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文將於謙力挽狂瀾保大明?面對六十萬敵軍壓境,他是怎麼贏的?

  • 由 守望730 發表于 綜合
  • 2022-03-22
簡介當時為了穩定國家朝政,不讓利用被俘的明英宗威脅國家,臨危受命的于謙與支持者一同主張推出一個新皇帝,這樣就否定了明英宗的地位,復辟大潮湧來于謙成了第一個替罪羊

于謙的詩句是什麼

我國幾千年歷史,淡泊名利忠心護國的英雄將軍數不勝數。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得霍去病,“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陸游都令我們尊敬不已,這一次讓我們回顧明朝大將於謙的護國往事。

文將於謙力挽狂瀾保大明?面對六十萬敵軍壓境,他是怎麼贏的?

一、國難當前

1421年,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維持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大明盛世,

與此同時蒙古帝國和其他各國也在迅速發展,尤其是蒙古帝國的鐵騎,所到之處令人聞風喪膽,摧毀了一個又一個國家。

1449年,土木堡之戰中,明朝在土木堡敗給瓦剌,損失慘重,明英宗也被捕成為俘虜。這樣的結果極度打壓了軍隊的信心和氣勢,

當初本以為會一如往常般的大獲全勝,誰知被敵人打得落荒而逃

,幾位意氣風發的將軍在途中迫不得已狼狽不堪地一路狂逃。

明朝皇帝被捕、朝廷內部政權不穩,諸多文臣們拉幫結夥、互相算計,

百姓聽聞訊息人心惶惶,而軍隊又遭遇打擊,甚至有些自我懷疑,士氣低落。

文將於謙力挽狂瀾保大明?面對六十萬敵軍壓境,他是怎麼贏的?

1449年8月,蒙古軍六十萬大軍壓境。

而當時的大明朝有很多貪生怕死的

文官

已經沒有心力去應付籌劃戰爭,甚至

為了自己的權利和財富不受到威脅,他們主張放棄戰鬥,轉移都城,遷回南京。

很多人都記得岳飛的“靖康恥,猶未雪”,記得曾經的那個流亡政權南宋也是南遷都城偏安一隅。

雖然有文天祥和岳飛那樣的忠臣悍將保衛祖國與敵人英勇抗戰,但最終卻沒有逃脫被蒙古帝國毀滅的命運,而此時的明朝與南宋的情況竟然到了相似的地步。

文將於謙力挽狂瀾保大明?面對六十萬敵軍壓境,他是怎麼贏的?

如果這次明朝選擇撤離自己的都城放棄北京,暫得偷生,結局也一定會如南宋一般越來越弱。

但是現在的情況也不樂觀,朱祁鈺是監國代理,朝政根基不穩,軍隊士氣低落,戰爭也面臨很多複雜的問題。

二、寸寸山河寸寸心

就在國家議論紛紛、互相爭辯不休的時候。

文臣于謙與王直、陳循三個人堅定地站出來,他們明確地表示國家的土地一寸都不能讓,

不管國家的命運與結果如何都應該英勇應戰,如果南遷,將會是整個國家永遠也抹不掉的恥辱。

文將於謙力挽狂瀾保大明?面對六十萬敵軍壓境,他是怎麼贏的?

于謙的言行極大地振奮了人心,作為文臣的于謙也破例擔任兵部尚書,帶領他的支持者開始了帶領戰士保家衛國的征程。同時,

他們推舉了當時的監國朱祁鈺作為新皇帝,使得被挾持的明英宗再也不能成為敵人和明朝談判的籌碼。

與此同時明軍不再只守不攻,于謙帶領之前在木土堡戰鬥失敗內心憤憤不平的將軍石亨精心部署、主動迎戰,

並下達命令不管是揚言要逃跑撤退的還是在戰爭中退縮的一律處死。這道命令一經頒發所有的百姓和士兵終於不再懦弱,個個英勇奮戰。

文將於謙力挽狂瀾保大明?面對六十萬敵軍壓境,他是怎麼贏的?

1449年10月,蒙軍抵達北京,于謙與石亨領兵與敵軍在德勝門下戰鬥。戰爭中敵軍損失慘重,節節潰敗。

蒙古軍多次偷襲都沒有成功,明軍不光打得驍勇守成也守得固若金湯。于謙早早地帶領國家的良將精兵一同修造了很多的城牆、戰壕。

這場與蒙古的戰爭從秋天持續到入冬已經是1449年的11月份。

惡劣的天氣條件下,于謙給城市外圍守城的戰士提供了充足的物資補給和精神支援。

他們堅守陣地最終擊退蒙古的瓦刺軍,結束了長時間的戰鬥,于謙組織的北京保衛戰勝利告終。

文將於謙力挽狂瀾保大明?面對六十萬敵軍壓境,他是怎麼贏的?

三、功成名退,兩袖清風

勝利之後,皇帝想要嘉獎于謙的豐功偉績。但是于謙並沒有接受,

這位將軍本來就是個淡泊名利的人,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只是國家安定,祖國領土不被他人佔有。

不僅如此,憂國憂民英勇救國的文天祥還是于謙的偶像,我們熟知的詩句《石灰吟》“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樣的豪言壯語也是出自謙之手。只有這樣的他才能創造名垂千古的北京保衛戰,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性格遭到了奸詐陰險之人的迫害。

文將於謙力挽狂瀾保大明?面對六十萬敵軍壓境,他是怎麼贏的?

國家危亡之時文官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遠大於武官,這使得武官的地位有所影響。

明朝的大部分職位也都被文官瓜分,勾心鬥角、明爭暗鬥的紛爭愈演愈烈。整個國家重文輕武,瀰漫著一股腐敗陰暗的氣息。

當初的一名大將石亨還參加了一場對於謙的謀害。

當時的明英宗經過一路坎坷終於回到大明,諸多大臣支援明英宗復辟,藉口展開了一系列的清掃排除異己,從不加入任何一個團伙潔身自好的于謙也在被算計的行列。

文將於謙力挽狂瀾保大明?面對六十萬敵軍壓境,他是怎麼贏的?

當時為了穩定國家朝政,不讓利用被俘的明英宗威脅國家,臨危受命的于謙與支持者一同主張推出一個新皇帝

,這樣就否定了明英宗的地位,復辟大潮湧來于謙成了第一個替罪羊。

1457年,明英宗復辟,廢了新皇帝,誅殺了護國功臣于謙。

明英宗任用奸臣,禍害四方,最終爆發多次流民起義,失去百姓的信任,後來,明英宗雖然發現了奸臣的陰謀,但于謙卻早已經離開人世。

明憲宗初年,于冕為于謙申冤,民族英雄護國名將終於沉冤得雪。

文將於謙力挽狂瀾保大明?面對六十萬敵軍壓境,他是怎麼贏的?

總結

也許,于謙在決定站出來主張堅守陣地、保護國土和推舉新帝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雖然沒有私心也會被搬弄是非的奸臣抓著不放設計陷害的,但是

他從小的精神追求卻令自己從不退縮。這份浩然正氣最終定會被人們理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