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黃庭堅7歲寫了一首詩,道盡了成年人的辛酸,後來成為了千古名篇

  • 由 暮城煙雨遙 發表于 籃球
  • 2023-01-09
簡介在這個“家規”裡面規定從黃庭堅的曾祖父那兒開始,以後生下的黃家孩子,“必歲延名宿,教育後生,務期典籍精通,文章曉暢,更且敦勵行誼,以成大器”

勞可以怎麼組詞和拼音

北宋詩人黃庭堅,青年時代曾經遊學於蘇軾的門下,後來在詩歌創作上“宗杜學韓”,廣納百家,獨闢蹊徑,自成一派。

後世文人多有學習黃庭堅創作風格者,於是逐漸形成了中國詩歌史上最大的一個詩流派,叫做“江西詩派”。黃庭堅因此被奉為此派的宗主,得到了“詩中達摩”的稱號。

黃庭堅7歲寫了一首詩,道盡了成年人的辛酸,後來成為了千古名篇

不過黃庭堅得到“詩中達摩”的稱號,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對於“江西詩派”有開創之功,而在於他喜歡在詩中講一些禪理。

有人說黃庭堅喜歡借詩說禪,是受到了蘇軾的影響。不過事實上他在幼年時代,已經受到了禪學思想的影響,這一點從他七歲時所作的《牧童》詩就看得出來。

一、《牧童》賞析

《牧童》——北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詩歌描寫的是一個牧童騎著牛,吹著笛子,經過村落的畫面。第一聯交代了具體的事件,第二聯抒發的是黃庭堅自己的感想。

遠遠地,黃庭堅看到一名牧童騎著牛從村前經過。牧童手中拿著一根短笛正在吹奏著,這樣的畫面給人一種怡然自得的輕鬆感覺。

於是黃庭堅點評道:有多少人整日裡往來於長安那種大城市,為了爭名逐利機關算盡,他們過的日子卻不如你(牧童)逍遙啊。

黃庭堅7歲寫了一首詩,道盡了成年人的辛酸,後來成為了千古名篇

很顯然,黃庭堅的這種思想正是出於“禪學”的思想。

禪宗反對人們為了慾望而奮鬥,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禪學家們認為人生在世,只不過是“一剎那”的光陰,榮辱得失都只是眨眼之間的存在,所以他們主動“動靜無為”。

即《壇經》所說的:“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住。”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沒事別瞎折騰了,順其自然,就在鄉下放放牛、吹吹笛子度過餘生,不也很好嗎?

這首詩如果是一個成年人來寫的話,本來也沒什麼稀奇的,因為它並沒有講出什麼“新鮮”的道理,但是這如果是一個七歲的孩子寫的,那自然就不同了。

讀了這首詩,

我一邊感嘆黃庭堅果然“早慧”,另一邊又覺得“諸葛亮誠不我欺也”

。因為諸葛亮當年曾經寫信給自己的兄長提到:

“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

這段話的意思是,諸葛亮擔心自己的兒子諸葛瞻從小就這麼聰明,思想就這麼成熟,長大以後恐怕難成大才。我以前讀到這段話的時候,完全不能理解諸葛亮的“腦回路”。

黃庭堅7歲寫了一首詩,道盡了成年人的辛酸,後來成為了千古名篇

哪裡有人會因為自己兒子小時候太聰明,就斷言他大了不中用的道理呢?

但是當我讀到黃庭堅這首《牧童》的時候,馬上就明白過來了。

一個七歲的孩子能寫出《牧童》,的確算是“有才”了。但是這個“才”,只是刻苦用功的“苦讀之才”,而非思想超卓的“開悟之才”。

禪宗的思想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已經算是難以吃透的了,一個七歲的孩子懂什麼呢?

黃庭堅能有這樣的思想,多半還是由大人灌輸給他的。

值得一說的是,

黃庭堅自創詩風,後來形成流派,他“門下弟子”全部都是靠“苦讀”“煉字”來寫詩。

借詩文講大道理是很厲害的,但是在詩歌創作的藝術與靈氣方面,嚴重不足。

江西詩派的創作藝術水準較低,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他們本身缺乏文學想象力,只能靠生硬的“說理”和“議論”來寫詩;二是因為他們喜歡採用前人的成句。

黃庭堅7歲寫了一首詩,道盡了成年人的辛酸,後來成為了千古名篇

但是

與此同時,江西詩派的思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前人的影響。

所以說這一派詩人寫的只是 “學者詩”不是“才子詩”。這一點,從他們的老“祖宗”黃庭堅那裡就沒有“起個好頭”。

二、黃庭堅品行出眾

再說黃庭堅,他在宋代的名氣非常大。但是這種名氣也並非主要靠詩帶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他道德品行的出眾帶來的。

黃庭堅在家中算是一個孝子,在社會交往中,也是很多人的良師益友。他立身很正,品行出眾,所以大家也樂於歌頌他,模仿他,向他學習。

黃庭堅出生於一個號稱是“十世書香”的顯赫門第

,他們家大概從唐朝中期開始,就老是出“進士”了。一般的人家,幾代、幾十代,可能都考不中一個“進士”。

但是考“進士”這件事擱黃庭堅家,就像“發豆芽”一樣容易

。別管什麼黃豆、綠豆,只要往黃家的“缸”子裡一扔,過幾天就能收穫滿滿一大缸豆芽。

黃家的孩子成才率之所以會這麼高,和他們的“家風”、“家訓”是分不開的。據說

黃庭堅的曾祖父,曾經給他們家立了一個“黃金家規”。

黃庭堅7歲寫了一首詩,道盡了成年人的辛酸,後來成為了千古名篇

在這個“家規”裡面規定從黃庭堅的曾祖父那兒開始,以後生下的黃家孩子,

“必歲延名宿,教育後生,務期典籍精通,文章曉暢,更且敦勵行誼,以成大器”。

也就是說,家規規定家中一定要給孩子請最好的老師。“名宿”就是指文化圈兒裡出名的高輩高人,如蘇軾這種。要讓最好的老師來教孩子,還要讓孩子精通儒學經典,能寫好文章。

“生豆芽”最理想的水溫是多少?“紗布”要多大一塊?隔多久時間“澆一次水”,當中要不要加“土黴素”什麼的催熟,黃庭堅曾祖父早就用“黃金家規”規定好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黃庭堅才五歲就有過目不忘之能,《宋史》中介紹:

黃庭堅年五歲,已誦《五經》。一日,問其師曰:“人言《六經》,何獨讀其五。”老師曰:“《春秋》不足讀。”黃庭堅曰:“既曰經矣,何得不讀。”十日成誦,無一字或遺。

一部《春秋》一萬六千字左右,讓現在一個成年人來背也不容易背下來。可是黃庭堅只花了十天,就能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

黃庭堅7歲寫了一首詩,道盡了成年人的辛酸,後來成為了千古名篇

不過這種教育方式有利也有弊,利是黃家的兒郎,從小就得到了最好的教育資源,這個自不必多說;弊就是“名宿”並不等於“名師”,家裡狠抓教育,極容易陷入“填鴨”的陷阱當中。

不信你看,七歲的黃庭堅寫詩寫得“老氣橫秋”,還沒有“入世”,就想著還是“出世”好。

簡直讓人有一種“還沒學爬就開始學走的”觀感,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結語

這首《牧童》的第一聯寫得比較好,因為在頭兩句詩中牧童騎牛、吹笛的形象,一直是中國繪畫和詩歌,最熱衷於表現的“田園牧歌”主題。

黃庭堅詩中的牧童一直處於“動態”之中,他騎著牛“遠遠”地經過村莊。同時吹奏著短笛,悠揚的笛聲,隔著小山包都能聽見。

“短笛橫吹隔隴聞”中的“隴”,在這裡就是指小山丘。

這兩句詩做到了聲音與畫面的結合,有比較強的鏡頭感。

黃庭堅7歲寫了一首詩,道盡了成年人的辛酸,後來成為了千古名篇

至於第二聯中的“思想精髓”,其實是出於成年人世界的一些“陳詞濫調”。但是由七歲的黃庭堅寫出來,就有一種別樣的味道了。

所以

,有人可能會覺得有點“小孩子學大人講話”味道,不如駱賓王的《詠鵝》。

當然,黃庭堅作為一代詩宗,他的才學並不能以七歲時一首作品來下定論,不過那就是另外的話題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