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 由 青瞳視角 發表于 綜合
  • 2022-06-01
簡介伴隨症狀除了開口時會有聲響,顳頜關節紊亂還會有疼痛,可能是耳朵附近疼,也可能是下巴周圍或頭頸部疼痛

200個蹲起怎麼緩解

我們的身體其實也會“說話”,打哈欠時下巴響、上下蹲起骨關節咔咔聲、肚子裡的咕嚕聲……有些時候,這些聲音作為生理現象,無關緊要。但是有些聲音,卻預示著自己的身體即將出問題。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身體快要“扛不住”的時候,可能會以“發出聲音”的形式來傳達訊息。你都正確接收到了嗎?

打哈欠時,下巴“咔噠”一聲

不知道大家大口吃飯、哈哈大笑或者打哈欠的時候,會不會突然聽到自己的下巴“咔噠”一聲。這時候,往往要摸摸自己的下巴,確定它還在才放下心來。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相簿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這種症狀考慮是有顳頜關節紊亂。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其發生率在28~88%之間,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5倍。

顳頜關節紊亂是怎麼回事?

顳下頜關節由三個部分組成:上面的髁突、下面的關節窩和中間的關節盤。

當我們張閉口時有聲音,就是那塊關節盤在張閉口過程中沒有正常運動,彈來彈去,這就是顳頜關節紊亂。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伴隨症狀

除了開口時會有聲響,顳頜關節紊亂還會有疼痛,可能是耳朵附近疼,也可能是下巴周圍或頭頸部疼痛;且大張口後合不攏下巴、或者出現障礙停頓,過一會又自己能順利張口;情況繼續加重時,可能會掉下巴,合不攏嘴。

如果真的出現“掉下巴”的情況,大家一定要趕緊找醫生,透過正確地手法進行復位,且要注意限制開口,不要大口咬東西,不要隨意打哈欠,甚至笑的時候也要注意託著下巴。

怎麼避免“掉下巴”呢?

1。 改變偏側咀嚼的習慣,注意雙側後牙平衡咬合,要均衡用力。

2。 避免吃過硬、韌性過大、體積過大的食物,例如:奶糖、牛肉乾、甘蔗、過大的蘋果等等。

3。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精神長期緊張,經常咬緊牙關。

一動關節就“咔咔”響

早晨起床時扭扭脖子,結果“咔嚓”一聲清脆的聲音;也有些人一站起來膝關節會出現“咔咔”的響聲;甚至坐著工作時間長了,站起來活動一下身體,扭扭腰就會發出響聲。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醫學上其實叫做“關節彈響”,是關節軟骨摩擦、碰撞產生的,但並不一定就是有關節病。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關節彈響分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

生理性的關節彈響,一般認為是關節囊被牽拉擴張,導致壓力降低,關節滑液中溶解的氣體突然猛烈析出造成的。

其特點是不會產生疼痛感和關節障礙,只是單純地發出聲音,聲音清脆且不連續,不需要特別處理。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而且適當的生理性彈響是有益身體的。

因為發生彈響時,關節周圍的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受到了良性的刺激,有助於緩解痙攣、消炎、減壓、活絡。這也是為什麼推拿師在按摩時總會讓關節叭叭作響的原因之一。

病理性的:

病理性彈響是關節解剖結構異常或損傷造成的彈響,如軟骨損傷、關節發炎等,往往會有伴隨疼痛、麻木、無力等症狀,這時候一定要及時干預,以防加重。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肚子不餓,也會“咕咕叫”

每個人都經歷過肚子“咕咕”叫的情況,肚子餓了、亦或是肚子受涼了都容易出現,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腸鳴音。當腸道蠕動時,裡面的氣體和液體就會隨之運動起來,從而發出斷斷續續的氣過水聲,也就是咕咕聲。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正常情況下,腸鳴音每分鐘4~5次,聲音比較低弱、和緩,通常需要藉助聽診器才能聽到。而在肚子飢餓時,或腹部短時間受到冷、熱刺激時,胃部劇烈收縮會把更多空氣擠入腸道,咕咕聲較響,也就容易被聽到了。

但若是在肚子不餓的情況下,腸鳴音的頻率、音調、聲響發生較大的變化,很可能預示胃腸道出現了問題,要引起重視!

腸鳴音活躍,可能是急性胃腸炎或消化道出血

如果腸鳴音次數增多,約每分鐘10次,聲音變大但不高,感覺肚子在不停地運動,可能預示著急性胃腸炎或消化道出血。

其中,急性腸胃炎還可能在上腹部出現燒灼感疼痛,感覺噁心反胃、腹瀉腹脹,嚴重的甚至會出現高燒、昏迷等症狀;消化道出血則可能會伴隨嘔血、黑便現象,若出血量過多,則可出現心慌、出冷汗和麵色蒼白等症狀。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腸鳴音亢進,可能是腸梗阻

如果腸鳴次數明顯增多,且聲音響亮高亢,甚至出現叮噹聲或金屬音,可能存在腸梗阻的情況。

急慢性腸梗阻容易產生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無法排便等症狀,還可能導致腸道組織痙攣、麻痺、缺血甚至壞死。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心臟“砰砰”亂跳

“砰、砰、砰……”日常生活中,我們總免不了經歷心臟砰砰亂跳的情況,運動後,吸菸、飲咖啡或飲茶太多後,又或是遇到緊張、激動的事情……

但若是靜靜待著也會亂跳,又或者反反覆覆、伴隨不適,則需提高警惕,可能是心律失常找上門!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心律失常是心內科的一大類疾病,包括房顫、房撲、室上速、室早、室速等,這其中最常見也是最危險的要屬房顫!

房顫,是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

房顫時每分鐘心跳頻率可達100-200次,嚴重時更會超過200次。此時心臟的跳動完全沒有節律,多數患者會描述為“心跳得厲害”、“心臟亂跳”、“心臟跳到嗓子眼了”等。

這個時候,心臟電流傳輸紊亂,心臟收縮不完全,血液無法充分泵出,血液瘀滯就容易形成血栓。一旦隨著血流脫落,就可進入全身血液迴圈中。

肚子總是咕咕叫?關節一動就咔咔響?你的身體在“說話”,很多人卻不知道……

當它進入下肢靜脈,可形成下肢血管栓塞,嚴重時阻塞血流透過,肢體壞死,或可導致截肢;當它進入腦部可引起腦栓塞(腦卒中),死亡率可達63%,而且有資料顯示:房顫患者腦卒中發生率是無房顫者的5-7倍!

因此,一旦發生莫名的心跳紊亂,特別是伴隨眩暈、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我是大醫生官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