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 由 文史奇談 發表于 綜合
  • 2022-10-05
簡介唐代張鷟的《朝野僉載》中記載,中書舍人郭正“一夜須漿水粥”

飯開粥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粥是中國古人的重要輔食,從先秦時代開始,普通百姓乃至王公貴族就開始喝粥。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從漢代到隋代,粥的種類較為單調、喝法單一,時至唐代,

迅速湧現出不同的粥種和喝粥之法

,形成了多彩的“粥文化”。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一、從喝粥到粥文化

1。作為食物的粥

魏晉史家譙周《古史考》曾將喝粥追溯到黃帝:“

黃帝始蒸谷為飯,烹谷為粥

”。

譙周認為,最早的粥是由上古帝王黃帝創造出來的。

和許多神話故事一樣,譙周的這種記載大概是一種想象和附會,將各種發明創造安到上古聖賢身上。

可以確定的是,在戰國末西漢時期,喝粥已經頗為常見

如《史記》記載西漢名醫淳于意為齊王開出了火齊粥的療法:“

臣意即以火齊粥且飲,六日氣下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使用火齊粥六日便可使

體內氣息通暢,身體康復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此外,在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中也記載了製作“粥”的方法:“取石大如拳,熟燔之,善伐米大半升,水八米,取石置中……”。

簡而言之,

就是把石頭燒熟,然後用8:1的比例將水倒入米中

,再把石塊扔到米水中,待水沸騰即可飲用。學者將這種原始的作粥方法稱作“

石烹煮粥法

”。

在東漢劉熙的《釋名》中已經出現了對粥的簡要解釋,即“

煮米使糜爛也

”。從劉熙的解釋中,不難看出,漢人認知中的粥與今日的粥完全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喝粥的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西漢時期,但是,

直至唐代,粥才從一種簡單的食物上升到一種文化現象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2。粥的分類與複雜化

作為食物的粥大致有兩種,

一種叫做“饘”,一種叫做“粥”

所謂

“饘”就是一種厚粥

、稠粥;

粥就是普通的薄粥、稀粥。

唐代柳宗元曾經寫道:“

今年幸少豐,無厭饘與粥

”(《田家三首》)。

柳宗元的意思是,幸得豐收之年才能以粥來招待客人,希望客人不要嫌棄粥的厚薄。

在戰國西漢時期,粥還僅僅只有厚薄之分,到了東漢時代,粥的種類日益增多,喝法也迅速豐富。

如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曾記載了白虎湯、桃花湯等湯劑,

這些湯劑就是用藥物“煮米熟湯成”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換言之,這些湯劑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藥粥。

簡而言之,自東漢以降,粥的種類越發繁多,逐漸衍生出一種粥文化,這種粥文化在唐代發展到一個巔峰。

二、多姿多彩的粥文化

1。藥粥與社會醫療

到了唐代,藥粥的運用越發廣泛,已經成為重要的醫療輔助手段。

在唐代修撰的《金匱要略》中記載,在病人脾胃虛寒之時,“如一炊頃,

可飲粥二升

,後更服,

當一日食糜,溫覆之

”。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也就是說,

病人在服藥的同時,最好可以飲用糜粥

,以此輔佐藥力的吸收,幫助病人迅速痊癒。

此外,唐人還發展出一種“餳粥”。所謂“餳”就是指用麥芽或谷芽熬成的飴糖。

所謂“餳粥”,就是加入餳熬製而成的粥

其功效在於暖胃、止咳。如《普濟方著錄》記載“

杏仁餳粥方,治上氣咳嗽

”。

這種“杏仁餳粥”的做法在《鄴中記》中有著詳細記錄:“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煮作粥”。

在每年的寒食節之時,百姓都會在麥子和粳米中加入餳制進行熬製,再加入杏仁,就成了“杏仁餳粥”。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這種寒食餳在當時的流行範圍頗廣,如唐代文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邢曹進……河朔之徤將也……飛矢中目……痛楚計無所施……胡僧曰:

何不灌以寒食餳

……取之如法……

頓減酸楚

”。

這則故事講的是唐代名將邢曹進在一次征討叛賊的戰鬥中被流箭射中眼睛,痛苦異常,無法痊癒。後來,有一名西域僧人對他說,不妨嘗試飲用一些寒食餳。邢曹進照做後,頓時感到輕鬆不少,不到一月,傷勢就痊癒了。

這種故事顯然是編造的神怪故事,但是,

我們從中不難看到寒食餳在唐代士人心中輔助藥物治療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唐人還開發出了一種蔥粥。所謂蔥粥,就是將蔥與粥一起熬製。作為一種食療粥,

蔥粥在唐人生活中頗為常見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如唐代醫術《食醫心鑑》中記載了用於治療小便澀少問題的“青樑子米粥方”,其製作方法如下:“以青梁米、蔥白切各一升,右於豉汁中煮作粥食之”。

也就是說,用1:1的比例加入米和蔥白,再放入豆豉治,熬製成粥。

《太平廣記》中更是記載了以蔥粥救活昏厥之人的故事:“其徒煮蔥粥,伺焉其氣通……

以蔥粥灌之遂活矣

”。

家屬或親朋在昏厥者身旁熬製蔥粥,等到患者氣息平穩下來,

將蔥粥灌入患者口中,便能令其甦醒

。這種故事顯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從中看出蔥粥在唐宋人眼中的神奇作用。

唐人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藥膳粥叫漿水粥,就是用漿水(用粟米加工,經發酵而成的白色漿液)製作而成的粥。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唐代張鷟的《朝野僉載》中記載,中書舍人郭正“

一夜須漿水粥

”。

《太平廣記》也說:“

冥中珍羞亦備,唯無漿水粥,

不可致耳”。陰曹地府什麼美食都有,但是沒有漿水粥,這很可惜。由此可見,漿水粥是唐宋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必備食物。

此外,漿水粥常常作為患者的主食,因為許多患者較為虛弱,而漿水味道偏酸,有助於化解油膩和幫助消化。如《太平廣記》記載“

腹痛霍亂,每日唯吃一碗漿水粥

”。由此可見,漿水粥對於腸胃不適素有奇效。

2。雅緻的茶粥

眾所周知,唐代是中國古代茶文化發展的第一個高峰,茶聖陸羽便出現在唐朝時期。正因如此,

有一些文人、工匠創造性地將茶與粥結合,

創造了一種粥種,

該粥種叫做茶粥,又叫茗粥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唐代詩人儲光羲曾寫詩描繪茶粥“

淹留茶膳粥,共我飯蕨薇

”,詩人說自己吃野菜喝茶粥,可見此時的文人將茶粥與野菜配合使用,作為一種雅緻的山林趣味。

這種茶粥不僅雅緻,而且具有較好的保健功效。明代醫術《保生集要》就記載,茶粥功效在於“

利尿消食,生津止渴

”。

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飲用茶粥有助於脂肪、蛋白質的消化,提高新陳代謝。

3。異域風氣:乳粥

唐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的朝代,來自世界各地的文明薈萃於唐代大都會長安、洛陽等地,唐代粥文化也不知不覺地受到了外來民族飲食的影響。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所以,我們在唐代文獻中常常看到一種來自北方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的“乳粥”。

這種乳粥又叫乳糜,原先是北方遊牧民族的一種主食,

傳入中原後,在隋唐時代盛極一時。

乳糜的做法就是用乳汁或酥油調和成稀粥。《壽親養老新書》中對乳粥的做法有詳細的記載:“牛羊乳皆可,先淅細粳米……乃煎乳令沸”。簡單來說,

就是用羊、羊乳加上粳米煮沸

還有一些乳粥會澆上一層酥油,增添乳粥的香味,如《古今醫統大全》記載:“

每碗入真酥油半兩……遍覆粥上,旋攪食之

。”由此可見,每碗粥都至少會加上半兩的真酥油(從牛羊乳中提煉而成的一種高階奶製品)。

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經寫詩談及乳粥,他寫道“

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慵饞還自哂,快活亦誰知

。”(《全唐詩》)。按照詩句描寫,唐人對這種乳糜應該是習以為常的。乳糜的飲用已然成為唐朝士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快活事。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這種源自北方少數民族的乳粥為何能在唐代驟然興盛呢?其實不難解釋。就是因為

羊乳、牛乳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日華子本草》就記載了牛乳的保健功效:“

潤面板,養心肺,解熱毒

”。可見牛乳具有滋潤面板、保養心肺,化解熱毒的功效。羊乳的作用是溫潤補虛,二者相輔相成,對人體有著極大的滋補效果。

這種乳粥更是成為士人早餐的常備之物

,如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寫道“夜宿氈房月滿衣,晨餐乳粥椀生肥”。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總結

唐代以前,粥主要作為一種食物,發揮充飢作用。由此,我們經常看到,中國古代政府施粥賑濟災民的記載。

此時的粥種較為單一,僅有厚粥和薄粥兩類。

時至唐代,隨著社會經濟的復甦,唐代出現了開放的社會風氣和不斷創新的思維,各種粥種層出不窮。

在這些粥種之中,比較重要的有

藥膳粥、茶粥和乳粥等

淺談唐代興起的粥文化:“飢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

唐人充分吸收中醫醫藥精華,將粥與各種藥物搭配,開發出各種各樣具有保健功能的藥粥,改善了唐人的身體素質。

茶粥是唐代飲茶之風盛行的副產品。唐人將茶與粥相結合,開發出一種頗為雅緻的茶粥喝法。

乳粥源自北方遊牧民族,但由於乳粥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唐人並沒有嫌棄其外族文化背景,而是靈活吸收和改造。

由此可見,正是在唐代開放、多元的文化氛圍中,粥文化才變得日益豐富多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