺的成本過於低廉,在家只要一塊手機、一個WiFi訊號,毫無疑問就可以看到一個精彩紛呈、充滿新鮮感的世界,不管是他人有意讓我們窺探或是我們主動窺探,我們毫無疑問成了偷窺者。

偷窺他人是個人慾望的表達,是無意識的表達,就像儒家所說的“食色,性也”一樣,網際網路的“群體偷窺”就形成了“群體網路狂歡”。每個人都是有慾望的,每個人的慾望都是值得尊重的,這也是實現自我滿足的前提,從狂歡節在中世紀的重要地位可以看出,普通大眾對大眾文化的支援和贊同,這也是人們對個體慾望尊重的重要體現。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巴赫金強調了狂歡的儀式中面具的必要性,匿名軟體的匿名屬性為使用者戴上了一個面具,在面具之下的人們和真實的人們判若兩人,是一個脫離現世的人,在匿名的環境中獲得自我精神的更新與重生,這種面具之下的人具有天然的心理優勢,認為只能自己看清別人,而別人無法看清自己。

匿名狀態下自我呈現的矛盾

角色扮演的矛盾

在匿名社交網路中,每個人對於建立的角色或表達的話語有更多的自由性和操控權,每個人既是資訊的發出者,也是資訊的接收者,相較於現實生活中人與人更加實際的面對面聯絡使得話語本身受限而言,網路傳播的中心感弱化,言語的表達和傳遞更為簡單快捷。

角色扮演換句話說就是自我的表達,在現實世界中,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極其不容易,但在匿名的網路世界中,自我是多元的、流動的,與機器發生聯絡、互動,人們可以扮演任何角色,自我可以被創造並改造。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是以不同的角色存在的,不同的角色扮演決定了個體的不同,個體的表現和角色展現的價值不相容,導致了匿名主體的心理矛盾和行為的衝突,再者就是個體自身變換角色的過程中也會產生矛盾心理。

個人身份完全隱匿的匿名社交網路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它作為虛擬表演的前臺,雖對人們的角色扮演有約束但又無法進行有效約束。舞臺上的演員因為身份匿名的假面偽裝,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想盡情釋放又仍被既有規則所束縛,形成了自我角色扮演過程中的矛盾。

高學歷與低素質的矛盾

大學生作為高知群體具有特殊的群體研究意義,透過對大學生使用匿名社交的研究能夠洞察學歷和行為表現的相關性。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大學生的課業和生活壓力小,時間自由和靈活機動的特點讓大學生有了更多的社交時間,讓他們的社交範圍逐漸增大,擺脫了以前高中時期巨大學習壓力下的狹小、封閉的社交環境。大學主動的社交環境讓很多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於是部分學生將現實社交向網路社交轉變。

匿名社交軟體的匿名屬性可以讓大學生盡情享受其中的自由空間,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的形象,網際網路的存在提供了廣闊的社交平臺,天南海北、身處各地的人在此刻產生交集,甚至成為朋友。

Soul平臺作為一個准入門檻較低的平臺,對於目標身份的把握難以確定,甚至會出現虛假身份的現象,因此在對Soul軟體上部分大學生進行調查和訪談的基礎上,本文利用Summer對其進行輔助研究。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筆者在進行訪談時選取Summer軟體當中的匿名使用者作為研究物件,在匿名過程中,有些情況和我們日常的認知並不相同,學歷的層次以及是否受過高等教育在匿名過程中的表現並不呈現嚴格正相關的表現,是否學歷越高在匿名過程中就會表現得越文明、素質越高,值得我們深思。

本文選取的Summer研究物件只是作為輔助研究大學生表現的樣本,其中研究物件均在聊天過程中收到關於色情、暴力、辱罵等相關資訊。有Summer網友表示,自己在聊天過程中確實遇到過“語言暴力”情況。

其中不乏一些國內頂尖大學,雖然Summer監管機制相對嚴格,但是可以透過語言變種或是格式改變等形式規避相關監管和處罰,除非對方進行舉報,否則不會有自動遮蔽相關內容的功能。

網路匿名社交中使用者的自我呈現及背後的心理特質

學歷與素質的脫節是當前一個重要問題,目前部分大學生缺乏理想、認真的生活態度,網路上情緒發洩嚴重,一些大學生是由於學習壓力大,為了轉移壓力訴諸於網路。對此,加強網路環境監管,進行關鍵詞檢索自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環境,避免無序化網路環境影響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