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 由 崑崙雲曦讀書 發表于 籃球
  • 2022-12-03
簡介寫下我們想要學習的主題和關鍵詞,想一下,如果我們要把它教給一個同齡人,自始至終都用孩子可以理解的簡單語言,會講哪些關鍵內容,把提綱寫下來

挈怎麼讀組詞語

美國的伊麗莎白·牛頓博士曾設計、組織了這樣一個實驗:她把參加實驗的人分為兩組,一組被指定為“輕敲者”,另一組被指定為“聽眾”。輕敲者的任務是在一系列大眾熟悉的歌曲中挑選出一首歌,譬如《生日快樂》,然後為聽眾敲打出這首歌的旋律;聽眾的任務就是猜出所敲打的歌曲的名字。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牛頓博士要求輕敲者先預測聽眾大概會猜對多少歌曲。大部分輕敲者預測聽眾至少會猜對50%的歌曲。因為大家覺得這個任務看起來太容易了,大家怎麼可能猜不出類似於《生日快樂》這樣的家喻戶曉的歌曲呢?然而,實際敲打出的120首歌曲中,聽眾只猜對了3首。

為什麼120首歌曲中聽眾只猜對了3首?這種現象其實就是

知識偏差

聽眾事先並不知道輕敲者敲打的歌曲,他們一邊敲桌子,一邊在腦海裡唱著那首歌;當他們在敲打的時候,他們無法想象聽眾聽到的是什麼。實際上,聽眾聽到的只是間斷地敲桌子的聲音,而這些在輕敲者“聽”來卻是一首歌。這就是所謂的知識偏差。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知識偏差反映了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傳達運用知識不準確清晰,就會導致知識的運用也產生偏差。

同樣,我們學習知識之所以效果不佳,也是因為出現了知識偏差。我們所學和所用的知識,偏離了知識輸出者的本義。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我們學習知識其實是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被動學習,也叫輸入階段,包括聽講,閱讀,運用的主要是眼睛和耳朵,當然還包括身體去模仿、體會和感知。第二階段主動學習,也叫輸出階段,包括把知識討論,實踐,展示和教授給他人。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第一階段:被動學習階段

被動學習,這可是一門技術活。

輸入內容時,

我們

不僅要清楚

對方

講的是什麼,更要明白

對方

想的是什麼——從外在的聲音

、文字、影象這些輸入資訊

得出我們自己

內在的想法,乃至於

出“話外之音”

真正的學習輸入,我們在學習後所講的與對方所講的是互相關聯的。在輸入的同時,頭腦裡也是邊聽邊轉換成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概括,既基於對方的想法,又引導、提升了我們自己的想法。

如果對方知識太多,我們只需要聽主講人的代表性觀點,這些內容都具有很強的統攝力,我們可以牽一髮而動全身,提綱挈領掌握對方知識的全域性。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觀點是框架,材料是核心。

學習時,我們還要對方分析觀點時所引用的材料。

抓住主要知識點以後,輸入知識時還要注意主講人在分析論證觀點時所使用的材料,不論是名人名言,還是現實素材或歷史史料,這樣可以充分掌握和理解觀點背後的原始材料。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下面再談談如何記錄。

以下這些方法,都是我經常使用的,非常有效。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記關鍵詞,

今後輸出文字可以直接檢索關鍵詞

如果我們看到的內容一下子記不下來,可先記下關鍵的詞語,留下框架和空格,課後再想辦法補充。如果遇到比較困難的內容,就只需要先將重點記錄下來,把理解的工作放到後面來做。這樣會大大減低我們的畏難心理,可以讓我們在學習困難內容的時候更輕鬆更有樂趣。而且,設定好關鍵詞方便要找的時候找得到。

如果同時自己有很多想法,就把想法寫下來,然後想想有沒有和之前永久筆記中的關鍵詞有聯絡,有的話就放到那個主題下面,打上相同關鍵詞。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這樣的好處,是能讓你專注於那些讓你有很多思考的知識,尤其適合專業研究型學習。

當然,古人還提出了更高階的學習方法,在《德道經·知天下》裡面有論述:“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規於牖,以知天道。

”要達到這種水平,需要有一個基礎,《德道經·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至之也。

”這需要系統學習研究聖悊經典,恢復我們本有的潛在學習特質,如果現代和古代兩類學習方法都結合起來,效果更好。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第二階段:主動學習階段

為什麼一個人讀書時,即使劃出重點關鍵點也沒有深入領悟文字背後的真意?因為意識前提是為了自己這個“我”而讀書,為什麼在集體讀書過程中感悟頗多呢?是因為你在讀書的過程中想到和別人交流碰撞,讓更多的人受益,是服務大家,這就是捨得。你付出給別人受益了,自己的學習效果也提升了。我們看到很多研究型的教師,常年邊教學,同時從事研究學習,日積月累,成為了專家學者。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寫下我們想要學習的主題和關鍵詞,想一下,如果我們要把它教給一個同齡人,自始至終都用孩子可以理解的簡單語言,會講哪些關鍵內容,把提綱寫下來。我們可以自己對著鏡子裡的另一個我,進行練習,並錄製整個過程。

透過輸出,對我們已經輸入的知識進行提煉,可以迅速找到底層邏輯,簡化記憶內容,減少大量記憶導致的畏難心理。

教別人時,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卡殼,忘記重要的點,不能解釋,或者說不能將重要的概念聯絡起來,發現了自己知識的邊緣。就回到原始材料,重新學習,直到我們可以用基本的術語清晰簡明地解釋這一些關鍵詞。這恰恰是學習開始升級的地方。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如果你想真正理解某件事情,你就必須把它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例如我的筆記裡面有一套思維繫列的主題筆記,準備寫一篇文章講述給大家,我會首先檢查一下,確保自己的筆記出於原文而高於原文,將這些筆記用簡單的語言組織成一個主線明確、副線支撐的邏輯自洽文章。

然後我把自己當做聽眾,我會將這篇文章讀給自己聽,如果覺得這些解釋不夠簡單,或者聽起來比較混亂,就反覆修改,直到首先過了自己這一關。

透過寫成文章,接受受眾反饋,再一次提升我的學習效果。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被動學習就像手電筒一樣,但它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真正的目的還要靠主動學習,也就是本人拿著手電筒,藉助手電筒自己學會走路,自己親自實踐走一遍,過一遍,在這個歷程當中成就了別人,也透過別人作為鏡子來反思提升自己。

總結

,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也可以概括為“

原文+感悟+分享

”學習策略,就是由被動學習過渡到主動學習,進而突破進入主動學習的實踐、教授給他人,可以作為講師講課、作為作者寫文章,作為影片作者做出影片,教授指導他人。

跳出知識偏差: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你的認知升級了嗎?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學習的過程就是從被動學習——過渡到主動學習——被動性主動學習——主動學習,這樣迴圈往復,直至提升你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到一定深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