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 由 晨之論史 發表于 綜合
  • 2022-05-11
簡介顏體(左)與歐體(右)就書法法則來看,顏真卿的字透過“橫細豎粗”“中宮空靈”等法則,開創了另外一種敦厚穩重、外緊內松的風格,消解了“二王”書法中的圓潤嫵媚之意,既不同於王羲之的瀟灑飄逸,也不同於歐陽詢的俊秀挺拔,可謂“復歸平正”的一個代表

書法的險絕是什麼意思

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把學書過程分成三個階段:“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書譜》)這種分法頗類似於那句著名的哲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一 “但求平正”

《書譜》第一個階段講究的是“平正”。“平正”也就是要將字寫得平穩端正的意思,對此我們可以舉出幾個例子。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第一,“站姿”要正。

所有漢字,尤其是獨體字和上下結構的字,應該儘量做到“字正”。也就是說,重心要穩,整體不歪斜。如“青、正、友”等字。在章法上,每個字也要站得端端正正的,如同做操時的佇列,這樣整體效果就好。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第二,“捺不要翹”。

基本筆畫要寫得平穩,如“橫平豎直”。又如任何一個含有“捺畫”的字中,捺尾出峰都不應該往上翹。如“分、水、嶺”等字。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二 “務追險絕”

《書譜》第一個階段講究的是“務求險絕”。這個階段,要求將字寫得平穩端正的基礎上,力求寫出新意。這個方面我們也可以舉出幾個例子。

第一,“心取斜勢”。

並非所有的字都是端正的,比如有些帶“斜勢”的字就不能寫得過於端正,這時就不能墨守“平正”之局。在上下結構的漢字中,“心”字在做字底時應該往右偏一點,且三點從左到右呈逐漸升高之勢,如“忠、總、思”等字。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第二,“腰細苗條”。

為了追求字型的美觀新奇,有些字就不能寫成水桶形。比如“風、鳳、夙”這類帶風字框的字,書寫時就應該做到腰部稍細,中宮收緊,使整個字呈現內收外放之勢。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第三,“捺不雙現”。

在基本筆畫上,一個字中同時具有兩個筆畫,就應該力求變化,以出新意。王羲之的書法《蘭亭序》中的21個“之”字個個不同,就是很好的範例。以“捺畫”為例,如果一個字中有兩個“捺畫”,應該將其中一個“捺”變為“點”,如“食、送、炎”等字。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歐陽詢的書法在這個階段,尤為突出,特別注重字勢及筆畫之間的變化,做到“平正之中寓險絕”。

三 復歸平正

《書譜》認為書法的第三個階段是“復歸平正”。

這個階段的字以顏真卿的字為代表。歐陽詢的書法深得險絕之美,創出了“中宮收緊”等一系列審美法則。顏真卿的字則反其道而行之,大樸若拙,形成了雄渾敦厚的風格。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顏體(左)與歐體(右)

就書法法則來看,顏真卿的字透過“橫細豎粗”“中宮空靈”等法則,開創了另外一種敦厚穩重、外緊內松的風格,消解了“二王”書法中的圓潤嫵媚之意,既不同於王羲之的瀟灑飄逸,也不同於歐陽詢的俊秀挺拔,可謂“復歸平正”的一個代表。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顏真卿《顏勤禮碑》

在俊秀飄逸的晉賢書風之後,顏真卿另創一種審美風格,將字變得雄渾敦厚,富有創新意識,成為王羲之之後最偉大的書法家。對講究“拙樸”的魏碑書風影響很大。

怎樣理解唐朝書法家孫過庭所說的“既知平正,務追險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