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一個蘿蔔一個坑,挖蘿蔔挖出的世界瑰寶,中國最早的槓桿原理

  • 由 大班看社會 發表于 綜合
  • 2022-02-05
簡介一個蘿蔔一個坑,挖蘿蔔挖出的世界瑰寶,中國最早的槓桿原理在我們小學的歷史課本中至今還記錄著這樣一篇文章,馬踏飛燕,那時初見這一我國古代的珍寶好多小夥伴就被它獨特的藝術表現力以及與我們歷史年代不一樣的造型風格而深深的人吸引,甚至在課餘時間,自

槓槓原理誰發現的

一個蘿蔔一個坑,挖蘿蔔挖出的世界瑰寶,中國最早的槓桿原理

一個蘿蔔一個坑,挖蘿蔔挖出的世界瑰寶,中國最早的槓桿原理

在我們小學的歷史課本中至今還記錄著這樣一篇文章,馬踏飛燕,那時初見這一我國古代的珍寶好多小夥伴就被它獨特的藝術表現力以及與我們歷史年代不一樣的造型風格而深深的人吸引,甚至在課餘時間,自己也會拿起畫筆來白描一副自己心目中的馬踏飛燕,我們在今天就把這件被我們國家政府評為中國特色旅遊標誌的國家寶物給大家細細道來。

一個蘿蔔一個坑,挖蘿蔔挖出的世界瑰寶,中國最早的槓桿原理

馬踏飛燕這一國寶,現在藏在了我們中國甘肅省的博物館裡面,從外形看來它高約三十釐米,長約半米,重十五斤,在我國至今出土的青銅器中決不能算作一件大傢伙。但是它為人們所稱道的外形,卻使它在中國的古董文物史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個蘿蔔一個坑,挖蘿蔔挖出的世界瑰寶,中國最早的槓桿原理

它的外形奇特,描述了一匹賓士的駿馬,昂著頭顱飛速的向遠方奔跑,馬的雙眼怒目圓睜,炯炯有神,似乎在訴說著一股無法抵禦的氣質。這匹駿馬在奔向遠方的同時,腳掌踩在了一隻飛翔的燕子上,這隻燕子的刻畫被稱為中國自商朝開始使用青銅器具以來動物描述最完美的形象。燕子翅膀張開,羽毛梳理清晰,雕刻者並沒有因為燕子是整部作品的配角就放棄對燕子的細心描述。可以這麼說,馬踏飛燕單純從藝術的感官角度上來說,在世界青銅器具的發展史上都是獨佔鰲頭,受萬人敬仰的。

一個蘿蔔一個坑,挖蘿蔔挖出的世界瑰寶,中國最早的槓桿原理

那麼,這麼一個舉世矚目的國寶是在什麼情形之下發現的呢?據資料記載,在建國以後我們國家的經濟和老百姓的生活都百廢待興,人民開始努力奮鬥為自己的幸福未來而流汗出力。在這個獨特的社會大環境之下,一個獨特的體制出現了,這就是生產大隊體制。當時在甘肅,由於地處大西北,自然資源十分的匱乏,生產隊就成了老百姓食物的主要來源。在一次生產隊下地幹活的時候,隊中有一個村民正在挖坑種植蘿蔔,突然嘩啦一聲,他連人帶工具一起掉入了一個巨大的坑中,當時就暈了過去,隊中的其他成員迅速展開營救。當人們進到坑中發現,這個大坑內滿是青銅製的人偶,馬車等等,隊長迅速上報國家,國家第一時間給予迴應,派出科考隊來到甘肅。在進一步的研究過程中,發現這一大坑,正是漢代著名的雷臺之墓。後來有人開玩笑說,一個老農民,砸出了個稀世寶庫!

一個蘿蔔一個坑,挖蘿蔔挖出的世界瑰寶,中國最早的槓桿原理

但馬踏飛燕真正為世人所知,被國家成為國寶,還是因為一位大作家郭沫若。

郭老在研究這個古墓之中的青銅器具時,發現這些個陪葬品與漢代其他青銅器不同,每一個都刻畫的栩栩如生,似乎花了大力氣,在這其中讓人尤為讚歎的正是馬踏飛燕,因為它不但是一個文化雕塑,它的執著融合了巨大的科學物理知識,用一個支點,將馬牢固的座在燕子的身體之上。可以說對於現代歷史研究者,這件國寶不單單是藝術品,更是研究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途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