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淨土法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 由 紅塵禪緣 發表于 綜合
  • 2022-01-12
簡介如果你一定要聲聞、緣覺發菩提心才能往生,那試問阿彌陀佛發這個四十八大願是普度九法界眾生,如果聲聞、緣覺發不起大乘菩提心,但是他願意往生,難道這個願不能攝受他嗎

提手加專念什麼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這是它的宗旨。發菩提心到底是通途的菩提心、還是淨宗的菩提心呢?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那通途的菩提心這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它的發心的這個階段,從他的發心菩提到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它都是很有層次的。要說起這個菩提心的功德、它的妙用、它的實踐,也是一大課題了。

淨土法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那我們怎麼解釋這個事情?再就是我們還要觀照到這個菩提心在淨土法門有它特定的內涵,它可以含攝通途菩提心的內涵,同時也不能僅僅侷限在通途的菩提心的詮釋。所以有不少的人看了這句話,就得出個結論:你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這是一個往生條件問題,這個條件必須要把它界定清楚哦!善導大師有個基本的詮釋:就從厭苦開始,就是厭離我們娑婆世界的苦,來求往生極樂淨土,到那裡圓成自性的無生法忍,再到這個娑婆世界來度苦難的眾生,這就是菩提心。那這個菩提心在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裡面,他就表達得像層層剝筍一樣的,跟我們淨土法門的理念馬上掛上鉤了。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是願做佛心。願做佛心是什麼?是願度眾生心。願度眾生心是什麼?就是攝一切眾生往生佛淨土之心。好,那麼到了澫益大師對這個菩提心有一個更為單刀直入的詮釋:深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你對淨土法門具有深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所以這個問題,我們要把它辨識清楚,這個菩提心的核心的內涵還是信、願。

淨土法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如果能發出通途的菩提心,當然更好——要提倡;如果萬一通途的菩提心發不出來,但是他有深信切願,照樣可以往生;這裡還包括對那些聲聞、緣覺二乘的行人。如果你一定要把發通途菩提心作為往生的必要條件的話,那麼那些聲聞、緣覺,無量劫以來都是以聲聞種性的人,一定要他,一定是你發了大乘菩提心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這是很不容易得:他動經無量劫以來都是聲聞的種性。《法華經》講釋迦牟尼佛與會的弟子,他們曾是在大通知勝如來座下發過菩提心,但是又退轉,就墮到聲聞位,塵點劫來都墮在聲聞位的這樣的一個心性的慣性;你讓他忽然發大乘菩提心——太難了,這不是很容易的。如果你一定要聲聞、緣覺發菩提心才能往生,那試問阿彌陀佛發這個四十八大願是普度九法界眾生,如果聲聞、緣覺發不起大乘菩提心,但是他願意往生,難道這個願不能攝受他嗎?你願不能攝受他往生,說明九法界裡面就缺了兩個法界囉:這是說不通的。所以九法界眾生就站在他自己法界的這樣的定位上,只要具足信願都能往生,才符合四十八大願的根本宗旨。實際上也有聖言量的依據:觀經的下輩三品往生都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發通途的菩提心的。所以我們對這一點的這種詮釋、說法是理直氣壯地,不加含糊。

淨土法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一門深入:專門念阿彌陀佛名號。那這個一定是要建立在深信切願的基礎上:有深信切願這樣的一個智慧,才能在行持上做到一向專念。所以信、願行、三者它又是相互影響,相互互動的。前面詳細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就是讓我們產生信心。然後後半部開始講這個三輩往生,讓我們發起這個願,知道怎麼修證。在最後一部分向彌勒菩薩來講說這個世間五惡、五痛、五燒的情況,是讓我們產生厭離心。第一卷產生欣慕心,第二卷產生厭離心,這兩卷的整合成就願往生心;都是圍繞信願持名來展開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