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鄭人逃暑

  • 由 我愛文言文 發表于 綜合
  • 2021-12-27
簡介等到月亮在空中移動,樹的影子在地上移動時,他又隨著樹影來移動自己的臥席,但是苦於露水沾溼了全身

昳怎麼讀拼音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鄭人逃暑

原文

鄭人有逃暑①於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④暮,反⑤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⑥於身。其陰逾⑦去,而其身逾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註釋

逃暑

:消暑,避暑。

孤林

:單獨的一棵樹。

徙衽

(rèn):移動臥席。徙,遷移、移動。衽,席子。

及至

:等到,到了。

:同“返”。

(rú):沾溼。

:同“愈”,更加。

譯文

鄭國有個人為了避暑,在一棵樹下乘涼,太陽在空中移動,樹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動,他也隨著樹蔭來移動自己的臥席。到了傍晚,他又把臥席放到大樹底下。等到月亮在空中移動,樹的影子在地上移動時,他又隨著樹影來移動自己的臥席,但是苦於露水沾溼了全身。樹影越移越遠,他的身上也越來越溼。這個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在晚上使用就相當笨拙了。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鄭人逃暑

文言知識

文言文中的時間

在古時,通常來說一天的早、中、晚,有以下的叫法。

日出時稱

“旦、早、朝、晨”

太陽將近日中時稱

“隅中”

太陽正中時稱

“日中、正午、亭午”

太陽偏西時稱

“昃(zè)、日昳(dié)”

日入時稱

“夕、暮、晚”

古人一天兩餐,早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在西周時期,已經開始使用

十二時辰制

,一個時辰是今天的兩個小時。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後來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鄭人逃暑

文化常識

古人如何避暑

炎炎夏日,烈日當空,古時沒有電,更沒有空調,那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呢?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那就少穿點,再加上

扇子、涼蓆、涼枕

三件套。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鄭人逃暑

古時候,小河小溪的水還是很清澈的,戲水絕對是必不可少的消夏方式。

將瓜果放入井水中冷卻一下,吃起來也是清涼可口的。成語

“浮瓜沉李”

就是指吃在冷水裡浸過的瓜果。

文人雅士則追求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相信

“涼由心生”

白居易就在《消暑》一詩中寫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對於王公貴族,消暑的辦法自然更多了。

早在周朝,王室就出現了

“冰室”

。朝廷專門成立“冰政”部門,由“凌人”負責。每年冬天採集天然冰塊,放在特製的冰窖中儲存。到了夏天,再從冰窖中取出冰塊。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鄭人逃暑

1977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件造型精美的青銅器

“冰鑑”

,這就是戰國時期的“冰箱”。 冰鑑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在鑑內的缶四周放上冰塊,使缶中的酒降溫。

唐宋時期,皇宮中專門建有用來避暑的涼殿,採用冷水迴圈的方法產生風力,並將冷水送向屋頂,形成水簾。

清代,皇帝喜歡在夏天去行宮避暑,承德避暑山莊現在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出處

北宋·李昉 等《太平御覽·人事部》

啟發與借鑑

經典文言文賞析 | 鄭人逃暑

白天,鄭人在樹蔭下得到了陰涼,於是夜晚也如法炮製,結果不但不能避暑,反而被露水打溼了全身。

外界條件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不能用老眼光、老辦法去看待和解決新的問題。經驗是值得參考,但是要理論結合實際,要懂得融會貫通,不能墨守成規,不然就會同鄭人一樣,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我愛文言文

”。

Top