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20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四項乒乓球技術發明

  • 由 靜如狂潮 發表于 綜合
  • 2021-12-29
簡介臺內擰拉最早由歐洲乒乓球運動員在20世紀90年代首先在大賽實戰中使用,不過由於成績平平,並未引人注目,直到21世紀初,中國球員王皓結合直拍橫打的特殊打法,大膽地大量使用臺內擰拉,以此直接進入主動相持或直接得分,取得令人驚歎的效果,從此臺內擰

弧圈球誰發明的

乒乓球運動自誕生以來便在不斷進化發展著,表現在器材、技術、規則、賽事等諸方面,今日所呈現的乒乓球運動已是世界各地數代乒乓人推動發展的結果。現特盤點四項20世紀以來最偉大的乒乓技術發明或革新。

一、弧圈技術

20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四項乒乓球技術發明

弧圈球技術由日本在上世紀50年代末發明,初衷是對付削球。然而真正推動弧圈技術發展成世界主流直至成為統治性打法的是歐洲。

歐洲乒乓球50年代之前以削球為主,稱霸世界,50年代敗於日本的中遠臺抽打,60年代敗於中國左推右攻和兩面攻。歐洲在挫折中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打法:結合日本的弧圈打法與中國的快攻打法,形成弧快或快弧打法,並不斷完善。70年代歐洲再次開始崛起,到了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早期,更是強盛一時,尤以瑞典隊為最。歐洲產生一大批弧圈技術高手,如塞弗、蓋亭、羅斯科夫、普里莫拉茨、瓦爾德內爾、阿佩伊倫、佩爾森、薩姆索諾夫、波爾、奧恰洛夫等等。

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受到弧圈技術的威脅,最初直拍快攻尚有優勢,但漸失陣地,不得不不斷對直拍打法進行創新,對付或應用弧圈技術,如郗恩庭和郭躍華改為直拍反膠,劉國樑、馬琳、王皓等採用直拍橫打技術;也不得不真正痛下決心發展中國自己的橫拍弧圈技術,如馬文革、孔令輝、王勵勤等。直到如今在中國無論橫拍還是直拍打法,弧圈技術已是絕對的主導技術。

弧圈技術從誕生至今已走過了半個多世紀,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直到主宰世界乒壇;前衝弧圈、加轉弧圈、高吊弧圈、真假弧圈、側拐弧圈、擰拉弧圈、滑板弧圈……弧圈種類繁多且仍在發展。

二、橫拍直髮

20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四項乒乓球技術發明

發球是乒乓球技術中最主動最以我為中心的一項技術,然而直拍和橫拍由於握拍方式不同,自帶發球優勢或劣勢。

直拍打法拍柄在虎口位置,球拍可以自由的轉動,橫拍則拍柄是被握在手掌中的,由於腕部結構的關係導致其不能自如的旋轉和擺動,握拍方式的僵硬,導致發球時手腕不如直拍靈活,較難自如的發出多種變化的球。

瑞典球員瓦爾德內爾借鑑了直板發球的手腕用力的方法,發球時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捲起來放在球拍的背面,依靠拇指和食指夾住球拍的右肩部,這種握法較好地解決了橫板選手的手腕不靈活問題,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瓦爾德內爾式握法。這種握法將球拍柄讓到了手掌外面,增大了球拍旋轉的自由度。這種發球方式發球後要及時調整握拍方式,轉換成正常的擊球握法,準備下一板球的銜接。

橫拍直髮的出現極大改善了橫拍打法的發球,使得橫拍打法不斷完善,目前已是橫拍發球的標準主流。橫拍直髮的出現也進一步侵蝕了直拍的優勢。

三、直拍橫打

20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四項乒乓球技術發明

直拍橫打在中國源起何人何時已無法確知,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球員劉國樑第一個在正式比賽中使用該技術,當時便技驚四座。

直拍打法一直以來存在一個致命弱點:反手位攻防受打法所限,無論如何補強,以推擋為主外加側身總體處於被動疲於應付的局面,特別是隨著弧圈技術的發展,直拍打法反手位在橫拍打法面前的不足越發明顯,防,防不住,攻,攻不起。

直拍打法一直試圖突破這一短板,直到直拍橫打技術的出現才迎來轉機。它一改傳統直拍單面攻防,反手位用直拍反面進行拉打攻防。劉國樑首先實戰使用,以彌補反手短板;馬琳跟進,反手推擋+側身+直拍橫打,極大地豐富補強了反手位技術;王皓開宗立派,放棄推擋,完整地創立了直拍橫打攻防體系;至此,直拍橫打技術和打法體系得以確立。

直拍橫打的出現為直拍在弧圈技術時代開闢出一條出路,成為中國直拍打法新的傳統。當橫拍與弧圈技術、直式發球結合體現出更大優勢,直拍不得不面對存亡之際,直拍橫打來的正當時,然而直拍橫打真正的考驗在王皓之後!

四、臺內擰拉

20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四項乒乓球技術發明

臺內小球技術是乒乓球技術中最細膩最需小心翼翼對待的部分。一直以來直拍打法比橫拍打法似乎更善於處理小球,亞洲球員比歐洲球員處理的更好。儘管處理臺內小球技術眾多,如擺、搓、挑、撇、晃、劈等等,但尋找可以擺脫這種小心翼翼被動局面的技術努力從未停止。

臺內擰拉最早由歐洲乒乓球運動員在20世紀90年代首先在大賽實戰中使用,不過由於成績平平,並未引人注目,直到21世紀初,中國球員王皓結合直拍橫打的特殊打法,大膽地大量使用臺內擰拉,以此直接進入主動相持或直接得分,取得令人驚歎的效果,從此臺內擰拉成為了橫直主流先進技術之一。

臺內擰拉可以避免擺搓的被動、挑打的冒險、正手位正手接的僵硬對應等等一系列問題;同時透過調整板形對下旋、上旋、側旋、不轉球都可以進行對應處理,從而成為一項全臺式、不分旋轉的應對臺內小球的絕佳技術。

自王皓以後,臺內擰拉技術已成為許多專業乒乓球運動員,特別是頂級運動員,不論直橫,必備的硬核技術,張繼科、馬龍、樊振東、張本智和等等,都大量使用各有特色的臺內擰拉技術,其中張繼科的霸王擰更是名噪一時,為他最短時間內成就大滿貫立下了赫赫戰功。

正是這些不斷推陳出新的技術發明使得乒乓球運動從技術上取得長足發展,更完備、更科學、更悅目。今日之乒乓球技術與一個世紀前、半個世紀前已不可同日而語,未來還會有新的技術出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